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35.61KB ,
资源ID:46439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439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崩塌治理工程勘查.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崩塌治理工程勘查.docx

1、崩塌治理工程勘查3.4 崩塌治理工程勘查3.4.1崩塌概念和分类3.4.1.1崩塌概念 崩塌是指陡崖或高陡边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顺坡向下高速运动, 并最终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多发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 在节理发育、 岩体破碎、 脆性块状结构的岩质边坡上最 易发生。崩塌的触发因素有暴雨、融雪、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爆破)等。崩塌和滑坡同属于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破坏形式, 但是我们有时对滑坡和崩塌区分不 清,甚至将崩塌作为滑坡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实滑坡和崩塌在其变形破坏特征尤其在治理措 施上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要分析掌握一下滑坡和崩塌的区别, 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针

2、对不同 的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表 3- 4- 1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序号特征点崩塌滑坡1破坏后特征通常会散裂为大小不等、凌乱无序的块体,在坡脚呈锥状堆积或部分散布于陡崖下的缓坡上一般为保持原状的整体移动, 滑坡堆积物中岩土体的层序和结构特征无明显变化2与母体关系完全脱离母体。在异地形成堆积或散布很少完全脱离母体,部分滑体常残留在滑床上3位移特征垂直位移远大于水平位移水平位移一般大于垂直位移4运动速度一旦脱离母体,便不再存在来自母体的阻力,运动速 度高滑动过程中存在来自滑床、 侧壁和前缘的阻力或限制,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5变形征兆主要表现为垂直裂缝的发育或既有竖向裂缝的张开还有和其他方向

3、裂缝的组合,有时并不存在明显征兆表面常可见到规律性纵横裂缝发育, 如上部弧形 拉张裂缝、 中部两侧的羽状剪切裂缝、 前部的放 射性张裂缝等; 此外, 前沿地下水异常、 前沿隆 起、周边小型坍塌、 位移加速等均是明显的临滑 征兆6地质地貌陡崖是其先决条件,通常岩土体节理裂隙发育或有明显不利结构面组合存在地貌上并不一定存在特定特征, 但在滑体内通常 存在可查明的软弱面或软弱带, 或者岩土体本身 软弱而又存在坡脚陡坎或开挖活动7发展过程一次完成,崩塌体本身不再发生二次崩塌(散布于缓 坡上的崩塌物的再次运动应归入溜塌、落石等其他灾 害形式)因滑动阻力的存在有时会暂时停滞, 具备条件后 会发生二次滑动,

4、 如古滑坡复活, 而且是工程活 动中常见的滑坡形式之一8转换关系对于陡崖下为缓坡而使崩塌体大量散布堆积于其上 时,该崩坡积物历经一定时间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发 生滑坡型破坏;当垂直位移较小时,崩塌体也可直接 转化为滑坡式运动;崩塌体击落在古滑坡体或松散堆 积体上部时,可能使古滑坡体复活或产生新滑坡下部为临空较高的陡坡是, 上部的高位滑坡将转 化为后续的崩塌式运动, 或者高位滑坡停滞体在 一定条件下以崩塌形式发生二次破坏; 滑坡体高 陡的后壁因大量裂缝的存在而不断发生规模不 等的崩塌9防治措施危岩清理、嵌补、锚固、挡墙等坡顶减载、坡脚压载、挡墙、抗滑桩、锚固等3.4.1.2崩塌分类按照不同目的,崩

5、塌可有多种分类方法,简述如下:(一) 根据崩塌体物质成分划分, 当崩塌体为土体时一般称为土崩, 崩塌体为岩体时一 般称岩崩。(二)根据形成机理划分如下表:表 3- 4- 2 崩 塌 按 形 成 机 理 分 类类型岩性结构面地貌受力状态起始运动形式倾倒式 崩塌黄土、直立岩层多为垂直节理、直立层面峡谷、直立岸坡、悬崖主要受倾 覆力矩作用倾倒滑移式 崩塌多为软硬相间的岩层有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陡坡通常大于 550滑移面主 要受剪切力滑移鼓胀式 崩塌黄土、粘土、坚硬 岩层下有较厚软岩层上部垂直节理,下 部为近水平的结构面陡坡下部软岩 受垂直挤压鼓胀伴有下 沉、滑移、倾斜拉裂式 崩塌多见于软硬相间的岩层多

6、为风化裂隙和重力拉张裂隙上部突出 的悬崖拉张拉裂错断式崩塌坚硬岩层、黄土垂直裂隙发育,通 常无倾向临空面的结 构面大于 450的陡坡自重引起的剪切力错落三)根据规模大小划分如下表:表 3- 4- 3 崩 塌 按 规 模 等 级 分 类灾害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体积 V ( 104m3)V 100100V1010V1V1(四)根据崩塌体形态还可划分如下:落石 是单个或多个(群体)岩块在这里和 /或其他外力作用下脱离母体或离开原位,突 然从陡坡以坠落(自由落体)滑动、弹跳、滚动或它们的某种组合方式,顺坡向下剧烈快速 运动,最后散集于坡脚或缓坡上的一种常见的典型动力地质灾害现象。落石从发生原理和过程

7、上讲,它和岩崩并无本质区别,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 3- 4- 4岩崩与落石的区别序号特征点岩崩落石1规模大,一般会裂解为大量块体小,一般仅涉及单个或多个岩块2来源危岩体岩石边坡上的危石或坡面上崩坡积物中的孤危石3分布与 继发性一般为单一集中危崖,崩塌发生后 的后壁可能再次发生崩塌,但其间 隔时间一般较长在坡面上随机分散存在, 岩石边坡上某一特定位置 发生落石后, 因与周围岩块的相互支撑、 嵌锁作用 (关键块体) 的失去而使落石活动常有向周边扩展 的可能,这也是在落石防治时必须慎用危岩清理措 施的主要原因4运动的 持续性因相互推动而在到达坡脚前一般不会完全停止坡面覆盖层、 植被或局部突起有

8、时会中断其继续运 动5关联与转换崩塌发生前危岩体表面一般常会有 落石发生, 且随着崩塌发生的临近, 落石频率会明显增高潜在岩石崩塌体上的危石, 特别是对整体具有嵌锁 作用的危石(关键石) ,一旦成为落石而消失后,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崩塌的形成6破坏性破坏性大,主要表现为崩塌体的掩 埋和堆积式危害,对下部建筑物的 危害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动力式冲击破坏或局部障碍性 (如停留 在路面时)危害,对下部建筑物不一定造成危害 (当 不直接到达建筑物上时)7防治措施因其集中,一般采取清除、原位加 固等工程措施,普通拦挡结构难以 实现有效防治因其在坡面上分散且难以判断, 清除和原位加固有 效但难以彻底, 可以

9、采用拦挡结构或落石槽来避免 其危害,也可采用全坡面加固措施溜坍、塌落 都是指发生于土质或强风化岩石边坡浅表层、 覆盖层或崩坡积层等强度较低的岩土体的局部变形破坏, 其发生多是由于坡脚开挖、 坡度过陡所致, 并常由水的作用诱发。从发生机制和过程上, 应属于滑坡或崩塌的范畴, 但因其规模范围小, 直接破坏性一般 也小, 在治理方式上过去也多采用与滑坡、崩塌治理不同的浆砌石护坡、挡墙、喷浆或喷射 混凝土、 绿化等较为简单的措施, 工程建设时期作为一般性设计来实施, 工程运营期的防治 工程实施多属于养护工作范围。碎落 ,在很多公路边坡的台阶上, 我们常会见到大量的松散堆积物, 也常会对其进行清 理,但

10、不久又会发现有这样的堆积物,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泥岩类易风化岩石的风化颗粒在其 自重作用下顺坡向下运动的产物。这类现象在发生时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但其堆积物达到一定规模后, 特别是在暴雨时 会顺坡宣泄而下堵塞坡脚排水沟,引起排水不畅。 此外, 大量的这类边坡存在砂、 泥岩互层 宣泄,泥岩层的这种快速风化前迁移将会使边坡在短期内形成差异风化岩腔, 容易引起上部 坚硬岩层发生落石或崩塌。3.4.2崩塌产生的条件3.4.2.1地形地貌条件: 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 一般坡度大于 550,高度大于 30m 以 上,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缓。3.4.2.1岩性条件: 坚硬岩层多组成高陡山坡, 在节理

11、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易产生崩 塌。3.4.2.1构造条件:当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下列最不利的情况时易发生崩塌:当岩层倾向山坡,倾角大于 450 而小于自然坡度时; 当岩层发育有多组节理,且一组节理倾向山坡,倾角为 25650 时, 当二组与山坡走向斜交的节理 (X 形节理 ),组成倾向坡脚的楔形体时, 当节理面呈甄形弯曲的光滑面或山坡上方不远有断层破碎带存在时: 在岩浆岩侵人接触带附近的破碎带或变质岩中片理片麻构造发育的地段, 风化后形成 软弱结构面,容易导致崩塌的产生。3.4.2.1此外昼夜的温差, 季节的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地表水的冲刷, 溶解和软化裂隙 充填物形

12、成软弱面, 或水的渗透增加静水压力, 强烈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中的爆破, 边坡 开挖过高过陡,破坏了山体平衡,都会促使崩塌的发生。3.4.3崩塌治理工程勘查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3.4.3.1可行性论证阶段崩塌勘查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应在充分搜集分析工程场地地质资料基础上, 以工程地质调查和工 程地质测绘方法为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勘探和测试等工作。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对崩塌体现状稳定性作出初步分析和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并对崩 塌体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作出评价,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勘查和防治的结论, 同时提出防 治方案建议可行性论证阶段崩塌勘查成果是作为设计阶段勘查的依据, 但不宜作为防治工程 的设

13、计依据。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的主要技术方法有:(一)遥感解译了解工程场地及其外围环境地质条件(要素) ;了解工程场地及其外围各种地质灾害的 发育现状、 程度和规律; 对工程场地范围内崩塌体要素进行初步判断, 对崩塌体及其灾害进 行宏观分析;以遥感解译获得的成果指导其后的具体勘查工作部署。(二)工程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 1)测绘比例尺以 1:100001:2000 为宜;(2)调查范围以查明与崩塌体形成发展有关的地质环境和小区域内崩塌发育规律为准;( 3)工作内容主要有:地貌和斜坡结构 以微地貌调查为主; 重点调查崩塌体产生的地貌单元, 侧重于沟谷地貌和斜坡地貌的而 单纯;分析地貌与崩塌的关系

14、;地质构造 查明各种构造的位置、要素和规模,查明各种构造与地貌和崩塌的关系;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以收集资料为主, 了解工程场地所在区域所属构造单元、 新构造运动、 地震地质和抗震 设防烈度等;4水文和水文地质 崩塌体所在区域的地表(河流、湖泊和泉、井等)水体的分布范围、动态特征及其与地 下水的关系,重点调查地表水对崩塌体坡脚的冲刷掏蚀情况;了解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关系;5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了解工程场地内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体基本质量、岩体分类和岩性特征等; 了解风化的分布、 形态和性质, 测量风化壳的厚度, 分析岩石风化的成因、 特点及规律, 了解易风化层的空间分布等;6

15、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鉴别土体的各种要素(如颜色、定名、结构、密实度和含水状况等) ,测量土层的厚度、 空间分布、裂隙、空洞和层理发育特征;要特别注重对特殊土(黄土、红粘土、冻土、膨胀 土、人工填土等)的成分和特征调查;7人类工程活动了解工程场地区域内人类工程活动的内容、 现状和发展, 重点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诱发 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关系;8孕灾因素 了解与崩塌形成有关的孕灾因素(如气象、降水、爆破、开挖等)的特征和强度,以及 它们对崩塌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9崩塌体初步调查了解崩塌体的地质结构, 崩塌体的水文地质特征, 崩塌历史和堆积情况, 本次崩塌前的 迹象和产生原因,崩塌造成的灾害类型、规模

16、和影响范围,崩塌未来的发展等。(三)勘探和测试 在遥感解译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勘探手段辅助本阶段工作。(1)物探 可选用音频大地电场法、电阻率剖面法、浅层地震波法或低频电磁法等; 物探结果应有钻探、井探或槽探的验证;(2)勘探勘探方法应采用钻探、井探或槽探相结合。钻探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崩塌体的岩性、 结构、风化带、 破碎带、 软弱夹层和崩塌体的 形态特征及规模,了解崩塌体的厚度、结构、形体特征、崩塌堆积体形态、地质构成与崩塌 体的界面特征等;钻探工作的布置可参考滑坡勘查要求;井探或槽探等山地工程应在崩塌体重点部位布置, 主要目的是通过地质编录和地质素描 了解崩塌体特征,如岩

17、土体名称、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层厚、成因类型、产状、接触 关系、层序、风化带特征、风化带和卸荷带的划分、风化与裂隙的关系、结构面(节理、裂 隙、断层及破碎带)的特征等;( 3)测试和试验以能满足初步评价崩塌体变形和稳定性计算所需确定测试和试验的工作, 以收集资料为 主,适量进行室内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四)监测监测的意义是评估防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崩塌体变形发展特征;监测的内容以了解崩塌体的变形和位错为主;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测绘和勘探结果确定;监测的周期根据崩塌体发展趋势一般为 315 天不等,每天监测次数以崩塌体变形速率确定。(五)稳定性评价 应根据崩塌的破坏型式按单

18、个崩塌体形态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并提供相关图件, 标明危岩分布、大小和数量。崩塌稳定性判定时应对张裂缝进行监测。 对破坏后果严重的大型崩塌体, 应结合监测结 果对可能发生崩塌的时间、规模、方向、途径和危害范围做出预测。具体评价方法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 对已有的崩塌或附近崩塌区以及稳定区的山体形 态,斜坡坡度,岩体构造,结构面分布、 ,产状,闭合及填充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山体 的稳定性,危石的分布,判断产生崩塌落石的可能性及其破坏程度。3.4.3.2设计阶段崩塌勘查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合称为设计阶段勘查。设计阶段勘查应结合防治工程的部署和工程所在地发展规划的需要, 依

19、据可行性论证阶 段崩塌勘查的结果, 查明崩塌体分布及产生崩塌的条件、 崩塌规模、类型、岩土体结构以及 崩塌危害的范围等, 进行崩塌体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 提出工程设计 需要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对崩塌危害做出工程治理适宜性的评价, 并根据崩塌产生的机 制提出防治工程措施建议。设计阶段勘查成果应能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依据。 施工阶段勘查是针对现场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 及时提出改进施工方法的意见及处理措 施,保证防治工程的施工适应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阶段勘查应采用信息反馈法, 施工单位在防治工程实施过程中, 随时编录、 分析现 场地质资料, 将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及时通知

20、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情况紧急时直接通知设计 单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设计阶段勘查的主要技术方法有:(一)工程地质测绘 (2)工作范围以查明崩塌体及其影响范围和防治工程实施范围为准;( 3)工作内容主要有:1)查明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以微地 貌测绘为主, 重点调查崩塌体产生的地貌单元, 侧重于沟谷地貌和斜坡地貌的而单纯, 分析 地貌与崩塌的关系;2)查明崩塌区岩土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岩性特征、风化程度;3)查明崩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崩塌体所在区域的地表(河流、湖泊和泉、 井等) 水体的分布范围、 动态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重点调查地表水

21、对崩塌体坡脚的冲 刷掏蚀情况;了解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关系;4) 查明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各种构造的位置、要素和规模, 查明各种构造与地貌 和崩塌的关系;重点查明崩塌区的岩土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形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 学属性、贯通情况以及下覆洞室等,并绘制崩塌区的工程地质图;查明工程场地内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体基本质量、岩体分类和岩性特征等;查明 岩体风化的分布、形态和性质,测量风化壳的厚度,分析岩石风化的成因、特点及规律,查 明易风化层的空间分布等;鉴别土体的各种要素(如颜色、定名、结构、密实度和含水状况等) ,测量土层的厚度、 空间分布、裂隙、空洞和层理发

22、育特征;要特别注重对特殊土(黄土、红粘土、冻土、膨胀 土、人工填土等)的成分和特征调查;5) 查明气象 (重点是大气降水 )情况,查明工程场地所在区域所属构造单元、 新构造运动、 地震地质和抗震设防烈度等;6)查明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产生原因、 特征和强度 (如地貌、 岩性、构造、地震、 开挖、 采矿、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动等) ,以及它们对崩塌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分析 崩塌体进一步变形趋势;7)查明崩塌造成的灾害损失、影响范围,圈定危险区,确定受威胁的对象,预测进一步的损失程度;8)了解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二)勘探和测试 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结论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勘探手

23、段进行本阶段工作。(1)物探根据崩塌勘查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区的地形、 地质、 外部环境和干扰因素等具体条件, 根 据不同物探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适用范围,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探方法。尽可能采取多种物探手段,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互补性,扬长避短并相互验证。 在其后进行的钻探和山地工程进行中, 对物探成果予以验证, 提高物探成果的准确性和 应用推广价值。可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法、瑞雷波法、浅层地震波法或低频电磁法等。(2)勘探 勘探方法应采用钻探或山地工程相结合。1钻探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崩塌体的岩性、结构、 风化带、破碎带、软弱夹层和崩塌体 的形态特征及规模,了解崩塌体的厚度、结构、形体特征、崩塌堆积

24、体形态、地质构成与崩 塌体的界面特征等。钻探线和勘探孔的布置可参考滑坡勘查要求。钻孔应穿过底部崩滑带、 溃曲带、 控制裂缝开裂变形的结构面或软弱夹层, 进入后部稳 定体内 3m(土体) 5m (岩体)。设计孔深时应依据物探和地质测绘结果, 在第一批钻孔施工过程中, 根据钻进具体情况 及时调整设计孔深,一保证实现钻探的目的。对崩塌堆积体的勘探,钻孔应进入崩积床 3m(土体) 5m(岩体)。对于大型滑移式崩塌或弯曲溃屈型崩塌,主勘探线中部的钻孔,可设计为一个超深孔, 用来查明深部滑移面及深部弯曲变形带存在与否。勘探孔孔径一般不小于 110mm,便于取得岩石或土体样本,以及进行水文地质试验。 钻孔的

25、实施和地质编录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钻孔验收后,对于不需保留的钻孔, 必须及时进行封孔处理; 对于需保留的钻孔, 应做 好孔口保护措施。钻探过程中, 要注意不要使过多冲洗液漏失进崩塌体内, 以免引起崩塌体变形加剧, 建 议采用空气钻进或干钻; 由于崩塌体内裂隙或破碎带十分发育, 还应做好钻孔纠偏和保证岩 心采取率的施工准备。2山地工程一般分为轻型山地工程(试坑、探槽等)和重型山地工程(竖井、平斜洞、 石门等);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哪些山地工程手段。山地工程应在崩塌体重点部位布置, 主要目的是通过地质编录和地质素描了解崩塌体特 征,如岩土体名称、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层厚、成因类型、

26、产状、接触关系、层序、 风化带特征、风化带和卸荷带的划分、风化与裂隙的关系、结构面(节理、裂隙、断层及破 碎带)的特征等。山地工程提交的成果以地质素描为主,其比例尺一般采用 1:20 1:100。( 3)测试和试验 测试和试验的目的是查明崩塌体和周围地质体的材料特性和赋存环境,为稳定性评价、 模型模拟试验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必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室内实验和野外试验以及现场测试要相互结合进行, 如此进行, 最终建议的岩土体物理 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才具有可信度。岩石或土体样本应以岩性层或工程地质岩组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取样数量不少于 6 件,以满足数理统计需要。崩滑带是测试工作

27、的重点, 同一层位取得的数据指标不宜小于 6 个,试验点的确定要十 分慎重,要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测试和试验项目要根据崩塌变形破坏机制进行选择。测试和试验成果 (数据) 只能作为稳定性计算和防治工程设计的参考。 具体计算参数和 设计参数取值, 应在反演分析及其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业试验、 现场测试、 模型模拟 试验和工程工作经验等予以综合确定。(四)监测监测的意义是评估防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崩塌体变形发展特征;监测的内容以了解崩塌体的变形和位错为主;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测绘和勘探结果确定;监测的周期根据崩塌体发展趋势一般为 315 天不等,每天监测次数以崩塌体变形速率确定。(

28、五)稳定性计算 应根据崩塌的破坏型式按单个崩塌体形态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并提供相关图件, 标明危岩分布、大小和数量。崩塌稳定性判定时应对张裂缝进行监测。 对破坏后果严重的大型崩塌体, 应结合监测结果对可能发生崩塌的时间、规模、方向、途径和危害范围做出预测。 评价方法应以力学分析法为主, 在分析可能崩塌体及落石受力的条件的基础上, 用“块 体平衡理论”计算其稳定性。计算时应考虑当地地震力,风力,爆破力,地面地下水冲刷力 以及冰冻力等的影响。()基本假定 在崩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突然崩塌运动以前,把崩塌体视为整体; 把崩塌体复杂的空间运动问题,简化成平面问题,即取单位宽度的崩塌体进行检算;

29、崩塌体两侧和稳定岩体之间,以及各部分崩塌体之间均无摩擦作用。()各类崩塌体的稳定性验算倾倒式崩塌倾倒式崩塌的基本图式如图 3-4-1 所示,从图 3-4-1( a)可以看出,不稳定岩体的上下 各部分和稳定岩体之间均有裂隙分开,一旦发生倾倒,将以 A 点为转点发生转动。检算时 应考虑各种附加力的最不利组合。 在雨季张开的裂隙可能为暴雨充满, 应考虑静水压力; 度以上地震区,应考虑水平地震力作用。受力图式见图 3-4-1( b)。如不考虑其他力,则崩塌体的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K 可按下式计算。( 式 3-4-1)图 3-4-1 倾倒式崩塌W a W a 6aW 2 3 f h0 F h wh02 h

30、0 F h 10h03 3Fh32 2 3 F 2式中 f静水压力 (kN) ;ho水位高,暴雨时等于岩体高 (m) ; h岩体高 (m) ; w水的重度: 10(kN m3); W崩塌体重力 (kN) ; F水平地震力 (kN) ; a转点 A 至重力延长线的垂直距离,这里为崩塌体宽 的 1 (m) 。2滑移式崩塌滑移式崩塌有平面、 弧形面、 楔形双滑面滑动三种。 这类崩塌的关键在于起始的滑移是否形成。因此,可按抗滑稳定性检算。3鼓胀式崩塌这类崩塌体下有较厚的软弱岩层, 常为断层破碎带、 风化破碎岩体及黄土等。 在水的作用下,这些软弱岩层先行软化。当上部岩体传来的压应力大于软弱岩层的无侧限抗

31、压强度, 则软弱岩层被挤出, 即发生鼓胀。 上部岩体可能产生下沉、 滑移或倾倒, 直至发生突然崩塌, 如图 3-4-2。因此,鼓胀是这类崩塌的关键。所以稳定系数可以用下部软弱岩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雨季用饱水抗压强度 )与上部岩体在软岩顶面产生的压应力的比值来计算:图 3-4-2 鼓胀式崩塌4拉裂式崩塌拉裂式崩塌的典型情况如图 3-4-3 所示。以悬臂梁形式突出的岩体,在 AC 面上承受最 大的弯矩和剪力,若层顶部受拉,底部受压, A 点附近拉应力最大。在长期重力和风化营力 作用下,A 点附近的裂隙逐渐扩大, 并向深处发展。 拉应力将越来越集中在尚未裂开的部位, 一旦拉应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 上部悬出的岩体就会发生崩塌。 这类崩塌的关键是最大 弯矩截面 AC 上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