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67KB ,
资源ID:47090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7090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兰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培训.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兰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培训.docx

1、成兰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培训目录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11.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 23.隧道掌子面后方塌方 24.洞内火灾 35.洞内爆炸 46.隧道洞口边仰坡塌方 47.洞内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4二、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5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不良 52.隧道施工安全敏感性不强 53.地质勘查深度不够,设计方案不合理 64.施工作业不规范 6三、逃生及救援 61.一般规定 62.应急救援 7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培训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1.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1.1 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

2、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1.2 2007年8月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斜井工区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

3、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野三关隧道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线左侧30m设置线。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死亡。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2.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2.1 2007年4月30日15时30分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斜井掌子面左侧拱脚部位发生坍方, 坍方量约8立方米,造成当场死亡4人,1人受轻伤。2.2 2007年8月6日18点30分左右,石太客专南庄隧道出口DIK151+603掌子面处上导坑开挖刚完成,在准备架设拱架过程中,上导坑DI

4、K151+603610段已完成的初期支护突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1人死亡,1名失踪。3.隧道掌子面后方塌方3.1 2006年6月6日10时20分,大理至丽江铁路下河村2#隧道DK11+195处发生局部坍方,致使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一台挖掘机和一名司机被困,经紧急抢救,于当日16时58分将被困司机救出。3.2 2006年7月6日5时10分,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螃蟹冲隧道出口突然发生坍方,6名施工作业人员被困洞内。经紧急抢救,被困人员于7月9日17时55分全部救出。3.3 2007年1月7日,武广客专高岭隧道进口施工掌子面后方30米处11米长段落急剧变形,停止开挖进行加固处理。加强后,变形继续加大,部分

5、地段开裂。3月13日,日平均拱顶沉降14 cm,部分地段开裂严重,临时支撑严重变形。为控制和减小变形,部分地段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钢管扇形支撑,变形仍在继续,至3月25日,部分地段地表最大沉降132.2cm,拱顶最大沉降119.6cm。至3月26日部分初支混凝土开始剥落、掉块,随后开始坍塌,至3月27日洞顶地表塌通,形成长15米宽10米的陷坑。3.4 2007年7月15日下午,郑西客专南山口隧道斜井正洞施工至DK69+173时,初喷过程中掌子面左上角出现掉块。7月16、17、18日陆续出现掉块、坍塌,直至钢拱架压垮、上台阶全部被掩埋,坍塌长140多米。地表房屋出现裂纹,院内地表出现起鼓现象,所幸

6、无人员伤亡。施工中上台阶长83m,仰拱距最前掌子面126m,二衬距最前掌子面146m。3.5 2006年5月16日23:00时,大理丽江铁路南场岭隧道出口地段发生连续坍方,6名施工人员被困。坍方段约26米。经铁道部组织全力抢救,于2006年5月21日8:00全部获救。3.6 2007年9月2日凌晨3时25分,合宁铁路亭子山2号隧道在拱部初期支护侵限部位换拱作业时发生局部塌方,5名工人被埋。当时,共有23名工人在该区域作业,上方土体突然坍塌,将5名换拱作业人员埋没,18名工人及时安全撤出。亭子山2号隧道全长1635米,已于2007年8月28日上导贯通,坍塌长度约6米,总坍塌土方量约1000立方米

7、,9月19日搜到遇难者尸体。3.7 2007年9月30日17时,兰青二线八盘峡2号隧道塌方,造成8名施工人员被困,经各方努力营救,人员全部安全生还。4.洞内火灾4.1 2006年10月1日18时10分,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8号斜井,因钢筋焊接引燃泄水管及防水板、通风管,致使该斜井正洞左线石家庄方向DK89+534处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4.2 2007年7 月13日6:30时,武广客运专线牛岭隧道进行矮边墙施工的施工人员发现后方防水板台架上有烟雾,台架上电路冒出黑烟,试图用木棍挑断电线,但没有成功,随后台架起火,冒出浓烟,人员无法接近起火处,当即剪断电线,切断电源。火情发生后,浓

8、烟迅速扩散到掌子面,造成被困人员呼吸困难,部分人员出现眩晕现象,所幸未造成人员死亡。5.洞内爆炸5.1 2006年2月28日,温福铁路福建段琯头岭隧道洞内出口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5.2 2006年12月10日23时,洛湛二线大桂山隧道进口洞内发生爆炸,当场死亡3人,伤3人(其中2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失踪1人。6.隧道洞口边仰坡塌方6.1 2006年3月21日18时20分,武汉安康铁路增建二线襄胡段王家沟隧道明洞洞口上部边坡突然坍塌,8名施工人员被困洞内。后经紧张抢险,至22日凌晨4时50分,被困人员全部获救。n 2006年5月21日上午10时40分,洛湛线DK58+620处发

9、生山体滑塌,正在双牌2号隧道开工准备的4名作业人员被砸伤, 1人死亡,其余3人受伤。n2006年9月13日11时50分,武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系家山1号隧道突然发生坍陷,造成正在隧道上方地表进行现场勘察的2名设计人员1名工程技术人员随塌体埋入土中,经抢救无效死亡。6.2 工准备时,右侧导向墙顶部仰坡忽然滑塌约23立方米土体,两人被埋,经抢救无效,死亡。7.洞内机械、设备安全事故7.1 2006年6月6日17:00时,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北松坪1#隧道出口,施工单位自制的组合衬砌台架在拼装过程中突然发生倒塌,造成3死2伤。二、事故原因初步分析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不良、设计地质勘查不清、

10、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技术管理薄弱、管理不到位、变更不及时或随意性大等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从这些实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分析查找可能潜在的危险源以及管理上存在的死角和漏洞,认识到在安全管理上的不足,认真查找安全管理上的差距,总结分析主观因素,多从自身工作上找原因,多从制度、方案、措施、管理上下功夫,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不良建设单位督促检查各方落实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能长效;施工、监理单位建立的安全自控和监控体系运行不良;未能建立和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源管理不严格;建设单位对安全防范重点审批把关不严,缺乏对重点安全部位进

11、行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处理不及时,出现事故后落实“四不放过”不好;设计单位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安全控制点技术要求和交底不深不细;监理单位对安全敏感部位旁站监理不够;施工单位对安全投入、防护、交底培训不足,落实施工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2.隧道施工安全敏感性不强软岩、断层、黄土、岩溶发育等复杂地质的隧道施工困难、工序复杂,需要认真做好施工方法的选择、足够的初期支护强度、及时封闭的措施、快速跟进的二衬、有效的变形监控量测、可靠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等,加强围岩的时时管理,做到岩变我变,动态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形成制度,纳入工序。相反,在一些项目上不按设计和规范施工、随意改变施工方法、擅自变

12、更设计、偷工减料、编造监控量测数据等现象时有出现。除地质、施工原因外,洞内用电、火工品、机械设备、压力风罐、台车台架等都出现过安全事故,有的事故在同一项目反复出现,这都说明我们在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意识和敏感性有待加强。软弱围岩隧道特别是浅埋隧道雨季易造成地表水下渗,造成土体含水量增大,围岩自稳能力下降,极易造成塌方。隧道防水板为非阻燃物质,焊接火化和电火花易造成防水板燃烧,由于防水板属化学合成材料,一旦燃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隧道内通风困难,易造成人员窒息。一些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对一些先兆性反应如沉降速率过大、围岩不收敛、钢拱架异响、初支和地表裂纹发展不重视等,是造成隧道安全事故重复

13、发生的重要原因。3.地质勘查深度不够,设计方案不合理隧道勘探深度不够,工程和水文地质现状与勘查成果差异较大;隧道通过的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判识不准确;物探异常区未进行加深勘察;岩溶的范围、规模、充填物、富水程度判识不清;揭示地质不能及时修正;隧道位置选择以及纵坡设计不合理,隧道线位没有尽可能绕避不良地质地段,涌水量大的地段设计为反坡。4.施工作业不规范施工工法选择不当或未严格按照施工工法的要求施做;施工工序不到位,如有的隧道开挖后不及时初喷混凝土,钢拱架错位、扭曲,接头螺栓连不上、锚杆数量不够,地质条件变化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未及时改进;支护、封闭不及时、衬砌不跟进;爆破设计不能随地质变化及时调整

14、,超欠挖严重;监控量测施做不规范、信息反馈不及时等。三、逃生及救援1.一般规定1.1针对隧道风险,完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及预警、指挥系统,制定专人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工作;1.2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器材,设专人管理,对配备的应急救援机械设备、检测仪器、堵漏和清洗消毒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随时能投入使用;1.3隧道施工必须事先规划逃生线路,并在隧道适当位置设置避难场、急救场所,避难场所准备充足的逃生设备、救护器械和生活保障品等;1.4隧道内交通道路及开挖作业面等重要场所必须设置安全应急照明和应急逃生

15、标志,应急照明应有备用电源并保证光照度符合要求;1.5隧道施工期间各施工作业场所必须安装警报装置,并符合下列规定:1.5.1设置警报设备的场所,必须有应急照明,并在停电时能够识别;1.5.2使用电源的警报设备配备备用电源;1.5.3警报设备采用手动警报设备、自动报警设备、旋转灯、广播设备用的扩音器及其他警报设备,组合使用,互为备用,保证其性能可靠。1.6隧道施工期间通讯系统必须保证通畅,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6.1必须在现场各应急组织相关部门、洞口值班室、开挖工作面及其他必要的地方设置通信设备;1.6.2使用带电源的通话设备配备备用电源,保证停电时正常使用;

16、1.6.3通信设备采用洞内有线电话,保证其性能可靠。1.7隧道内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培训。1.7.1了解潜在的危险的性质和对健康的危害;1.7.2熟悉应急救援程序;1.7.3掌握必要的自救和互救知识;1.7.4了解预先指定的逃生线路、集合地点和各种避难场所的位置;1.7.5了解各种警报的意义,掌握警报设备、通讯装置、避难器具的使用方法。2.应急救援2.1当隧道施工发生险情时,迅速作出判断,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并按响应级别启动应急救援程序,迅速开展事故的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应急救援工作。2.2值班人员和安全负责人立即通过警报装置通知隧道内所有作业人员紧急撤离。2.3现场

17、最高管理者负责指挥疏散撤离,各级调度人员坚守岗位,保持通讯通畅,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和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2.4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做好配合工作。2.5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2.6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收集事故物证,调查引发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人。2.7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工程处理措施,上报建设、设计、监理和相关单位,按照批复的方案对事故进行处理。2.8隧道内瓦斯燃烧、中毒、爆炸险情处置措施:2.8.1立即切断洞内所有施工及照明线路电源;2.8.2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同时清点施工人数,确定人员伤亡情况;2.8.

18、3立即报告应急抢险领导下组,并及时上报相关单位;2.8.4派专人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2.8.5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人员现场勘查,立即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2.8.6非救护队成员严禁进洞抢救,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可进入事故区进行侦察,救护队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工作,严禁个人单独行动;2.8.7可供临时处置的供氧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医药卫生设备及时到位;2.8.8救助受困人员至安全地带、撤离施工设备;2.8.9事故处理救护基地,设在安全区附近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带,对伤员进行临时就只,防止伤势恶化;2.8.10立即与

19、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将受伤人员就近转送医院治疗。2.9隧道突水险情处置措施:2.9.1突遇大面积渗漏水时,立即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同时对出水部位、水量大小、变化规律、水的混浊程度等进行观测记录,采取措施;2.9.2在爆破作业后突发涌水,作业人员按照既定的逃生路线立即撤出;2.9.3在开挖作业过程中发生涌水,开挖面工作人员立即按照既定线路迅速向洞外或避难所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迅速切断电源,启动应急照明,水量较大时利用救生圈、救生衣进行逃生;2.9.4及时上报相关单位;2.9.5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2.9.6突涌水保持稳定后,利用大功率抽水设备进行排水;2.9.7再涌水量

20、及水压降低后进行机械设备的急救;2.9.8采取措施对涌水进行封堵及事故处理。2.10隧道塌方处置措施:2.10.1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同时清点施工人数;2.10.2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2.10.3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2.10.4当发现人员被困,必须首先调查清楚塌方发生部位、规模、被困人员避难位置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灾害发生,可选择从逃生通道、隧道另一端、隧道侧面、洞顶等处快速开挖一个断面合适的小导洞,将被困人员尽快救出;2.10.5在开挖小导洞的同时,利用高压风管等现有条件继续与洞内被困人员保持联系,并向洞内供风、供氧、供应食物和药品等;2.10.6

21、被困人员救出后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2.11隧道内火灾事故处置措施:2.11.1及时启动报警系统;2.11.2起火初期,当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较大威胁时,就近采用灭火器、水管等消防器材,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2.11.3当火势失去控制时,应判明方向,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组织作业人员按逃生路线向洞外或附近的避难所撤离;2.11.4及时上报相关单位;2.11.5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2.12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施工时,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2.12.1随时收集气象、地质资料;2.12.2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时,停止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检查、防护;2.12.3警报解除后,

22、确认无危险源方可进行作业。2.12.4为防止大雨造成的灾害,隧道施工注意事项:2.12.4.1当洞口地质地形可能因降雨引发泥石流时,采取加固措施;2.12.4.2机械设备尽早向安全场所转移或进行拆除,防止水淹、倾倒;2.12.4.3可能发生漫水、沉陷或垮塌的地方,进行加固处理,并设警示标志;2.12.5在遇强风、暴雨时,对各种大型机械设备采取防止倾倒及滑跑措施,对临时设备、脚手架等采取保护措施;2.12.6在跨冬季施工作业时,为防止雪灾,施工注意事项:2.12.6.1必须对相关道路和施工用地进行除雪,保护车辆及人员安全,防止临时设施倒塌;2.12.6.2对道路设置警示标志;2.12.7为防止雷击造成伤害,设置避雷针。当有雷击危险时,隧道洞内外立即停止起爆作业,作业人员退避至安全场所。2.12.8为防止地震造成伤害,关注预报信息,加强避灾演练。地震发生时,迅速组织作业人员退避至安全场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