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17KB ,
资源ID:46362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36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x同志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x同志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1、xxx同志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xx同志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刚刚结束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在指导思想和实践行动中,更加牢固地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刚才,两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显现的严峻挑战,郊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

2、真抓实干,共克时艰,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 108,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331,山区农民收入增长l 7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 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l37倍。农业农村经济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围绕城乡一体化,各区县、各部门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在城乡结合部改革、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服务、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举措,创造性地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新的成果,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反映全市上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明确;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已经建立。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些成绩是新的起点,我们要倍加努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首都正在进入从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阶段。新阶段带来新情况、新变化,也面临新矛盾、新挑战。诸多问题的根源主要集中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迫切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坚持

4、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减缓。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彻底打破,城乡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方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为23:1,差距绝对值已达1 3 9 78元。全市仍有l 98 万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45 00元。在城乡道路、能源、环境、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人口素质方面,城乡居民之间也存在着昵显差距,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高学历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从总体上说,农村有资源缺要素、农业有基础缺投入、农民有组织缺服务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三农问题仍是首都经

5、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央和市委立足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只有城乡一体化,才能消除城乡差距扩大的体制性障碍,形成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向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尽快补齐这块短板;只有城乡一体化,才能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科学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 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全市常住人口达到l 6 95万人,比l 978年增加了将近一倍;人均水资源不足300 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l8、世界平均水平的l30,远低于

6、人均1000立方米的国际标准下限;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等等。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是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说明,短板已经制约长板作用的发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观念,站在全局高度,跳出“三农”认识“三农”,重新审视农村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农村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2020年以前,全市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主要依靠盘活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承载力。解决城市协调发展诸多问题,根本途径是实现功能、产业向郊区有序疏解,带动人口转移,实现四大功能区协调发展

7、。因此,只有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尽快弥补农村短板,城市的长板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这样的结果,直接受益的是农民,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市民。 (三)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城乡结合部既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农村,又是距离农村最近的城市;既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流动人口众多,人口构成复杂,流动入口总体超过户籍人口5倍以上,一些乡村甚至达到10倍以上。由此带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压力增大、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环境脏乱等一系列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传统产业已经逐步退出,新兴产业尚未全面形成,集体产业、农民就业形势严峻。这些问题是综合性的,

8、解决问题也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在规划、土地、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把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列为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以海淀区北坞村为典型,先后8次组织集体调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再次就城乡结合部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集成政策,大胆探索,积极试点试验,形成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革发展的合力。 二、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机遇 城乡一体化是由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从现实条件、工作基础、发展趋势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充分

9、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城乡一体化是中央和市委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决定对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

10、全会精神,结合北京实际,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决策,政策亮点可以概括为构建四个体系: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六大制度。二是构建城乡一体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与首都经济相融合。三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城乡全部覆盖、有效衔接、机制灵活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推进城乡结合部改革发展,加快小

11、城镇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郊区农村要充分发挥区域功能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要素,释放潜在能量,形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在指导思想上,要把农民可持续增收、郊区集体产业发展和小城镇规划建设三者统一起来,推动一体化进程,重点抓好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项工作;鼓励各区县以重大工程为抓手,以示范性试点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进小城镇和浅山区开发建设。 中央及市委的历史性决策,理论上有新创新,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对农民也有新实惠,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指明了新方向,开辟了新境界。我们

12、要把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性决策作为重要机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进步。 (二)北京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条件 一是首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90 75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 83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00亿元左右。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具备了实践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各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逐

13、步走向一体化。在实现“区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大交通”加快建设,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大范围推进,“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成效显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老年补助、丧葬补贴等政策实现了城乡统一,“大社保”、“大民政”加快形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三是积累了宝贵的奥运财富。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确保奥运核心区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首都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确保重大动植物疫情“零发生”,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和谐的环境,不仅为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创造和积累了新的工作机制

14、、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三)扩大内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难得机遇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是一次机遇,它帮助我们认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进而主动调结构、上水平。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市委市政府确定了l 98个重点工程项目,推出6 6项金融发展、帮扶企业、促进就业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难得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关键要转变思维方式,从积极的角度认识金融危机,从危机中看到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空间。当前,要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以城

15、乡一体化的目标统揽全局,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切入点和工作抓手,主动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应对金融危机,不仅要看谁第一个从危机中站起来,更要看谁在危机后能持久地站下去,通过危机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调结构、上水平,形成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要抓住全市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的机遇,加快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抓住首都经济调结构、上水平的机遇,准确把握、善于利用当前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主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使农村产业符合首都发展要求,城乡产业加快融合;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趁势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消费能力

16、;抓住全市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农村要素改革和综合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全面落实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 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发展理念,更是实践行动。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确保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加快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区域功能定位细化明确,四个功能区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城镇

17、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小城镇镇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迸一步完善。村庄体系规划和建设规划实现全覆盖,并得到切实执行。 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统筹安排、统一布局,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互融互促,城镇经济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强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更加凸显,形成高端、高效、安全的产业体系,乡镇企业向园区化、集群集约式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轨道交通、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新能源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相互衔接、共享。水源地保护显著加

18、强,绿化水平稳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并实现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新型农民培养不断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支持政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实现统一,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建成,城乡劳动力就业更加充分,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得到严格保护,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结合部、新城规划区以及乡镇中心区适时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

19、理职能切实增强,村民自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一体的法律援助、警务、消防、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体系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把握关键环节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把握城乡一体化大方向,始终不渝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要牢牢把握几个关键环节,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复杂局面,都要坚定不移地遵循。 第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前提。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

20、系。 第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保护这条底线,农村发展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资源节约利用,保护好耕地,节约用水,节约用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第三,主体利益为核心。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城乡一体化的主体。确保主体利益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要以解决农民问题、保障农民利益为根本,经济上发展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拓展农民增收的多种途径,鼓励农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

21、展一体化新格局,时间上要有紧迫感,投资上要多元化。解决资金问题,单靠农民或政府都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要靠改革创新,重点在“放活”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农民、政府、社会力量投资的积极性。要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确权发证工作,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通过权证的形式,成为农民的法定资产,并赋予可流转的、市场化的资本禀赋,进而推动各种生产要素流动,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寻求持续动力。加快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落实当前任务 推

22、进城乡一体化,全力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关键在落实、在实干。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城乡一体化分工方案明确了91 项任务,今年,中北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京发【2009】5号)对全年“三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抓好落实。当前,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我再强调五个方面工作,年内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在推进城乡结合部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城乡结合部改革重点抓好海淀区北坞村、朝阳区大望京村的改革试点,确保年内完成任务,发挥示范效应。各相关区县和部门要围绕资金筹集、土地

23、利用、规划调整、拆迁补偿、转非安置、新居建设、调动主体、产权改革等关键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通过体制创新、政策集成、试点先行,创新不同的发展模式。 小城镇主要承担转移农村人口、集聚农村产业的功能。要加快剩余1 5个乡镇规划的审批、30个乡镇规划的编制,年底前编制完成70村庄的建设规划。积极探索小城镇土地利用政策创新,对已经纳入土地储备开发的79个项目、274 5公顷土地,按照规划要求适时启动相关建设,确保年内实现投资200亿元以上;对可以纳入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加快办理相关手续,落实资金,抓紧实施。小城镇的村庄改造,可以采取“三定三限三结合”的原则建设定向安置房,销

24、售给被拆迁农民;征地可以采用留地安置、实物补偿、货币补偿等多元化补偿安置方式。小城镇要加快推进垃圾密闭化收集、集中供水、供热、污水处理、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综合配套和利用率。将小城镇比较成熟的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速度。开展“整村抗震节能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第二,在构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各级财政部门要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投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借助发行短期融资券、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提高融资能力。涉农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仓单质押、贷款担保等

25、办法,切实解决收购资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对在小城镇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投资兴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年内免征城镇建设配套费。加大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编制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年内完成30万亩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建设,落实投资9亿多元。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面加强农资配送、加工增值、流通配送、市场营销、科技服务、金融支持、合作组织、劳动力培训等方面

26、的服务。强化相关政策信息服务,推动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农民顺利对接。 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组织专门机构,推进农商联手,制定鼓励政策,推动十大批发市场与各级各类农村合作组织、村级服务组织、生产大户、规模基地、龙头企业对接,推动本市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占领首都中高端市场,争创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引进海外农业人才。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引进海外农业人才。探索建立海外农业人才创业园,借鉴中关村管理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全方位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支持海外农业人才创业。探索建立海外农业人才服务站,支持海外农业人才开展重大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 第三,

27、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快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审批速度,减免相关费用,尽快完善农民就业产业基地相关规划、土地、施工等手续。探索“企业+农户或合作组织”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解决产业基地发展用地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吸引规模产业项目落户,推动乡镇企业向产业基地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基地带动经济薄弱村发展的能力。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总结推广城乡对接、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安排农民就业等做法。准确把握、用足用活市里支持就业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岗前和在岗培训,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的技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28、加强劳动执法,保护农民权益。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社保等方面的检查,把在企业就业的本市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一金(住房公积金)就业保障待遇,全面提高本地农民就业保障水平。 第四,在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取得新突破。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年内开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情况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已经确权到户的,要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到农民手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尽快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发证办法,年内选择部分乡村作为试点,启动确权发证工作,为土地资产市

29、场化改革奠定基础。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改革方向,按照近郊全面推开、远郊每个乡镇都要启动试点的要求,确保年内完成改制单位280个以上。各区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组织专门力量,包乡包村,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工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规模、上水平,增强带动能力。 第五,在理顺政府职能、强化联动与协调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工作机制。要跟踪总结市与区县财税体制改革的实际运行状况,确保“三农”投入不减少、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减弱。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落

30、实城乡一体化分工方案、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等。市级各部门要把这几年推进城乡统筹的工作认真总结,加以完善,进一步创新,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抓好规划、计划、标准、指南、折子工程、督查、检查等工作,重大项目要定期通报情况、专题会议研究、专门工作组推进。各区县要摸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市里政策研究力度,根据区域功能定位,集成运用各项政策;要破除畏难情绪,先易后难,点上突破,带动郊区形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请人大、政协积极参与、监督指导,共同努力,形成工作的合力。确保区县涉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要加强各级新农办的建设,强化各级新农办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的总体

31、策划、统筹协调、调度指挥、检查督办、调研预测、规划计划的职能和责任。通过新农办这个平台,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全市将实施“l+10”行动。“l”指的是今天的会议,进行总体部署。“10”指的是围绕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起来”工程、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农村二三产业、沟域经济、农民就业基地、农村公共服务、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结合部改革、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村官”等方面,组织10次现场观摩活动,通过“会议+现场观摩”的方式,督促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做好今年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努力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