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53.18KB ,
资源ID:46986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986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1、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2.07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改革进入攻坚关键时期的中长期规划,也是建设和谐平安萍乡、共创富民兴市大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奋斗目标大背景下编制的中长期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萍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

2、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56亿元上升到22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1%,是建国以来增长较快、增长质量最好的五年;人均生产总值也由2000年的5676元增加到2005年的12559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530美元)。

3、财政总收入2005年达到23.79亿元,年均增长26.6%,是2000年的3.25倍,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310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5年的10.4%,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五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24亿元,年均增长49.1%,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8倍。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电力、水利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460公里,比2000年增加960公里;319国道全线改造竣工通车,沪昆高速公路萍乡段建成通车,萍乡至上栗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建设,浙赣铁路萍乡段电

4、气化改造即将完成;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县(区)自来水厂均已建成投产。萍水河治理取得新的进展;城市道路五年间共建成37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扩大了30平方公里,达52.7平方公里;萍乡电厂230万千瓦机组扩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农网、城网改造按期完工,城乡供电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实现同网同价;全市瞩目的对我市今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即将动工建设,全市所有病险水库均已立项进行整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60.5%;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改革步伐加

5、快,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农民首次实现零税赋。五年间利用市外资金总额达223.15亿元,年均增长115.3%,是“九五”引进市外资金的37.5倍;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是“九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的3倍,外部资金的注入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五年间外贸出口累计总额达6269万美元,年均增长37.5%;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主攻工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4.4:54.3:31.3调整为11.3:57.7:31,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了有力的主导地位,支

6、柱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市主攻工业战略取得重大成效。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保障。传统服务业繁荣兴旺,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所有制结构逐步改善,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化率由39.18%上升到48.1%,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4.8万人,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民政、新闻出版、档案、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五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9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力度

7、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政府投入资金1.1亿元,安源学院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优质高中建设进展顺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市图书馆重建完成,市博物馆正在兴建之中;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才、爱才、用才的氛围浓厚;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7.20,低于9的计划目标。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内分别增长76.6%和61.1%,分别达到8973元和3922元;“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农村扶贫

8、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住房、旅游、汽车、信息产品等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43平方米,五年分别增加13.6和7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深入持续地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性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进一步推行,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许可法深入实施,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和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第二节

9、“十五”快速发展基本经验 回顾过去的五年,萍乡之所以发展比较快,在于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 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进入新世纪,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全市积极从观念上找差距,自上而下推动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多层次主题教育活动,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使全市上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提升了发展境界,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环境是

10、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的广泛共识。 积极探索符合萍乡市情发展的新路,开创发展新局面。发展思路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建设兴衰成败。我们在发展中大力弘扬井冈精神和安源精神,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坚持以主攻工业推动萍乡经济崛起,采取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支柱产业带动、核心企业做强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全市上下经济发展保持了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 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开放推动改革的深化,以改革增强开放的动力,使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围绕大开放主战略,全市上下加快与沿海地区对接互动,确定了“对接长珠闽,策应长株潭、融入全球化”的方针,着力打

11、造开放平台,完善开放政策,建立推进机制,大力招商引资,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同时,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等各项改革,赋予基层和企业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有效激发了全市发展的动力。 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始终保持高强度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小、竞争能力不强的状况,始终将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库,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实施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强银企合作、激发民间资金活力、大力招商引资等办法,努力增加我市资金投入总量,使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极

12、大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制定每项改革发展措施都首先考虑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决不以损害群众利益谋求一时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以浓厚的感情,认真解决好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全市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是实现率先崛起必须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我们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软、硬环境建设同时推进,在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上

13、下功夫,努力打造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环境品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大规模地展开交通、能源、农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位优势,尤其是始终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方针,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节“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近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起点低、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竞争能力,仍然是我市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今后5至15年,将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表明,今后一段时间经

14、济将呈加速发展趋势,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是萍乡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为我市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带来了机遇。国际国内产业加快重组、资本向国内中部地区转移,为我市产业集聚和发展带来机遇。(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性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加注重质的改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3)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的突破将引领产业的发

15、展方向,为我市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新的市场提供了机遇。(4)我国强调地区间协调发展,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国家将从政策、资金、技术、重大建设布局方面给予支持,为我市提供了用足用好政策的机遇。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又是我市具备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的时期。(1)我们已经找到一条符合萍乡实际的正确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2)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实力增强,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综合效应的迅速提升,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将更加有利;(3)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步入快速发展轨道;(4)投资创业气氛进一步浓厚,全民创业必将发挥巨大效应。 “十

16、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1)国际国内市场已经一体化,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必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而我市经济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低,在竞争面前将遇到较大的压力;(2)我市产业资源加工型比重大,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3)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压力,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将带来新的考验;(4)国企改革还未完成,任务非常重,改制成本越来越高等。 总体上看,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了化解不利因素的经济基础、市场空间和体制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已形成了思发展、

17、议发展、谋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氛围。只要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乘势而上,顺利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第二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兴工强市主线,强化产业支撑,转变增长方式,高度关心民生,注重协调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把萍乡建设成为赣湘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和文化旅游商贸城市,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

18、全省先进行列。 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上下必须坚持八个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加快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清除制约对外开放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鼓励创业与推动创新相结合。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活动,形成

19、全民创业、创大业的合力。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推动全民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创业落实创新要求,以创新提升创业水平。 坚持效率优先与注重公平相结合。既要切实保护诚实劳动者、合法经营者的利益,让一部分人在增长才干、把握机遇、开创事业中富裕起来;又要更加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在突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开

20、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在加快发展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结合。落实“五个统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抓住涉及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重点突破人才、科技、资源和体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更好地带动城乡之间、县区之间

21、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主要目标 到2010年加快萍乡崛起取得进一步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成就,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基础更加扎实。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44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48亿元,力争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1.3亿美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2010年达到1.2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122亿元;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

22、在年均3%左右。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623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 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化率达56%,中心城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2万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取得较大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重大进展。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

23、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扩规升本。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和8%,2010年分别达到14450元和5760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人均砖混结构居住面积达到48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5%和4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实现安全卫生饮水。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重点地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63%。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0

2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第三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积极承接沿海和海外的产业的转移,发展产业群,壮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努力提高工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全力支持萍钢和萍矿集团的发展,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形成具有萍乡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 第一节加速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做大做强新材料

25、、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实施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 冶金工业。依托萍钢,做大做强钢铁工业。在稳定建筑钢材年产400万吨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加品种和规格,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总体上提高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集群,使萍乡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建筑钢材基地。 机械工业。以汽车发动机、汽车配件、客车、机床、电瓷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全面振兴机械制造业。以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机械基础件、工程成套设备等为重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强化品牌效应,提升具有劳

26、动密集型性质的电瓷行业的质量和档次,逐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江西红发发动机、赣发动力公司等为重点,加快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步伐。继续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拓展汽车零部件产品外协加工市场空间。抓好机床行业结构调整,依托江西机床厂等机械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基础机械的数控化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改造传统机械制造行业,推行机电一体化。“十一五”期间,争取汽车发动机、客车扩建、汽车零部件配套等项目有新的突破,形成以汽车制造和配件生产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材料工业。有效实施产业政策,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水泥机立窑,以水泥行业为切入点,在控制总

27、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提高旋窑水泥、特种水泥和散装水泥的比重。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和非金属矿产加工,重点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规模的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十一五”期间,依托正大、赣西、日江等优势骨干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水泥产品档次,到“十一五”期末,旋窑干法水泥生产总量达500600万吨。稳定浮法玻璃生产,发展优质玻璃生产,提高平板玻璃深加工水平。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高低压电瓷、萍乡浮法玻璃厂“以气代油”熔炉改造步伐,减少环境污染。加快防水材料、环保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它们做大做强,“十一五”期末形成810家产值上亿元的较大规模的企业,形成以玻璃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

28、集群。 陶瓷、化工产业。努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工业陶瓷产品,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等高科技陶瓷。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促进烟花鞭炮产业的升级换代,努力提高炭黑、非金属材料等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逐步延长产品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以高科技陶瓷为主的陶瓷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十一五”期间陶瓷化工产业总量占全部工业的15%。 医药产业。以心正药业、高升生物、欧凯制药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植物提取药物,积极开发生物技术产品、新型制剂、医药保健等产品,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 食品工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水产品深

29、加工两大系列食品工业,弘扬地方特色。应用食品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积极开发粮食、果品、蔬菜种植业加工系列食品,发展家畜、乳制品等深加工产品,使食品工业逐步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 第二节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极 提高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重点将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成为规模大、档次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及配套的商贸服务、

30、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园区功能,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立足于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将芦溪、莲花工业园建设为规模适中、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把现有分散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和有效集聚,形成合理分布、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整体规模优势。坚持大开放战略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0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 合理进行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工业园区依托各自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支持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以普通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紧密型的项目进入园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以冶金

31、、新材料、机械制造、制药等为园区重点产业;县级工业园应抓住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两个重要环节,结合产业提升、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产业定位,芦溪以电瓷产业为龙头,莲花以生物制药为龙头,形成系列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积极主动接受经济科技发达地区及长株潭的经济和要素辐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材料、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力争在高技术产业化和重大科技项目推广应用上有大的突破。从“十一五”开始,要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建立分工与合作的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配套能力,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把产业链做长,构筑公路交通1小时的产业协作配套圈。培育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分工相互促进的产业群体,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推动工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强专业市场、物流配送、质量检测、职业培训、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等各种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