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56.11KB ,
资源ID:486052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60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试.docx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试孙权劝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权把其臂流涕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

2、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思,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道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于是盛等乃服。(有删改)(注释)满须:三国时古城,现安徽省无为县城北边。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权谓吕蒙曰(2)但当涉猎(3)非复吴下阿蒙(4)即更刮目相待(5)使复服(6)权把其臂流涕曰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B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C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D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3翻译下面句子。(1)孤岂

3、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4(乙)文中孙权是怎样使徐盛等人心悦诚服的?请联系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1谓,对。但,只是。复,再。更,另外。服,穿衣服。涕,眼泪。2D3(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我又怎么忍心不把你看作亲骨肉,委以统帅兵马的重任!4孙权在酒席让周泰当众解开衣服,介绍受伤经过和战斗地点,并且表明自己重用周泰的原因。【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

4、断。“权谓吕蒙曰”意思是:孙权对吕蒙说,由此可判断:谓,对;“但当涉猎”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由此可判断:但,只是;“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由此可判断:复,再;“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由此可判断:更,另外;“使复服”意思是:要他重新穿好衣服,由此可判断:服,穿衣服;“权把其臂流涕曰”意思是:孙权拉着他的手臂,淌着泪说,由此可判断:涕,眼泪。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本题考查

5、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的意思是: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奏乐畅饮。在酒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伤痕,询问受伤经过,“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应停顿为: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故选D。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

6、1)重点词语: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句(2)重点词语:骨肉之恩,亲骨肉;兵马之重,统帅兵马的重任。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表明孙权在酒席上让周泰当众解开衣服,介绍受伤经过和战斗

7、地点。“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是说孙权告诉众将自己重用周泰的原因。甲出处: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北宋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8、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出处: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朝代:北宋参考译文:孙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统领濡须守军,朱然、徐盛等人都成了周泰的部下,他们认为周泰出身寒微,心中不服。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奏乐畅饮。在酒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伤痕,询问受伤经过,周泰对那些战斗地点全都记得,依次回答。讲完,孙权要他重新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臂,淌着泪说:”周泰,你为了我孙氏兄弟,像熊和虎一样勇猛作战,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受伤数十处,肌肤像刀刻划过一样,我又怎么忍心不把你看作亲

9、骨肉,委以统帅兵马的重任!”宴席散后,孙权暂留,让周泰以兵马开路、护卫,擂鼓鸣号,奏起军乐,走出了军营。于是,徐盛等人才服从周泰指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10、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5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淫慢则不能励精_6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7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答案】5 (1)研究儒家经典 (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来 (4)振奋精神 6(1)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许多益处。(2)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

11、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有所成就。7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方面谈自己受到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意思是“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精”的意思是“振奋精神”。6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

12、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务(事务)”“益(益处)”“广才(增长才干)”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

13、性,围绕“学习”“目标”等某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如: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乙: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

14、,(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

15、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6、节选自荀子劝学)(注)中(zh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輮(r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暴:同“曝”,晒干。 参:同“叁”,多次。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3) 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学不可以已9翻译下面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甲)文注重运用_描写表现人物,笔墨生动。(乙)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11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启示。【答案】8(1)当权,当道(2)粗略地阅读(3)另,另外(4)知晓事情(5)止,停止9(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2

17、)冰,是水凝结成的,而又比水寒冷。10 对话(或:语言) 议论 11围绕“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结合学习生活来谈即可。【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1)你现在当权管事。当涂:对话。(2)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3)就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4)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见事:知晓事情。(5)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停止。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

18、博士吗?岂:难道。治,研究。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2)冰,是水凝结成的,而又比水寒冷。为:凝结。于:比。10本题考查对文章叙述方式的分析。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1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这两篇文章都是讲了学习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

19、可以改变人的品性。所以学生应该围绕“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示例:学习可以使人明慧,不轻易收到别人的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应该多学习,才不会轻易的任一些不正当的言论的影响。【点睛】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

20、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

21、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王:指孙权。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

22、,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世祚:指国运。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政:只,仅仅。1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当世无双 B莫不穷精极妙 悲守穷庐C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D众人皆问之 以我酌油知之13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中的“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书。B(乙)文画波浪线断句划分为: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C(甲)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乙)文的“常”是古今异义词,文中的意思是“有一次”。与(甲)中的“孤常读书”的“常”意思相同。14下列对两

23、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B(乙)文主要通过举吕蒙“博览群籍”和“梦中诵书”来表现吕蒙的好学。C(甲)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15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答案】12C13D14C15(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2)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解析】1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

24、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当:掌管当前;B穷:极贫苦,穷困;C但:只只;D之: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个道理。故选C。13D表述错误。【乙】文的“常”是通假字,通“尝”,“曾经”的意思。【甲】中的“孤常读书”的“常”意思是“常常、经常”。故选D。14C表述错误。【甲】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故选C。15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

25、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皆,都;呓,说梦话。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乙)选自太平广记 作者:不详 年代:宋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

26、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吕蒙到吴国,吴主孙权奉劝他学习文化。吕蒙于是博览群书,以周易作为主攻方向。曾有一次,他在先主公孙策的聚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很快沉沉睡去,在梦中背诵

27、周易一部。大家被他的梦话惊醒,于是便问他,吕蒙说:“我梦见伏羲、周文王、周公和我讨论世间兴衰之事,日月天象地理的规律,没有不精彩绝伦,没有领会其中的精妙,所以朗诵文章。”因此大家都知道吕蒙梦中读懂了周易。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28、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6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归来见天子C忽啼求之 水陆草木之花D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乞之

29、。18(甲)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19(甲)(乙)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从选文角度来看。分别有什么特点?但是,两文段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20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根据两文给人的启示,任选一个对象(对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写出你的建议。【答案】16A17(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18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又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自己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熟若孤?”回应

30、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19【甲】文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乙】文是幼年不学,泯然众人。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20示例一:(对家长)不应该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而不让孩子上学。示例二:(对学生)无论自己天资怎样都不能放松学习,因为后天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项,前句句意为: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以:用。后句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以:用。B项,前句句意为: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见:认识。后句句意为:回来后拜见天子。见:拜见。C项,前句句意为: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之:代词,

31、指代书具。后句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之:的。D项,前句句意为: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就:开始。后句句意为: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就:完成。故选:A。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岂(难道)、治(研究)、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见(了解)”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奇(感到惊奇)、稍稍(渐渐)、或(有人)、乞(乞求)”几个词是赋分点。18考查对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作答。孙权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