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753.33KB ,
资源ID:46483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483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屈辱的岁月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屈辱的岁月教学反思.docx

1、屈辱的岁月教学反思实 习 生: 干超男 实习学校: 余姚市实验学校 实习课程: 社 会 指导教师: 金亚素 实习时间: 2012 年 2 月 7 日 至 2012 年 5 月 16 日 基于新航路的开辟课堂教学的反思经过为期一周的教学,第二周的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的拉开帷幕。今天,我要教授的课本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的第一框内容“新航路的开辟”,这也是第一次师傅来莅临指导。由于不凑巧前一天刚听了师傅上这堂课的内容,或多或少有受影响,对于这堂课的把握师傅采用的是先事件后原因的方法来安排,而我则预设的是按照课本思路先讲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再讲解新航路,虽然得知师傅这样先事件后原因的方法比较

2、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由浅入深也能更好的理解本课,但是为了我也想按照预设的课堂教学进行试教,看看学生的反映情况。再者师傅的板书很好的利用了东西方位,让向东以及向西两个方位的航路一目了然。而本课我则是以欧洲为中心,将黑板当做地球,分成欧洲、亚洲、美洲,让学生能理解航行的具体过程。原本设计的初衷是如此,但是当我真正实施之后发现,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我心里设想的层次,可能和我是地理专业出身有点关系。虽然板书的设计原本认为应该比较有心意,但是后来发现,整观板书,过于复杂,不够简洁,而且板书的内容应是本堂课的精髓,但我这堂课的板书太过复杂,不仅不易学生记忆也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再者是语言,语言的琐

3、碎是我一大毛病,过于平铺直叙,在加上下午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本就不如上午集中,那么久很容易让学生感觉老师好像扫机关枪一样的在灌知识,使得学生上完课印象不深刻,囫囵吞枣没有很好消化、理解。在加上讲解思维比较跳跃,中心可能就要冲散,显得本堂课比较散。再者上课言语有一些语句多次重复,而这些语句重复并非本课特别重要的语句,不必要强调,反而显得罗嗦。这是一些教师素质方面需要改正的地方,而对于本堂课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先讲解原因后讲航线,对于学生比较难进入课堂学习,导致刚开始上课班级气氛比较沉闷。而本课的重点把握还不够准确,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讲解过于详细,而对于诸如寻金热、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原因只需要简单

4、点过就可以。再者本堂课对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虽然这句话在课本中只有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对于本堂课以及后面内容的学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必要。最后,在本堂课的学习中,虽然我采用了分组,企图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但是分组并不是每次都能用好,也不是每堂课必须要用。因此,上课过于追求形式化这个毛病也需要改进。总的来说,这次上课,经过金老师的点评受益匪浅,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2012. 02.16基于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课堂教学反思本堂课是金老师听的第二堂课,基于上堂课金老师提出的诸多毛病,我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改进。首先对于语言方面的缺点,这主要是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

5、习惯问题,所以我只能在课堂中尽量避免,而要长期改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实上,上完本堂课后语言碎,随意性强,语言渲染不够这些在语言上的毛病仍然存在,对于这点,基于金老师的指导,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次备课写出详案,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每词每句,尤其是过渡连接语句的设计要精炼明了。尤其是对于课堂中的某一段比如本课中的纳西比战役的文字,在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语言要精心设计好从而对情境起到必要的渲染作用,烘托气氛。其次是课堂的结构和思路方面,本堂课虽然在开头的设计上以及对于材料的处理上,一个战役由教师讲解,一个战役由学生读,形式比较好,起到了比较好的烘托气氛,也更好的利用了这两则材料。本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新

6、体制君主立宪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最起码这种体制的“新”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如何能够将这种体制与以前所学的体制区分开来。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民主,也就是是对王权的制约,也能更好的理解本课框题“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至于我而言,我认为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在备课的时候,一般要对不同班级要做不同的调整,而过度依赖于PPT的弊端也要改正。比较巧合的是去9班上课,恰巧他们的投影仪坏了,一时间没有做好没有PPT的板书上课准备,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但稍后思路越来越顺畅课堂也就一气呵成,基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警讯,在备课的时候都要准备好两种方案进行教学,而对于9班这

7、样的实验班,由于课时相对其他班级少,所以如何把握重心,该讲的讲,无关紧要的则要略去。 本堂课的讲解中还有些专业术语不够正确,比如讲两次内战,这点会与战争混淆,让学生混淆。在适当扩展的时候要把握度的概念,做到伸张有力。当然在这次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由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事件引出本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学生能比较联系当今世界,比如讲到君主立宪制,当今还有哪些国家是和英国一样实行君主立宪制,学生比较关心,而在讲解权利法案的内容时,书本中比较复杂一段话,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给学生设立框架,剖析要点,步步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2012. 02.27基于屈辱的岁月课堂教学

8、反思本堂课的教学刚开始我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按照老教材中设计将屈辱的岁月和悲壮的抗争两课时结合起来一起进行讲解分成两课时;另一种是按照书本所讲将屈辱的岁月中框题中到马关条约为止设置成一课时,将剩下的帝国瓜分以及辛丑条约以及悲壮的抗争设置成一课时。经过比较发现,新教材的这种编排思路比较清晰,对于初二学生也比较能接受,这种讲解方式起到了模块式记忆的作用,利于学生的掌握。本课总的来说效果达到了我设想的基本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剖析出英国发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真正用意,而对于几次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采取一笔带过的方法也比较适用于学生,而语句的衔接也按预期设定的进行,但是语句还不够平实

9、,总觉得是为上完一堂课而上课,颇有背诵的痕迹,虽然这堂课没有出现设想之外的问题,但假如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那么可能会导致课堂的掌控出现冷场局面,这当然是对我专业知识的更高要求。整体的结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但整堂课中也有许多小细节需要加强和关注,比较板书的字体不够大,对于后排的学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再比如说在讲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时,应该提到不仅仅是北京条约这一个条约造成的,还应该适当提及其他条约,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最难的一个地方也是本节的一个拓展,要学生分析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在分析之前,我提示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军事实力等角度进行思考,但是学生显然

10、对于军事实力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刚开始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老师点拨。总的来说,这节课由于事先受到金老师的点拨,总体效果还可以,但是同时我也看到课堂中还存在许多细小的问题,紧扣主题改正、提升教师语言魅力和板书魅力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2012. 03.193月实习心得 转瞬间,来到实验这个大家庭已有个把月,从初来乍到到现在的逐步适应,收获颇多,令人感慨。亦记得2月7日这个日子,我踏入实验,走进思社教研组,对于新的环境充满惊喜和担忧。新的角色新的环境以及余校长交代的任务,这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未知,而心里想的是如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11、维持班级秩序,认真听课,上好新课,课后反思成为我实习的四部曲,也成为我转变角色的必经之路。一 四部曲之维持班级秩序 刚接触社会学科教师这个角色,我所担忧的首要问题是新老师如何管理好课堂秩序。经过一个月的带班上课之后,我根据自身以及初二学生的整体特点进行了简单的SWOT分析(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代表strength,也就是优势。作为刚入门的老师尤其是地理专业出身的我来说,地理方面的知识毋庸置疑是我的优势,再者高一、高三的实习经历或许能提供我一种全面分析问题的视角,将高中新的理念和需

12、求无形的渗透在我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中。当然,我想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和学生成长的环境比较相似,这样能比较好的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的交流与沟通。然而这个优点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年轻”这个词汇赋予我优势之外更多意味着需要不断的改进、完善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上。事实上,刚接触这四个班级的时候,每个班级表现的都比较认真和欢迎,然而逐步的深入之后发现,班级里总存在抱团现象,明显表现为上课时的随意讲话,可怕的是这一小股势力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进而拖延了班级的进度。或许正是这些发现,让我静下心来开始反思和调整。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事物发生的原因是多方的,那么除了对社会课

13、的忽视以及不感兴趣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一部分原因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取决于老师的管理方法和掌控能力。作为新老师的我,由于刚脱离学生这样一个角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表现的比较温和,亲切过重,这种过重的亲切感带来的并不是学生的配合,反而使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形成“不在乎”老师的态度。尽管大学期间也实习过,显然,高中的课堂管理经验并不能照搬照抄。与高中课堂不同的是初中,是学生依赖走向独立自主的缓冲地带,是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个必然阶段充满着各种挑战和诱惑,尤其是心理和生理上并存的稚嫩与成熟的两重性,更恰当的说是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尤其在初二学生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那么我如何管理好这些初二学生,无

14、疑是我所面临的首要威胁和挑战。事实是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班主任面前显然是温顺的“小绵羊”,难道只是学生不重视这门课这么简单吗,那么同样是社会课,为什么金老师的班级上课氛围是如此之好。直到有一天,一件小事触动了我。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都进了教师,闹哄哄的,下节课正是金老师的社会课。然而似乎学生们还沉浸在自由散漫状态中,没有准备好课本和课时单。按照惯例金老师喊道“上课”,同学们一个个洋洋洒洒的站起来,看起来下午的疲乏又上身了,原本按照身高排好的座位整个凹凸不平。对于我来说,这也许没有什么,上课迟到,中途退出,打哈欠睡觉的在大学里屡见不鲜。原本以为这个上课的套路会按往常我所认为的情形发展,然而这个时候同

15、学们似乎也发现,那句“请坐”迟迟未从老师口中落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就这样原本看似几十秒的仪式却足足延长到几分钟,这时同学们齐刷刷的站齐,准备好上课的课本和课时单。等一切就绪后,这节课就俨然开始了。当时我的想法是把几十秒可以完成的动作花费几分钟来完成是不是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是不是不够经济呢?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动作,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了准备,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本课内容,45分钟就这么流畅、高效的完成了教学。过去我所惯用的维持好课堂秩序的方法就是老师保持严肃,嘴巴叨唠吩咐学生该如何做。相比这种方法,或许努力为学生创设好一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则更见成效。这种无形中的动作让学生了

16、解即使是社会课,也必须明白上课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制度,这种无形中透露的讯息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重视感。然而当我在自己的班级中模仿师傅的做法时,成效显然是大打折扣的。究其原因,我想是作为新老师的我还没有树立广泛的威信。那么我如何来树立教师应有的威信呢,我想作为一名新老师,社会教师,和学生接触时间不如班主任频繁,那么唯一能树立威信的渠道就是增强我的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动人。二 四部曲之认真听课 结合我的专业背景以及我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譬如初中历史知识的欠缺、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揣摩。那么听课无疑是我快速成长的一大途径。看似简单的听课,其实蕴含了大学问,听什么,怎么听,这些都

17、是我作为一名准老师需要不断摸索的。亦记得第一堂课,我早早的来到了金老师授课的班级,做好一切准备,就好像卷起裤衩开始大干一场一般。一上课,“刷刷刷”,我努力记下师傅上课的每一句话,导入、衔接、小结,尤其是上课中的思路,就如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儿般照样画瓢,下课铃一响,满满3页,似乎很有成就的完成了听课使命,暗自庆幸自己的烂笔头简直不赖。然而在之后的听课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听课并不是临摹,更需要思考,是知识的碰撞和交流。听课也有角度,如果说先前是以学习者的角度去听课的话,那么真正优秀的听课者不应仅从学习者,更应从教师、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堂课的优越之处以及有待改进的部分。过去的听课,我往往较多关注教授者

18、的仪态美、板书美、语言美等各种外在的美以及教授者严密的逻辑推理历史事件的理性美,基于此,在几个月不间断的听课中,我逐步改进自己听课的策略,不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重点的记录整堂课的思路以及值得借鉴的特色和闪光点,除此之外,还将自己处于“教”的情境,将自己的构思和授课者进行对比,看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当然,我也有意识地放下架子,将自己处于“学”的情境,看授课者是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使学生能听得懂、会掌握。三 四部曲之上好新课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面对三尺讲台,我如何用我的三寸舌、三寸笔来点燃这把知识的火焰呢?这是我3个月实习中乃至终身教育事业的重心。记

19、得第一堂课,那是开学第一天,形单影只的来到实验,被告知下午要上两节初二社会课,忙碌而紧张的开始准备,新的课本,新的教学环境,备课显然无从下手,漫无目的。翻看教师参考用书,马马虎虎把握本课重点之后,我开始在浩瀚的网络世界寻找帮助,不停的翻看各种PPT,各种教案,然后,粗略的将一些认为合适的PPT进行简单的拼接和修改,用笔简单的写下整堂课的思路,就这样作为新老师的我粗略的完成了第一堂课的预备工作。不记得这两堂课时如何过来的,只记得如机关枪般扫完了所有内容。事实上,社会课的教学并不如我所想,过去我似乎将这门学科看的太轻,当我走进师傅的那堂课后,我的想法才彻底被推翻。同样的课,几乎同样的学生,师傅的课

20、显然学生比较能接受和理解。如果将一堂45分钟的课以脑电波的方式显示的,显然师傅的课是抑扬顿挫,独有生命力的,而我的课就是平平淡淡一条直线,缺少生命力。那么课堂教学中我存在哪些问题呢?我如何来改进课堂教学中的这些不足之处呢?古语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师傅一语道破我在上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上课的语言平铺直叙,板书设计过于复杂,开头引入不够简洁,框题内容设计没能紧扣框题。面对这些毛病,作为新手的我首先能做的当然是模仿,不断对比、修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导入如何更加快速、简洁,怎样利用书本中简短的字眼剖析本课主题,如何教授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这些毛病或许可以在不断的模仿

21、和反思中有所改善,但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我的心病,它好像狐皮膏药牢牢的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语言的毛病实际上来源于课本知识的熟知度不够,为了克服这个麻烦的毛病,我开始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先丰富自己这单元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详细的落实到上课的每一句每一字,而对于教学中要涉及到的活动或者要渲染的情景,我更是需要精心设计、一丝不漏。事实上,当我在备课环节做足功课时,上课的确比较游刃有余。四 四部曲之课后反思 大学者曾子坚持做到一日三省其身,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反思是对自己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课堂理论体系、操作方略、心灵历程的进行透视和反省的过程。我认为

22、教学反思需要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来进行。从“他”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思考本堂课的思路是否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堂课的提问是否有针对性,本堂课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以学生为本来设计课堂教学;从“我”的角度来讲,我是否充当了教师施教者、引导者、解惑者的作用。据此,我认为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应每日进行八思即一思“情景设计” ;二思“上课效果” ;三思“教学策略” ;四思“精彩片断” ;五思“评价体系” ;六思“疏漏之处” ;七思“学生的独到见解”;八思“板书设计”。正如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理念“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一样,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会坚持写教学

23、反思,希望能通过反思不断的融入到社会教学的海洋中,不断迈向教学“真、善、美”的更高境界!规模空前的浩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次大战的战争规模和残酷性分析两次大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灾难从而辩证看待科技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在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历时、参战国等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科技的利弊学会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了解两次大战所带来的灾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科技的作用;培养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

24、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2)教学难点:两次大战规模大、危害深的原因新课导入:【展】 老师最近在看一本书,书的作者是非常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海明威大家非常熟悉是因为老人与海,其实还有一本书才真正奠定了海明威诺贝尔奖的地位永别了,武器。介绍这本书。【问】 这本书是以哪一次大战为背景?【师】 那么人类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全人类的大战”的战役有哪些?新课教学:【师】 两次大战知多少?【展】 两次大战的对比图 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战争历时交战双方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重要战役【师】 其实两次世界大战包括很多局部战役,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只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两场战役。【承

25、】 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来了解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括和著名的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范围超过了一个州,比如中东,但主战场还是在欧洲。而欧洲战场主要有3条线,我们称为东线,西线和南线,决定战争成败的是西线。而我们所讲的凡尔登战役就是发生在西线中的一场重要战争,那么凡尔登在什么地方呢?正如图所示,凡尔登是位于法国境内东北部的一座小城,也是德法的交界地,也就是法国的门户,可想而知,凡尔登是要塞,一旦凡尔登这个地方丢了,巴黎就不保了,这就好像山海关一丢北京就不保。于是当时德国人就凡尔登这个要塞作为西线进攻的主要目标。【展】 凡尔登战役,观看并找出战争基本要素。 时间:1916年2月12月地点:法

26、国的凡尔登交战双方:德国和法国结果:双方伤亡近七十万【师】 我们看到凡尔登被炸得和月球表面一样,最终伤亡人数达到七十万之多,后来凡尔登战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其实当时德国人对这场战争期望很高,称为“处决地行动 ”,处决谁-德国,口号是“让他们把血流干”,结果他们干了,德国也干了。因此我们说这场战争是一次阵地战也是一次消耗战。这场战争虽未决出胜负, 但让德国元气大伤,为此此战役成为一战的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于1918年11月11日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却是一节车厢-“福煦车厢”,当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

27、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攻占了法国举行停战谈判。根据德方的指定,谈判地点就设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承】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它惊人的伤亡,所以当时欧洲人对战争非常恐惧,欧洲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战争,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结果20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更惨烈,几乎彻底消灭整个欧洲。 【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包括以德、英、苏联为主的欧洲战场,以意大利和英国为主的北非战场,

28、以日本和中国为主的亚洲战场(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以及以日本和美国为主的太平洋战场(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中途岛战役)。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一个州,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全世界的角角落落。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谁的失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而我们所说的斯大林格勒战恰恰是这场浩劫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西岸的斯大林格勒堪称贯通欧亚的咽喉,也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交流的枢纽,这一地理优势使得斯大林格勒享有空前的盛世同时也引来了空前的灾难。 1942年7月,希特勒趁着美英拖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之际,集中1

29、50万人的兵力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狂妄宣称攻下之后巴库的石油,库巴斯的煤,库班的小麦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资源,(战争,高加索)同时还可以北上从东面包围莫斯科,希特勒还吹嘘实现这一切只需几天。 其实希特勒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因为当时希特勒的军队有坦克,飞机,而苏联军无论从装备还是战争人数来说都是处于下风的。 战争初期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据一位德军回忆“”【展】 回忆话 46万撞建筑有41万撞销毁。【师】 但是,当时斯大林格勒民众奋勇反抗,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就这样希特勒原本想几天结束的闪电战却延续了好

30、几个月。到了严寒的冬季,在零下24摄氏度的严寒下,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德国的战斗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战争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化,很多士兵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就这样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这次战役苏联红军不仅包围了斯大林格勒,收复了失地,还陆续并攻入德国本土。可以说,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师】 至此,法西斯集团在战局上步步溃败,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意德日的先后投降以失败而告终。【承】 两次世界战争最终落幕,而这两次浩劫带来的灾难和影响还十分深远。接下来我们对比下这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后果

31、。【展】 两次大战的后果。补齐板书项 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者约是前者倍数战争延续时间4年6年1.5倍参战国(地区)约3060多2倍作战地区400多万千米22200多万千米25.5倍卷入战争人口约15亿20亿以上1.3倍死亡人数约800万约6000万7.5倍直接物质损失(美元)约3400亿50000亿13.9倍【师】 我们说同样是人类历史上几场著名的战争,比如拿破仑战争,然而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而二战损失等于一战损失的12倍多。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与伤亡之惨重令人类以前漫长历史中所有战争相形见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以前

32、也许是一种夸张,但到这里就成为不折不扣的事实了。从战争方式来看,一战主要是阵地战,而二战则是闪电战 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电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电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问】 为什么两次大战空前残酷?【生】 工业文明中的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武器杀伤性增强,伤亡更大,所以战争更残酷。【师】 有谁知道工业文明的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这两次大战战场上了?【师】 氯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用氯气攻击英法联军,致使英、法士兵死伤惨重,当地牲畜损失惨重,然而唯独野猪幸免于难,原因是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