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教案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教案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时间分配掌握矫治器的定义,分类,优缺点。1.板书2.多媒体 3.病例照片20分钟掌握支抗的概念,种类及加强支抗的方法 1.板书2.多媒体20分钟 掌握常用的活动及固定矫治器1.板书2.多媒体3.病例照片40分钟 教 材 题 目口 腔 正 畸 学(统编教材)教 学 目 的掌握正畸常用矫治器的种类及常用矫治技术。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课本课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矫治器的定义,分类,优缺点。2、支抗的概念,种类,加强支抗的方法。3、常用活动及固定矫治器。教学时间分配理论讲课 80分钟学 生 自 学内容及要点1、begg矫治技术;2、口外矫治
2、器及技术。参考书及教具教学模型;幻灯片。课 后 小 结 支抗的概念可以理解,结合加强的方法和图片使学生更加深印象。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教学内容1. 概述1.1 矫治器的定义1.2 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1.3 矫治器的类型1.4 各类矫治器的优缺点1.5 支抗2. 正畸活动矫治器2.1 活动矫治器的结构及原理2.1.1 固位部分2.1.2 加力部分2.2 常用的活动矫治器及其适应症2.2.1牙合垫式矫治器一般用于矫治前牙反牙合。 由卡环、邻间钩、上前牙舌侧双曲舌簧、基托和两侧后牙牙合垫所组成。牙合垫厚度以刚好解除前牙反牙合为宜;牙合垫的磨光面必须用裂钻雕刻沟槽,增加机械便利,便于咀嚼时食物流通。将上
3、前牙舌侧双曲舌簧加力使上前牙移向唇侧。反牙合解除后,可逐渐分次磨低牙合垫,每次磨去0.30.5mm直至建立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2.2.2 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只制作一个上颌矫治器,但是能使上下颌牙弓同时同步扩大。适用于上颌及下颌牙弓的宽度均有狭窄,后牙关系为中性牙合关系,临床牙冠有足够的高度,牙轴无舌侧倾斜。由眉式唇弓或双曲唇弓、箭头卡环、前后扩弓簧、基托和翼板组成。上颌矫治器的设计与单颌扩弓活动矫治器类似,在上颌两侧后牙腭侧的基托上,作翼板垂直向下延长伸至下颌后牙舌侧,并与牙舌面及牙龈粘膜相接触,。由于具有翼板,所以可以同时扩大上下牙弓,效果良好。2.2.3 螺旋分裂
4、基托矫治器2.2.4平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下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牙合病例。由唇弓、固位装置、基托以及平面导板组成。牙腭侧基托的前缘加厚成与牙合平面平行的平面,称为平面导板。当下前牙咬在导板上时,上下后牙离开2.53.0mm,导板两侧伸至尖牙远中,宽度为78mm。初带平面导板时,如有个别前牙过高,应适当调磨,让尽量多的前牙咬在导板上。当下前牙咬在导板上时,上下后牙离开2.53.0mm,从而使下前牙压低而下后牙可伸长。待后牙牙合接触后,用自凝塑料逐次再加高平面导板,直至深覆牙合解除为止。2.2.5斜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上颌基本正常、下颌后缩或由不良习惯引起的远中错牙合病例。由唇弓、固位装置、
5、基托以及斜面导板组成。牙腭侧基托的前缘加厚成与牙合平面成45的斜面,称为斜面导板。当下前牙咬在斜导板前斜面时后牙离开,牙合间距离加高,颌面肌肉张力增加,肌肉为了恢复原有的张力而发生收缩,此收缩力通过斜面的作用,可引导下牙弓向前移动,以纠正下颌后缩畸形。3. 功能性矫治器和矫治技术3.1 功能性矫治器的起源3.2 功能性矫治器的作用机制3.2.1 颌骨的生长改良3.2.2 牙-牙槽骨的变化3.2.3 口周软组织的变化3.3 功能性矫治的适应症适用于口面肌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功能性错牙合畸形。3.4 功能性矫治的治疗程序3.4.1 诊断3.4.2 设计3.4.3 咬合重建3.4.4 技工室制作3.4.
6、5 临床应用3.4.6 后期治疗3.5 常用功能性矫治器3.5.1肌激动器3.5.1.1 基本结构矫治器由一块塑料基托组成,没有固位卡环,也没有产生机械力的加力装置。3.5.1.2 矫治原理肌激动器的矫正力来源于咀嚼肌和口周肌,其在口内的松散固位也主要依靠咀嚼肌。在未戴入矫治器时,整个咀嚼肌群处于平衡状态。戴入矫治器后,下颌因矫治器的牙导面的引导被迫固定在新的位置,咀嚼肌群的平衡被打破,由于下颌矫治器上颌已联为一体,由此刺激咀嚼肌兴奋产生的力传递至牙、颌骨,上下颌骨受到相互作用,产生引起改建的矫形力。3.5.1.3 肌激动器的制作咬合重建是肌激动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不同的错牙合情况,咬合
7、重建不同。(一)矢状方向: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移动的目的是建立中性磨牙关系。安氏II类1分类的病人下颌前移的数量以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为准,一般为34mm,如果前移量大于5mm,应分次前移。安氏III类的病人在下颌尽量后退的情况下重建咬合。(二) 垂直方向: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牙合间隙,一般在磨牙区分开4mm左右。(三)中线考虑:牙齿原因和骨骼原因造成的中线偏斜不是功能性矫治器的适应症。牙合干扰等功能因素造成的下颌偏斜,在咬合重建时应使上下中线保持一致。矫治器的制作应严格按照牙合蜡记录的关系将石膏模型上牙合架,按照设计要求形成后牙的牙导面和前牙区塑料托。3.5.1.4 临床应用试戴一周后,绝大数患者
8、能够适应。复诊应检查口腔软硬组织及颞下颌关节区有无不适或压痛。若一周后仍然有夜间脱出口腔的现象,应检查是否垂直打开的数量不足,或者下颌前移的数量过大。每46周复诊一次。复诊时注意:检查后牙导面是否影响乳恒磨牙的替换与萌出。检查诱导面与牙齿接触部分的磨光情况,判断是否有效。安氏II类诱导面的调整原则是使上颌后移,下颌前移。因此在上颌磨除牙齿远中面基托,而在下颌磨除牙齿近中面基托。安氏III类诱导面的调整原则是使下颌后移,上颌前移。因此基托的磨除与II类病人恰好相反。调整唇弓与切牙的唇面接触。矫治器一般仅在夜间戴用。每天戴1012小时,戴的时间越长,疗效出现的越快。3.5.1.5 口外弓-肌激动器
9、3.5.2 功能调节器功能调节器是由德国R.Frankel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一种活动矫治器,所以又称为Frankel矫治器。3.5.2.1 结构以下以FR-III为例,介绍FR的结构和制作。(一) FR的构成包括塑胶和钢丝两部分。1塑胶部分:(1)上唇挡:位于上颌切牙上方的前庭沟处,左右各一。作用是消除上唇对上颌的压力,同时牵拉邻近的骨膜,刺激齿槽骨唇面的骨沉积。(2)颊屏:左右各一。由上颌前庭沟延伸至下颌前庭沟底,远中盖过最后一颗牙齿,近中达尖牙的远中。颊屏的上颌部分与上齿槽间有3mm的空隙,可以消除颊肌对上颌侧方的压力而使其扩展。颊屏与下齿槽相贴合,颊肌压力可传达到下颌而抑制其生长。
10、2 钢丝部分:(1)唇挡连接丝:将左右两侧唇挡和颊屏连接成一体。(2)下唇弓:将两侧颊屏的下部连成一体。下唇弓与下前牙唇面相贴,因此可以协助保下颌的后缩位置并将矫治力传递至下前牙。(3)前腭弓:由颊屏引出,从上尖牙与第一前磨牙间的牙合间隙通过牙合面,在前腭部形成弓形,弓的前部紧贴上切牙舌隆突的牙合方。前腭弓的作用是将矫治力传递至上前牙同时限制其萌出。(4)腭弓:由颊屏引出,从最后一颗磨牙的远中龈部通过。腭弓在腭中线处形成略向前凸的曲,当牙齿槽宽度增加而与颊屏接触时,此曲可用来向外侧稍稍扩展颊屏。(5)牙合支托:上下牙合支托保持必要的咬合打开,以利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位于上颌所有钢丝部件,包括前腭
11、弓、腭弓、牙合支托以及上唇挡连接丝的设计都应作到不影响上颌和上牙弓向近中方向的移动。3.5.2.2 作用原理与机制功能调节器与其他功能矫治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主要作用部位在口腔前庭区。矫治器用唇挡、颊屏将唇、颊肌与牙及牙周组织分隔开,使发育中的牙列免受异常口周肌功能影响,消除了口周肌力对牙弓、颌骨的生长限制,充分发挥舌肌的功能,从而使牙弓、颌骨在长、宽、高三个方位上能最大限度地发育。唇挡、颊屏还可以牵拉前庭沟处的骨膜,刺激该部的齿槽骨生长。其次,功能调节器通过肌功能训练,改变下颌位置,有利于髁突产生适应性改建。比如FR-II依靠与下切牙区齿槽骨接触的塑料下舌托使下颌处于前伸位置,矫治器的主要支
12、抗位于上颌磨牙。最后,FR用磨牙牙合支托控制后牙萌出,不需要像肌激动器那样调磨基托牙导面来完成。3.5.2.3 基本临床步骤3.5.2.3.1 印模3.5.2.3.2 咬合重建与牙合位记录3.5.2.3.3 技工室制作3.5.2.3.4 临床应用3.5.3 双牙合垫矫治器3.5.3.1 结构固位装置(1)改良箭头卡:一般位于上颌第一磨牙上,如需口外牵引时,箭头卡可从第二前磨牙近中至第一磨牙远中。(2)三角形卡:又称Delta卡,常规位于下颌第一前磨牙上,也可应用在乳磨牙上。(3)球形末端邻间钩:置于下前牙之间加强固位。牙合垫:上牙合垫覆盖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牙合面,止于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邻面,并在
13、第二前磨牙的近中边缘嵴处形成向近中的斜面,斜面与牙合平面成45角。下牙合垫覆盖前磨牙牙合面,在第二前磨牙远中边缘嵴处形成向远中45的斜面。上下牙合垫在第二前磨牙区45斜面的咬合接触关系将下颌引导并保持在前伸位置。上唇弓:用于控制上前牙的唇舌向倾斜。附件(1)扩弓装置:下颌从后缩位前伸后,上牙弓宽度常显不足,为此在上颌腭中缝可以采用分裂簧或者螺旋扩大器以扩大上牙弓宽度,以适应下颌牙弓。(2)口外弓:由内弓和外弓组成,内弓前部焊有唇侧牵引钩,内、外弓成角约30。用于伴有上颌前突的病例。3.5.3.2 咬合重建3.5.3.3 临床应用初戴的前3天进食时摘下矫治器,待不适消除后全天戴用。牙弓宽度开展每
14、2周加力一次,直至上下颌牙弓宽度协调。对伴有前牙深覆牙合的安氏II类病例,46周后即可分次磨低上牙合垫,使下磨牙伸长。一般经46次复诊将上牙合垫全部磨除,使上下磨牙建牙合。以后23次复诊再分次磨除下牙合垫,使前磨牙建牙合。 磨低牙合垫时要注意保持上下牙合垫间45角的咬合斜面接触。3.5.4 Herbst矫治器3.5.4.1 结构3.5.4.2 优点3.5.4.3 基本临床步骤4. 固定矫治器和矫治技术4.1 方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方丝弓矫治技术来源于20世纪初Angle的发明,它是现代正畸矫治的主流矫治技术之一。1916年,Angle设计了带状弓装置,开始使用方形弓丝。经过不断的改良设计,目前
15、的方形弓丝主要是通过其边缘与托槽沟间的作用而施力,故称为方丝弓矫治技术(edgewise appliance)。4.1.1 方丝弓矫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带环、托槽、矫治弓丝、末端颊面管、其他附件4.1.2 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方丝弓矫治器的主要持点有2个。一是能有效地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施力于矫治牙而使其移至需要的位置而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若牙齿的移动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必然缩短治疗时间,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少或消除牙周组织的损害。方丝弓矫治器的另一特点是,由于每个牙上都有托槽而弓丝嵌入槽沟后经结扎丝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一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
16、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在上下牙弓分别成一整体的情况下进行颌间牵引,有利于牙弓及颌骨位置关系的矫治。4.1.3 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弓丝弯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内收弯和外展弯。其作用是产生扩展或内收,这些作用较易控制,常用于移动个别牙。如果产生扩展力,则第一序列各弯曲的相互作用可影响第三序列弯曲时的牙位。第二序列弯曲: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的弯曲,这类弯曲可使牙升高或压低,亦可使牙前倾或后倾。第二序列弯曲有后倾弯(tip back bend),末端后倾弯前倾弯(tip forward bend)及前牙轴倾弯。第三序列弯曲: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这类弯曲是在方形弓丝上做转矩(torque),而
17、使产生转矩力。转矩力的应用主要为对矫治牙作控根移动,使牙根作唇颊、舌向的移动,同时可在拔牙矫治病例中使牙齿移动时保持牙根平行。转矩可分为根舌向转矩及根唇(颊)向转矩。由于转矩力本身存在一对力偶,故根舌向转矩亦即为冠唇向转矩,而根唇(颊)向转矩亦即为冠舌向转矩。对牙齿施以根舌向转矩力时可使牙根舌向移动及牙冠唇向移动;而对牙施以根唇(颊)向转矩力时,可使牙根唇(颊)向移动及牙冠舌向移动。4.1.4 常用的各种矫治弹簧曲:垂直曲、带圈垂直曲、垂直张力曲、水平曲、带圈水平曲、匣形曲、欧米加曲、小圈曲4.1.5 方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矫治步骤(1)排齐和整平牙列(2)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牙合关系(3)牙位及牙
18、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调整(4)保持4.2 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出现是1970年Andrews医生在对矫治后牙合和未经矫治的正常牙合进行研究以后设计出来的新型矫治器。其设计理念在于从矫治的最初阶段就将牙齿朝着最后的、最适宜的位置移动,同时获得良好的三维位置。4.2.1 正常牙合六项标准4.2.2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4.2.2.1 消除第一序列弯曲4.2.2.2 消除第二序列弯曲4.2.2.3 消除第三序列弯曲4.2.3 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4.2.3.1 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4.2.3.2 Roth直丝弓矫治器4.2.3.3 MBT直丝弓矫治器4.2.3.4 国产直丝弓矫治器
19、4.2.4 直丝弓矫治器的安放:托槽识别、托槽位置4.2.5 矫治程序4.3 差动矫正技术-Begg细丝弓技术与Tip-Edge直丝弓技术4.3.1 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是由澳大利亚的正畸先驱P.R.Begg医师于20 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于20 世纪50年代公布。该技术是Begg医师在研究澳洲原始居民牙牙合磨耗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现代人缺乏生理性磨耗,主张在牙列拥挤的时候不可能保留完整牙数,需要拔牙或者减径。细丝弓矫治技术是一项高效能移动牙齿的技术,其包含的重要理念至今仍在临床广泛采用。4.3.1.1 组成部分托槽、支抗磨牙颊面管、弓丝、栓钉、弹力皮圈、正轴簧、扭
20、转簧、排齐辅弓、转矩辅弓。4.3.1.2 Begg矫正技术的原理4.3.1.2.1 牙合的生理磨耗4.3.1.2.2 差动力4.3.1.3 适应症4.3.1.4 临床应用(一) 第一期(1)治疗目标:打开咬合,纠正深覆牙合,前牙咬合在第一期结束时应该为浅覆牙合,切对切咬合或者轻度开牙合。排齐牙列,纠正拥挤,纠正扭转牙及错位牙。纠正反牙合和锁牙合牙。关闭前牙间隙。磨牙达到中性关系。(2)治疗方法弓丝:初始弓丝为0.016澳丝,根据患者弓形和错位情况进行弯制。前牙拥挤患者采用连续的垂直开大曲进行排齐,尖牙间的弓丝长度比实际牙弓长度长2mm,在尖牙近中弯制牵引环,以稳定弓丝并加力。水平方向:弓丝在尖
21、牙远中作外展弯。垂直方向: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中点弯制3545后倾弯,弓丝进入颊面管后,前段弓丝位于前牙区前庭沟底的粘膜转折处。结扎弓丝时,将牵引环和尖牙托槽结扎,弓丝与第二前磨牙松结扎。早期进行类颌间牵引,牵引用直径3/8英寸的橡皮圈,从上颌牵引环到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拉钩。牵引目的是远中移动上颌尖牙,下颌磨牙移向近中。为对抗尖牙压入舌侧,可以在尖牙加外展弯;为对抗下颌磨牙舌倾,可使弓丝弧度宽于实际牙弓,也可以在舌侧附加舌侧钮,与颊面管交替使用进行牵引。(二)第二期(1)治疗目标:维持第一期的矫治结果。关闭拔牙间隙。(2)治疗方法弓丝:使用0.018英寸或0.020英寸的弓丝,上下颌尖牙近中
22、约1mm处弯制牵引环。水平方向:尖牙做外展弯,磨牙做内收弯以对抗磨牙的近中舌向旋转。垂直方向:弓丝在第一磨牙近中做510后倾弯,前部弓丝入槽前位于前牙龈缘。使用“Z”形牵引,两侧分别用颌间牵引和颌内牵引,颌内牵引为内收前牙,颌间牵引纠正磨牙远中关系,对于中线不对称的患者调整双侧牵引力量,纠正中线,此期双侧共有6根橡皮圈。(三)第三期前期对于以下第二期患者需要进行此期治疗:磨牙、前磨牙尖牙扭转未得到纠正。个别后牙反牙合未纠正。后牙区无牙合接触。前牙深覆牙合。没有达到中性关系。(1)治疗目标:纠正以上在第二期没有完成的工作,为第三期治疗做好准备。(2)治疗方法弓丝:使用0.016英寸弓丝弯制平弓。
23、水平方向:在扭转牙部位弯制“V”形曲,磨牙需做外展弯。垂直方向:第二前磨牙间做5“V”形曲,维持前牙咬合打开的效果。需要末端回弯防止拔牙间隙复发。对旋转明显的牙可以使用扭转弹簧。(四)第三期(1)治疗目标:在维持前面的矫治结果的基础上,施加合适转矩,将所有牙的牙根移动到适宜的位置上。(2)治疗方法弓丝:使用0.018英寸或者0.020英寸的弓丝弯制平弓。水平方向:上颌弓丝略窄于上牙弓,末端内收,避免辅弓引起磨牙的颊向倾斜。下颌弓丝略大于下牙弓,以对抗颌间牵引引起磨牙舌倾。弓丝末端回弯,以防止在竖直牙根过程中重新出现间隙。垂直方向:在上下颌尖牙远中打开咬合的后倾弯曲;上下颌磨牙做后倾支抗弯曲,下
24、颌弯曲大于上颌。使用前牙转矩辅弓纠正患者上切牙内收后牙冠向内倾斜,将上颌牙根移向舌侧。使用竖直簧在近远中方向上竖直尖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根,使其平行,为防止间隙复发,可以将尖牙和第二前磨牙结扎。4.3.2 Tip-Edge直丝弓矫正技术Tip-dege差动直丝弓技术是以Begg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的槽沟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矫治器,由Kesling医师于80年代后期提出。这种新型矫治技术以独特的Tip-edge托槽为基础,使每一颗牙齿能够自由移动到新的位置。特殊的托槽设计有助于牙齿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当牙齿向反向移动时,自动增强支抗。4.4 矫形力矫治器4.4.1 口内矫形力矫治器4.4.
25、2 口外矫形力矫治器4.5 正畸种植体支抗随着种植牙技术的成熟和提示,种植钉作为一种稳定的支抗单位,或者称为“绝对支抗”,进入正畸临床应用。1969年,Linkow等第一次报道了将叶状种植体作为支抗用于临床。80年代以来,随着骨结合种植体成功率的提高,种植支抗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与修复种植体类似,用于支抗的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性结合,受力后没有出现类似牙齿移动时产生的组织变化,加载应力后的种植体周围无细胞反应,压力侧没有骨吸收,种植体所受到的应力通过骨小管和陷窝分散到周围骨组织。种植支抗在口腔内为牙移动提供了不依赖于牙齿的稳定的支持,从而使某些成年错牙合畸形伴缺失牙的患者得以矫治,对严重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可将口外支抗变为口内支抗,使某些接受种植义齿的患者在修复前利用种植支抗得以调整牙位,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种植支抗能承受较天然牙大的正畸力,其稳定性优于天然牙,使正畸治疗过程中控制矫治力大小的精确度和方便程度得以提高;使传统的保证支抗牙稳定的措施,如多个支抗牙的结扎、支抗预备等得以省略,简化治疗。4.6 有关固定矫治器的操作技术4.6.1 分牙技术4.6.2 带环的粘结4.6.3 正畸附件的直接粘结4.6.4 焊接技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