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7.14KB ,
资源ID:468934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893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原理练习题学生版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原理练习题学生版有答案.docx

1、原理练习题学生版有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2012年)第一专题: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 )A、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人文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马

2、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C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D、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4、以下哪位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D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亚当斯密5、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6、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C )A、唯物论 B、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价值论 D、辩证法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C )A、唯物论

3、和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B)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阶级斗争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C、与时俱进 D、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致力于

4、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实现共产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与时俱进 D、实现共产主义13、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B)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14、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是( A)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法和唯物论 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1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

5、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1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7、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C)A、达

6、尔文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牛顿1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B)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事求是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什么?19、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D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时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

7、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2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2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A、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精致的辩证法2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C)A、矛盾 B、静止 C、运动 D、联系25、物

8、质的唯一特性是(D )A、持续广延性 B、主观能动性 C、运动发展性 D、客观实在性26、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B)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2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B)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28、 鲁讯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

9、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C)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来自人的思维活动C、归根到底来自客观物质世界 D、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29、下列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叙述,错误的观点是(D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依赖于物质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3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B)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3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A、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B

10、、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C )A、唯心主义 B、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诡辨论3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法 D、诡辨论3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A ) A、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B、坚持了直观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坚持了抽象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D、坚持了直观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5、时间和空间

11、是(B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36、空间是指(B )A、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 37、空间的特性是( C)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多维性3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C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别状态 D、静止是物质运动的常态39、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D)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40、荀子说:“心不使焉

12、,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D)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4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42、马克思认为,实践是( D)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 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4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 )A、农民收割庄稼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4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自

13、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B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第三专题: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世界的状态是什么?4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C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C、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46、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C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4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

14、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8、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A ) A、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B、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49、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存在于( C) A、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B、各事物之间 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D、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50、辩证矛盾的含义是( A)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

15、依赖关系51、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 D)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B、对矛盾的否定或排斥C、在排除矛盾中实现同一 D、包容万物的“和而不同”52、“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D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5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A、发展和实践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联系和物质的观点 D、实践和运动的观点5

16、5、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不属于其特点的是(C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随意性 D、联系具有多样性56、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关于发展叙述错误的是(D )A、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发展是新旧事物同时灭亡5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D )A、质量互变规律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5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5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

17、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0、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C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61、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 B、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C、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 D、失败和成功是一致的6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18、( D)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C、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63、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 )A、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质量互变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6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践法 B、逻辑推理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65、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66、“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

19、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67、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C )A、可能离不开现实 B、结果离不开原因C、部分离不开整体 D、现实离不开本质68、有关规律的叙述,观点错误的是(B )A、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B、人们可以创造、改变和废除规律C、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D、自然规律是自发的,社会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69、规律的根本属性是(A )A、客观性 B、本质性 C、必然性 D、稳定性7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

20、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7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7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73、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C)A、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B、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C、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D、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74、“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

21、走曲折的路”蕴涵的哲学原理是(C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发展的永恒性 C、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7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7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C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D、

22、具有更多的创造性77、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78、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79、“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B)A、分析与综合 B、归纳与演绎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80、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象具体的过程

23、 D、在思维中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过程8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C)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82、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 )A、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B、意识可以产生物质C、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意识可以创造物质第四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是什么?8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物质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84、人的实践活动基本要素不包括(C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客体 C、实践的环节 D、实践的中介8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

24、上说是(B )A、认识和发展关系 B、认识和实践关系C、改造和实践关系 D、发展和完善关系86、关于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 )A、认识决定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指导实践 D、认识依赖于实践8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8、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不一致的名言是( C)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25、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8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9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 )A、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91、 辩证唯物主

26、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D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9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指(C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9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C)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B、

27、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95、概念、判断、推理,这是(D )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96、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 A)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觉到知觉 D、从概念到推理97、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是( B)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9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深入实际,了

28、解情况 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99、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D)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100、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B)A、多元性 B、一元性 C、实用性 D、相对性10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A)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 D、绝对性102、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A、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 B、是否多数人承认C、是否有用 D、是否是领袖人物所言103、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C )A、理性思维 B、逻辑证明 C、社会

29、实践 D、历史结论104、正确的价值评价,应该看其(D )A、是否具有合理性 B、是否与领袖观点相一致C、是否具有可行性 D、是否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105、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 D、人的意识10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A、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10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

30、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10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性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性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09、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D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1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11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C)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D、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112、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D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