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7.11KB ,
资源ID:48222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222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西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报.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西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报.docx

1、大西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二一二年前 言-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第一节 井田地理概况 - 2-第一节 矿井地质概况-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11 -第三节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 -第三章 矿井水防治的整体规划 1 -第二节 矿井水防治整体规划的确定- 19 -第三节 井下水害治理方案- 21-第四章 中、长期具体规划 2 第二节 013年规划 - 2-第四节 21年规划- 30 -第五章 建议 - 2 -前 言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

2、一主要灾害。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第一

3、章 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第一节 井田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我矿位于山西省阳城县西北芹池镇大西沟村北1k处,隶属阳城县芹池镇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北纬353629820,东经1121111125。兼并重组整合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月2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220035,批准3#5煤层,井田范围由6个拐点连线圈定,井田东西宽.5 k,南北长34 k,面积为4.m2。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沁水盆地南缘,中条山隆起的北东部。地貌划属为侵蚀山地,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沟谷发育,局部为黄土覆盖,主要山梁及沟谷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西部边界黄山庄村东40m处的山梁上

4、,标高为1163.5,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董王沟沟谷,标高为44.12m,相对高差31.4m左右。三、交通条件 该井田位于山西省阳城县芹池镇境内,晋(城)韩(城)干线公路从井田东侧约10k处芹池乡南东北西向通过,井田至晋韩干线公路有县级沥清油路相连,通过晋(城)韩(城)干线公路北西1m可达侯(马)月(山)铁路沁水火车站,往南东16可至阳城县城,交通十分便利。四、河流水系 井田区域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地表水汇集于井田内东王沟沟谷内,向南至芹池镇汇入芦苇河,芦苇河发源于沁水县芦坡,流经阳城县羊泉、芹池、町店等乡镇,长1,流域面积2913km,向南东至润城镇下河村汇入沁河。沁河向南穿切太行山经河南

5、济源、沁阳,在武涉县嘉应关汇入黄河。除北东部有矿井排水形成的短暂溪流外,井田内大小沟谷平时均为干沟,无其它地表河流、水库等。五、气象 本区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内四季分明。据阳城县气象部门近几十年的统计资料:无霜期天左右,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53.mm,最大年降水量为8957mm(20年),最小年降水量为3352mm(6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4.7m(8年8月1日),最大每小时降雨量为49.3。雨季多集中于七、八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75mm,超过降水量的近三倍;旱季为2月到翌年2月,多年平均气温.8,8月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温度可达402(96年6月22日),12月至翌年2月气温最低,

6、极端最低温度为19.9(98年1月16日);每年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为39c,结冻期与降雪从1月至翌年3月;冬春多为西北风,夏秋多为东南风,风力一般34级。六、地震据历史记载地震台网监测,阳城县历史上共发生有感地震23次,表现为震级小、频率低。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0-00,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分别为005g和 .45s。根据国家地震局 1:400万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VI。七、 周边矿井及小窑现矿井东北邻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西邻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据调查和矿方介绍,相邻矿井目前未有贯通、

7、越界开采情况(详见四邻关系位置图)。1、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省阳城县小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城伯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9年11月2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5#煤层,面积为1081862,开采深度由300m标高,核准生产能力12万t/a。)山西省阳城县小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本井田北东侧,井田面积265m2,批准开采3、1号煤层。200年6月由西山煤电集团设计院编制了山西省阳城县小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该矿现处于基建阶段,该矿初期布置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以一个生产采区、一

8、个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来保证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主斜井与回风立井于2009年6月贯通,生产系统尚未形成。为高瓦斯矿井。2)山西阳城伯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本井田东侧,井田面积3192m2,批准开采3号煤层。200年由晋城市煤炭设计室完成机械化升级改造设计,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共布置有主斜井和回风斜井两个井筒。全井田采用单水平开采号煤层,水平标高+70m。根据井田开拓方案,全矿井共划分为两个采区,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高档普采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300kta,服务年限7.年。为高瓦斯矿井。3号煤层现涌水量为166m3,目前和本矿相邻部分采空区内无积水,未越界开采。2

9、、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西侧,前身为山西沁水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这次兼并重组前为资源整合建设矿井。原矿井始建于19年,于1989年投产,开采2号煤,生产规模为1万t/a,利用原丁家沟煤矿主井做为副井,新施工主斜井和回风斜井 3个井筒已落底至2号煤,并形成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为低瓦斯矿井。井下一般矿井涌水量0md,最大10m3。和本矿相邻部位均已采空,并聚有一定的积水。八、矿井整合情况根据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942号文关于晋城市阳城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的文件精神,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

10、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井田面积和批准开采煤层均未发生变化,井田面积为4k2,批准开采3号5号煤层,生产规模由450kt/增加至600t/。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地质概况一、地层井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s)、下石盒子组(P1x)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2),第四系分布于山梁及沟谷两侧阶地,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和沁水普查报告地质成果,井田内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第四系中更新统()、全新统

11、(Q4)。现依次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为含煤地层之基底。岩性以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和泥灰岩,质纯、性脆、节理发育,多为方解石充填。据邻近井田内XS1水文孔揭露,本组厚7.4。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2b)岩性主要为菱铁矿、黄铁矿、鲕状结构铁铝岩、灰色粘土岩、不稳定的煤层组成,底部常见窝状褐铁矿层。一般厚2456.6m,平均.06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线)和石灰岩等。本组厚7249.6m,厚82.4m。与下伏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呈平

12、行整合接触。本组属半咸水、三角洲一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旋回5个较大旋回,根据岩性、化石组合及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t)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由泥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15号煤层位于该段顶部,煤层顶有一薄层黑色泥岩伪顶;中部夹不稳定不可采的16号煤层。以底部的1砂岩与本溪组分界,本段一般厚16.。二段(3t2)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岩性由石灰岩、泥岩、粉砂岩和层薄煤组成,以色深、粒细、灰岩比例大为特征。一般厚347m。K2灰岩:平均厚8m,厚层状深灰色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局部泥质成分含量较高,动物化石丰富。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平均

13、厚4,K3灰岩:平均厚21m,深灰色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砂岩:平均9.37m,上部为1号煤,中部夹12号煤,均不稳定不可采。K4灰岩:平均158m,深灰色,骨屑泥晶灰岩,潮坪沉积。三段(t3):4灰岩顶至K7砂岩底。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及灰岩组成。全段厚068。1泥岩和砂岩:4灰岩顶至K灰岩下,平均厚1733。本层砂岩发育,煤层较多,夹6、7、9号煤,均不稳定、不可采。2K5灰岩:厚65m,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3泥岩、粉砂岩夹砂岩:平均厚11.,中上部5号煤不稳定,不可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1s)自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28.63250m,平均8.73m。与下伏太原组

14、整合接触,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下部岩性主要由深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及3下号煤层组成,其中3下号煤层零星可采,不稳定。中部以灰黑色粉砂岩、泥岩、深灰色细粒砂岩及3号煤层组成,3号煤层厚度1.3060,平均厚度2.2。上部以灰白色中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为主,中夹黑色泥岩和极不稳定的1号、2号薄煤层组成。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地层之上,K8砂岩底至1砂岩底,厚度7.620.0m,平均1085。底部K8中粗粒砂岩不稳定,常相变为细粒砂岩,下部为灰色及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灰白色砂岩组成。上部为浅黄色、灰绿色及黄绿色夹紫色泥岩与灰白色中粒砂岩互层。顶部为一层紫红色含

15、铁质鲕粒铝质泥岩,其层位通称“桃花泥岩”,稳定,特征明显,为本区上、下石盒子组地层的辅助标志,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s) (1)一段(Ps1)10砂岩底至K2砂岩底,厚度181.0222.m,平均05.40。下部以灰绿、灰黄、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互层为主,夹数层砂岩,成条带状,并有铁质结核(铁锰质)出现,呈透镜体,有时也出现鲕状结构,但鲕粒小而少。底部K0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25140m,平均8.40m。在地表常形成陡壁。(2)二段(P2s2)本井田最大残留厚度约130m,以黄绿色及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互层,夹薄层中细粒砂岩,顶部泥岩中常含燧石结

16、核。 K12底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厚4.35.30,平均10.7m,在地表常形成陡壁。7.第四系中更新统、全新统(1)中更新统(Q2)主要为残积黄土,由当地风化壳剥蚀而沉积。黄土颗粒及颜色受当地影响,在河谷两旁偶见有搬运沉积粘土和砂。厚约0m,平均30.m。( 2 )全新统(Q4)由砾、砂砾、砂不同粒度的岩块及次生亚砂土组成。分布于现代河床和沟谷中,厚约00,平均8.0 m。二、构造井田位于山西台背斜南部之沁水盆地南部边缘。阳城山字型构造西弧的内侧。井田除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控制外,还受纬向构造、经向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和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井田地层基本为一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46

17、左右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北部发育一条小型正断层,叙述如下:F断层:该断层位于井田北中部,走向NE,倾向E,倾角60,落差Hl0。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950。总之,井田地层走向变化不大,无岩浆岩和陷落柱构造,断层不发育,地层倾角一般46左右,故根据DO252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井田构造属简单类型。井田内未见陷落柱和岩浆岩侵入。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区域水文地质本矿位于沁水块坳的南端,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芦苇河支流。沁河是晋东南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霍山东麓的二郎神沟,由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出太行山,于武涉县南侧嘉应关注入黄河。干流全长485km,流域面积153k

18、m2。沁河流域以石质山区为主,土质山区次之,干流河道大部分为砂岩地层,水量渗漏较少。本矿水文地质单元为延河泉域,井田即处于延河泉域南部径流区范围内。延河泉是我省少数的几个岩溶大泉之一,位于阳城县马山村沁河河谷西侧,是沁河河谷近20k范围内一系列泉群出露地的最大露头。据1821989年监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为3.3 m3/s,最大流量6.32m3/s(18491),最小流量2363/s(98.3.10),泉水出露高程为43.3。延河泉域是一个从补给、径流到排泄的完整的地下水流域,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厚层状石灰岩,沁水向斜使泉域地层构成南部向北,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的储水构造。延河泉域范围东北边界以沁

19、河流域分水岭为界;西北部可溶岩区以地形、地下水分水岭为界;东边界南段以高平晋城断裂带为界,南段主要以地表分水岭为界,局部可与三姑泉域勾通(图4-)。泉水补给方式:东南部大面积裸露可溶岩区降水入渗补给;西部砂岩区地表径流线状渗露补给。井田内主要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分)有:松散岩类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含水岩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地貌类型属侵蚀中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海拔高程为113.5284412 ,相对高差19.40m,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区内主要河流为芦苇河,属沁河水系一大支流。井田内

20、无地表径流和水体,井口及工业广场周边标高均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井田主要含水层依据井田内分布含水层的时代、岩性、地下水类型等,井田内综合划分以下主要含水层(组):1)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岩性为砂质粘土夹砂、砾石,据水文地质调查,其含水层埋藏较浅,渗透性强,富水性较差,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2)上石盒子组风化裂隙含水层井田内大面积出露,出露岩性为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裂隙发育,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单位涌水量.40.038L/sm,水温12.5,弱富水性,水化学类型COK+Na型。3)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岩

21、组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细砂岩、泥质砂岩,据井田东南1km的X-1水文孔(210.2010.3.14)抽水试验资料,上部地层较破碎,下部地层完整,局部裂隙发育,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含水层厚度2.90,静止水位埋深14.3(水位标高81.m),抽水试段14.5313.6m,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7.48104 L/m,弱富水性,值.3,总硬度188g.L-1,矿化度548.83 mg.L,水化学类型HCO3O4Na型。4)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含水层岩性为砂岩和灰黑色含燧石灰岩,据S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局部地层破碎,局部裂隙发育,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含水

22、层厚度23.69,静止水位埋深2885m(水位标高83.3m),抽水试段2.85256.74m,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1.750 L/s,弱富水性,P值.3,总硬度79.68mgL-1,矿化度46.9mgL-1,水化学类型H3Na型。5)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含水层岩性为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的深灰色灰岩、泥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局部地层裂隙发育,岩溶不发育;据-号水文孔资料,该孔于01162010.1日对奥陶系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进行了混合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段165.001.00,静止水位埋深1650(水位标高70.48m),奥陶系地层顶面标高为64.83m,该水头高度高出O2地层顶面85.

23、65m,在泉域的边界灰岩裸露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63L/s,弱富水性,PH值7.,总硬度19.21mg.L,矿化度562.mg,水化学类型HCNa型。结合区域等水位线图可知,井田内奥灰岩溶水由北西向南东迳流,水位标高7017m。2、井田内主要隔水层1)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组由15号煤底板至奥陶系灰岩顶面,为一套以泥质岩为主的细碎屑岩地层,平均厚度20.29左右,岩性致密,不透水,特别是本溪组的铝土泥岩,质地细腻,具有极好的隔水性能,为矿区主要隔水层组,对下伏奥灰水起到了重要的阻隔作用。2)石炭系灰岩、砂岩及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石

24、炭系灰岩、砂岩及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泥质岩层,其岩性比较致密,不透水,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到了层间隔水作用。但在近地表段,由于受风化作用以及构造、断裂与裂隙发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其隔水性能。(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井田号煤层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煤层与各上覆含水层之间的岩层较稳定,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隔水性较好;但3号煤层埋藏浅,存在采空、古空积水,因此该矿井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井田15号煤层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煤层与各上覆含水层之间的岩层较稳定,主

25、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隔水性较好;但奥灰岩溶含水层水位标高高于开采煤层最低底板标高,大部分为带压开采区,存在较大范围的不安全区,因此该矿井1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第三节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一、充水因素分析现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将矿井充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如下:1、大气降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降水通过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沉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成为矿坑充水的间接但重要的补给来源。矿坑涌水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地表水体对矿坑充水的影响井田内各沟谷虽然平时基本干枯无水,但在雨季河水较大,洪水期水位骤然增高,可通过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

26、沉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也可通过3号煤层采空区上部的地层下沉形成的导水通道进入矿坑。3、地下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多层中细粒砂岩,局部裂隙较发育,该含水岩组砂岩裂隙水为号煤层主要直接充水水源。矿井巷道顶板冒裂带将沟通其影响高度范围内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地下水进入井巷,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含多层中、粗、细不同粒级砂岩构成,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上部第四系松散孔隙水渗透补给,该含水层及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含水层一般构成3号煤层的间接充水水源。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分布有15号煤层,该组砂岩灰岩层间岩溶裂隙

27、水为1号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对照地形地质及柱状图,3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以上各种类型的地下水以及地表雨季沟谷中的洪流均会沟通;15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以上各种类型的地下水都会沟通,但3号煤层采空积水不会沟通,不会对矿井造成威胁。4、采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矿井为开采3号煤时间较长的老矿,又存在古空区,采空区和古空破坏区面积均较大,如同“水库”一样存蓄地下水,对矿井造成威胁。我矿井田内采空区为旧式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预计井田内采空区、古空区积水总量:2830m3。、构造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井田中部发育有断裂构造,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留足保安煤柱,防止裂隙水沿破碎带向矿井渗透。注意未发现的断层以及陷

28、落柱部位可能对矿井产生的充水影响。6、奥灰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本井田奥灰岩溶水位标高为7073m。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井田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6500m,15号煤层底板标高4078m,3号煤层北部、15号煤层大部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位,两层煤均存在带压开采问题。第三章 矿井水防治的整体规划第一节 矿井水防治整体思路矿井水的防治是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减少矿井正常涌水及降低生产成本,使国家煤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为此,就必须做大量的防治水工作。 根据矿区的主要水害类型,应采取相应的“防、堵、疏、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1、探:必须配备相应的探、防水设备,编制探防水设计

29、,对采空区积水等情况不明的地段,坚持采取“有掘必探、探防结合”、“先探后掘、长探短掘”的原则。通常在下述情况下需要超前探水:巷道掘进接近采空区;巷道掘进接近断层;巷道接近或需要穿过强含水层;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 2、防:巷道或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积水老窑、隐伏导水断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应预留足够的防水煤柱、隔水煤柱的措施,以防治透水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堵:在地表主要径流地带修建排水沟、防洪沟,将地表水引出矿区排泄,从源头上减少地表水的入渗。 4、截:根据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及透水量的大小,在矿井下修建水仓,截断及缓冲矿井涌水、透水对工作

30、场所的危害。 5、排:井下应修建排水沟等设施,每次下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水情,查看井下涌水情况,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配足相应的抽排水设备及检修和备用的抽排水设备,排水能力必须根椐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以上所述防治措施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在采掘过程进一步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观测矿井内含水岩层出水性质,储水断层的导水性质,及附近老窑积水的位置,预测老窑采空区水量,总结活动规律。井下探水,掘进巷道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探放水原则。探明地下水源后,根据水量大小,有计划的进行防水,将其疏干,消除水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 排水时严格控制排水速度和排水量,以免引起地面的塌陷速度增快和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墙体开裂和井泉水位急剧下降。 建立可靠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加强维护,必须具备应急备用水泵,保证正常排水不淹井。 水仓的淤积每半年至少清挖两次,雨季前必须清挖一次,保证正常储水量,水沟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