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1.66KB ,
资源ID:48093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093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滁州市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草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滁州市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草稿.docx

1、滁州市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草稿滁州市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草稿滁州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金融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快我市金融发展,推进金融生态建设,营造和谐金融发展环境,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组织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并与其它金融组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结合滁州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期间滁州市金融业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是滁州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经济在全省率先企稳回升,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也是全市金融业发展速度最快

2、、发展成就最突出的时期。全市金融总量不断扩大,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金融生态不断优化,金融实力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持并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一)全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增添新门类,金融体系增加新力量,金融业态形成新格局。“十一五”期间,辖内农业发展银行在不断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业务和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商业性金融业务;工、农、中、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邮政储蓄翻牌改制为集存款、贷款、结算和中间业务为一体的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引进徽商银行、交通银行入驻滁州;在全省率先设立村镇银行;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

3、险试点,组建了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证券、保险机构快速发展;强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全市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建、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步法加快,并在天长市引入了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当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证券、保险机构协调发展以及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和新型金融组织为补充、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2.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以来,全市金融业在保持资产和业务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一是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到 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776.44亿元,比

4、末增长1.81倍;各项贷款余额达473.76亿元,比 末增长1.45倍; 全市保费收入达21.7亿元,较 增加14.8亿元; 2家上市公司累计发行股票向市场融资8.45亿元,1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5亿元,新增2家企业上报证监会在审,申请募集资金10亿元。二是资产质量明显改进。“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和比例持续“双降”,至 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为37.98亿元,比 末下降了29.7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89%,比 末下降了26.13个百分点。3.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支票影像

5、交换系统、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出口收汇网上核销系统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稳步开启;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网上银行、电子银行迅速发展,推进了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4.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加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实行单独审批、单独考核、独立核算;加强贷款流程再造,改进金融服务流程,完善贷款营销模式,提高贷款发放效率;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新的信贷品种不断推出,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银、证、保合作,积极拓展收费类和服务类资金归集等中间业务,开展金融咨询、金融理财等业务;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包企以及“一站式信贷工厂”

6、。5.新型地方性金融组织取得零的突破小额贷款公司是在县域设立、只贷不存、服务小企业和“三农”的新型金融组织。“十一五”期间,我市小额贷款公司成长迅速,至 末,辖内正式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2家,注册资本5.2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88亿元,实现辖内县域全覆盖。小额贷款公司依法设立、规范经营、加强内控、强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全市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金融力量。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建立。全市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11家,已形成政府性担保公司主导、民营担保公司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6.金融生态不断

7、优化注重把抓好日常监管与防范金融突发事件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央垂直管理与地方协调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有问题金融机构和金融违规、违法案件以及非法集资处理,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滁州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创立金融生态达标县(市)、示范县(市)工作力度。(二)金融业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业不但自身取得了快速发展,而且成为重要的助推器,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1.金融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市信贷

8、投放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GDP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全市金融业不断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县域经济、“三农”的支持力度,其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金融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就学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业发挥其在参与社会管理、强化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应对自然灾害、大病医疗、意外

9、伤害、重大突发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三)滁州市金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全市金融业在滁州市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环境中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相对于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迫切要求,金融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仍不健全。金融营业网点主要集中在市区;股份制银行设立不多,外资银行尚未入驻,融资性担保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刚刚起步,发展不快,规模不大,难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特别是多层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二是金融业总量规模依然偏小。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GDP的贡献率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引导、支撑作用有

10、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还比较薄弱,县域和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部分县域金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金融有效需求满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融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融资渠道依然单一,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过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市内仅有的2家上市公司多年没有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仍未能实现零的突破;保险资金参与经济建设没有取得突破,融资渠道和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五是金融发展意识仍需增强,金融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诚信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亟待加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方面还存在机制、体制性障碍,适应市场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尚未进入良

11、性发展阶段。六是金融创新力度有待加强,金融服务现代化程度不高。金融产品仍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发展相对缓慢。贷款抵押方式仍主要限于土地、房产等,无法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缺乏对企业收购、兼并、产权交易等资本运作过程的金融支持。二、“十二五”金融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牢牢把握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新机遇,树立“滁州发展,金融先行”理念,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主体以聚集资源,大力完善地方金融体系以壮大产业,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以提升水平,大力实施金融提升工程以支持发展,显著增强金融业综合竞争力

12、和抗风险能力,为加速全市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崛起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市场辐射能力强、金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框架,初步建设成为金融产业发达,金融综合竞争力强的金融强市,努力形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新格局。(二)基本目标到“十二五”末,基本确立金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运作中的核心作用,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形成较为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确立体系完善、辐射力强的金融市场中心功能,成为资本运营和资金调度中心;基本确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实现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和依法监管,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

13、中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根据我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金融业总量不断扩大、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要求,“十二五”全市金融业发展基本目标和主要指标如下:1.总量指标到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 ,新设各类金融类机构或企业100家以上(含新设分支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00亿元和120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5%、18%和20%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家;连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包括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资本市场和货

14、币市场累计融资数额达到100亿元左右;全市保费收入达4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5%左右,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与人口的比例)达到800元/人。2.机构体系银行业机构:大力发展自助银行,分流和方便小额现金客户;不断推进机构升格,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完善银行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机构变迁,调整机构布局,整合金融资源;合理引进市外银行业机构来滁设立分支机构,改进本土金融服务,力争“十二五”期间滁州的银行业机构达到“五维三层立交型”的机构网络体系,即: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其它类银行业机构五个维度,服务“三农”的农村银行、服务“三市”(

15、市区、市政、市民)的股份制银行和服务“三大” (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国有银行的三个层次体系框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引进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以上,并合理增设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并增设分支机构4家以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外地农村商业银行在滁设立分支机构2家以上;设立自助银行10家以上;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消费性公司各1家以上。加快新型地方性金融组织发展步伐,小额贷款公司每县(市、区)3-5家,总量达40家以上;融资性担保公司每县(市、区)2-3家,总量达30家以上。证券业机构:引进或开业证券期货营业机构1-2家;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

16、家。保险业机构:重点发展农业等新型专业化保险公司;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主体参与保险事业,组建专业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3.金融工程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考核等级,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融资能力。推进多元化市场融资工程。加快拟在中小板上市企业的储备、改制和上市辅导工作,推进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度推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增加直接融资,减少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加快金融创新工程。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鼓励中小企业发行信托(基金)产品;积极开展兼具信用支付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商业承兑汇票试点;探索并争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

17、金(REITs)试点;积极争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完善金融配套工程。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碳排放交易机制、产权交易机制、融资担保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强化金融生态工程。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生态县(市)创立活动为抓手,确保辖内县域金融生态全部达标。(三)保障措施 1.坚持强化优先发展金融战略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始终把金融作为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抓手,把金融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全市金融业发展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指

18、导推动等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现代金融意识,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方式,切实做到重视金融、谋划金融、运用金融,强化对金融工作的谋划和执行能力。2.坚持发展地方特色金融政策体系加强财政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全市新设或新引进的金融机构、后台服务基地,给予税收优惠;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及担保贴费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鼓励发展和需要扶持的行业或企业;奖励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有贡献的金融机构;强化对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与奖励;对因改制上市而补缴税费企业给予奖补,对实施再融资的已上市企业给予适当奖励。3.坚持完善企业上市工

19、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梯度推进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和发债实现新突破。加强资本和货币市场融资知识培训,做实上市后备企业库;多措推进企业改制,深度培育上市企业;研究探索多渠道上市途径,提高上市过会成功率;抓好资本运营,做大做强上市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多方解决企业上市进程的问题;加强宣传培训,切实增强企业上市能力。4.坚持构建合作联动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工作沟通与合作,改进银企对接方式,创立网上对接平台。建立和完善政银企沟通、联系、交流机制,完善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经济金融发展动

20、向,切实帮助解决银企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在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同时,加大市场准入监管的力度,确保资金实力雄厚、符合条件、合法经营的金融机构进入我市金融市场。加强地方各级有关部门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把抓好日常监管与防范金融突发事件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强化对社会金融活动的治理结合起来,把中央垂直管理与地方横向管理结合起来,完善金融应急机制和预案,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5.坚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十二五”期间,争取引进若干名国内外高级职业经理人,培养若干名金融骨干专业人才。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金融科研部门的合作,建立金融高级人才培训交流基地。引进和支持国际成熟

21、的金融执业资格培训项目落户滁州,推进与国际国内著名金融机构间的人才培训和人员交流,着力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程度。6.坚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金融系统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征信“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加快整合和进一步开放信用信息资源,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交流机制,形成包括信用法规、信用评级、信用产品市场及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机制在内的完整信用体系;进一步加强信用滁州建设、优化金融法制环境,严肃惩戒逃废金融债务等各类失信行为;认真开展反洗钱、反假币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财产、保险欺诈等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全社会关心金融、支持金融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