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03.48KB ,
资源ID:47235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7235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二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经济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经济史.docx

1、高考二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经济史KS5U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第二讲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要点】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的形成1.原始农业阶段:(1)刀耕火种阶段:生产工具为石斧、石锛;用火焚烧;土地只播种一两年,再更换土地耕种(2)“石器锄耕”阶段:用耒耜松土,提高挖土效率;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因其比较贵重,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开始有小件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牛耕逐步推广。从此,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

2、方式(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2.隋唐时期:(1)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2)水稻育秧移栽技术普遍采用。(3)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3.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1)北方出现中耕农具耧锄。(2)江南精耕细作技术更为成熟。(3)稲麦复种制推广(4)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4.明清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发展。(1)黄河流域形成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长江流域发展一年两熟制。(2)大量新品种培育出来。(3)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5)施肥技术发展。(6)套耕出现。(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

3、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赐诸侯,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3.封建土地所有制:(1)封建国家所有制。(2)地主土地所有制。(3)小农土地所有制。其中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北魏至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皆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四)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私有土地的出现3.历史作用:在封建社会形

4、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少量投放市场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2.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1)冶铜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夏朝: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 种类、数量增加;作坊规

5、模大;造型庄重雄奇;纹饰细腻优美。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造型灵便轻巧;纹饰简单,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工艺。(2)冶铁业: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能制造钢剑。东汉:用水排鼓风冶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3)制瓷业: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瓷。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出现青瓷和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技艺大放异彩;瓷器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一批明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出现青花瓷器。明清:出现彩瓷;发明了珐琅彩;根据国外客户需要烧制瓷器(4)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

6、大。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品种类繁多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多种经营形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6)手工业生产布局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三、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营 使用骨贝、海贝、石贝等作为货币。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大商人。城市繁荣3.秦朝:秦朝统一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繁荣4西汉:许多大城市发展为著名的

7、商业中心,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中外贸易发展起来。5.魏晋南北朝:物物交换成为主要手段 北方商业发展波动性大,南方小幅发展6.隋唐:商品流通范围扩大。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城市中“市”发达;后期,坊市界限被打破7.两宋:城市商业繁荣:交易已无时空限制;出现专业市场;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商业交还品种增加。货币发展:出现纸币。民族政权之间边境贸易发达。海外贸易发展。8.元朝:城市商业繁荣。中外贸易发达。9.明清: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许多商帮(二)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

8、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三)“重农抑商”和“海禁”1.重农抑商(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2)原因:封建统治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映。商业具有不稳定性,商人流动大,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3)表现:战国时,秦国奖励耕织。明清时期:统治者极力强化本末意识;实行专卖制度;通过征收重税、设置关卡,限制

9、民营商业的发展;在政治上、生活中,歧视工商业者;组建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影响: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2.“海禁”与“闭关政策”(1)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

10、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2)表现: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3)影响: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四)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1.产生、发展:(1)明朝中后期:产生。方式:作坊主雇佣机工,变成资本家;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商人变成资本家。特点:产生于江南的个别地区、个别部门。(2)清代: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

11、扩大。分工更细密。部门、地区增多2.发展缓慢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虽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自然经济。(2)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经济结构方面,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沉重,农民贫困并被固定在土地上,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劳动力及市场。政治结构方面,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旧的经济观念影响。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商人、地主将兼并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考纲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古代的土地制

12、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史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随着“三农”问题地位的突出,成为高考热点之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经济重心的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等内容都是以往高考的重要入题点,从考查内容看,有关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商品经济发

13、展的条件、表现、特点、影响等都是今后高考的重点【教法指引】1.要注意讲述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等重要历史概念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特点。2.要整合诸如古代生产工具的变化、土地制度的演变、冶铁技术的发展、陶瓷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等具体而清晰的专题线索。3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现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4.整合下列专题:(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长期存在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三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

14、新的社会分工;四是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请结合明清制瓷业和丝织业发展的具体史实,说明上述手工业进步的特点。(3)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规律?(4)明清时期,官方海外活动持什么态度?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简要评价之【知识网络】【典例精析】1.(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题眼:“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

15、。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本题可采用排除法2.(09年辽宁文综)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本题可采用排除法3.(09福建文综)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

16、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答案】C【解析】福建临海,具有靠海谋生的特点和优势,“闽人以海为田”主要是指靠海谋生的生存,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09年天津文综)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答案】Dw【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做本题时要细心读懂图片5.(09年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

17、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法不符合史实 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

18、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符合题意。本题可采用排除法6( 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西周 北魏 唐朝 明朝 A. B. C. D. 【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土地制度”“ 推行该制度的朝代”,结合教材即可解答 故选B。7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答案:D解析:抓住“唐朝农业生产”信息,排除选项。A项为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B、C项为西汉时期播种机和耕作方法,排除A、B、C三项。D项为唐朝耕作工具曲辕梨。8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A做到

19、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答案:A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项9“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答案:A解析:注意“反映”在此处的指向。B、C是小农经济的内容,D项不能反映古代农民的向往。排除B、C、D项。10“南海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

20、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A B C D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词“木质船”“宋代瓷器”等信息,项不符合题意要求。11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

21、,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A、B、D项不符合题意12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答案:C解析: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13.(08天津39题部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解析】本题结合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主要说明了耕作土地由原来的十亩到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