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6.68MB ,
资源ID:46558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55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docx

1、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Sdu微生物大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目的】 1、从各地区土壤中筛选含几丁质酶的真菌及含果胶酶的菌株;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3、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染色方法,掌握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与方法。4、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此次实验采取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

2、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 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前者是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后者是微生物的肉眼观察技术。2、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

3、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3、果胶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果胶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果胶酶的菌株。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是一种染料,它可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果胶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显色反应,在含有果胶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当果胶被果

4、胶分解菌分泌的果胶酶分解后,刚果红-果胶的复合物就将无法形成,从而在培养基中形成以果胶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果胶分解菌。4、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几丁质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因为几丁质不能溶解于培养基,故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表现为浑浊,若菌株能够产生几丁质酶,则在培养基中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几丁质酶产生菌株。为筛选到真菌,采用加入链霉素来抑制细菌生长。5、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将含菌材料现加到还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

5、些热敏感菌的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倒平台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6、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

6、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7、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8、革兰氏染色 :G+、G-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G+的细胞壁主要有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在染色过程中,当用95%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

7、结构中的孔径变小,细胞壁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壁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蓝紫色。G-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容易被乙醇抽提出来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剂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9、载玻片培养法(小室法): 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10、细菌芽孢染色:某些细菌在其发育的一定阶段可以形成一个

8、内生孢子,即为芽孢。芽孢形成后并不脱离原细菌菌体,它的形状、大小和在菌体的位置都是一定的。成熟的芽孢可自菌体中脱落出来。芽孢结构上的特点是壁厚和细胞质浓厚,所以不易着色,通常多采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和用加热等手段促使芽孢着色,并利用复染的方法对比原细菌菌体和芽孢,才易于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但是,若用简单染色法使菌体着色而芽孢无色也可以衬托出芽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细菌的芽孢含水量少,脂肪含量高,芽孢壁较厚,对染料的透性差,不易着色,但是一旦着色又难以脱色。通常,芽孢染色采用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完毕,用蒸馏水冲洗。因孔雀绿是弱碱性染料,与菌体结合力较差,因此易被水冲洗掉,而进入

9、芽孢的孔雀绿却难于溶出。水洗后,再用一种呈红色的碱性染料复染,使菌体和芽孢呈现不同颜色。11、细菌穿刺实验:将细菌穿刺培养于半固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穿刺线模糊不清。 12、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原理: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存在的全部生物化学反应称之为代谢。 代谢过程主要是酶促反应过程。许多细菌产生胞外酶,这些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以催化细胞外的化学反应。各种细菌由于具有不同的酶系统,致使它们能利用不同的底物,或虽然可以利用相同的底物,却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细菌。大分子水解:微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油脂

10、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微生物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主要为水解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的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1淀粉水解实验: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淀粉。在碘液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2油脂水解试验:在固体油脂培养基上接种4种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单胞菌),培养两天以后,若菌落表面出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水解,为阳性反应。反之则为阴性。13、所分菌种能力检测1)将菌种点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记录透明圈直径,以区分菌种的能力。2)液体酶活检测:DNS

11、法酶活力单位定义为:A.产果胶酶的菌株:规定每ml果胶酶液降解果胶底物每分钟产生1 g还原糖为1个酶活单位。B.产几丁质酶的真菌:在选定反应条件下, 每分钟释放相当于1mol N-乙酰氨基葡萄糖( NAG)NAG 所需酶量为1 个酶活力单位(U).甘露聚糖酶能将甘露聚糖降解成寡糖和单糖。具有还原性末端的寡糖和有还原基团的单糖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以与DNS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反应液颜色的强度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成正比,而还原糖的生成量又与反应液中甘露聚糖酶的活力成正比。因此,通过分光比色测定反应液颜色的强度,可以计算反应液中甘露聚糖酶的活力。【实验器材】1、材料:各处取得的土壤(15号)2、菌种:大肠

12、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3、培养基: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液体PDA培养基,固体PDA斜面培养基,几丁质酶发酵培养基,果胶酶筛选培养基,液体种子、发酵产酶培养基,固体斜面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4、溶液试剂:香柏油、酒精、甘油、0.85%生理盐水、结晶紫、弗氏碘液、95%乙醇、番红、孔雀绿、蒸馏水5、仪器和其他用品:酒精灯、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纱布、牛皮纸、漏斗、玻璃珠、试管、三角瓶、烧杯、擦镜纸、双层瓶、光学显微镜、平皿、镊子、滴管、pH试纸、U型管、量筒、称量纸、电子天平、纱布

13、、移液管、玻璃棒、链霉素【实验步骤】一、土样分离:1.准备工作A.分别于500ml锥形瓶(2个)中配制200ml果胶酶筛选培养基、200ml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加塞包扎。B.配制200ml 0.85%的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分别量取9ml生理盐水分装到4只试管中,与另一只空试管一起加塞包扎。另移取90ml生理盐水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洗净的玻璃珠,加塞包扎。C.将14个空平皿用牛皮纸包扎。3个1ml移液管用牛皮纸包扎,刮刀一支用牛皮纸包扎。D.将上述物品,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10度灭菌20-30分钟。2.平板制备A.待培养基冷却到不烫手后,在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中用1ml无菌移液管无菌操作加

14、入0.2ml链霉素。B.取果胶酶筛选培养基,无菌操作倒7套平板,其中3套标上10(稀释度),另取3套标上1000,最后一套标上104。取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无菌操作倒7套平板,其中3套标上0(稀释度),另取3套标上100,最后一套标上1000。3.土样处理及稀释A.称取土样(15号土样)10g,无菌操作加入到90ml无菌0.85%生理盐水中,震荡均匀,置于30度摇床中摇30min后静置15min。B.在已灭菌的空试管中用记号笔标上0(稀释度),其他4支已灭菌装有生理盐水试管分别标上10,100,1000,104(稀释度)。C.无菌操作移取土样锥形瓶上清液5mL于标有0字样的试管中,震荡摇匀;再

15、用1ml无菌移液管无菌操作移取标有0试管中的1ml液体,加入标有10字样的试管中,震荡摇匀,此为10倍稀释。D.用1ml移液管无菌操作移取1ml 10倍稀释液体于标有100字样试管中,震荡摇匀,此为100倍稀释。以此类推,进行1000倍稀释和104倍稀释。4.涂布A.另取1ml无菌移液管,从104倍稀释液中无菌操作移取0.2ml加入到标有104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皿中,用刮刀无菌操作将菌液均匀涂在培养基表面。以此类推,分别从1000倍稀释液和10倍稀释液中移取0.2ml菌液加入到对应稀释度的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皿中,并用刮刀涂抹均匀。B.另取1ml无菌移液管,从1000倍稀释液中无菌操作移取0.2

16、ml加入到标有1000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平皿中,用刮刀无菌操作将菌液均匀涂在培养基表面。以此类推,分别从100倍稀释液和0倍稀释液中移取0.2ml菌液加入到对应稀释度的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平皿中,并用刮刀涂抹均匀。5.培养A.将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板置于30度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1-2d。B.将几丁质酶筛选培养基平板置于30度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4d。二、产果胶酶细菌系列实验1.细菌种类数及菌总数计数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板,培养1-2d后,分别记录菌种类数和菌落数,再由稀释倍数,计算1g土壤中的总细菌数和细菌总数。(每平板不超过50个菌落)2.细菌菌落选择A.配制0.5%刚果红染液、1mol

17、/L的NaCl溶液。B.向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中,加入适量0.5%刚果红染液,染色15min。C.倒掉染液,用1mol/L的NaCl溶液脱色30min。D.观察透明圈。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说明该菌落中细菌有分泌果胶酶的能力,对该菌落进行观察描述并划线分离。3.菌落纯化与保存A.配制200ml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加塞包扎。7个干净平皿用牛皮纸包扎。110度灭菌20-30min。B.无菌操作倒7套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平板。C.从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中用接种环挑取较大透明圈的单菌落至筛选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单菌落(三次划线)。D.30度恒温培养箱培养1-2d。E.培养后观察是否为纯菌,若不纯则分别挑取形态不同的

18、菌落分别在筛选培养基平板划线,刚果红染色后确定透明圈,重复挑取和纯化步骤。F.菌落形态一致,则挑取单菌落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好,将斜面4度保存。4.菌种初步鉴定1)形态观察对纯菌菌落进行形态观察并描述2)革兰氏染色A.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活化24个小时以上。B.在载玻片上不同位置滴加4滴蒸馏水C.在细菌培养12-16小时,无菌操作挑取适量菌苔,涂片。无菌操作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涂片。干燥、固定。D.初染:结晶紫覆盖涂菌部位,染色1.5min后倾去染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E.媒染:用卢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F.脱色:用95%乙醇流水

19、脱色20-30s,当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G.复染:用番红复染1.5min。水洗。H.镜检并记录。3)芽孢染色A.取培养1d以上细菌,涂片、干燥、固定。B.用5%孔雀绿覆盖涂菌部位,用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并维持3-5分钟。C.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自然干燥。D.镜检并记录。4)菌种鉴定由菌落形态、镜检形态、革兰氏染色结果以及芽孢染色结果,查伯杰手册初步鉴定细菌到属。5.运动性(半固体穿刺)A.配制半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0ml,加热融化,分装到11支试管内。加塞包扎。121度灭菌20min。B.试管直立放置,冷却至室温。C.分别从3中细菌的纯种保存培养基

20、中无菌操作挑取适量菌苔,分别竖直插入5支半固体培养基试管中,另一只试管用无菌接种针插入,作为对照。D.将6支试管置于30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E.记录观察。6.生理生化实验1)淀粉水解试验A配制固体淀粉培养基100mlB倒平板:无菌条件下将冷却至50下的淀粉培养基倒平板并冷却至室温;C接种及培养: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四部分,并标记各分区所接种的名称。将5种分离所得细菌分别在所标定对应的不同的区域点种(注:由于四种菌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不同,为防止由于接种量过大导致四种菌对应区域水解部位发生重叠,宜采用点种的方式,如下图)。接种完成贴好标签后在37条件下培养两天。图 2油脂水解试验接种示意图图

21、 1淀粉水解试验接种示意图2)油脂水解试验A.配制固体油脂培养基B.倒平板:无菌条件下将冷却至50下的油脂培养基倒平板并冷却至室温(注:倒平板时,需不断搅拌,使油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C.接种及培养: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四部分,并标记各分区所接种的编号。将5种分离所得细菌分别在所标定对应的不同的区域划十字线接种(如上图所示)。D.接种完成贴好标签后在37条件下培养两天。7.菌种能力检测1)点种A. 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00ml,4个干净平皿包扎。110度灭菌20min。B.倒平板。待平板冷却后在平板底部画成4个区域,并标记各分区所接种的细菌编号。C.接种:在平皿不同的区域内按编号点种5种细

22、菌。D.接种完成后在30度培养箱内培养1-2d。E.用0.5%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 NaCl溶液脱色30min。F.观察并测量透明圈大小。2)酶活度测定A.种子培养:从长好的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到液体种子试管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1d左右。B.发酵培养:按接种量的5%将种子培养基接到发酵产酶培养基摇瓶中,摇瓶为30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30培养,每隔12小时取样测酶活。C.酶活的测定:采用DNS法,规定每ml果胶酶液降解果胶底物每分钟产生1 g还原糖为1个酶活单位。1绘制标准曲线:配置0.1 mol/L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将其稀释1倍、2倍、3倍和4倍。

23、取2.0 ml稀释液加入3.0 ml DNS,煮沸5分钟,冷却后加水15 ml,再将其稀释5倍,540 nm下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已有)。2样品吸光度测定:吸取0.2 mL适当的稀释酶液于试管中,加18 mL、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浓度为1的果胶底物溶液,50水浴反应30 min后,立即加入2 mL的DNS终止反应,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3对照:吸取0.2 mL稀释酶液于试管中,加2 mL的DNS和1.8 mL、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浓度为1的果胶底物溶液,50水浴反应30min,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在

24、540 nnl下测定其吸光值。注意事项:标定时用蒸馏水做空白,若吸光度数值超过1.0,需要稀释后测定结果。将测定结果减去对照则为酶活数据,吸光度越大,表示酶活越高,根据标准曲线将吸光度换算为酶活单位。三、霉菌系列实验1.霉菌种类及总菌数几丁质筛选培养基平板,培养3-4d后,记录细菌种类和细菌数,再由稀释倍数,计算1g土壤中的总细菌数和细菌总数。(每个平板不超过50个菌落)2.霉菌菌落选择、纯化与保存A.配制200ml几丁质筛选培养基,加塞包扎。8个洗净干燥平皿用牛皮纸包扎。110度灭菌20-30min。B.无菌操作倒8套几丁质筛选培养基平板。C.从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无菌操作挑取适量菌苔,在培养基

25、上划线分离(三次划线)。D.30度恒温培养2-3d。E.培养后观察是否为纯菌,若不纯则分别挑取形态不同的菌落分别在筛选培养基平板划线,观察确定透明圈,重复挑取和纯化步骤。F.菌落形态一致,则挑取单菌落至固体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好,将斜面4度保存。3.孢囊形态观察(小室培养)A.配制100ml PDA培养基,加塞包扎。在4个平皿中分别放入滤纸、U型管、载玻片以及4个盖玻片,与另一空平皿用牛皮纸包扎。配制20%甘油,加塞包扎。用牛皮纸包扎一只2ml滴管。121度灭菌30min。B.无菌操作将PDA培养基倒入已灭菌的空平皿中,注意要倒得薄一些。C.解剖刀、镊子用酒精浸泡,使用前用火焰燃烧。无菌

26、操作将平板中已冷却的PDA培养基切成1cm1cm的小块。将其移至小室的载玻片之上,每片两块。D.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适量霉菌菌苔,接种到小块的一端边缘上,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每个平皿接种2种不同霉菌并做上标记。E.用已灭菌的2ml滴管无菌操作移取2ml 20%甘油,加入到滤纸上。30度培养。F.培养3d后镜检,观察菌丝及孢子囊形态。4.菌种初步鉴定由菌落形态、镜检结果,查常用与常见真菌手册初步鉴定霉菌到属。5.液体酶活检测A.种子培养:选取透明圈最大的菌测定液体酶活。从长好的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1d左右。B.发酵培养:按接种量的5%将种子接到发酵培养基摇瓶

27、中,摇瓶为30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30培养,(一瓶足够测定)。每隔12小时取样1ml测酶活。C.酶活的测定:采用DNS法,酶活力单位定义为: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 每分钟释放相当于1mol N-乙酰氨基葡萄糖( NAG)NAG 所需酶量为1 个酶活力单位(U). 样品吸光度测定:吸取0.2 mL酶液于试管中,加1.8 mL、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浓度为0.5的几丁质底物溶液,37水浴反应30 min后,立即加入2 mL的DNS终止反应,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对照:吸取0.2 mL稀释酶液于试管中,加2 mL的DNS和1.8 mL、pH 7.0

28、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浓度为0.5的几丁质底物溶液,37静置30min,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在540 nm下测定其吸光值。注意事项:标定时用蒸馏水做空白,若吸光度数值超过1.0,需要稀释后测定结果。标准曲线不需绘制,直接用吸光度表示,将测定结果减去对照则为酶活数据,吸光度越大,表示酶活越高。【注意事项】1、称量药品后应做好标记,勿与其它药品混在一起;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放回原处。2、注意pH不要调过头,以免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浓度。3、使用高压灭菌锅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避免发生事故,灭菌时操作者切勿擅自离开。4、应用记号笔在相应位置注明培养基的名称、组别

29、、日期。 5、干热灭菌时消毒箱中物品不要摆得太拥挤,以免阻碍空气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灭菌物品不要与消毒箱内壁的钢板接触,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6、倒平板时时间要掌握好,避免培养基凝固,并且倒完后应当轻轻摇动平板两圈,使 平板够平;待培养基凝固后划线,力度要适当,尽量不要将培养基划破。 7、接种时,应尽量挑取生长较好,比较纯的。 8、在接种时候应先用酒精灯将接种环前面的铂丝烧红,即对其进行灭菌;待温度降下 来之后再接种。每次接种完后,要进行下一次接种之前,都要采取同样的方式。 9、应即时对试管和平板进行观察,并做相应的记录。 10、一般土壤中,细菌最多,放线菌和霉菌次之,而酵母菌主要见于果园和菜

30、园土壤中, 故从土壤分离细菌时应取较高的稀释度,否则菌落将连成一片而不能计数。 11、放线菌的生长时间比较长,故制作平板时,培养基的量应多加一点。 12、观察菌落特点时应选择分离的较开的很大的菌落,对培养基和试管要编好号码,不 要随意移动开盖,以免搞混菌号或受到污染。 13、实验完成后,应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筛选。认真比对分析并作好记录,通过 老师的指导及查阅相关文献对数据进行正确的筛选和整理,最终得到实验结果。14、标定时用蒸馏水做空白,若吸光度数值超过1.0,需要稀释后测定结果。15、标准曲线不需绘制,直接用吸光度表示,将测定结果减去对照则为酶活数据,吸光度越大,表示酶活越高。【实验结

31、果】1.细菌种类及总菌数计数稀释倍数(果胶酶筛选培养基)细菌种类细菌总菌数10334010321910352210424计算:1g土壤中细菌总数/个1.361251072.细菌菌落描述细菌编号菌落描述2菌落较小,圆形,黄色,表面光滑湿润,中间凸起,边缘整齐3菌落较小,圆形,奶白色,表面光滑湿润,中间凹陷,边缘整齐4菌落大小中等,圆形,奶白色,表面光滑湿润,中间稍凸,边缘整齐6菌落较小,圆形,白色,表面光滑湿润,中间凸起,边缘整齐TM菌落较小,圆形,奶白色,表面光滑湿润,中间凸起,边缘褶皱状 记录人:蔡幸雅3.细菌系列实验细菌编号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运动性淀粉水解油脂水解透明圈直径/cm菌种鉴定(伯杰手册第8版)2短杆状G-有+-0.51假单胞菌属3长杆状G+有无+-0.42芽胞杆菌属4短杆状G+有+-0.49芽胞杆菌属6短杆状G-无+-0.37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TM短杆状G-有+1.73“+”表示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