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54KB ,
资源ID:48433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433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docx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推广有奖 (手稿现由“序言”和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四个部分组成。马克思为手稿规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弄清私有制、贪欲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的本质联系,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以及全部“异化”和货币之间的本质联系。 (一)序言 序言主要论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本书的哲学基础。共10个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1说明写作计划的变动情况和本文的指导思想(第1段)。 2说明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是经验的而不是思辨的(第2段)。 3说明写作本文参考的选择和哲学基础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第3段)

2、。 4批判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4段)。 其中论述了下述观点: (1)阐明本书的论述重点。按原拟订计划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论述政治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的关系。 (2)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费尔巴哈哲学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提供了真正的实证性的基础。同时,费尔巴哈哲学并未能扬弃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这就使对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分析和批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必要。 (3)批评鲍威尔及其哲学。马克思认为,鲍威尔不能正视费尔巴哈哲学的贡献以

3、及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一种非批判的立场。他对费尔巴哈哲学采取了双重态度:一方面盗用费尔巴哈哲学的成果,一方面搬弄黑格尔辩证法诸要素反对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在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中曾起过进步作用的鲍威尔哲学说到底不过是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神学漫画。 (4)阐明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马克思强调,这种批判的必要性要从马克思自己所作的实际批判中来加以解读。 第一手稿 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重点考察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实际上是从分配关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A工资 在“工资”这部分内容中,马克思论述了下述一些重要

4、的问题: (1)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加上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灭绝的费用。 (2)资本、地租、劳动三者的分离。这种分离对于工人来说是必然的、本质的和有害的。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日益贫困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3)劳动的目的性。劳动本身,不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和造孽的。 (4)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待工人的态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 B资本的利润 在这部分内容中,马克思论述了下

5、列一些重要的问题: (1)资本的本质。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 (2)资本的利润。 (3)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追逐私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目的。 (4)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资本的积累就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资本的天然使命就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积累。 C地租 在这部分内容中,马克思论述了下列一些重要的问题: (1)地租的本质和地租量。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决定的。 (2)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与雇农的利益的根本对立。 (3)地产的积累及其趋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

6、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居民中大体只剩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D异化劳动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全面论述了异化劳动问题。共76段,分三个问题。 1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4段)。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又揭示了它的缺陷。马克思认为,他的研究工作是从以前的经济学特别是以亚当斯密对有关关问题的论述为基础的。但是,这些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

7、家不能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 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2通过“异化劳动”概念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哲学分析。(第565段)。关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是手稿最有特色的思想之一。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以对人性的基础理解为尺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表现

8、。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则处于异化的状态。劳动异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异化劳动的定义: 这一概念被马克思用来指谓这一经济事实:“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倚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同时,异化劳动又可以被看作劳动对象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关于“异化”一词的德文原文的译源:据现有研究材料,德语“异化”一词译自希腊文,意为分离、疏远、

9、陌生化。它是由马丁路德于1522年在翻译圣经时从希腊文新约全书移植到新高地德语中的,用来意指疏远上帝、不信神、无知。 此外,异化在德语中的非宗教、世俗的使用中,意为陌生化、剥夺、取走。它在“权利转让”的意义上被运用于古典的自然法。(卢棱用来使用把个人权利转化为国家权利和神权等对立的东西。)该词与作为哲学概念的异化一词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黑格尔用它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然而,黑格尔仍是在该词固有的基本涵义上、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例如他在精神现象学中说:“抽象物,无论属于感性存在的或属于单纯的思想事物的,只有先将自己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

10、中返回自身,才体现为它的现实性和真理,才是意识的财产。”只是到了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才第一次被赋予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这是一个双重对象化的过程:首先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尔后是主体沦为这一对象化的对象。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此:“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6页。)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哲学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绝

11、对哲学就是这样将人固有的本质和固有的活动外化了和异化了,这就产生出这个哲学加给我们精神的压迫和束缚。” (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2153页。)上述情况表明,Entfremdung(异化)这一德文术语的形成和演化同希腊文、拉丁文有关,而与英语无关,其哲学内涵的形成也主要是基于德语氛围的。异化首先,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产生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反对和奴役主体自身。异化不是永恒的,是可以被扬弃的。异化与主体的活动不可分,一切与人的活动无关的,不叫异化。其次,异化可理解为对立、差别,“异化地反思的规定。”(德意志

12、意识形态P137)即异化是矛盾的一种,即与主体活动有关的矛盾。第三,异化含有不符合人的本质应当扬弃的意思,从伦理上有道德斥责的意思。异化做为一种说明历史整体的基本理论,还未出现过科学理论,但异化概念可以使用,异化做为历史理论的较成型的形态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史观,最根本的是从抽象的人、人的意识出发来说明历史。马克思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把经济、哲学、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中心理论,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两重性。一方面带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看到了劳动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的痕迹,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说明历史,所以异化劳动理论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1948年以后创立

13、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异化劳动理论。 劳动手稿中劳动有两层含义(1)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2)劳动的结果和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 类本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他认为人是一个一个的人,又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人体会到人群中每一个都是相互需要的,把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就是互爱和善德。人具有这种类本质或类意识,人不停地把这种类本质加以思考。但实际生活中类本质不存在,异化为上帝,就有了宗教。而动物没有类意识,也就没有类意识异化的宗教。他从意识上来把握人与动物的区别。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与人是统一的,但一旦异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14、就被破坏了。 马克思的类本质是有意识的活动:劳动。这种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马克思在谈到动物生产和人类生产的区别时曾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处,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

15、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这就是说,人的生产与动物的活动是按照不同的尺度进行的。动物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殖,其方式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其结果是通过自然选择来完成的。而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一种自觉能动的选择性创造活动,这种活动不仅要遵循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所设定的尺度,按照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办事;同时,还要遵循由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设定的尺度,即根据自己的要求、愿望和需要去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上两种尺度合起来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马

16、克思看来,劳动还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中介和手段。通过劳动和生产,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它使人不仅能够在意识中复现自己,而且能在现实中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对象与主体相适应的客体。对象化主体力量的客体化、物化。劳动把人的主观目的变为现实,劳动创造的对象,就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通过这个对象化来证明自己的力量。马克思用“对象化”这个词与德国古典哲学有关,黑格尔讲对象化,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费尔巴哈讲人的本质对象化。后期马克思很少用这人词。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物质生产是宗教、家庭、国

17、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的本质。它们都不过是生产的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在马克思看来,正是劳动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基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乎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异化劳动的表现 一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第518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产品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却同劳动者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实现使工人失去现实性,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也就是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

18、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第1924段)。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对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这种异化表现在: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一种手段;不是自愿的

19、,而是被迫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这种异化的结果,就是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 三是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第2536段)。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出,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手段。(这里指人作为类存在物即有意识存在物可以支配自己的活动,现在反过来把活动仅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 四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第3751段)。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和过程的异化,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就是

20、资本家阶级。这里,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马克思还分析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第5265段)。他认为,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从起源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从既成状态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3论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第6674段)。马克思认为,对异化劳动的论述,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同时又提出来了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任务。马克思还给自己提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和“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

21、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第二手稿 A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二手稿遗失了39页。在保存下来的部分手稿即私有财产的关系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矛盾: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及其运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其历史运动表现为:(1)二者直接或间接的统一;(2)二者的对立;(3)二者各自同自身相对立。 第三手稿第三手稿包含了五个片断,内容十分丰富。 A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在这部分中,马克思阐明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即劳动,区分了“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 B共产主义 1马克思

22、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第17段)。马克思批判当时在欧洲流行的五种共产主义理论,即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以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议会的共产主义和无ZF共产主义等。尤其是重点批判了平均的共产主义,认为它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并严厉地批判了那种企图以公妻制来反对婚姻的粗陋的共产主义。 2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第8段)。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

23、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1)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表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不是从物的形态而是从人的本质的异化来把握。私有财产其表现是物,但本质在于人的劳动,那么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共产主义是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复归人的本质。 (2)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私有制条件下,人都变成利己主义的私有者,变

24、成孤立的个人,社会的人异化为他的对立面,丧失了社会性。共产主义扬弃了这种孤立性,使人复归为社会的人。 (3)这种复归保持了以往发展的全部成果。 (4)(作为理论)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列宁说过,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对唯物主义的狭隘的不确切的表述。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强调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以此来反对宗教。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但自己不叫着唯物主义,而是属于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这里讲的人本主义主要是指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里马克思显然是用这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概括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唯物主义,指明当时的唯物主义都不是充分发展的:自然主义强调自然,不理解人的劳动。费尔巴哈的人本

25、主义强调人,但也不理解劳动。马克思强调了劳动,便认为自己是充分发展了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即强调自然第一性,同时又强调人的能动性的自然主义是人本主义(强调了人);“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即这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同时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以自然为基础,劳动也要以自然为基础,不能缺少自然界。所以这种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既强调人,又强调自然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这才是共产主义的学说基础,说明当时马克思超出了费尔巴哈。(语言形式仍然是费尔巴哈的,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色彩,思想内容也有痕迹。) (5)是人和自然界之间、

26、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存在矛盾:土地、资本与劳动之间是分离的,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即自然界和劳动者是分离的,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人与自然的矛盾就解决了。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矛盾:劳动表现着人的本质,劳动产品就是一种存在,体现着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产品是对立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存在的东西不符合人的本质,产生了矛盾。产品本来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本来确证人,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但却表现为人的对象的丧失,产生矛盾,不能证明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的本质力量不

27、能自我确证。共产主义摒弃劳动异化,产品存在表现本质,对象化(产品)就是自我确证,消除了两者的矛盾。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异化劳动被扬弃了,人不再受异己的力量的统治,人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对象。4、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人与人相异化的扬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就解决了。以上总体来说,就是人的本质不再异化。这一段话及此后的相关论述表明,共产主义既是私有财产的扬弃过程,又是人的异化的扬弃过程;消灭私有财产和扬弃异化是内在统一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共产主义将消除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并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共产主义将使人的感觉和特性得到解放,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3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

28、形式方面的问题(第911段)。历史是共产主义的生成运动。经济异化是现实生活的异化,而宗教异化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提出了消灭私有制是废除一切异化的真正基础。 4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第1220段)。 5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第2136段)。马克思分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论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305页。)并以实例表明,对象为人的意义与主体的状况

29、密切相关。他指出,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已不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活动的结果。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实践的产物,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自然科学不仅要研究物质自然界,也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实践,从另一方面看,研究生产和工业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 6马克思批判了宗教创世说,肯定了劳动创造历史,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第3743段)。 C需要、生产和分工在这部分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下述思想: (1)需要。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充实。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

30、具有相反的意义。异化在这里也表现在:一方面所发生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致化,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简单化。或者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增长却同时造成了需要的丧失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丧失。 (2)生产。生产对富人所具有的意义,明显地表现在生产对穷人所具有的意义中。 (3)分工。因为劳动不过是人的活动在外化范围内的表现,不过是作为生命外化的生命表现,所以分工也无非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类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即人的活动的异化的和外化的形式。 D货币 在这一节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的本质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1)人的存在论的本质。人的感觉、激情是人的真正本体论(存在论)本质

31、的肯定。这种肯定的方式在不同的个体那里是不同的。实践是人的存在论本质实现的基础。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存在论的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是人类的外化的能力”。货币的本质鲜明地表现在货币的特性上。货币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货币的这种特性的普遍性是货币的本质的万能。“货币是一种外在的、并非从作为人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类社会产生的、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而把现实变成纯观念的普遍手段和能力”,它是作为一种普遍的颠倒黑白的力量出现的。 E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在这一节中,马克思主要通过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剖析,阐释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1)对施特劳斯、鲍威尔的批判。马克思指出,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仍然拘泥于黑格尔逻辑学,对自身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缺乏认识,对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缺乏认识。 (2)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他在哲学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克服了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证明了黑格尔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哲学。将感性确定物同黑格尔的经历否定之否定的抽象的绝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