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9.41KB ,
资源ID:46760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76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docx

1、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创造出的财富也空前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不必再为生计整日奔波而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休闲游憩也失去了往日贵族的光环,成为越来越多寻常百姓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休闲游憩体系中,休闲农业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异军突起,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内涵,博得了越来越多城市游憩者的青睐。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为了缩小城乡差别,

2、增加农民的收入,中央政府提出了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而休闲农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从功能上说,休闲农业是一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它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旅游、教育、医疗和生态功能。它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休闲农业给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追求深层次提升,拓展自身外延和丰富自身内

3、涵的必然产物。一、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一)休闲经济时代背景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物质生活也就是“生理需求”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将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休闲经济的发展就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诞生。二十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社会不断发展,这也就导致人类在整体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此前提下,休闲经济的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早在20年前,西方的未来学家就预见,当人类迈向21世纪门槛的时候,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生存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令人惊叹的是,今天这些预见不但已成为现实,而且现

4、实生活甚至比预测发展得还快。1999年第12期美国时代杂志有文章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和旅游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将席卷世界各地,休闲产业将在2015年主导劳务市场,并将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的份额,而新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将可让人们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整体跨入“休闲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需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自1995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10月起又实施春节、“

5、五一”和“十一”三个长假日,实现了西方国家花了近100年的时间才达到的境界。目前,我国已有法定假日114天,这意味着我们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这表明,我国已具备融入国际休闲文化的时间条件。当然,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民式的休闲消费时代还需假以时日。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我国休闲消费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整个社会和广大群众的闲暇时间只会越来越多,居民收入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休闲经济发展的条件将会逐步成熟。(二)文化情结背景休闲农业是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先民最原始,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谋生方式。虽然经过若干次社会分工

6、,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从农业领域分离出来从事其它产业,但是对于人类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文明,在现代城市人心中仍具有挥之不去的情结。因而,参观了解或亲身参与和体验农业劳作,品味农家生活成为一种令城市人向往的休闲方式。(三)乡村旅游历史背景农业休闲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方式,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早在19世纪初,旅游开发者就注意了农业的观光旅游价值。欧洲在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于1865年成立“农业与旅游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参与农业活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到20世纪50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具有以观光职能为主的观光农

7、园,农园内的活动以观光为主,并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同时有了为观光农业服务的从业人员。这一时期,观光农业从农业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并且找到了旅游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相互结合的交汇点,这标志着新型交叉产业观光休闲农业的产生。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对度假的需求日渐增大,观光农园也相应地改变其单纯观光功能,扩展为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多种功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并进入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具有多样的农业资源与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中国发展休闲农

8、业较早的是台湾地区,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探索。中国大陆在80年代也开始跟进,此后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休闲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休闲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光明的前景。二、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及特色纵观全球休闲农业的发展,以欧美、日本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最为盛行,这些国家发展的各式各样的休闲农场,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每年均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休闲度假。(一)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状况1、德国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德国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其中“度假农场”的发展可追溯至1960年,在当时德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9、,喜爱旅游的德国人寻求花费较低的休闲方式,而农家也因农业收益低迷而采取另一种经营形态,将农场中空出的房屋稍加整理出租,开发为适应市场的度假农场。这种廉价的度假方式推出后,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形成一种新兴的度假风尚。德国的度假农场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十分盛行,至今估计约有两万户农家提供此种度假服务。德国的乡村博物馆起源于1973年在奥地利展示的民俗村。德国的乡村博物馆是将两三百年来的乡村风貌及农宅聚落形态,包括不同年代的农宅房舍建筑物、聚落形式、民俗文物及生活方式(包括农宅前后的苗圃、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家畜的畜养方式及居民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方式),完全仿照不同历史时代原样复建,

10、所使用的建材则是拆除原有房舍建筑物,集中在面积约二十公顷左右的乡村博物馆的所在地重建,各年代的乡村聚落、农宅建筑风格、民俗文物及生活方式,均依照历史文献记载而规划设计。这种以乡村资源为主的休闲农业方式,除具有保存历史文物的价值外,还具有教育的功能。目前全德国有80处规模大小不同的乡村博物馆,散布于各邦,其中在原西德境内有70处,而在原东德境内有10处,且各地的乡村博物馆大多由邦政府设置管理。德国市民农园的发展是源于中世纪的德国贵族,在其自家庭院中,划出一小部分作为园艺用地,享受亲自栽培的乐趣。19世纪初,德国政府将一些都市近郊公有地划分成小坂块,分租给居住在狭窄公寓的都市居民做为小菜园,让他们

11、有足够且营养的蔬菜供应,自给自足。事实上,德国早在1919年就制定市民农园法,确立了这种属于市民的市民农园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食物极为缺乏的情况下,市民农园确实曾经发挥过食物供应的功能。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市民农园已逐渐演变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方式,之后更由于大部分承租市民将其租得的园圃开拓成花园与小别墅,逐渐形成田园体验与休闲度假型态的市民农园。1983年修订市民农园法时,更进一步将社区发展的理念融入该法中,使市民农园成为当地市民承租户的休闲社区共同体。2、美国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美国休闲农业的兴起可追溯至19世纪上流阶层的乡村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工业化及都市化脚步的加快,许多

12、美国民众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和余暇,然而其居住环境及家庭亲缘关系却与农村生活疏离,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仍十分认同和感念农村文化传统,这便是美国休闲农业兴起最主要的原因。美国第一个“休闲牧场”于1880年代在北达克塔州诞生。1925年,为加强与铁路公司联系和整体推介休闲农业品牌,许多地区休闲牧场纷纷成立协会。1945年左右,许多东部的富裕家庭前往西部的怀俄明州或蒙塔那州度长假,慢慢地这种颇为贵族化的度假方式逐渐普及至中产阶层而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方式。因此,到了1970年,仅美国东部就有500处以上的休闲农场,估计目前全美约有2000处以上成规模的休闲农场。3、新西兰休闲农业发展状况新西兰是举世闻名

13、的畜牧王国,其休闲农业形态主要以观光休闲牧场为主,游客至观光牧场参观度假,可住在养牛或养羊农家兼营的农家旅舍,尽情享受一趟牧场之旅与体验牧场生活,尤其与牧场主人聊天、享受其亲切的待客风格和友谊,最能体验牧场生活的点点滴滴。新西兰的农家旅舍或专业旅店(简称B&B,取其提供旅客Bed与Breakfast之意,一般农家兼营的属于“农家旅舍”性质,而专业经营的称之“专业旅店”),都是农家或休闲农业经营商利用闲置的房屋或多余的房间整理而开放经营的,设备大饭店的豪华,但价格较便宜,因而,近年来新西兰的B&B颇受国外观光客及国内自助旅行者的青睐。目前新西兰的B&B约有500家,在经营上,有专门接待国内与国外

14、游客之别。4、澳大利亚休闲农业发展状况澳大利亚的观光农业在区域上十分普遍,其发展形态也十分固定,往往是一个展示中心、一片观光农场及一些展示表演。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特指导成立了“澳大利亚农业旅游公司”,这是一种法人营利组织,其成立的宗旨在于展示澳大利亚的乡村风貌并协助安排观光旅程、参观农业及访问农村人物,对于前往澳大利亚观光的观光客,一般而言,经营商有提供牧牛之旅、作物之旅、畜牧之旅、综合观光农业等几种旅程供观光客选择,每一种旅程中添加风景名胜及旅游观光。5、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状况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其发展休闲农业也有长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休闲农业在日本称为“观光农业”,一般而言

15、,日本的观光农业主要可分为自然景观、高品质农产品和体验型农业三种形态,例如,有市民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渔业、自然休养村、观光牧场、森林公园、自助菜园、农业公园等各式各样的观光农业,其中最为国人所熟悉的是市民农园。日本的观光农业也是以市民农园的发展较早,其发展理念与做法,大多源自德国,但日本所推动的市民农园原以3至5平方米的生产性自助菜园为主,且已推动有相当长的时间,不过战前市民农园的发展并不只欧洲那一种只是呈现都市公园的一种形态。后来,为了加强都市近郊的空地利用,也有很多都市自助菜园出现。近几年来,日本为了进一步促进市民农园的发展,特别组团到欧洲的德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返国后即积极推

16、动立法工作,并最终在1990年9月促成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的出台,从而推动50100平方米的大面积的体验型市民农园面世。该法的制定较德国的市民农园法更具积极性,德国仅同意在100平方米租地上建盖7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但日本则同意在100平方米租地上盖10平方米木屋且供水电,并可在此休闲度假。法律的完善为日本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和可靠的保障。(二)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特色1、强调市场区隔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观光农场”的发展理念,有别于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活动,它强调市场区隔的观念吸引游客前往观光农场休闲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也能尽情徜徉田

17、园风光,体验农庄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以享受高品质的农庄度假生活。因此,“度假农庄”的推出,与一般观光旅游目的地的观光饭店、旅馆具有很大不同,可吸引一部分喜爱农庄田园生活的游客前来农场休闲度假。这种与一般观光饭店、旅馆不同的“农家旅舍型”观光农场,在欧洲的德国、奥地利、英国、芬兰、挪威、瑞典,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十分普及。2、凝炼国际吸引力游客到观光农场休闲度假,可住在农户兼营的农家旅舍,并亲身体验农庄或牧场生活,尤其与农场主人聊天、享受其亲切的待客风格,最能体验田园生活的情趣。因此,不论是欧洲的“农家旅馆”、“度假农场”,或是新、澳的B&B观光农场,每年均吸引无数国际观光客前往休闲度假。

18、例如以欧洲国家之中“度假农场”最为普遍的奥地利为例,前往奥地利“度假农场”休闲度假的游客之中,有76%是外国观光客。而新西兰的B&B式观光农场,近年来亦颇具国际知名度,游客以外国观光客及国内自助旅行者居多,以游客国籍分析,美国人最多约占40,其次是日本人,超过20,澳大利亚游客则约占20%左右,其他则是来自北欧与亚洲的游客。3、观光农场附设农家旅舍增加收入当一般农场转向观光农场经营时,除维持原有的农业生产活动外,并以“副业经营”的形态提供休闲度假服务,一方面可直接增加农场额外的收人,另一方面也间接地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一般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奥地利、芬兰的观光农场,通过B&B(Bed and

19、 Breakfast)的提供,皆可增加农场额外收入,例如德国休闲农业约占农业总销售额的8%。4、强调农场体验活动以新西兰、澳大利亚为例,新、澳两国均是举世闻名的畜牧王国,例如新西兰全国拥有7000万头的绵羊、3000万头的牛;澳大利亚的绵羊头数是人口数的十倍,马也是该国牧场的主角。因此,新、澳两国的休闲农业形态主要是以畜牧业为骨干的观光农场为主。因为这些观光农场均以农场特色及牲畜饲养过程作为主题诉求重点,呈现给游客的是鲜明的农场生产、生活与生态以及牧场风光;同时,也由于新、澳两国的农业观光组织非常健全,紧密地与观光旅游结合,也间接促成农业知性之旅的蓬勃发展。例如新西兰农场度假公司,通过该公司或

20、旅行社的安排,提供游客体验农场情趣,享受牧场生活,并可住在农家,参与农家活动,获取农家生活的乐趣;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在昆士兰省指导成立“澳大利亚农业旅游公司”并在维多利亚省设立农场旅游公司。这些农场旅游公司和许多农场或牧场都订有合约关系,大部分的农场或牧场都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游客可与农家共同进餐、闲话家常,并伴同参观其农场或牧场,或参与简易的农场活动,如挤牛奶、喂小羔羊、剪羊毛、骑马等活动,游客一方面可了解农场或牧场生活,另一方面可亲身体验农场或牧场活动,兼具休闲与教育功能。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台湾是中国休闲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其经验和不足可为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

21、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11989年的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农业开始萎缩,农业部门转而积极致力于改善农业结构,要求新的农业经营形态以求农业发展的新道路。当局开始着手设置森林游乐区,将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与观光游憩活动相结合。70年代末期,台湾地区陆续出现了观光农业的雏形,由于经营成效显著,引起各地农民或农会的群起仿效,因此,1980年,台北市在木栅区指南里创设了“木栅观光茶园”,开启了观光农业园之先河。1984年东势林场正式开放游客旅游。1988年走马獭农场开放提供国民体验农业的农场。这一时期,农政部门对观光

22、农园指导的重点仅是观光作物品质不良、产期调节、施肥管理、蔬果套袋、安全用药等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以及观光作物种类、品种的多样化,生产设施化和园内环境美化等。19891994年的成长发展阶段。为了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1989年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正式确定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1990年,台湾农委会开始推动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2年又颁布了休闲农业区辅导方法,并制定了休闲农业区基本条件,这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政策性法规,

23、有效地促进了台湾地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1994至今的转变提高阶段。台湾的休闲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很快遇上了发展“瓶颈”,首先是法令规章无法配合发展需要,其次是大众对休闲农业认识不足,尚未完全建立理念共识,使得休闲农业计划不便于推动。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出现很多观光旅游业搭乘休闲农业便车,经营与农业“三生”(生产、生活及生态)毫不相关的活动业务;也有一些休闲农场为追求利润,经营方向也逐渐偏离休闲农业之内涵。台湾农政部门为了促使休闲农业的顺利发展,重新调整了计划策略与政策方向,如重新界定“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研究拟定台湾省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草案;编印休闲农业工作手册等,取得良好的成效。

24、(二)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启示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大陆在进行休闲农业开发时思考和借鉴:1、台湾休闲农业的崛起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1979年台湾人均收入为新台币63,275元,人均消费支出34,924元,人均储蓄8,923元。到1989年,台湾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和储蓄分别达新台币181,936元、103,462元和29,631元。只有当人们的收入不仅可以满足所需的生活消费,而且有相当的剩余时,人们才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因此,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2、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台湾当局的重视,并变成政府行为。休闲农业自发展兴起后,台湾当局直接参与规

25、划和行动,由农政部门负责对其管理、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政府主导对于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休闲农业的目标客源市场主要在城市,城市郊区应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据调查,台湾前往休闲农业区的游人绝大多数是那些不熟悉农业、农村的城市居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相当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田园去度假,到观光农业区去交流。在我国大陆,人口众多,交通相对不便,城市郊区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区位条件。4、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包括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和休闲农业区的建设规划。台湾当局为防止休闲农业区偏离农业本质而趋向纯粹娱乐,以及为了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研究制

26、订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和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并把这些规划列入全面的综合规划之中。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台湾当局强调上下纵横的沟通、农业各部门间的配合,以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协调,形成了一整套汇报审批制度,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5、休闲农业应具有多元化内容。中国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景观多样的国家,就大陆而言,发展休闲农业应与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四、中国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中国大陆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开始转向多样化的文

27、化娱乐,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化发展迅速,每逢双休日,有限的城市公园绿地和风景区人满为患,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的休闲旅游需求,人们被迫转而到城郊、乡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因而产生了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之乐的强烈欲望。市场需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台湾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触发了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荔枝节”,当初主要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又开办采摘节,也获得较好效益。于是大陆各地纷纷仿效,陆续开办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活动,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广东番禺市的绿色

28、旅游、福建厦门的华夏神农大观园、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山东枣庄石榴园,等等。北京郊区观光农业也始于此时。昌平县十三陵旅游区率先建立观光采摘果园,带动了京郊各区县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京郊14个区县,相继出现了观光果园、垂钓乐园、森林旅游、少儿农庄、民俗旅游村、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多元风貌的观光休闲农业类型。纵观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大陆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整体区位分布而言,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城市郊区型和景区边缘型两种模式,东部沿海

29、经济发达的省区和大城市郊区即属于“城市郊区型”,著名旅游景区和特色农业地区则属于“景区边缘型”。一般来说,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较为强烈,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潜力大,而像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本地居民多,收入水平高,潜在客源市场大,而且具有吸引全国乃至国际观光客进入的优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重视城市旅游和风景区旅游的同时,也积极推动观光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的发展,例如1998年,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

30、力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1999年,推出“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又进一步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大城市周围地区,区位条件好、市场潜力大、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已成为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重镇。总体来说,中国大陆的休闲农业经营类型包括民俗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村,以及农家乐旅游等。目前以“农家乐”为核心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深受各省市旅游局的重视与积极推动,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增长,这种以“农家乐”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十分可观。(二)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休闲农业虽然已经浮出水面,取

31、得了不少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1)观念上的问题。休闲农业,尤其是“农家乐”的主要经营者还是农民,因为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很多经营者对于观光休闲农业的认识不清。此外,由于仿效跟风,发展过快,容易产生偏离休闲农业本质的问题。一些投资者误认为休闲农业开发类似于一般人工游乐区的开发,甚至大兴土木,变更土地使用形态,忽略原有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及特色,破坏原有生态,扭曲休闲农业的本质,这对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2)体制上的问题。目前,休闲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很不健全的。观光休闲农业的经营除农民团体以外,部分农民仅采取共同经营的组织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体制,在经营中难免产生

32、盈余分配、权利义务分担等方面的纠纷,影响观光休闲农业的顺利发展。(3)监督调控上的问题。目前观光休闲农业区的立法管理仍然是空白,使许多开发和经营的不当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规定限制,农业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政府尚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能力,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致使各地的休闲农业出现了模式雷同,整体规模小,经济效率低等现象。(4)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当前的观光休闲农业由于总体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在经营管理相当不规范。由于理念陈旧,公共设施不配套,生产特色不突出,加之规模过小,交通区位不好,部分观光农园和休闲农场经济效益不佳;此外,因为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有的观光休闲农场项目先开发后规划,造成区域杂乱无章,绿化和美化不足,更减弱了其吸引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