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7.67KB ,
资源ID:46683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683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生产资料包括word范文 18页.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生产资料包括word范文 18页.docx

1、最新生产资料包括word范文 18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生产资料包括篇一: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有什么区别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有什么区别?(1)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比如纺纱的过程中,棉花是劳动对象,机

2、器、厂房、设备、燃料等都是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它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可见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3)为了加深记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概念,我们举例说明:一个人手拿镰刀割小麦,人:劳动者;镰刀:劳动资料;小麦:劳动对象,镰刀和小麦都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间有什么区别?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

3、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又称生产手段。)其中劳动资料: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对象:政治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

4、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有在资本家的支配下,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为生产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公有财产,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生产资料不再表现为生产资本,而成为生产基金的物质形式。 消费资料,亦称“生活资料”或“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按满足人们需要层次分,有生存资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费品)、发展资料(如用于发展体力、智力的体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资料

5、(如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按使用时间长短分,有一次或短期使用的普通消费品和可供长期使用的需用消费品。 篇二: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源包括材料1. 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源包括材料、劳动力、资金、设备和能源等,通称为生产要素。2. 投入的分类:内部投入和外部投入。3. 转换过程是核心。4. 一般制造企业有三项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财务。5. 决策层:(1)制定战略目标(2)企业经营战略(3)生产策略。6. 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6、(4)同步制造:同步制造的理论基础是瓶颈环节决定。7. 、新产品的概念:新产品是指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等某些方面具有新的改进的产品。8. 新产品的种类:(1)全新产品:指采用新的原理开发的产品(2)换代产品(3)改进新产品。9. 开发新产品构思创意的模式:(1)技术推动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技术上突破的可能性大,不足之处是产品的针对性差,风险大。(2)需求拉动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大,因为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小路相对较好,不足之处是技术上不一定有较大突破。 10. 产品寿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11. 产品开发的方式;(1)独立开发(2)技术

7、引进(3)技术引进与独立开发相结合(4)联合开发(5)委托开发。12. 产品设计程序的一般为编织技术任务书、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3. 产品的设计要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14. 价值、功能和成本是价值工程的三个基本要素。15. 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1)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2)拟定工艺方案(3)编织工艺规程(4)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16. 新产品是指的内容取决于生产类型、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设计方法。17. 小批量试制必须在该产品所在的生产车间按正常生产条件进行试制。18. 对生产过程规划和设计工作最有影响的为一下三类:生产过程组织类、成品库存类和过程结构类。19.

8、生产过程组织类型:(1)按对象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产品导向型)(2)按工艺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工艺导向型)(3)模块式生产(重复型)。20. 资质或外购决策需考虑的因素:(1)经济利益(成本)增量成本分析原则(2)质量保证,如果外购件的质量保证有困难,宁可放弃经济利益,质量也是自知或外购的先决条件(3)供应的可靠性(4)专利,要采用外购,要买专利(5)技术与材料(6)灵活性,自知零部件多,灵活性降低(7)生产专业化程度,专业程度高,外购件越多(8)其他因素,营业秘密的控制。 21. 纵向集成度表示企业凭自己的生产能力承担的生产环节在生产和配送链中所占比重。22. 定性预测方法:(1)各部门主管

9、集体讨论法(2)类比法(3)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4)消费者市场调查法(5)菲尔德法。23. 生产能力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有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数量或加工处理一定材料的最大数量的能力。24. 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1)具体产品(2)代表产品(3)假定产品。25.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1)确定计划期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2)分析外部约束条件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条件(3)拟定生产指标方案,进行方案优化工作(4)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5)审核批准综合生产计划。26. 生产计划时区:(1)需求时区(2)计划时区(3)预测时区。27.

10、 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主要有:节拍、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表以及在制品定额等。28. 多对象流水生产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可变流水线,另一种是混合流水线(是按产品组来计算节拍)。29. 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等。30. 生产间隔期是与批量密切相关的另一种概念,Q=Rnd,表民当平均日产量nd不变时,生产间隔期R与批量Q成正比。31. 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出产所经历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日历时间。32. 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期量标准有生产周期和总日历进度计划。33. 单件小批量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1)生产周期进度法(2)生产进度百分比法(3)

11、网络计划技术。34. 作业排序的优先调度规则:FCFS规则,SPT规则,EDD规则,SST规则,MEKR规则,SCR规则,LWKR规则,MOPNR规则,RANDOM规则。35. 定理3:如果对于某设备排序问题存在是Tmax为0的工件排序方案,则在交货期比尚未排序的工件作业时间之和不小的工件中,讲足额也时间做大的工件那排在最后位置,如此反复进行,可得到时F最小的最优工件顺序。 定理3实际上是在采用EDD规则的基础上在采用SPT规则。 36. 定理4步骤:步骤1:从未排序的工件表中找出作业时间最小的工件。步骤2:如果这一作业时间最小的工件为第一(第二)工序,则将该工件排在工件顺序的开始(最后),并

12、将此从工件表中删除。步骤3若工件表为空,则已得到最优排序,否则,返回第一步。37. 生产调度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进行控制盒调节。38. 生产调度工作原则:(1)计划性(2)统一性(3)全面性(4)预见性(5)及时性。篇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

13、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 总结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

14、得新民主主义. 【摘 要 题】共和国史研究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

15、结构为基础的。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

16、、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

17、,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没收了官僚垄断资本(包括它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一切封建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建国后,国营经济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空前壮大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1949年底,国营工业

18、在全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为26.7%,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 值中的比重达41.3%,拥有全国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国营经济还掌握了全国的铁路,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对外贸易,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平均每年递增34.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的有关数据计算)而其中的国营工业发展更快,三年增长287%,平均每年递增51%(蒋家俊、尤宪迅、周振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2.个体经济比重下

19、降,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细小分散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3/4。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个体经济发生了以下变化:首先是个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解放后,个体经济在国营经济的扶助下,发展较快,但由于现代工业恢复和发展速度更快,1952年,个体经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2/3左右。其次,个体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积极而稳妥地开展,集体经济初见端倪。3.在中国共产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指导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0、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国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下降。私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63.3%下降为1952年的39%。在一些重工业部门,私营工业比重下降更大。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工订货将其纳入国家 计划 的轨道,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到1952年,加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值已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56%,商业方面也已出现批购、经销、代销等形式。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共有907家,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陈文辉主编:中国经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经过三年多的经济变革,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

21、打碎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所有制关系,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说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但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事实表明,这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 “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教训经过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总的说来,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应该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建

22、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得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社会)的正确主张没能实现。相反,在紧接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严重脱离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国情及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仅用了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至1957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加速,“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表现在:首先,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集体所有制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私营经济则由 6.9%下降到

23、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达93%。其次,在工业总产值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工业的比重由41.5%上升到54.5%,集体所有制工业由3.2%上升到17.1%,公私合营工业由4%上升到27.2%,私营工业由30.7%下降到0.04%,个体手工业由20.6%下降到1.2%。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已达98.8%。再次,在商业领域中,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例,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6.2%上升到34%,合作社经济由18.2%上升到30.1%,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化经济由0.4%上升到28.3%,私营经济由65.2%下降到7.6%。前三种社会主

24、义公有制经济达到92.4%。(陈文辉主编:中国经 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此后,随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左”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加剧和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日益夸大,就更是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物和不稳定因素,超越生产力的水平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一方面,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低估集体所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混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搞所有制的“升级”、“穷过渡”和“合并”运动,将“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

25、标准,即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越大越好,公有化的程度越高越好。另一方面,完全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连农户搞的一些少量的家庭副业也被当做滋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温床,不断地加以挞伐。据统计,至“文革”结束前的197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在工业总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83.2%,集体所有制占16.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的有关数据计算);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家所有制占56.8%,集体所有制占43.0%,个体所有制占0.2%(参见宗寒: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37-38页),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消失。这种公有制基本上一统天下、国有制又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

26、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微观经济主体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失去了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三 所有制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胆和艰苦的探索,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生产力标准,积极探索

27、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所有制结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定位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重申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原理,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1982年党的十二大 报告 在论述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展开和初步的政策设计,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8、进一步对外资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定位:“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至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理论已具雏形。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初步展示,它在极“左”的所有制理论的坚冰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了航道,并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政策的调整,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多

29、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出现了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以1981年1985年的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例,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农村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8.1%、18.2%和20.5%,个体工业更是平均每年递增1.1倍(蒋家俊、尤宪迅、周振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1987年以前,党和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发展持一种不提倡、不宣传、也不取缔的态度。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把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认识,首次把私营经济当做社会主义经

30、济的补充写进党的文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概括起来,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种经济成分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突破了追求单一公有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重大发展。 此后,私营经济也像个体经济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以1995年6月底的数字与1987年相比,私营企业户由22.5万上升到56.3万,注册资本由680.3亿元上升到2460.2亿元,其资本总额占

31、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比重由3.8%上升到13.71%(参见宗寒: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认识。十五大审时度势,郑重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所有制理论认识的新突破,也是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针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过去长期使用的“方针”提高到社

32、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在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反映了党对坚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坚定不移。其次,十五大还进一步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界定,不再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量的优势,而是强调其质的优势。再次,在理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突破了将非公有制看做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的观点,反对人为地划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数量界限。这意味着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作为与生产力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制与公有制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共生共荣,共同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 政治 制度作出贡献。这已为十五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据统计,至1999年,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占28.5%、38.5%和33.0%,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三者的比重分别为24.3%、18.2%和51.5%(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载科技导报201X年5月3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