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2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岳麓版必修2学案2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程(1)经济特区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概况: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
2、个经济特区。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开放浦东:1992年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4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重点精讲经
3、济特区的“特殊性”(1)特殊的优惠政策: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特殊的管理权限: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特殊的经济结构: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重点精讲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环境较为有利。(2)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状态已经结束,国内安定的政治环境日趋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对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1)全方位是指对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普遍开放;对外开放的范围不仅在经济方
4、面,也包括文化等方面。(2)多层次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各种不同程度的开放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深化探究材料一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由图所示经济特区有哪几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3)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影响?答案(1)问题: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格局: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格局。(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呈上升趋势
5、;整体上看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即整体上处于贸易顺差。(3)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影响: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2)1986年7月,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3影响(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易混易错复关入
6、世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是谓“复关”。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重点精讲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分工,促进经济发展。(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5)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7、提高。重点精讲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1)入世的必然性:入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2)入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体现,入世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3)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的全球化。深化探究材料一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方经过14年的谈判,于2000年10月10日以克林顿总统签署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从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次谈判的过程中,中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努力工作,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有评论说:中
8、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加入世贸组织?(2)你如何看待双方都是“赢家”? 答案(1)促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扩大国外市场,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增强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2)国际经济交往密切,各国间不可能封闭发展,中美两国在经济竞争中还有互补的一面,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指导下双方的经济都得到了发展。材料二思考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中国入世有何标志性意义?答案(1)趋势:中国入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2)意义:中国的入世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打开了大门,中国
9、将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经济大国在世界崛起。中国的入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课堂小结1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发区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答案C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它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逐渐深入到内地。2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答案
10、A解析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因此有“标界”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3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答案D解析由题干时间“35年来”可知该“行动”发生在1984年,再由“开放整个海岸”可知D项符合题意。4曾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答案D解析“箭头”应处
11、于“弓”的中间部位,以上四个地方只有浦东符合题意。52001年,曾有一首词写道:“四海五洲举杯,华夏入世喜同醉。千年佳酿,万国友邦,歌舞盛会!”这首词吟诵的是()A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B中国开始推行多边外交政策C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D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这首词是为庆祝2001年中国加入WTO而作。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据此本题选C项。6.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在于()A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D给中国带
12、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道限制角度的选择题,从题干来看,主要是从世界的角度寻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而A、B、D三项都是从中国的角度进行论述,故应当排除。解析与探究提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能导致中国的落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我测评1提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2提示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
13、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基础达标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跟我学”(FOLLOW ME)节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和外国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2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
14、,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在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珠海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描绘的是深圳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过程中的背景画面,蛇口工业区是深圳的开始之地。上海浦东新区不能满足“临近香港”的要求,珠海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不能满足“第一声”的要求。31985年1月,国家决定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又决定扩大该开放区的范围。国家作出该决定的主要目的是()A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B配合浦东开发的进程,发挥其龙头、辐射作用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5、树立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D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带动内地开发答案D解析国家把长江三角洲的开放范围扩大,说明是要深化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应该是经济特区的设立,B项浦东的开发是在1990年,C项是经济特区的设立,故排除A、B、C三项。4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A上海浦东 B大连、青岛C深圳、珠海 D海南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选A项,其余三项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5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16、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的是经济特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是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是民族自治区。据此A项是特别行政区的特点;C项是民族自治区的特点;D项符合特别行政区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能力提升6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
17、史时期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哈默获得特许在苏俄开采石棉,只能是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而西方石油公司进驻中国也只能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7下表为某同学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的内容应该是()A汕头特区、天津特区;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发区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
18、区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发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指经济特区,中国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指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位于浙江的有宁波、温州。根据“珠江三角洲”等信息可知,指沿海经济开发区,故选D项。82003年11月,世贸组织总干事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C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的发
19、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受益程度远远高于美德两国答案D解析D项说法在题干中无从体现,另外,D项的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柯林麦克拉斯等著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材料二1984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材料三(开发和开放前)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1)
20、中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选择在此处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2)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决策的目的何在?(3)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答案(1)最早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原因: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打破封闭状态,以经济特区为窗口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优越:如位于东南沿海,隶属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台;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资源比较丰富;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试验。(2)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深化对外开放。(3)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就是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可结合上海浦东对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及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来思考。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回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