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93KB ,
资源ID:48444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44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docx

1、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重庆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艺术 年级: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关键词:汉字;文明;发展;甲骨文一、绪论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

2、和基础,以及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基于汉字本身魅力而产生的这些艺术和文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中都不曾具有的。二、汉字的魅力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从传统思想学术上的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到古代文史典籍中的楚辞汉赋、二十四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哪一样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用汉字写就?哪一样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仰仗古今一脉的汉字系统才得以保全?数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层峦叠

3、嶂、代有高峰,以其连续性、持久性闻名于世,但能够完整地流传到今天,靠的全是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的记录与传承。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明之光,是中华文化之母。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1。2.汉字对称和谐之妙汉字都是单音节的,因此在组词造句的时候非常便于做到音节整齐,成双配对,呈现出一种语言形式美。在音节整齐对应的基础上,如果再讲究讲究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内容的对应性,讲究讲究词语的对仗和音韵的和谐,就升华为一种语言艺术美,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汉语的这种整齐对应美的特性不但在文学诗歌的创作领域大放光

4、彩,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整齐对应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而且,能不能说出或写出整齐对应的语言几乎成了语言素养高低的基本标志之一2。音节整齐,是语言具有对称和谐之美的最初级的类型,不讲究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和词语的对应性,更不讲究对偶和音韵,只求音节整齐,内容相关,只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行。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讲究“合辙押韵”,就是这个道理。如:“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呀,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哪呀!”这种追求音节整齐的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对偶,是在音节整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语言形式,除了音节整齐,还要讲究句子结构

5、的一致、词性的对应和音韵的和谐,具有更高的文学色彩和更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这种语言形式以格律诗中的对偶联为代表,是最高境界的语言精品。这一点,只要读一读格律诗就会明白,无须举例。这里要强调说一说的是对偶语言形式中的一支奇葩对联。对联在社会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过春节要贴春联,婚嫁要贴喜庆联,办丧事要贴吊挽联,便是日常生活中,工商企业、机关学校、名胜古迹、人造景观,乃至施工现场,几乎各行各业都愿意用对联的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宗旨和特色,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味。有一所学校拟定了这样一则办学口号:“正正规规办学,标准从高从严;切切实实育人,工作求真求精。”简练的语言,把学校的办学思想,追求目标,工作作风,精

6、神风貌,都表现了出来,读着它,一股高度规范、从严治校、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之风扑面而来。3.汉字韵律意境之雅汉字有其韵律之美,突出表现为由汉字萌生的书法艺术。汉字之所以能够形成书法艺术是因为汉字本身蕴含着美学的要素。马克思认为“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汉字的构造形象生动,追求对称中衡;汉字线条的曲直撇捺、变化多姿也显得很美。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操刀控笔的缘故,力量就有轻重的变化,起落运转就有书写结奏的快慢分别。古人早就用宣笔、颜料写字,后来发展为用毛笔和墨进行书写。墨迹有干湿的不同,线条也就有粗细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是书写时造成的变化,再加上个人修养、习惯、风格、信念的不同,于是一字就有一字之

7、格,一篇就有一篇之貌。所有的书法体式都是在节奏、在力量中产生的,而节奏、力量产生的内在要素就是韵律的变化。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时代的文字作品在传达信息时都是一个工具,但汉字自身也有美学要素,在保证书写正确的情况下把汉字写得美是汉字自身构型中的美学要素被人逐渐、自觉地认识到的结果。当人们写汉字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时就产生了书法艺术,这就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性。汉字从一种供人们使用的书写符号系统到把其内在蕴含的美学要素发掘、凸显出来,成为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过程,汉字的韵律美也得以发现。从古至今,汉字都是追求美的,包括在汉字成为书法艺术之前。著名学者董作宾认为根据甲骨文的书体可以将其分为五个

8、时期,不同时期的书体有不同时期的美学风格:一期的字大气,开放,雄伟;二期的字谨饬;三期的字颓靡;四期的字有力,劲俏;五期的字敛衽。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批评3。商朝青铜时代的威严、凝重之气从青铜器上所刻汉字的结构、布排、笔画、形态上就能表现出来。商周之间的字形象性都比较强,也很生动。这是早期的字。到了中期,字的线条、人称都很规整,书写通篇非常流畅。隶书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因为其追求张扬,要从古典文化中摆脱出来,字体往外开张,又叫“八分”。历代留下的书法作品都堪称经典之作,甚至我们写字练的碑帖很多都是古人的墓志铭,因为其上的汉字写得好,所以你就不会在意它的内容会与死去的人有关,而只单纯地认为写得好

9、而要学习它。汉字之美毋庸置疑。4.汉字精妙机智之巧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生命密码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汉字里隐藏的东西,包括天地宇宙、人体玄理、生命科学、时空观念等等,都令人们非常吃惊,让我们看看汉字给我们带来的精妙吧!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小幽默: 一个老外问中国人:“你有见过用木头做的杯子吗?” 中国人回答:“没有。” “那中国的杯字为什么是木字旁?” 这位中国人智慧地回答到:“所以,在木字的右边加了一个不。” 中国的汉字无论是在字形还是字意中都充满了智慧。5.汉字形体结构之美 汉字的表意性使其在视觉上具备了灵动的形象美,汉字的构型使其在视

10、觉上具备了和谐的均衡美与变化美。鲁迅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汉字具有“形美以感目”的美学特征。 汉字的形体结构变化多端,横竖的粗细及点画的聚散、弯曲、力道的使用使得点画与横竖间的运用如神来之笔。既有甲骨文的瘦峭俊秀,篆书的内敛含蓄,楷书的端庄磅礴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汉字书写艺术的无穷魅力,或钢或柔或动或静,变化多端,使字体的骨架布局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因此构成了汉字整体的均匀质感,字形结构蕴涵了丰富的审美元素,组合恰到好处,给人以充分的艺术美感的享受,让人有神清气爽之感。汉字外在的形体之美正是通过许许多多的书法艺术家或是各朝代的文字历史家记录下的美妙生动的汉字,这些汉字同样也体现着作家本人的心绪及情感

11、,他们将满腔的情感挥洒自如的记录下来,这些汉字跳动着作家的情感脉搏与律动的思绪。他们千变万化的风骨,给人以崇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的精神享受。“汉字之于书法,犹如人体之于舞蹈。在书写中,若一点失所则如美人眇一目,一画失所则如壮士之折一肱。”4可见,汉字中的一点一画足以影响字形的整体之美。当汉字以截然不同的视觉形态出现时,可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虎虎而有生气的形象,其中有力度、有深度、有韵律、有厚度、有变化。汉字在这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通过她的横平竖直、字里行间和笔墨纸砚等基本元素,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跃动。6.汉字野史杂谈之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颇多文人墨客,亦颇多趣闻轶事,它们或来自于典籍,或来自

12、于民间。这些趣闻诙谐多智、妙趣横生、出奇制胜,读来不仅有助于启发我们灵机应变之智力,亦能增广人文修养。 7.汉字诙谐搞笑之怪 我们的生活需要笑。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甘甜调料,没有笑声的生活是一种酷刑。没有笑,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 “师”对“帅”说:肩上连勋章都没有一个,就当最高指挥官了,不就是靠着一张脸蛋吗!“十”对“千”说:攀上高枝了,身份就是不一样啊!“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可是有三室两厅哟。“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呀,你的两条腿都炸了!“土”对“丑”说:别以为披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目”对“泪”说:叫你别

13、跟那小子缠上,你偏不听,现在怎么样,弄得天天哭?“西”对“洒”说:外面下雨啦?“正”对“止”说:大风吹掉了斗笠?“乒”对“乓”说:你我都一样,一等残废军人。“非”对“韭”说:想不到咱蜈蚣也有走种,钢丝的!“长”对“张”说:你以为你是后羿啊,没事整天背张弓干嘛?“大”对“爽”说:就四道题,你怎么就全错了?“日”对“旦”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玩滑板了?“页”对“须”说:瞅眼儿不见,长胡子了?“丰”对“卅”说:谁叫你乱拽,被人放倒了吧!二、汉字的优点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

14、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1.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2.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像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

15、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g”,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3.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5。4.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

16、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三、汉字的发展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

17、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收集研究工作。1. 甲骨文字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6。甲骨文书体。甲骨上的文字

18、,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2.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

19、的青铜器铭文。金文是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常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现存字数最多的是西周遗物毛公鼎,载文五百字。其次是战国时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鼎,载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与中山王鼎同时出土的中山王方壶,载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铸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铸于器物内壁者,甚至还有的刻或铸在器物的盖、柄、耳子、足、颈之上。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可见,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到用于刻铸金文,较之甲骨用途更广,于

20、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钟鼎彝器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铸,但铸多于刻。从工艺技术角度讲,铸要比刻复杂,难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艺论之,铸需先制范,而范不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体字。铸造出来的文字的质量,取决于刻范的好坏。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笔画的深浅适度、体式规范,铸出来的文字才能达到预想效果。显然,雕刻深度适宜的反体字,要比雕刻正体字对技术要求严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现,是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据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篆书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1)大篆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

21、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变古文,别创新体,以趋简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对于小篆而言的。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2)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

22、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4.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

23、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隶书文字。今人心目中的隶书,一般是指那种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长的尾巴的隶字。其实这只是隶字中的一种。波磔并不是隶书唯一的特征。隶书从出现到成熟,有着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种类也多有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称作隶书的,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遒美、成熟,为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了。隶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三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

24、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5.楷书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钟繇的楷书文字。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自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波磔势少

25、,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6.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7.草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

26、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但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四、总结与讨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从本身的外在形式、音韵格律,象形会意内涵意义到演变传承,都具有极大的魅力,进而对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不仅仅是人们语言沟通的载体,也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汉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每一个汉

27、字都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对汉字的了解和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日常语言交流的功能上,不应该轻视对汉字的深入学习。汉字不仅字形固定,语法严谨,词汇丰富,表意准确,更有着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社会以及民族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我们的根。真正了解而后认识汉字,无疑是我们学习和了解我们悠久而灿烂历史文明的必经之路。其实,中华文化原本就是博大精深、趣味盎然的,无论是诗词、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又或者书法、绘画等艺术体裁,乃至姓氏、典故、轶事等杂谈奇论,都具有极度诱惑之魅力。参考文献1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398页2何九盈、胡双宝、张猛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3林运运 中国汉字中的意境与意象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学术探讨4刘志基主编 汉字艺术 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第66页5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蒋啸墒 汉字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