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6.45KB ,
资源ID:47975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7975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docx

1、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关于*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9月份开始,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七县(市、区)的部分乡村组、农户、回收中介、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对全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膜使用的利与弊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用地膜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引

2、进、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地膜最初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市从棉花、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因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水保肥、节劳减支、增产增收的特性,尤其在旱作农业相对集中、面积大、且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推广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更有优势:一是可使地温提前升至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效积温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达到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积温,可提前成熟收获,躲过夏伏旱达到高产;二是盖膜栽培保墒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生产用水矛盾;三是减少除草、用

3、药用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在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上推广普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按现行价格计算,地膜玉米亩生产成本814元,比露地栽培玉米高出128元,但膜栽玉米亩收入1500元,比露地玉米增收250元左右;蔬菜平均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30-40左右。特别是冷凉灌区亩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实践充分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是“革命性”的。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现有膜栽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造成“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首先,残膜在土

4、壤中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它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降低耕地质量,析出的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其次,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第三,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第四,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篱笆、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第五,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等等。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不仅是“视觉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废旧农膜和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造成的土壤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膜栽技术要进一步

5、推广,就必须切实解决好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二、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为了使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措施办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富有可操作性,根据我们对各县(市、区)的农膜使用现状和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收购、加工、生产、销售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从地膜使用的起始阶段就相继出现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但都因环保意识、技术、市场、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而起伏不定。据调查,30多年来,我市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回收介入阶段。1989年以前,因覆膜技术正在引进、试验、推广,其回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废旧农膜主要依托供销部门的废品收购网点进行收购,但多数采取田间地头焚烧、掩埋

6、的办法进行处理;加工起步阶段。1990年到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改制破旧立新,乡镇企业风起云涌,社会资本逐步介入废旧农膜回收加工行业,小商小贩开始活跃于农村的废品收购领域,废旧农膜进入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视野,回收、加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介入该领域,但大多以简单回收加工低层次的塑料颗粒、碎片出售,由于设备简陋,加工粗糙,市场销售不畅,企业经营很不景气,从而导致农民田间的废膜有人收购就卖,无人收购就埋的管理方式;加工发展阶段。2001年到现在,经过介入、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的起起落落,优胜劣汰,全市现存的规模不等的24家废旧塑料加工企业都能相对健康地发展,承担着全市废旧农

7、膜的回收加工任务。其中*区10家,*县5家、*市2家、*县3家、*市3家、*县1家。24家企业年回收、加工废旧地膜、棚膜和其它塑料制品10201吨,其中,回收、加工废旧地膜3068吨,占全市使用量6839吨的44.8%;棚膜1895吨,占使用量3469吨的54.6%;其它废旧塑料制品5238吨。这些企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全市废旧农膜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农民增收、废旧产品资源化再利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是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产生的废旧农膜越来越多,回收加工势在必行。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市应用覆膜栽培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试验,最初在敦煌进行棉花覆膜试验,试验面积仅有1891

8、亩,经过试验示范,1989年示范面积扩大到20.94万亩,按每亩使用4公斤地膜计算,使用量由起初的不足10吨增加到837.6吨。从1990年到200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市棉花、玉米、瓜菜等覆膜面积大幅上升,2000年全市覆膜面积达到109.8万亩,地膜使用量达到4392吨,到2009年全市种植作物除小麦、大麦、孜然和部分洋葱外,70%的耕地都采用了覆膜技术,覆膜面积高达177.3万亩,每年地膜使用量在7000吨以上,剔除12.8%的地膜残留土壤中无法清除外,每年产生废旧农膜6383吨。温室、大棚和拱棚等设施农业的发展,使棚膜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现已达到3500吨左右,按照35%的破损率

9、,每年产生废旧棚膜1225吨,仅此两项,废膜回收总量都在75008000吨之间。二是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市场机制正在发育,回收网络逐步形成,提高完善势在必行。据调查,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经过逐步探索,各企业已把回收废旧农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始着手向乡村延伸回收站点,满足企业的加工需求。目前,全市24家企业已经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42个,其中*区16个,*县6个、*市5个、*县4个、*市6个、*县3个、*县1个,覆盖了20个乡、140个村,覆盖面达到30%。*市*塑料加工厂依靠自身力量在*镇、*和*等3个乡镇租地建立收购网点3个,做到网点有场地、收购有机

10、具、商贩定点包片,既为企业确保充足的加工原料创造了条件,又为农户交售废膜提供了方便,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废旧农膜回收率,由于有良好的管理机制,这三年乡镇的废旧膜回收率高达85%以上,比其他乡镇高出近20%。不过像*这样机制完善、管理良好、服务到位的典型仍为少数,大多还属“守株待兔”的被动收购经营状态,企业为降低成本,农民愿交多少加工多少,边远和交通不便的乡村收购无人问津。废旧地膜在回收上矛盾甚多,因为它是被利用过的废弃物,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掺杂着大量的泥沙、柴草等杂物,论斤计价很难公平。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现在回收计价的办法是按立方计价,一般视沙土、柴草的干净程度,多以每立方80元左右的价格回收。

11、三是加工企业回收再利用的积极性较高,发展前景看好,鼓励建设龙头势在必行。目前,全市24家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回收、加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企业自主回收加工型,约占全市废旧膜回收加工量的60%;另一种是商贩收购加工型,约占回收加工量的30%;还有一种是农民交售商贩和企业混合收购加工型,约占回收加工量的10%。从企业规模来看,加工量在500吨以上的仅有*制造厂和*塑料再生有限公司2家,其它均在50-400吨左右。从加工水平来看,有4家加工井盖、塑料管、塑料袋等终端产品,其余均在加工再生颗粒和碎片。从各企业的加工利润率来看,由于企业建设的起点不一,回收的原料不同,生产的产品各异,其获取的加工利润空间

12、也相对较小。现在每吨(收购35方到40方折合1吨)废旧地膜回收价格一般在2000元到3900元之间、废棚膜在2500元到4800元之间,除去加工成本及其它费用,加工1吨碎片可获利500元左右,利润率14%;颗粒可获利700元左右,利润率14%;塑料管可获利1500元左右,利润率18.7%;塑料袋可获利2000元左右,利润率14%;井盖可获利300元左右,利润率20%。加工的塑料颗粒、碎片等初级产品大多销往河南、河北、新疆等地,井盖、塑料管、塑料袋等终端产品主要在新疆、青海和本地及周边市场销售。如*制造厂,2009年7月投资170万元建厂,年设计加工能力2000吨左右,主要生产直径550、600

13、、700毫米的井盖,原料主要来源于商贩和附近农民收集交售的废旧农膜,每加工1吨井盖需要配比75%废旧农膜,通过“回收粉碎配料加温模具压制冷却”的工艺流程,生产出的井盖每吨售价1630元,除去各种费用,每吨利润在328元左右。2009年共收购废旧农膜450吨,生产井盖1万套。2010年计划生产3万套,至目前,已收购废旧农膜1000吨,加工井盖8000套。从加工企业的总体状况来看,尽管企业规模不一,加工产品种类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虽然利润较薄,但都不亏损,虽然产品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但都畅销。四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废旧膜回收利用,加强治理工作势在必行。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

14、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各县(市、区)政府都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摆上了议事日程。目前虽然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措施办法,但各县(市、区)都从加强领导、宣传教育、规划指导、完善机制等方面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肃州区结合农村面貌整治,拿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县、*市、*县、*市对近年来兴办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从土地划拨、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县直接拿出财政资金给回收站点每收购1吨废旧塑料补助40元。这一切都为我市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给予了很好的启

15、示。三、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大量废旧农膜不能充分回收利用,随意弃置田间地头,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主要有五点:1、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市虽有24家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也占到了回收量的95%,从表面上看,加工企业确实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仔细分析,现在的加工量也仅占全市废旧地膜使用量的44.8%。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加工层次低,辐射带动能力弱。如生产规模较大的*再生有限公司、*井盖制造厂、*塑料加工厂和*废旧塑料加工厂等4家企业,年加工量就占到了全市加工总量的68.9%,但企业自身仍然没

16、有条件、能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其加工的产成品也仅限于塑料袋、塑料管和井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现在只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但很难承担起辐射带动回收废旧农膜的社会责任。其它20家企业占加工总量的25%,其设备和生产工艺都十分落后,大部分都是作坊式经营,厂房破旧,设备简陋,只满足于颗粒和碎片的初级加工,来料多了多加工,来料少了少生产,无法谈及辐射力、带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2、回收成本高,难度大,导致回收率低。据调查,目前在农村回收塑料瓶、塑料袋及其它废旧塑料制品比较容易,回收率一般都在90%以上,而唯有废旧农膜的回收难度较大,全市废旧棚膜平均回收率54.6

17、%,地膜平均回收率仅有44.8%。在5个农业县市区中,*地膜、棚膜的回收率分别仅为12%和14%。究其根源,一是地膜生产趋于薄型化,大量使用0.008mm以下的超薄膜,强度低,易破碎,很难从土地中捡拾;二是膜栽作物的根系不同,捡拾的难易程度不一。因玉米的根茎比较大,膜栽玉米地中的农膜最难捡拾,其次为制种茄子、辣椒、西红柿地中的地膜,比较容易捡拾的是棉花、洋葱和蔬菜地上的农膜,一般采用耧、耙的耕作方式进行清理,费时、费工、费力,清理难度大,成本高;三是交售不划算,一家一户10多亩地交售地膜赚不上多少钱。全市90%的废旧地膜按方收购,每方收购价80元左右,一般10亩地清理出来带有杂物的废旧地膜大约

18、1方,卖好点也仅有100元左右,如果交售不方便,农户甘愿在田间地头焚烧、掩埋,也不愿主动交售,一旦焚烧、掩埋不及时,遇风飞扬,就会造成环境污染。3、网络不健全,售卖不划算,影响了农户交售的积极性。如前所述,大部分农户对捡拾清理土地上的废旧农膜的认识还是一致的,捡拾清理土壤中的废旧农膜还是积极的,但由于捡拾难度大,成本高,主动售卖又赚不了多少钱,加之网络不健全,售卖不方便,距离加工企业较远、没有回收网点的乡村农户交售废旧农膜的所得,还不足抵顶人工费和运输成本,致使农户只注重清理,不注重交售的现象比比皆是。目前,全市仅有42个回收网点,只能覆盖大约30%的乡村,大部分乡村处于回收盲区。如*镇,当地

19、既没有加工企业,附近也没有收购网点,距离*井盖制造厂也有70公里,如果农户用四轮拖拉机拉上2方废旧农膜去售卖,按吨公里0.5元计算运输成本,仅运输费就需35元,运距远,售卖不划算。另据*县丁万有、路正平两个收购商贩反映,他们走村串户收购已五六年了,驾驶三轮摩托货车收购废旧农膜,一般围绕加工企业半径10公里的范围内上门巡回收购比较划算,一旦服务半径过大,在现时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就很难赚取利润。4、扶持政策缺失,制约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2007年,商务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省政府办公厅也于2009年批转了省农牧厅关于加

20、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但这些政策措施,只从宏观上提出了治理目标、指导思路和措施办法,而具体的落实措施、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办法几乎没有,操作难度大,起不到应有的政策引导作用,使政策性文件显得空乏无力。如对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未有税收、信贷、土地、资金等具体的支持措施,贯彻无抓手,行业无引力。如*县现有的5家废旧地膜加工企业,近几年政府除了给*源通公司提供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外,再无其它补助,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求生存,求发展。全市这类问题的存在致使一些加工企业虽创办运营了二十来年,但始终未能发展壮大起来,规模小,基础差,影响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制约了废旧农膜

21、回收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5、行政管理缺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近年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治理,行业归口管理一直不明确。从环保角度来说,环保部门“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应该肩负起治理责任,但上上下下都没有赋予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职责。农牧部门承担着膜栽技术的推广,对于生产应用后的捡拾回收又无抓手,只重应用,未重回收治理。供销部门长期以来都负责农膜等农资的供应,只供应不回收,也没有研究新产品的潜在危害等,由于行政管理缺失,责任没有靠实,作为一线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废旧农膜的捡拾无人问津,捡多捡少、收多收少都一样,捡

22、拾收缴缺乏强有力地行政推动力,这个问题的存在使行业管理处于真空地带,治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措施严重滞后,甚至缺失,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对策建议为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做好“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要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运作,群众自觉参与”的思路,以强化政府监管、壮大加工龙头、完善回收网络、促动农户参与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激励企业保加工率,享受政策支持;健全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收售;行政监管保捡拾率,污染不超标”的“三保”工作机制,尽快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网点应收尽收、企业提升加工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确

23、保废旧农膜捡拾率和回收率分别达到85%以上,加工率达到100%。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的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潜在危害的认识,培养农民群众不乱丢、不乱弃废旧地膜的良好习惯,增强农民群众对残留地膜回收的自觉性,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家园的进程。2、培育加工龙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现在废旧农膜再生加工工艺技术成熟,设备成套,操作简便,初级加工的工艺流程为:分拣粉碎清洗融化机塑冷却切粒

24、检验产品包装销售,一般的成套生产设备需投资50万元左右,如果四处布点建设加工企业,既造成重复建设,影响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影响长效治理机制的建立。因此,为了增强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按废旧农膜的分布情况和企业现状,科学布局,重点扶持。(1)对年加工500吨以上、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参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一次性给予510万元补贴进行扶持;对生产规模在500吨以下,200吨以上的一次性给予38万元的补贴进行扶持;(2)对生产加工产品产量在200吨以上企业,其流动资金贷款可享受贴息补助;(3)对加工

25、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布设收购网点的建设用地,享受现行工业用地供应的相关优惠政策;(4)对加工企业上交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给予激励优惠;(5)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政策,鼓励加工企业使用下岗职工和妇女职工,享受小额贷款贴息扶持;(6)对废旧膜加工企业给予电价优惠,由每度0.79元的工业用电享受每度0.61元的农副产品加工用电价格。3、科学布建网点,提高回收服务功能。治理“白色污染”,重在回收。要禁止使用厚度在0.008mm以下的超薄地膜。各级工商、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市场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积极倡导应用环保型地膜,降低捡拾强度。以方便农户交售

26、为原则,从扩大回收服务半径,提高服务功能入手,对废旧膜加工企业凡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包片布点,收购清理达标,做到“三有”:即片有加工厂,乡有收购点,村有收购小商贩,尽快建立健全废旧地膜收购网点或培育农膜回收经纪人队伍,形成“覆盖全市、运行有序、乡村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立回收网点或培育经纪人队伍,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与加工企业协同配合,村村建起“有专人、有场地、有机具”的“三有”收购网点,或培育起废旧农膜回收经纪人队伍,延伸回收服务触角,消灭收购盲区,做到应收尽收。根据村的大小和回收农膜的多少,合理布局收购网点,对规划布局的收购点,每建一个补助10003000元。4、抓住

27、关键环节,制定优惠政策。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针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薄弱点,强化行政管理是关键所在。重点突出“两管”:“一管”是乡村管捡拾率。具体采取年初乡镇与村组分解年度目标责任书时,把残膜回收列入其中,作为考核指标,并细化具体目标要求,乡村抓教育、抓引导,抓交售服务,提供收缴场地,确保土壤中的残膜捡拾率达到85%以上。对达标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每人每年奖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给予补助。“二管”就是用优惠政策“管”企业履行职责。凡企业均按要求实现了定片乡村残膜的回收,达到了网络健全、农民交售方便、土地残留达标等,总之只要乡对

28、村的责任书完成的对应定片企业,一律可享受优惠政策,否则,不予享受优惠政策和政府的补贴。5、靠实行政责任,提高回收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为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组织管理,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由主管行政领导任组长,农牧、财政、环保、土地、工商、税务、电力、金融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纳入县、乡、村考核体系,加强领导、靠实责任,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从多层次、多领域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农牧部门牵头抓总,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财政部门做好补助资金申请、下拨等工作;土地部门做好扩建厂土地的划拨工作;税务部门做好税收的减免等工作;金融部门做好企业贷款等工作;电力部门做好企业用电的调价工作;还有环保、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和科技创新,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狠抓各项措施和规定的落实,努力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