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31KB ,
资源ID:4804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04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1、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级宏 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经济收入理论1.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切线的斜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任一收入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原点与某一点的斜率)APCMPC;y=APC,MPC2.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量增加对收入的影响。 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APSMPS;y=APS,MPSAPS+APC=1;MPS+MPC=1。3.乘数: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 / 1- | 负税收乘数kt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1- |/1-| 平衡预

2、算乘数ks=1.第14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均衡分析)前提:净投资是一个内生变量1.投资的决定: 1.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使利率r为零时也有投资量,称自主投资。i=i(r)=e-dr;d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3.MEC曲线表明:i和r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4.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成为MEI。更精确的表明了i和r之间的关系。(当R而r时MEC不可体现,而

3、MEI可以体现) 5.预期收益与投资: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如下: 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增加,就会增加投资。 加速原理: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2.产品成本;3.投资税抵免:及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6.风险与投资 7.托宾的q说: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企业的成本q1,买旧的企业比建新的企业贵。2.IS曲线:反应产品市场的均衡,值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含义: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

4、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IS曲线函数:二部门:y=+i / 1-=(+e-dr )/ 1- r=(+g+e-t)/ d -(1-)/ d y 三部门:1.定量税情况下,斜率绝对值是(1-)/ d; r=(+e)/ d -(1-)/ d y 2.比例税情况下,c=+(1-t)y r=r=(+g+e)/ d -1-(1-t)/ d y 二部门时,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1.=斜率,平坦=r的变动y的变动大;2.d=斜率,平坦=r的变动y的变动大。 三部门时,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1.=斜率,平坦=r的变动

5、y的变动大;2.d= 斜率,平坦=r的变动y的变动大;3.t=斜率,平坦=r的变动y的变动大;其中d的影响最大,最敏感。3.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4.货币需求:L=ky-hr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收入影响;L1=ky 投机动机=利率影响;L2= - hr5.货币供给:m=M/P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减税=企业和个人=多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最终国民收入增加。 变动政府支出:变动政

6、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扩大私企产品销路,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增加生产的就业。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一方面降低利息率,另一方面支持企业扩大投资=一方面刺激私人投资,另一方面刺激消费=生产和就业增加。 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增加。例如:如果LM不变,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IS向右上方移动=与LM的交点上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之前; 如果IS不变,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LM

7、向右下方移动=与IS的交点上均衡利率低于之前,均衡收入高于之前。3.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挤出效应:均衡利率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越平坦,则利率上升幅度小,挤出效应(利率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IS曲线越陡峭,利率上升幅度大,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最大时:IS曲线垂直(d=0),LM曲线水平(h-无穷),即流动性陷阱。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

8、动越小,及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4.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利率变动完全无效) 如上所述,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还可分析得出,LM越平坦,IS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当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水平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原因是:1.当利率降到极低时,说明货币需求的弹性已为无限大,这是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顺损失是极小的。利率极低时债券价格极高,这是人们预计债券几个只会跌,不会涨,这是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只想持有在手中。2.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

9、资都不会变动。5.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例如: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购买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实际供给量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投机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私人消费减少。 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都会产生挤出效应。1.充分就业情况下,在政府支出增加而造成价格上涨时,如果工人们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名义价值做出反应,短期内劳动需求增加,就业和产量都会增加。长期内,由于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增加政府支出会完全地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2.非充分就业情况下,由于政府支出增加造成社会总需求增加,产出水平

10、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供给(交易需求增加,名义供给不变),因而投机货币量减少,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此时因为社会就业非充分,不可能对私人投资和消费完全挤出。 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出私人支出呢?取决于:1.支出成乘数的大小。(正相关)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正相关)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负相关)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正相关)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等于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无限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11、财政政策毫无效果。6.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使LM变动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越平坦,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则LM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增加较少,LM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越小。 IS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即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LM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不会有较大增加。 当IS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

12、利率的影响较大,因而货币供给量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7.古典主义极端情况(完全竞争,充分就业):(利率变动完全有效,扩张性财政完全无效) 如上所述,如果IS越平坦,或LM越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还可分析得出,IS越平坦,LM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当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水平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原因是:1.LM为垂直线,当利率升到极高时,说明货币需求的弹性为零,这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损失是极大的。利率极高时债券价格极低,这时人们预计债券价格只会涨,不会跌,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想持有在手中。为此,只要政府借款的利率一定要上涨到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高于人们预期的收益,那

13、么,政府支出多少,都会伴随私人投资的相应减少,此时挤出是完全的。2.IS为水平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无限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变动。此时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使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8.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3.货币政策的外部是指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9.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关键:

14、扩张性财政政策=yr;紧缩性财政政策=yr 扩张性货币政策=ry;紧缩性货币政策=ry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yr和紧缩性货币政策ry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yr和紧缩性货币政策ry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yr和扩张性货币政策ry不确定下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yr和扩张性货币政策ry增加不确定第16章 宏观经济实践1.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2.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

15、失业。3.失业率: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4.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人口数。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5.摩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6.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7.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8.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即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特点:即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9.周期性失业:因经济萧条或衰退时,需

16、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10.自然失业率:无货币因素干扰,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它包括:自愿失业、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他与国民收入无关,与制度有关。4%-6%为正常范围。11.奥肯法则:GDP变化与失业率变化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GDP每增长2%,失业率下降1%。或若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会导致GDP低于潜在GDP2%。奥肯法则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到。12.价格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1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14.

17、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15.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是实质性支出。116.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货币性支出。17.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18.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包括:所得税、转移支付、农

18、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财政制度。但是他的作用有限,只能调节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不能改变其方向。19.斟酌使用/权衡性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经济繁荣时用紧缩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扩张财政政策,以保证稳定总需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问题:财政预算。20.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1.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现实收支平衡而影响政策的制定。22.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而不用每个年度都保持平衡。2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的预算盈余。BS*=ty*-G-TR

19、24.活期存款: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25.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26.法定准备金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央行规定商行必须留一个比例金额用于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27.超额准备金率: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这个比率叫做28.货币创造乘数:央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1/rd即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Km=M/H货币存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Cu+D (D为存款总额,Cu表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货币创造乘数M/H=(Cu+D)/(C

20、u+Rd+Re)=(rc+1)/(rc+rd+re),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d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e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29.基础货币/货币基础/高能货币/强力货币:银行借以货币扩张的基础。等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加法定准备金加超额准备金。H=Cu+Rd+Re3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31.再贴现率:商行向央行贴现/借款的利率。也就算和央行向商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的利率。32.公开市场业务:央行以货币购买债券,从而增加货币存量;或卖出债券减少货币存量的一种经常使用的,缓和的货币政策。33.道

21、义劝告:央行运用自己图书的地位和权威,对商行和其他机构进行劝告,以影响贷款和投资,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34.系统性风险: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动而影响所有证券收益的风险。是每个持有者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风险。35.非系统性风险:由于市场、行业、企业本身特殊因素给个别企业证券带来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36.“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第17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前提:价格水平P不变)1.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总需求函数:以产量(国

22、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1.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利率上升=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 2.如果价格水平上证=人们变得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实际余额效应)。 3.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名义收入增加=赋税档次提高,赋税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水平减少。总需求函数公式:y=a+b/P=(+e+g-t)h / (1-)h+dk+dM / (1-)h+dk*1 / P总需求曲线的推导:ADIS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量是实际量,不是随价格水平变化的实际量。 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价格水平的提高是货币需求提高

23、,但由于货币量保持不变,于是货币市场出现了非均衡,结果是利率提高。伴随着利率提高,投资支出下降,导致总需求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从而导致总需求提高。无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总供给: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 宏观总供给函数: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Y=f(N,K);N为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外凸曲线) 西方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1.总产出随总就业量增加而增加;2

24、.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的假设条件下(短期),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3.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而企业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工资和其产品的市场价格。则企业选择一个就业水平,使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在这一水平,利润才能最大化。 实际工资等于货币工资W除以价格水平P。即W / P。 劳动需求量Nd与实际工资呈反向关系。 劳动供给量Ns与实际工资呈正向关系。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均衡条件是:Nd(W/P)=Ns(W/P)充分就业状态: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场处于均

25、衡状态。(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中的产量是中等于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或潜在产量。)在任一时点上,资本存量K都是由以往的投资决策所决定的。(劳动市场在经济的总供给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它决定经济的总攻击或产量。)4.宏观经济学中的长短期: 长期:长于微观中的长期,一般来讲为“超长期”; 短期:一般来讲与微观的中期一样。5.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充分就业的基础上) 古典学派(自由经济)认为:在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的条件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或产量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

26、变动而变动,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原因:1.W和P可以迅速的自行调节,使得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并不意味着时间长短。2.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长期总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使得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变,增加需求不能改变产量,只能造成物价上涨。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有效而财政政策(增加产量)无效。6.凯恩斯(经济大萧条)总供给曲线:在刚性货币工资的假设条件下,当产量(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一条水平线。以充分就业产量或国民收入为转折点,向左水平(凯恩斯),向右垂直(古典)。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27、为水平的形状,原因:1.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二者完全不能自我调节;2.凯恩斯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即使不用刚性假设,W和P也没有足够时间来自我调整。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无效而财政政策(增加产量)有效。7.常规总供给曲线(CC):在通常或常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向上延伸的CC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经济中的企业提供的总产出越多。如此看来,促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入要素价格的黏性。(有些要素价格没有伸缩性的原因是其价格在短期

28、被固定)。 例如: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调整速度慢,调整幅度小=相对于价格变动,厂商的供给变动会相对较大。 如果货币工资相对与价格变动调整速度慢,调整幅度小,则总供给曲线相对平缓。(趋于凯恩斯) 例如: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调整速度快,调整幅度大=相对于价格变动,厂商的供给变动会相对较小。 如果货币工资相对与价格变动调整速度快,调整幅度大,则总供给曲线相对陡峭。(趋于古典)一般来说,常规总供给曲线不是一个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在右上方趋于垂直,面临几乎充分就业;在左下方趋于水平,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萧条。总的斜率越接近古典曲线,则W和P的调节能力越强;越接近凯恩斯曲线,则W和P的调节能力越弱

29、。8.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1.AS不变,AD移动。若AD左移,这时总需求减少,此时社会处于萧条状态,y和P均低于均衡状态。在小于均衡就业水平时,越是偏离均衡就业,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就越来越多,价格下降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说明:价格下降的比例小于产量下降的比例(交点上曲线较平缓)。若AD右移,总需求增加,此时经济过热,生产能力紧缺,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价格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说明:价格下降的比例大于产量下降的比例(交点上曲线较陡峭)。 2.AD不变,AS移动。若AS左移,此时社会处于滞涨的状态,此时P上涨,y下降,

30、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进一步说,如果左移的程度越大,事业和通货膨胀都会越严重。生产技术突然提高会使AS曲线右移,但短期技术提高可能性不大,所以右移情况可能性很小。 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波动的情况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一般的,失业率在经济衰退时期上升,在经济复苏时期下降。2.失业的分类: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期时,因需求下

31、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3.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他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另外,自然失业率还可以解释为:既不加速也不减速的失业率。(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即也可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劳动力N=就业者人数E+失业者人数U;失业率为U/N。 离职率l,就职率f,则劳动市场的稳定条件是: fU=lE=失业率(此处为自然失业率)U/N=l / l+f。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100%4.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不存在非自愿失业,DS时,为就业;DS时,为自愿失业。 在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上,没有伸缩的性的工资可以导致非自愿失业,即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