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3.48KB ,
资源ID:48340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340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1、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 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kJ/molB67.7 kJ/molC 43.5 kJ/molD43.5 kJ/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中和热是-55

2、.6kJ/mol,HCN是弱酸,反应时发生电离,吸收热量,使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减少的数值即是HCN电离时的反应热,所以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12.1-(-55.6)kJ/mol=+43.5kJ/mol,答案选C。考点:考查弱酸的电离过程吸收热量的计算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 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

3、)2+2OH-2e-=Ni2O3+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池放电的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知,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Ni2O3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最终生成Ni(OH)2,正极反应为Ni2O3+3H2O+2e2Ni(OH)2+2OH-,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充电过程为放电过程的逆反应,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

4、2O。A、根据上述分析知,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 Fe(OH)2,正确;C、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错误;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正确。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化学电源。3.为了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以代替DDT,右图的化合物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不属于芳香烃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5、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D该化合物能溶于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属中档题。结构中不含有苯环,且含有氧原子,故不属于芳香烃,A项正确;B项,由于含碳碳双键和醛基,故可加成,正确;由于含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故D项错。4.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方法是()。减压;加压;升温;降温;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NH3;补充N2或H2;加催化剂;减小N2或H2的量ABC仅D【答案】C【解析】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的特点为:正反应放热且气体分子数减小。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

6、应速率加快,应选C。5.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A硬水的软化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C电渗析法淡化海水D海水中提取金属Mg【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硬水软化、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渗析法淡化海水及海水中提取Mg的原理及工业流程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只有D即海水中提取Mg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6.下列关于海水知识不正确的是()。A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利用和化学资源利用B海水既苦又涩,不能直接利用C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D海水淡化应同化工生产结合,同能源技术结合【答案】B【解析】海水可直接利用如用潮水发电,从海水中可直接

7、提取食盐NaCl。7.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气B四氯化碳C氮气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氮最外层5个电子,而H最外层1电子,而题中给出的电子式中N的最外层电子数未标全故A错误;B、碳最外层4个电子,而Cl最外层7电子,而题中给出的电子式中Cl的最外层电子数未标全,故B错误;C、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得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故C正确;D、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要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而题中给出的电子式中碳原子只有两对共用电子对,故D错误。考点:电子式8.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只

8、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所有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A、CH3Cl只含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CH2-Br,与-CH2Br相连的苯环上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与-CH2Cl相连的碳原子是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考点: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难度不大,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9、。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而除去B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时全部溶解,冷却至50 形成悬浊液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D苯酚也可以与硝酸进行硝化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苯是一种有机溶剂,既能溶解Br2,又能溶解三溴苯酚,因此在含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是不能除去苯酚的,A项错误。苯酚在65 以上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冷却至50 将有部分苯酚析出,此时温度仍高于苯酚的熔点(43 )且析出的苯酚呈油状,形成的是乳浊液,B项错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几乎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NaH

10、CO3反应,C项错误。苯酚中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可以进行卤代、硝化、磺化等反应,苯酚与浓硝酸反应生成2,4,6 三硝基苯酚,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苯酚的结构与性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苯酚性质以及用途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难度不大,熟练记住即可。10.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选取的最佳茶叶应是()A肥嫩多汁B革质叶片C刚刚长出来的小嫩叶D干茶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干茶叶易于称量和研磨,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

11、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11.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某同学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2)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_A浓硫酸 乙醇乙酸 B乙醇浓硫酸乙酸 C乙酸浓硫酸乙醇II已知:ROH+HXRX+H2O如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数据见表:(3)本实验中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4)为除去产品中的Br2,最好选择下列溶液来洗涤产品_

12、。A氢氧化钠 B亚硫酸钠C碘化钠III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M分子式的常用装置。(5)E装置中氧化铜的作用是_;(6)若准确称取有机物M (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0.70 g,经充分燃烧后,测得A管质量增加2.2 g,B管质量增加0.9 g,在相同条件下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则M的分子式为。若有机物M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则M的结构简式为。若该有机物M能使溴水褪色,且所有碳原子共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7)根据上述要求,不考虑空气的影响,组装该套装置的先后顺序为(请按ABC

13、DE的方式填写)。【答案】(1)防倒吸;(2)B(3)水浴加热(4)B(5)使有机物完全氧化为CO2和H2O(6)C6H12,(7)DCEBA【解析】试题分析:(1)乙醇、乙酸易挥发,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造成倒吸,故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相当于稀释浓硫酸,故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故选B;II(3)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故选用水浴加热最合适;(4)A氢氧化钠,加氢氧化钠会引起溴乙烷水解,A错误;B加亚硫酸钠只与溴反应不与溴乙烷反应,B正确; C加碘

14、化钠只与溴反应反应生成碘,碘能溶于溴乙烷,引进新的杂质,C错误;故选B;III(5)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CuO的作用是把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故答案为:把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6)B中CaCl2吸收反应生成的H2O,A中NaOH吸收反应生成的CO2,E为有机物燃烧装置,B中CaCl2吸收反应生成的H2O,A中NaOH吸收反应生成的CO2,m(CO2)=2.2g,n(CO2)=0.05 mol,m(H2O)=0.9g,则n(H2O)=0.05 mol,则m(C)+m(H)=120.05+0.052=0.7g,所以有机物中不含氧

15、元素,所以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0.05:(0.052)=1:2,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2,在相同条件下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M的相对分子质量=422=84,设M的分子式为(CH2)n,则n=6,M的分子式为C6H12,若有机物M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说明M中不存在不饱和键,应该含有1个碳换,其不存在支链,则M为环己烷,其结构简式为:;若该有机物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内,且能使溴水褪色,说明M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4个C原子都连接在碳碳双键上,则M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7)产生氧气中含有水,应经过干燥后才可与有机物反

16、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无水氯化钙吸收水,用碱石灰吸水二氧化碳,整套装置为DCEBA,干燥管的两端可以颠倒,各导管接口顺序为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装置连接顺序为:DCEBA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的组成、实验方案的优化和设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2.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造成某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四种:A燃烧农作物秸秆B燃烧含硫煤C粉尘污染D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就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了该市100名市民和100位环保部门人士。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1)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市民认为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环保人士认为造成该市空

17、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2)调查结果说明市民对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认识不足。该最主要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当空气中该成分含量较高时,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该成分排放量的是。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植树造林工厂生产时将燃煤锅炉的烟囱造得更高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后使用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掺生石灰使用电动车【答案】(1)C B(2)SO2 2SO2O22H2O=2H2SO4(3)【解析】本题考查SO2对环境污染的有关问题。从空气污染调查图很容易看出(1)中答案为C和B。那么污染的有害成分应该是SO2,形成的酸雾为硫酸

18、,针对SO2的污染,提出措施应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13.某同学用废于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可能含有MnO2、NH4Cl、ZnCl2等物质)进行如下实验:(1)上述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将灼烧后的固体移入试管,滴加双氧水,能迅速产生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由此推断黑色固体中含有MnO2,其在反应中的作用为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MnO2有一定的氧化性,请写出一个MnO2作氧化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验证步骤的滤液中含有NH4,下面是某一实验方案记录片断。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操作:_。实验现象: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实验结论:滤液中有NH4存在

19、。【答案】(1)玻璃棒(1分)(2)催化剂(1分) 2H2O22H2O+O2(2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3)取得适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2分)【解析】试题分析:(1)溶解,过滤,灼烧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MnO2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MnO2作氧化剂的常见反应就是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考点:简单的流程图分析和图中涉及的物质的性质的考查,如MnO2的性质和铵根的检验。14.为了探究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

20、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100%)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水稻的培养液中,Mg2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这是由于水稻_。(2)番茄的培养液中,Mg2和Si4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_。(3)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中,Si4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_。(4)为使上述结果反映水稻和番茄吸水和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除把实验装置放在同一环境中外,还应将培养容器密封好,防止_;注意调节培养液的酸碱度,并经常(每天23次)向培养液中通入_,保证根细胞_。【答案】(1)吸收水和Mg2的量不成比例,吸水量大于吸收Mg2的量(2)同一植

21、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具有选择性(3)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具有选择性(4)水分直接蒸发和灰尘落入氧气正常呼吸(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充足的能量)【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培养液培养植物时,如果植物对其中水的吸收量与某种矿质离子的吸收量同比例,则该离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就不会改变;如果植物对水的吸收比例高于对某种矿质离子的吸收比例,则该离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就会升高(如题中水稻对Mg2、番茄对Si4的吸收);如果植物对水的吸收比例小于对某种矿质离子的吸收比例,则该离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就会降低(如题中水稻对Si4、番茄对Mg2的吸收)。据此可推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考

22、点:考查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特点和关系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结合对图表的分析,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15.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请回答:(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2)D溶液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3、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后者(填“”“”“”)。(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16分) (1)Al2O3 、 NaAlO2 (2)大于;CO32-+H2OHCO3-+OH-(3)NaOHNa2CO3AlCl3NH4HSO4(3分)高考资源 网(4) (5) C(Na+)C(SO42-) C(NH4+)C(H+) =C(OH-)(3分)【解析】略16.(1)(3分)根据食物的酸碱性,我

24、们吃的葡萄干是属于食物,鱿鱼干属食物。而人的血液呈性。(2)(6分)人体保持健康必需的六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答案】(1)碱性 ;酸性 ;碱性 。(2) 糖类 ,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食物的酸碱性,我们吃的葡萄干在人体内反应会最终会产生碱,因此是属于碱性食物;鱿鱼干反应后最终会得到酸性物质,属酸性食物;而人的血液呈pH在7.357.45,随意呈碱性;人体保持健康必需的六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糖类 ,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考点:考查食物与血液的酸碱性、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的种类的知识。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17.(7分)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

25、,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2.016 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黑色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 g,且玻璃管中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 g。(1)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_。(3)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 CH44CuOCO22H2O4Cu (2)0.075 mol (3) 5.6%【解析】(1)红色固体物质应该是铜,说明氧化铜被还原生成了单质铜,所

26、以方程式为CH44CuOCO22H2O4Cu。(2)根据反应式可知每消耗1mol甲烷,固体质量就减少416g64g。反应中实际减少了4.8g,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烷是,则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是0.075mol。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 g,即碳酸钙是,吸收的二氧化碳是0.085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是0.085mol0.075mol0.01mol,因此氮气的物质的量是。所以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为。18.将某种碳酸钠晶体(Na2CO3 nH2O)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1.24 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剩余残渣8.48 g。加热时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OH溶液后,NaOH溶液增重1.32 g(假设气体全部被吸收)。试计算:(1)求n的值(2)求混合物中碳酸钠晶体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答案】(1)n=1(2)碳酸钠晶体物质的量为0.05mol,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06mol【解析】略19.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mol/L,经过2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56mol/L,则在这2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答案】2min内该反应物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mol/(Lmin)【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v=计算出在这2min内该反应物的平均反应速率,据此进行计算解:2min内该反应物的浓度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