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一节 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简介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的场合。(一)社会性的产生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即生
2、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
3、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源于人类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首先,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当人一出生时,由于
4、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其次,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自身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个人属性,如情感、性格、交往、社会适应等等。(二)社会性的内容关于
5、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心理学家重视个体在社会性发展和演变中的那些心理规律,试图发现人的遗传因素、情绪、气质、智力特征等怎样在其中发挥功能,以及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教育学家重视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试图寻找有效的措施和训练、组织方法,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心理学家所发现的那些个体社会化的规律。社会学家重视的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所有基本单元:各种人的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非正式群体、临时群体,而不是个体;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所有这些群体怎样对人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些群体怎样演变;还包括社会大环境、大背景,
6、如政治、经济、法律、传播媒介等怎样迂回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群体的演变。关于社会性的具体内容,东西方学者均有不同论述。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我国有些学者则认为,社会性的内容应包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友好相处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现与理解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等。总之,尽管对社会性的描述不同,但其内容实质都是一致的,即如何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并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如果要对社会性下
7、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作为人生之初的学前儿童期,其社会性内容有哪些呢?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选取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共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由于在第二节里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做具体介绍,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二、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同样是智力中等或智商水平
8、较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懂得乐群合作、礼貌谦让,受人欢迎;可有的人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攻击性强、孤僻易怒,受人排斥呢?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有的人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的人不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甚至逆反、对立。一言以蔽之,两种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大不一样,即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的内容。1.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
9、要等。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罗杰斯也指出,儿童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敬及获得别人承认的需要,而积极关注是儿童在社会性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同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放眼现实世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成功的管理者或企业家都具有很高的情商。在生活中,
10、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婚姻生活也并不一定美满;而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智商高的人一般来说是专家,情商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才能。而情商的核心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好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智力的训练。因为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的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澳大利亚人史迪夫比道夫说过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儿童获得爱的情感、与人相处愉快,良好的社会性是必不可少的。2.社会性
11、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首先,良好的社会性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他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例如,当一个儿童和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开心、愉快的。这种开心与愉快使他的内分泌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全身的各种腺体正常工作,这同样有利于他的生长与发育。而且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心平气和的孩子比生气、烦躁的孩子免疫力更强,更不易患传染病。与此相反,如果有一个儿童社会性发展不良,不适应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总是与周围人发生冲突、对抗,那么,他必然感到闷闷不乐甚至生气发火,不论他发
12、火或是生闷气,都会使自己的内分泌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紊乱,这种紊乱将对他的生长发育产生消极的影响。有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心情紧张可导致呕吐、腹泻、发烧等;长期神经紧张还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痒、慢性肠炎,也都与神经紧张有关。其次,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智发展。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在初入园的时候,他们能比其他幼儿更快地熟悉老师和同伴。在平时,他们更容易与老师、同伴相处得关系融洽,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同伴交往,从他们那里得到信息,扩大自己的眼界。在与同伴的合作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往往心态积
13、极、情绪稳定、自信心强,比其他幼儿表现出更有毅力,他们能保持较长时间专注地工作,遇到小小的挫折或困难时,他们也能寻找原因,努力克服困难,而不轻易放弃。相反,社会性发展不好的孩子,不仅不会学习如何做人、学做真人,还会导致不真诚、虚伪、道德水平低下等。而良好社会性中的自制力、适应能力、毅力、真诚等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这虽然不能直接提高智力程度,但是它们能使心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智力水平中等的孩子,如果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很好,那么,他的学业成就完全可以比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因素发展得不好的孩子高许多。同样道理,智力水平很高的孩子,也会因为非智力水平的低下
14、而导致智力水平发展一般甚至很差。3.社会性认知的需要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认知的需要。但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换言之,社会性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塑造儿童,而在于为儿童形成自己的观念提供相应的材料,促使儿童自我塑造。如果能成功培养孩子社会性中的某些能力,其他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滚雪球一样的提高。据研究表明,越早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越有助于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形成孩子的领导气质,也
15、有利于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良好过硬的素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以后需要的知识才干。控制自我、倾听他人、与人合作等这些社会性技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必须具备的。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心理学家墨森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和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澳大利亚萨恩森博士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我国学者1994年的一
16、项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的社会性是由七个因素组成的,即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情绪。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儿童的自我意识、气质、同伴关系、社会认识、社会性情绪、社会行为、社会技能、道德行为与道德体验、自我控制能力、攻击性、独立性、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等。下面,我们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抽取学前阶段儿童社会性构成的最基本因素,即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等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对每一方面的具体内容逐一展开解释,并详细论述其发展特点。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主体对
17、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人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能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等等。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人类才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关于自我意识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我国学者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认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首先,幼儿自我评价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其次,观察到自己
18、的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最后,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有三种: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敬重的自我体验。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体验,它是在社会化比较过程中实现的。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的能力。根据科普的观点,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分为五个阶段:2岁前分别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即服从控制者的命令);2岁左右
19、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即利用表征能力,以符号代替物体,在没有外界监控的情况下服从控制者要求、延缓自己要求的行为;4岁以后儿童开始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0-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甚至到了四五个月还是物我不分,还不能把自己和周围世界区分开来,往往把自身和周围的东西看作是同样的物体,像玩弄其他物体一样玩弄自己的脚、手指等,甚至啃自己的脚趾、扯自己的头发、狠咬自己的手指。一般要到婴儿期末,才能开始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把自己和周围存在的
20、物区分开来。幼儿前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进入幼儿前期后,儿童开始了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能进一步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于是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开始发展,但最初儿童提到自己时,还往往像谈论别人那样,如说红红要喝水明明不哭等,应用具体的名字称呼我。在成人指导下,才逐渐学会用人称代词的第一人称,说我要喝水、我不哭等,如听到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即知道是在叫自己,而不是叫别人。这说明此时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所以,幼儿前期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能把自己和别人明显地区分开来,能够在镜中识别自我;其次,语言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
21、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能够准确地使用代词我气是儿童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标志。这时,儿童已将自己完全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再次,表现在他们开始出现了自尊心。当儿童受到戏弄、嘲笑、不公正的待遇,或在别的儿童面前受到责骂等,往往引起愤怒、哭闹或反抗行为。(二)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期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1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知道我是谁、我几岁、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这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自选或分配角色时表现出来,或在日常与别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例如游戏中,选女孩当妈妈,体现出幼儿对性别标准的认识;选大个子当警察,则体现出幼儿对能力的
22、认识。2.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有如下几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自我评价时,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是好孩子时,幼儿会说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或者说妈妈说我是好孩子。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非常简单,他们一般把自己看成好或不好,聪明或愚笨,强壮或弱小,很难像成人一样做出全面细致的区分。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
23、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进行评价。例如,评价班上哪个小朋友是最好的值日生时,有个幼儿说我和xx是最好的值日生。他值日就给我发带金边的碗,我值日也发给他带金边的碗。幼儿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自我评价才逐渐能从主观情绪性趋向于比较客观。例如,有的大班幼儿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说我不知道我做得怎么样。或说我不说。3.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加强2-3岁的儿童已有了独立的愿望,常常喜欢自己做事、自己行动,常常说自己来飞例如,儿童抢着自己用匙吃饭,即使泼撒满桌,也不要成人帮助。2-3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要求
24、时儿童并不听从,爱说不、偏不、就不等。真正的独立性是在幼儿期明显发展起来的,6-7岁的幼儿在很多方面能够独立进行。生活中可进行自我服务,很多幼儿还可以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值日生等。独立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开始独立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还能独立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如自己单独玩、看画书、游戏中克服一些困难。二、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主观反映。众所周知,除了语言,情绪和情感成为人类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比如,人们运用表情作为交往的手段,要比语言运用得早,学前儿童的表情更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交往能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使人类具有了丰富的表
25、现能力,人们可以通过表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同时又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了解、领会、感受对方的思想,从而达到交往的目的。情绪、情感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能动性。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包括情绪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情绪控制能力。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
26、感的健康发展。关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在儿童心理学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本节着重阐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及其特点。(一)0-3岁儿童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新生儿已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落地哭就是由于身体不舒适而引起的消极情绪;2-3个月时,经常对人发出的微笑则是婴儿第一个社会性行为,以后,表达情感的表情日益复杂起来,同语言一样成为婴儿与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他们相互交际的最初的工具不是语言而是表情,因此有人把表情称为情绪的语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婴儿期的儿童怎样运用表情与别人进行交往;而2-3岁的儿童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件事情时,总是
27、一边说,一边做出表情和动作,尤其当语言表达发生困难时,儿童往往采用表情和动作来补充。到了幼儿前期,儿童已经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体验,并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儿童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也能正确地领会别人表露的情感,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二)幼儿期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幼儿的情感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交往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幼儿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儿童对教师微笑、儿童对小朋友微笑。在这三类
28、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社会性的。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与个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睡足、尿布干净、身体舒适等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婴儿都喜欢被人抱,这使他身体舒适,是对他的生理需要的一种满足。同时,抱又使婴儿直接和成人接触,因而也是对他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当婴儿饥饿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这主要是满足了婴儿的社会性需要的表现。但总的来说,在3岁前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比如
29、,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儿童非常喜欢身体接触,愿意老师牵着他的手,甚至喜欢搂着老师,让老师摸一摸、亲一亲,这些事例都表明了这一点。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比例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被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成人对幼儿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当然,成人对幼儿的关爱、表扬,则可以使幼儿信心百倍,情绪活泼、愉快。同时,同伴之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一名幼儿父母、老师都挺喜爱他,但他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上幼儿园。通过观察、谈话发现,原因在于同伴不理他。
30、小朋友的排斥、拒绝,或者忽视、冷落,没有同伴一起玩,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痛苦。因此,在日常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十分重视自己与幼儿的交往,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行为;并且注意观察幼儿的交往,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其展开积极的交往。3.表情日渐社会化日常观察可以发现,3岁前儿童一般毫无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3岁后则会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情绪表现方式,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比如,幼儿在路上不小心摔痛了,要是在父母面前,可能大哭起来;而如果在幼儿园老师、小朋友面前,则能忍住不哭,还会装着没事一样勇敢地从地上爬起来。研究表明,从4岁到8岁的儿童情绪交往的手段也在发生变化。4岁儿童主要依靠眼
31、色作为交往手段,而8岁儿童则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手段。三、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而言,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还包括兴趣、爱好、需要等。学前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关于个性形成的年龄划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这一阶段只能说是幼儿个性的萌芽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个性倾向性。针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所说的个性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气质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几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特点。(一)0-3岁儿童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人总为,兴趣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儿童从出生起,兴趣就以机体的功能表现出来,除睡觉和身体不
32、适外,儿童的看、听、发出声音和动作都是由兴趣这种基本情绪激起和指引的。2-3岁的儿童的新异性兴趣会激发他们的模仿行为,如喂小狗吃东西、拍娃娃睡觉等等。儿童学会把摆弄玩具和自己经历过的情绪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延长了儿童有兴趣地玩耍和操作时间。(二)幼儿期兴趣的发展特点1兴趣比较广泛,但缺乏中心世界对于幼儿来说,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什么都是全新的,幼儿渴望认识世界,喜欢和周围的人们交流,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事件活动都表现出同样广泛的兴趣。例如,大多数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对多种花草树木、雨露雾雪、日月星辰等自然万象很有兴趣,有时甚至是一缕阳光、一滴小水珠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探索愿望。幼儿对成人的劳动和交往等社会活动也非常向往,并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当然,玩具、游戏、唱歌等活动,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说,幼儿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中心兴趣,这是幼儿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的缘故,我们不提倡过早地发展幼儿形成稳固的中心兴趣。2.直接兴趣较多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多数幼儿不会对比较遥远的事物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