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及现行法规政策的主要区别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及现行法规政策的主要区别 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1、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它重要的规章制度。详见:劳动法第八十九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二条 除重申原规定外,还增加了以下内容: 1、实体方面: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
2、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 2、程序方面: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上述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以下程序: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单位内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3、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八十条1、新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并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制定、修改及实施过程中从程序上予以严
3、格规范,核心是民主协商与劳资共议。分为两个步骤: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在充分听取意见,经过民主程序后,由用人单位确定。也就是:“先民主,后集中”。、2、新规定除重申用人单位违法的规章制度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外,还规定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3、此条对用人单位影响深远,规章制度需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劳资双方陷入僵局不能达成协议,规章制度将难以实施。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不再是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4、就算是公司原有规章制度也需要针对不合理条例进行重新制订。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办理用工手续与签订劳动
4、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详见:(劳动法第十六条、第十九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第(三)项)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5、,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 1、新规定对不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再设定行政处罚的内容,而是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转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2、新规定对用人单位用工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即至2008年2月1日):1 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不签合同的,以支付双倍工资予以惩罚;2 超过一年再不签的,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 3、即使是没有形成事实的劳动关系,但是由于双方当事人已经进行了合同签订的行为,因此假设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不履行劳动合同都属于劳动争议应该处理的范畴。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必
6、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关系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7、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1、 新规定增加了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种情形:一是对初次实行合同制和国企改制的用人单位实行“双十规定”;二是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第三次签订劳动合同的,必须是无固定期限
8、劳动合同(如签订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签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按不签劳动合同处理。) 2、 新规定增加了一种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便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 新规定还赋予劳动者更大的主动权,取消了“双方同意”这样的约束条件,只要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单方提出要求,用人单位就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 新规定还增加了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5、没有发现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可有企业的空子。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劳动合同的条款1
9、、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详见:劳动法第十九条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除上述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详见:劳动合同法
10、第十七条在必备条款方面,新规定增加了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基本情况、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等内容;同时又取消了劳动纪律(属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已由法定且不能约定)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违约责任)三项条款;在约定条款方面,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试用期、培训、商业秘密以及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具体内容。 工作地点条款的增加,限制了用人单位随意调动员工工作地点以迫使员工离职的行为。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劳动合同试用期1、劳动合同期限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 2、合同期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天;
11、3、合同期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天; 4、合同期2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5、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一条、二十五条,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1、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6、试用期包含
12、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8、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9、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八十三条) 1、以往很多企业均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试用期内可随时
13、叫劳动者走人,现在不行。2、用人单位不能随意约定试用期工资的行为,发生纠纷时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是多少举证责任也在用人单位。3、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单位先和员工签订几个月的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满后再决定是否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是很愚蠢的,徒增加了一次短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新法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就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1、 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2、用人单位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支付和劳动者违约时培训费的赔偿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但约定劳动者违约时负担的培训费和赔偿金的标准不得违反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
14、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等有关规定。 3、 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后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用人单位也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超过三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详见:劳部发1996355号第二、第三条; 劳部发1995309号第23条1、除本法条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
15、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
16、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4、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争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1、原规定允许约定违约金,新规定只允许在培训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约定两种情形下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2、新规定对培训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总额予以封顶,即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17、对已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劳动者要相应扣减违约金(如培训费1万元,约定的服务期为5年,每年扣减2千元,已履行3年,则劳动者应支付的违约金为4千元)。 3、劳动者以他人名义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自己在幕后操作,同时还可每月从原单位领取“竞业限制补偿金” 4、经济补偿变成了按月支付,且补偿标准没了。5、以往劳动者提前解约的想法往往被高额的违约金镇住,今后不可以了,劳动者跳槽可容易多了。 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
18、件的。 详见: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1、强行给员
19、工“放假”或“停工”,可视为未提供劳动条件;2、拖一天或少付一元,也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增加劳动法规定的五项保险;4、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均存在不合法的规定,现在不行了。5、实践中因胁迫或者乘人之危而导致无效的不多,因欺诈而导致无效的却不少;6、新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以满足用人单位工作交接的需要。试用期内劳动者不再是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了。7、劳动者履行提前通知义务(书面形式),一定要保留用人单位签收的证据,用人单位拒绝签收的,最好可以提供其它证据证明已经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如ems快递详情单),否则,发生纠纷时,用人单位反过来说你未履行
20、提前通知义务擅自离职,那就被动了。8、如满足暴力无须事先通知用人单位。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五条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21、,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1、 试用期内也不能随意辞退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由用人单位举证;2、 “严重”二字很重要,什么情况属于“严重”,应当在规章制度中进行明确以利于操作。3、 “重大损害”应当以书面形式量化,例如达到10000元则为“重大损害”,否则裁判者的自由裁量会让你摸不着北;4、 怎样才算“严重影响”,这个举证责任有点难; 5、 劳动者的欺诈手段,基本上是提供虚假资料,如假文凭、假证件、假经历等6、 法律仅限于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劳教、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均排除在外。原规定新规
22、定主要区别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详见: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23、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1、 用人单位需充分掌握医疗期的有关规定,否则,少算一天都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得支付赔偿金了。2、 这里的“调整工作岗位”是不需劳动者同意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可考虑该条;3、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法律只赋予用人单位解除权。4、 新规定增加了代通知金制度,即用人单位以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形式代替提前三十天
24、通知劳动者。代通知金制度可以使劳动者有较多的时间寻找新的工作。原规定新规定主要区别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
25、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1、新规定增加了两种可以裁员的情形: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
26、,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员;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2、新规定放宽了用人单位裁员的程序要求,即用人单位裁减二十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职工说明情况并向劳动部门报告;裁减人员不足二十人且占企业职工总数不足10%的,无需执行上述程序。3、新规定增加了要求单位裁员时应优先留用三类劳动者的内容;4、新规定增加了用人单位6个月内重新录用人员时,应通知被裁减人员的程序。 5、此条与劳动法的规定相比,放宽了裁员的标准,增加了裁员的范围。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非因劳动者过错或同意,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
27、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九条)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1、 新规定增加了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预防性保护和对在本
28、单位工作时间较长的老职工的保护。 2、 劳动者具备上述条件不代表有了“护身符”,如有第39条之情形的,同样可被辞退。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详见:劳动法第二十三条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1、 新规定取消了劳动合同的约定终止,即双方当事人不得约
29、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即使约定也无效。劳动合同只能因法定情形出现而终止。另外,新规定根据劳动合同主体资格消失等情况,增加了五种劳动合同法定终止的情形。 2、 特别注意第(二)项,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不一定终止,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才算数,要是您看到70岁的老爷爷还在履行劳动合同可不要奇怪。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劳动合同期满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并应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的情形1、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除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外,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届满; 2、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除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
30、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劳动合同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劳动者在本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以及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详见:工会法第十八条,劳部发1995309号第34条,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三十四条,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四十九条) 除延续原规定外,还补充了以下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其终止劳动合同。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新规定突出了对老职工的特殊保护,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职工,除本人有严重过失,本人同意或开始享受退休待遇,以及劳动关系主体资格消失等情况外,用人单位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具体包括: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性裁员,以及劳动合同期满等,用人单位均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原规定 新规定 主要区别 十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