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238.16KB ,
资源ID:4744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744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单元综合评价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单元综合评价 精品.docx

1、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单元综合评价 精品21 古诗两首 文本细读: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景寓理,语言执白,却引人深思。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

2、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3、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

4、,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正确书写“壁、横、岭、侧、峰、庐、缘”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4、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

5、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的攀登。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想象读、合作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两位诗人的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很多的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对于背诵好的要给与表扬。2、师: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欣赏两首古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

6、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教师指名读古诗。 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弄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并随机提出问题。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首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引导学生先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登鹳雀楼的后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欲、穷” 的意思。“欲”,“想要”的意思。“穷”,“穷尽”的意思。题西林壁的后两句写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7、,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重点理解“缘、此山”的意思。“缘”,“因为”的意思。“此山”,指庐山。、朗读古诗,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诗句谈体会,谈看法。教师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要多听听学生的见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去领悟,教师只须相机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对比)、读一读,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古诗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诵读古诗,品悟诗情。1、 想象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景色;2、 合作读和伙伴合作对读、轮读;3

8、、 “摇头晃脑读”“拍手击节读”。、指名读,齐读。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指导重点字的书写。“缘”字:要认真观察结构、笔画,注意把字写紧凑。“岭”和“峰”这两个字在比较中学习。 、学生独立书写。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回家搜集诵读古诗,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反思: 22 一个新家文本细读: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在生

9、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大自然是神奇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处处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机,是希望。树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苍翠挺拔的树,还是枯萎死亡的树,都在这个缤纷美丽的世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田野,在路边,在海水飞溅的山崖我们都能看到树木优雅的身姿。静默的树木美丽、深沉,散发着幸福恬静的气息。当生命逝去的时候,树木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就像文中这棵死去的大树一样,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在逝去旧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

10、、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

11、: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这是谁的新家? 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2、师: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二、检查读课文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流利。2、随机指名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3、理解文中个别词语。如:林貂、残骸、灌木等词语。像“抚摩”可以放在文中去理解。三、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整理一下。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

1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文中句子提出问题。并解答。“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老爷爷为什么会笑了?引导学生思考他可能会想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 学生在汇报老爷爷的想法时,要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这株树到底有何作用?4、谈收获。师:学习完课文你有何收获? 学生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如从大树的角度谈它的奉献,谈大树生活得有意义;从“家”的角度谈动物、植物相处的和谐、大家庭的和谐;甚至谈人应该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大树的精神等等。教师

13、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不要脱离课本空发感想。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壮”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土”。“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写成“束”。“趣”“窝”“粪”等字要写紧凑些。3、学生独立书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写写你在生活实际中的发现。回家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教学反思:23 尝试文本细读: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教我们善待挫折与失败,教我们在逆境中崛起。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失败,哪有成功的喜悦。”

14、人生历程有时彩霞满天,有时风雨交加。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经历挫折与失败。每一次的挫折与失败,都会激起求胜的欲望,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而每一次的失败,也会给我们增添勇气与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从来不曾引人注意的小蜘蛛一次次顽强地面对失败,终于在第七次成功地把闪亮的丝挂到了对面的墙上。这一小小的细节,也许太平常不过,但是,当心灰意冷的布鲁塞将军看到它时,却给了他莫大的力量,重振军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它给我们的启迪却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小蜘蛛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布鲁塞将军更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懂得了应怎样正视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不向逆境屈服。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遭、侵、

15、鲁、寂、悬、莫、赢”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欧、侵、顽、凶、隐、绵、丧、蜘、蛛、功、稍”11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心理变化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书,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中屈服。策略与方法:以自由朗读为主,理清故事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

16、在勾画、朗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1、教师先板书“尝试”,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尝试的理解。2、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谁尝试,为什么尝试,尝试什么, 成功了没有。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我们要把文章读通顺。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

17、等。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鲁”字的声调为三声,不要误读为二声。“侵”字为一声,不要误读为三读。3、理解文中词语。如:“欧洲”、“苏格兰”、“布鲁塞”、“蜘蛛”等词语可以由老师坐一下介绍。如:“顽强”、“寡不敌众”、“寂静”、“灰心丧气”、“疲倦”、“悲观”、“不甘心”、“鼓舞”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因为这些词语都与文章重点紧密相关。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三、深入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1)学生读文逐项汇报。这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 (2)注意

18、学生汇报布鲁塞为什么要尝试时,当学生答到因为看到蜘蛛织网受到了启发时,要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布鲁塞看到蜘蛛织网时会想些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读课文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语句,反复朗读,用心体会人物当时的所感所想,并和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师: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从来不会丧失战斗的勇气! 在你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自己是如何面对失败的,你的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向大家说一说。3、师: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失败

19、哪会有成功,老师相信大家学完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凶”,注意笔顺,先写中间。“侵”,注意不要多写一竖。“丧”,注意不要多写一撇。“稍”,要注意和“梢”的区别。3、学生独立书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准备一个喜欢的名人故事,讲讲他的成功与失败。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一件曾失败过的记忆犹新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些具体,并写出自己当时内心真实感受。然后就那件事谈谈你今天的所感所想。 教学反思:2 4 陶罐和铁罐文本细读: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

20、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

21、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朗读课文,指

22、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策略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读中想象,拓展想象。剧本表演,加深理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找关于陶罐与铁罐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头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学

23、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渣滓”的“滓”要读轻声。“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讲到的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并说一说理由。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1)陶罐谦虚克制,铁罐傲慢无理。引

24、导学生抓住表现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铁罐:骄傲、傲慢、轻蔑 陶罐:谦虚、朴素(2)引导学生读一读两只罐子的对话。(这一项一定要在学生初步感知两只罐子的特点之后进行。A、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感悟文本,再现文本。B、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1、师:在两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四、朗读表演,加深理解。

25、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读书。指名在班上分角色读书, 并佩戴头饰。五、交流体会,拓展延伸。师: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向大家谈一谈。 学生畅所欲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谈自己的优缺点,谈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净”:注意不要写成“三点水”。“荒”:注意上半部分的“芒”字最后不要多写一点。3、学生独立书写。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是不是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布置学生读寓言故事,选择一

26、个喜欢的在语活课上讲给大家听。教学反思:25 三个问题的答案文本细读: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这些问题,不但是值得孩子们去追寻的,而且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得到的答案就不相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本篇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带领孩子们去追寻问题的答案,将深刻的思考演绎得轻松自如。在带给孩子们启迪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亲情、友谊、爱的体会感悟,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体验。更为宝贵的是,这篇课文还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许多问题的答案要靠自己去追寻、去体验、去付出、去实现我们应该相信

27、,这种探索意识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揉、殿、茅、逐、丘、谊、腔、”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案、胖、朗、茅、丘、翁、姓、谊、浪、挡、航”11个生字。2、理解课文中的剧情,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亲情、友谊、爱的神奇与美好,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和伙伴合作表演剧本。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扶放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浓浓亲情、真诚的友谊,能学着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

28、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策略与方法:抓住对话,读中感悟。“扶”“放”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表演,加深理解。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三个问题”,指名学生读。2、师: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大家都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要来一起看看小木偶的问题,并来帮他解决,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孩子们,那么就先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4、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找出小木偶的三个

29、问题。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师:大家了解了小木偶的三个问题了,你能帮他回答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调答案的正确统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2、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小天使也为小木偶作了解答,让我们看一看小天使的答案。 (1)首先找学生把小木偶的第一个问题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第一部分,找到小天使的答案。后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2)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和课文对照,谈谈自己的想法。3、合作表演,加深理解。先让学生认真读剧本,体会人物情感,把课文读通读熟。然后,在小组中,分配角色,练习表

30、演。在小组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机指导,把表演落到实处。最后,可以推荐比较优秀的小组在班上表演,也可以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一同表演。4、整体回顾全文,分角色的朗读,美读中品位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茅”:注意不要丢落最后一撇。“丘”:要注意和“乒、乓、兵”的区别,注意写正确。“案”和“翁”每部分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要把字写紧凑。3、学生独立书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写在问题本上,找自己的好伙伴是这解答出来。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剧本,有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排练演出。 教学反思: 阅读链接小故事

31、 大智慧丰润区岔河小学 孙莹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多读有趣的故事,从阅读中获得启迪。2、通过读故事使学生受到人要知足,不要贪得无厌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贪财。3、让学生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智慧的启迪。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伊索寓言阿凡提的故事两本书。教师准备伊索的资料,阿凡提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狼来了龟兔赛跑狐狸与酸葡萄这三个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三个故事?生讲出自己知道的三个故事的内容与同学分享,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什么.。2、师:听完了有趣的故事,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谁创造出来的吗?二、认识伊索1、课件出示有关伊索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认识伊索。2、你们还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