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0.10KB ,
资源ID:465989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598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用书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用书语文.docx

1、第六章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用书语文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考点考法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重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重点)3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重点)4人口统计图的判读。(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问题(5年2考)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较高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1.简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

3、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2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的数量一定多吗?提示:不一定。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状况,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而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例如,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出生

4、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减速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备注又称“高高低”型又称“高低高”型又称“低低低”型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

5、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

6、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

7、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精神孤单、生活困难;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将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是由

8、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解决我国目前人口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问题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现象。如下表: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人口的自然增长(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第1题。1以下

9、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选D。由图可知,19902019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的,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反映出19902019年该省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92019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是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长率相对平稳,故D项正确。人口问题(2019高考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24题。2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19年 B2019年C2019年 D2019年3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4

10、“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 BC D解析:第2题,人口增长率受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影响,将各年份的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加,即可得到各年份的人口增长率。由图可计算出,2019年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年份。第3题,将图中各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相加,得到各年份的人口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上海市人口总量逐年增加。第4题,“单独二孩”政策会造成新生人口数量增加,但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新生人口的增加会使

11、老年人口比重下降,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可以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同时可以改善男女比例失衡的状况。答案:2.B3.B4.C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谋求途径: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简述我国西北地区、

12、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提示:环境人口容量总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量。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意义生存发展数量大小共同点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2019高考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

13、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 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省解析:选C。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故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图1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某地2019年和2019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图31950201

14、9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3)析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特殊变化。下左图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下中图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下右图表示青年

15、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当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1)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甲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乙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2)从图中还能判断出不同年份人口构成的变化。如图2,从2019年到2019年该地014岁人口比重减少,

16、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多。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方法(1)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可以先作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数值,由此得出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17、由低到高依次是:、。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处的虚线,由此可知点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2)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及其变化特点。从图3中可以判读出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2019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标准

18、答案(1)D(2)B(2019青岛一模)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9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3)题。(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A具有成本优势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1)题,由材料判断甲、乙分别为中国和印度,中国目前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2)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国民素质偏低,因此可通过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缓解。第(

19、3)题,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答案:(1)D(2)C(3)A下表为某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人口基础性指标比较表。读表回答13题。国家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人口密度(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农村人口比重(%)人口年增长率(%)人口比重(%)人口年增长率(%)22121400.5502.6501.047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

20、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83781.4302.4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701.1211880.43730.5270.63810230.91861.7141.81.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俄罗斯 B中国C印度 D巴西2下列对该年度人口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21、)A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国家是B面临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是C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国家是D农村人口死亡率呈负增长的是3国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国土面积小, 人口总数最少B经济发展水平不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D国土面积大,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差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应是俄罗斯,因此为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密度大的应为印度;城镇人口比重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应为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城镇人口比重比印度高的为中国。第2题,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中国()的2.8倍,人口基数也很大,因此人口数量增长最多;俄罗斯()少儿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老年人口相对较多,面临劳动力资源严重不

22、足的问题;印度()城镇人口比重最低,说明其城镇化水平最低;巴西()农村人口呈负增长的原因是巴西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第3题,国为俄罗斯,地域面积广阔,纬度高,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差,东部为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非常低。答案:1.D2.C3.D(2019太原模拟)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我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示意20192019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

23、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据此完成45题。4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人口密集省区 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区5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呈正相关,系数为负,则呈负相关。由图可知,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两种类型中,对人口密度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初始人口密度。较高的初始人口密

24、度是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故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省区。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由图可知,在快速增加地区,对人口密度影响程度较大的是初始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超过了初始人口密度,说明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答案:4.A5.C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19902019年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和迁移率的变化图。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602050年(含预测)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1)据材料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存在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看,该

25、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年后,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解析:(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逐渐高龄化,青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19年后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均寿命和出生率的变化有关。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主要从养老机制与养老模式的建立上分析。答案:(1)我国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逐渐高龄化,原因是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迁出率上升较快。(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2019原因: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应对措施: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

26、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湖北八校联考)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13题。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C20192019年 D20402050年2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

27、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9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32019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 BC D解析:第1题,图示19501983年间抚养比较高,而此时间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极低,说明此时间段内少儿人口比重较高,即出生率较高。A、B两项的两个时间段比较而言,19601970年间抚养比更高,故“婴儿潮”较明显的是该时段。第2

28、题,依据材料中概念可知,抚养比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负相关,图示抚养比最低时期又是就业比最高时期,就业比越高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故B正确。注意就业比指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与就业无关,故A错误。2019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但老龄化加剧,故抚养比增加,则C错误。劳动力不足导致就业比下降,而不是就业比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故D错误。第3题,由题意可知,人口负债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低、抚养人口比重较高的现象。针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针对抚养比较高,应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减轻抚养负担。我国人口总量

29、大,不适宜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只是全面放开二孩,而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不现实。答案:1.B2.B3.D(2019莱芜期中)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我国近30年()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5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是()实行胎儿性别鉴定提倡养儿防老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A BC D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可知,性别比是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而图中显示总人口性别比低于出生人口性别比,故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第5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所致,故应通过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