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61.79KB ,
资源ID:4850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50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典大PCB设计规范B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典大PCB设计规范B版.docx

1、经典大PCB设计规范B版XXXXXXX 电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电子分公司文 件:印制PCB板工艺设计规范版 本: B 制 定: 校 核: 审 核: 审 批: 日 期: 2008-1-30 1、目的规范我司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规定PCB设计的相关工艺参数,使得PCB的设计满足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MC、EMI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的优势。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所有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工艺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考虑到我司的实际情况,本设计规范的内容重点放在了低频、插件工艺的单面PCB上,对于

2、高频、双面(包括多层)、SMT工艺的PCB方面的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以后随着发展的需要再考虑增加。3职责客 户:负责 PCB板外形尺寸、主要元件的安装等要求的提供;技术单位:负责PCB板的设计及样板确认;品管单位:负责PCB板的试验和来料检验;3、定义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4、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1、电子分公司标准元件库 2、IEC60194 印制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 3、TSS0902010001 信息技术设备PCB安规设计规范5、规范内容 5.1 P

3、CB板材要求: 5.1.1确定PCB使用板材 5.1.1.1 根据设计的产品的实际需要,确定使用PCB板的板材,例如:KB-3151、KB-3150、ZD-90F、FR-4等; 5.1.1.2 优先采用单面板,除非设计必须或客户要求尽量不采用双面板; 5.1.1.3 对于所选择的板材的阻燃等级要求:除非特别规定,否则本司所有设计的PCB板的板材的阻燃等级全部按94-V0级标准执行; 5.1.2确定PCB板的表面处理工艺 根据设计产品的需要,确定PCB板铜箔表面的处理工艺,例如:光铜板、镀锡、镀镍、镀金等,应在打样及评估时注明;5.1.2.1 对于PCB设计过程中涉及带金手指的产品,统一采用镀金

4、工艺;5.1.2.2 对于PCB设计过程中涉及IC邦定的产品(一般不推荐),优先采用镀金工艺; 5.2 热设计要求: 5.2.1 高热器件应考虑放在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PCB在布局中应考虑将高热器件放在整机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5.2.2 较高的元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且不阻挡风路; 5.2.3 散热器的放置应考虑利于对流 5.2.4 温度敏感器件应考虑远离热源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K的热源,一般要求: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元件离热源距离要求2.5mm; 在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元件离热源距离要求4mm;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的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

5、元件的温升在将额范围内。5.2.5 大面积铜箔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通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2-1所示: 图2-15.2.6 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性,焊盘与印制导线的连接部宽度不应大于0.3mm(对于不对称焊盘),如图2-2所示。 图2-25.2.7 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及是否考虑带散热器 确定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易于操作和焊接,原则上当元器件的发热密度超过

6、0.4W/cm2,单靠元器件的引线脚及元器件本身不足以充分散热,应考虑采用散热片、汇流条等措施来提高过电流能力,汇流条的支脚应采用多点连接,尽可能采用铆接后过波峰焊或直接过波峰焊接,以利于装配、焊接;对于较长的汇流条的使用,应考虑过波峰时受热汇流条与PCB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造成的PCB变形。 为了保证裸铜部分搪锡易于操作,锡道宽度应不大于等于2.0mm,锡道边缘间距大于1.5mm,如图2-3所示。图2-35.3 元器件库选型要求: 5.3.1 已有PCB 元件封装库的选用应确认无误PCB 上已有元件库器件的选用应保证封装与元器件实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孔直径等相 符合。 插装器件管脚应与通孔公

7、差配合良好(通孔直径大于管脚直径0.20.5mm),考虑公差可适 当增加,确保透锡良好。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按0.1mm 递加. 器件引脚直径与PCB 焊盘孔径的对应关系,以及二次电源插针焊脚与通孔回流焊的焊盘 孔径对应关系如表1:器件引脚直径(D)PCB焊盘孔径/插针通孔回流焊焊盘孔径D1.0mmD+0.3mm/0.2mm1.0mm2.0mmD+0.5mm/0.3mm表 1 建立元件封装库存时应将孔径的单位换算为(mm),并使孔径满足序列化要求。 5.3.2 新器件的PCB 元件封装库存应确定无误 PCB 上尚无件封装库的器件,应根据器件资料建立的元件封装库,并保证丝印库存 与实物相符合,

8、特别是新建立的电磁元件、自制结构件等的元件库存是否与元件的资料(承 认书、图纸)相符合。新器件由使用人申请,开发部助经理助理审核并加入库. 5.3.3 锰铜丝等作为测量用的跳线的焊盘要做成非金属化,若是金属化焊盘,那么焊接后,焊 盘内的那段电阻将被短路,电阻的有效长度将变小而且不一致,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5.3.4 不能用表贴器件作为手工焊的调测器件,表贴器件在手工焊接时容易受热冲击损坏。 5.3.5 除非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不能选用和PCB 热膨胀系数差别太大的无引脚表贴器件, 这容易引起焊盘拉脱现象。 5.3.6 多层PCB侧面局部镀铜作为用于焊接的引脚时,必须保证每层均有铜箔相连

9、,以增加镀 铜的附着强度,同时要有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双面板不能采用侧面镀铜作为焊接引脚。 5.3.7 设计PCB时,应尽量允许器件过波峰焊接。选择器件时尽量少选不能过波峰焊接 的器件,另外放在焊接面的器件应尽量少,以减少手工焊接。5.4 基本布局要求: 5.4.1 PCBA 加工工序合理 制成板的元件布局应保证制成板的加工工序合理,以便于提高制成板加工效率和直通率。 PCB 布局选用的加工流程应使加工效率最高。 常用PCBA 的6 种主流加工流程如表2:序号名称工艺流程特点适用范围1单面插装成型插件波峰焊接效率高,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一次器件为THD2单面贴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效率高,

10、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一次器件为SMD3单面混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THD波峰焊接效率较高,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4双面混装贴片胶印刷贴片固化翻板THD波峰焊接翻板手工焊效率高,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5常规波峰焊双面混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翻板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手工焊效率高,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6常规波峰焊双面混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翻板贴片胶印刷贴片固化翻板THD波峰焊接翻板手工焊效率较低,PCB 组装加热次数为三次器件为SMD、THD 表 2 5.4.2 波峰焊加工的制成板进板方向要求有丝印标明 波峰焊加工的制成板进

11、板方向应在PCB 上标明,并使进板方向合理,应采用单向箭头的进板 标识。(对于回流焊,可考虑采用工装夹具来确定其过回流焊的方向)。 5.4.3 两面过回流焊的PCB 的BOTTOM 面要求无大体积、太重的表贴器件需两面都过回流焊的PCB, 第一次回流焊接器件重量限制如下: A=器件重量/引脚与焊盘接触面积 片式器件:A0.075g/mm2 翼形引脚器件:A0.300g/mm2 J 形引脚器件:A0.200g/mm2 面阵列器件:A0.100g/mm2 若有超重的器件必须布在BOTTOM 面,则应通过试验验证可行性。 5.4.4 需波峰焊加工的单板背面器件不形成阴影效应的安全距离已考虑波峰焊工艺

12、的SMT 器 件距离要求如图4-1: 1) 相同类型器件 过波峰方向 图 4-1 相同类型器件的封装尺寸与距离关系(表3):贴片元器焊盘间距L(mm/mil)器件本体间距B(mm/mil)最小间距推荐间距最小间距推荐间距06030.76/301.27/500.76/301.27/5008050.89/351.27/500.89/351.27/5012061.02/401.27/501.02/401.27/5012061.02/401.27/501.02/401.27/50SOT封装1.02/40 1.27/501.02/40 1.27/50钽电容3216、3528 1.02/40 1.27/5

13、0 1.02/40 1.27/50钽电容6032、7343 1.27/50 1.52/60 2.03/80 2.54/100SOP1.27/50 1.52/60 表 3 2) 不同类型器件距离,当达不到距离时会出现死角,如图4-2 图4-2 不同类型器件的封装尺寸与距离关系见表4 (单位:mm):封装尺寸0603080512061206SOT封装钽电3216,3528钽电6032,7343SOIC通孔06031.271.271.271.521.522.542.541.2708051.271.271.271.521.522.542.541.2712061.271.271.271.521.522.

14、542.541.2712061.271.271.271.521.522.542.541.27SOT封装1.521.521.521.521.522.542.541.27钽3216,35281.521.521.521.521.522.542.541.27钽6032,73432.542.542.542.542.542.542.541.27SOIC2.542.542.542.542.542.542.541.27通孔1.271.271.271.271.271.272.542.54 表 4 5.4.5 大于0805 封装的陶瓷电容,布局时尽量靠近传送边或受应力较小区域,其轴向尽量与 进板方向平行,如图4-

15、3所示。 减少应力,防止元件崩裂 受应力较大,容易使元件崩裂 图4-3 5.4.6 经常插拔器件或板边连接器周围3mm 范围内尽量不布置SMD,以防止连接器插拔时产 生的应力损坏器件。 5.4.7 波峰焊时背面测试点不连锡的最小安全距离. 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连锡,背面测试点边缘之间距离应大于2.0mm。 5.4.8 过波峰焊的插件元件焊盘间距大于1.0mm 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连锡,过波峰焊的插件元件焊盘边缘间距应大于1.0mm(包括元件 本身引脚的焊盘边缘间距).可AI的插件元件引脚间距应大于2.54mm。 优选插件元件引脚间距(pitch)3.0mm,焊盘边缘间距2.0mm。 在器件本体不相

16、互干涉的前提下,相邻器件焊盘边缘间距满足图4-4 要求,并在焊盘间加丝印.1mm 图4-4 插件元件每排引脚为较多,以焊盘排列方向平行于进板方向布置器件时,当相邻焊盘边 缘间距为1mm-1.5mm 时,推荐采用椭圆形焊盘,对脚距小于2.54mm的IC可加偷锡焊盘, 并在焊 盘间加丝印.(图4-5)。 图4-5 5.4.9 贴片IC周围3mm 内无器件 为了保证可维修性,贴片IC周围需留有3mm 禁布区,最佳为5mm 禁布区。 5.4.10 贴片元件之间的最小间距满足要求 机器贴片之间器件距离要求(图4-6): 同种器件:0.3mm 异种器件:0.13*h+0.3mm(h 为周围近邻元件最大高度

17、差) 只能手工贴片的元件之间距离要求:1.5mm。 同种器件 异种器件 图4-6 5.4.11 元器件的外侧距过板轨道接触的两个板边大于、等于5mm(图4-7) 禁布区 X5mm 图4-7 为了保证制成板过波峰焊或回流焊时,传送轨道的卡抓不碰到元件,元器件的外侧距板 边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mm,若达不到要求,则PCB 应加工艺边,器件与VCUT 的距离1mm。 5.4.12 可调器件、可插拔器件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调试和维修 应根据系统或模块的PCBA安装布局以及可调器件的调测方式来综合考虑可调器件的排 布方向、调测空间;可插拔器件周围空间预留应根据邻近器件的高度决定。 5.4.13 有极性的变

18、压器的引脚尽量不要设计成对称形式 5.4.14 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与其它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的排布应在空间上保证与其它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5.4.15 对于采用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的要求 a. 对于非传送边尺寸大于300mm 的PCB,较重的器件尽量不要布置在PCB 的中间, 以减轻由于插装器件的重量在焊接过程对PCB 变形的影响,以及插装过程对板上已 经贴放的器件的影响。 b. 为方便插装,器件推荐布置在靠近插装操作侧的位置。 c. 尺寸较长的器件,长度方向推荐与传送方向一致。 5.4.16 器件布局要整体考虑单板装配干涉 器件在布局设计时,要考虑单板与单板、单

19、板与结构件的装配干涉问题,尤其是高器件 、 立体装配的单板等。 5.4.17 器件和机箱的距离要求 器件布局时要考虑尽量不要太靠近机箱壁,以避免将PCB 安装到机箱时损坏器件。特别 注意安装在PCB 边缘的,在冲击和振动时会产生轻微移动或没有坚固的外形的器件:如 立装电阻、无底座电感变压器等,若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就要采取另外的固定措施来满 足安规和振动要求。 5.4.18 裸跳线不能贴板跨越板上的导线或铜皮,以避免和板上的铜皮短路,绿油不能作为有效 的绝缘。 5.4.19 布局时应考虑所有器件在焊接后易于检查和维护。 5.4.20 电缆的焊接端尽量靠近PCB 的边缘布置以便插装和焊接,否则PC

20、B 上别的器件会阻碍 电缆的插装焊接或被电缆碰歪。 5.4.21 多个引脚在同一直线上的器件,象连接器、DIP 封装器件、T220 封装器件,布局时应使 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平行。(图4-8) 图4-8 5.4.22 较轻的器件如二级管和1/4W 电阻等,布局时应使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垂直。这样能防 止过波峰焊时因一端先焊接凝固而使器件产生浮高现象。任何零件最好能做到平行排列,对 于必须做垂直排列时,要留有足够的吸锡空间. 5.5 走线要求:5.5.1通用规则.5.5.1.1 PCB的板边至铜皮的距离一般选1mm. 最少不能小于0.5mm(如图5-1), 但当小于1mm时, 需有其它补救措施(如加

21、绝缘垫等). 图5-15.5.1.2 零件孔心与板边的距离一般要大于3mm.(图5-2) 图5-25.5.1.3 当PCB外形的内角小于等于90度时, 必须用R大于1mm的圆弧.(图5-3) 图5-35.5.1.4 镙丝孔周围, 3倍镙丝直径范围内不要走铜皮或放焊盘. 所有定位孔、螺丝孔板面不能有铜环, 孔内不能沉铜.5.5.1.5 为了保证电气绝缘性,散热器正下方应无走线,若需要在散热器下走线,则应采取绝缘措施(如加绝缘垫等)使散热器与走线绝缘,或确认走线与散热器是同等电位(PCB板上的绿油不能看作是安全绝缘)。5.5.1.6 PCB板材的尺寸一般为1m X 1.2m或1m X 1m. 考虑

22、外形时, 要料尽其用, 以达到最经济尺寸. 5.5.1.7 组件的连接处应加测试点(1mm裸铜皮). 便于ICT及测架测试.5.5.1.8 电线焊盘最好是2.53mm. 若是手工焊接, 其焊盘要开漏焊槽, 槽宽一般0.5mm. 双面板手工焊接的组件孔, 不要沉铜, 焊盘加上漏焊槽, 为了两面连通, 在旁边另加过孔(沉铜). 这样可以免去贴胶纸工序.(图5-4)图5-45.5.1.9 铜导线与焊盘连接处加粗(泪眼型)见图5-5, 减小断线机会. 图5-55.5.1.10 线与线连接处应加粗, 线转弯必须大于90或用圆弧.(图5-6) 图5-65.5.1.11 绑定板的接插槽, 最好为绑定板长度加

23、上0.5mm, 宽度为绑定板厚度加上0.2mm.5.5.1.12 连接导线的宽度, 要考虑载流量, 可按20A/mm2计算, 铜箔厚1 OZ约0.035mm. 1mm宽的导线,允许通过700mA电流(即:如果是铜箔厚为0.035mm的板材,每1mm宽的线能过700mA的电流)对IC信号线, 导线宽度最细可为0.12mm, 间距0.12mm. 但应根据板面大小尽量加宽导线及其间距. 5.5.1.13 大面积上锡的铜皮, 其阻焊层需打+字或网格(起散热作用)。 5.5.2 SMT PCB设计5.5.2.1 回流焊及波峰焊的焊盘不同, Chip件(电阻、电容、三极管等)波峰焊的焊盘比回流焊的焊盘径向

24、向外端长20%. 如图5-7. 图5-7SOP波峰焊的焊盘比回流焊的焊盘向向外端长0.5mm.5.5.2.2 回流焊组件焊盘见附录15.5.2.3 在两个互相连接的元器件之间, 要避免采用单个的大焊盘, 因为大焊盘上的焊锡将把两元器件拉向中间. 正确的做法是把两元器件的焊盘分开, 在两个焊盘中间用较细的导线连接. 如果要求导线通过较大电流可并联几根导线, 导线上覆盖绿油. 如图5-8 图5-85.5.2.4 SMT元器件的焊盘上或在其附近不能有通孔, 否则在过回流焊过程中, 焊盘上的焊锡熔化后会沿着通孔流走, 会产生虚焊, 少锡, 还可能流到板的另一面造成短路。5.5.3 印制板的防干扰措施5

25、.5.3.1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电路不要相互平行, 特别是高阻抗低电平的信号电路, 应尽可能靠近地电位.5.5.3.2不同系统的低电平, 高阻抗电路不能靠近、平行, 如图5-9 图5-95.5.3.3 由于电源线可视为地电位, 所以在相互靠近的不同系统之间设置电源线成地线可起到屏蔽作用. 如图5-9中在A, B中间穿一条地线.5.5.3.4接地方式: 地线布置不要形成闭环, 如要用闭环, 则环要尽量小, 应采用如下几种方式:a)并联分路式, 即把几部分的地线分别通过各处的地线, 汇总到总接地点上, 如图5-10:图5-10b) 大面积覆盖接地, 即在高频电路中尽量扩大地线面积, 可减少地线的

26、感抗, 削弱地线产生的高频信号. 还可对电场干扰起到屏蔽作用.c) 上下层地线需多孔连接, 孔与孔之间距离取5mm.d) 高频振荡部分需用地线来与其它部分分开.e) 高频线路的输入输出需从小到大, 一级级直线排列.5.6 固定孔(含AI定位孔)、安装孔、过孔要求:561 安装孔、过孔要求5.6.1.1 双面板的过孔(非零件孔)可用绿油盖住. 但通过大电流的过孔, 一定不要用绿油盖住.5.6.1.2 定位孔边距PCB边缘最少2mm. 若孔大于2mm, 其距离应大于孔直径.5.6.1.3 双面板的金属通孔为0.7mm (目前PCB厂可加工的最小尺寸).在确定孔直径时要考虑“通孔形状比”-即PCB的

27、厚度与通孔直径之比, 不得大于2.5mm.5.6.1.4 SMT PCB上必须做至少2个(对角)1mm的独立的裸铜皮(mark), 距板边3mm以上, 且这裸铜周围3mm处应无相周图形便于贴片机对点. 5.6.1.5 PCB边缘(即接触贴片机导轨部分)要平直, 正反面最小3mm处不放置组件, 见图6-1阴影部分. 图6-1562 AI定位孔和要求 5.6.2.1 AI组件插孔孔径要求: 见附录25.6.2.2 AI组件焊盘要求:AI组件插孔焊盘内则1.5mm(焊盘裸铜外径距离)内不能有不同网络的焊盘或裸铜,以免AI组件过波峰焊后出现连焊或影响爬电距离.5.6.2.3 AI组件高度、引脚直径、组

28、件摆放要求:所有AI零件高度应小于3.5mm;引脚直径在0.4mmd0.8mm范围内;所有AI零件须以0或90摆放. 5.6.2.4 拼板要求: 为了提高AI机插件效率,对较小的PCB板开模前应尽可能拼板(拼板尺寸应小于206320mm),工艺边宽度一般为5mm、7mm,并注意AI定位孔中心距离18mm范围内一般不放置AI组件。5.6.2.5 PCB板弯曲度要求:上弯小于 0.5mm,下弯小于1.0mm。(如图6-2所示)图6-25.6.2.6 PCB板设计相关要求:如下图6-3所示图6-31. A18mm2. B13mm3. C = 40.005 mm4. D18mm5. E13mm6. 3mmF15mm7. G2.7mm8. 3mmH=Y10mm9. 5mmI18mm10. J2.54mm(1/2W、1W除外)11. K0.15mm12. 80mmL320mm1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