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14KB ,
资源ID:46308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30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共政策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共政策学.docx

1、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即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2.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私人物品: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3.公共利益: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

2、要。界定公共利益应遵循四项基本标准: 公共性; 合理性;正当性; 公平性。4.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护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5.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划分公共秩序与私人权力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正当性,二是必要性,三是合法性,四是合理性。】6.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 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 的事件;其次,政

3、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这类集体活动的参与者往往具有一致的目标,但总会在 活动中发现与他人的合作不怎么合算(后者有时要求解决“搭便车”问题)。7.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A 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B 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C 宏观政治是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国会立法总统决策,包括立

4、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和防务政策。政府机构决策司法决策,包括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判决、司法命令。2.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实质特征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从其形式特征看,则由三部分构成,即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行政决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包括宪法、基本法、其他法律、地方性法规。此外, 除立法权外,人大还具有决定权。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包括行政法规、行政措施、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地方性行政措施。3. 公共政策的特征:a)政治性; b)多样性;c)层次性;d)阶段性;e)复杂性;f)合法性;g)权威性;h)普遍性;i

5、)稳定性。4公共政策的类型(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如修建高速公路,实施福利计划,抓捕恐怖分子,禁止零售酒精饮料等。程序性政策则涉及怎样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二)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再分配性政策是政府有计划的积极行动,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三)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管制性政策是对个人和团体的行动加以权限和约束的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受到被管制团体更多的控制,而且他们把其用作保护和促进自身成员利益的一种手段。(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

6、性政策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或将真正的不利条件强加给那些受相反影响的人;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涉公政策是指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的政策;涉私政策是指涉及私人物品提供的政策。5. 公共政策的作用:导向作用; 管制作用; 调控作用; 分配作用;第三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1.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2.政策主体的类别多以官方或非官方参与者进行划分: 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非官方参与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3.政策客体:研究的是公共政

7、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4.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过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5.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6.目标群体:是指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一般说来,目标群体的态度有两种形式,一是接受,二是不接受。政策认同的缘由:A.政治社会化的影响;B.

8、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C.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D.对成本收益的权衡;E.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F.避免受到惩罚;G.环境条件的变化。政策抗拒的起因:H.合法化危机;I.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J.社会心理负担过大;K.政策自身存在缺陷。8.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9.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一、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二、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 样的公共政策;三、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四、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10.政策环境的

9、构成因素:a)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它与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b)经济环境的影响(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是政治心理和主观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d)社会变迁的影响(凡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人口、社会规范、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一切社会现象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渐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可叫做社会变迁)e)国

10、际环境与公共政策(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1.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替代物,而且是现实世界抽象化的代表。2.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1)排列并简化现实;2)认定重要层面;3)符合社会现实;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5)指导调查与研究;6)提出一定的解释。3.政策分析模型: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如下条件: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而是多元。模糊

11、和相对的;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确定政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最优选择的局限性:决策目标不是单一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政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政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2)在设计活动阶段

12、,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如果A是先于B提出来的,A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哪怕B比A更好。 次优决策涉及的基本问题:1)有限目标2)期望水平3)搜索方法(基于满意原则,是有限理论学说的核心内容),包括试探方法、随机方法、折中方法、效益方法。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 它表现了政策渐进与变化的动态过程。 渐进模型有以下一些特点: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小组意

13、识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妄想症 小组意识的特征:一致性思维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极端化的盲目情绪对群体的过分自信很强的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性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 主要观点: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产物。

14、政策制度赋予了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公共政策的普遍性公共政策的强迫性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选择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过程模型: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第五章 政策制定1.社会问题的类型: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2.社会问题的比喻:急性病;慢性病;自愈性疾病;晚期疾病;先天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不治之症;医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3政策问题的确认问题察觉【是指某

15、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问题界定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4.政策议程的类型:A.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B.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外在创始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 政治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见,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内在创始型: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

16、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客观上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C.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象征性议程:象征性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5.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公民个人的作用利益团体的作用政治领袖的作用政府体制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问题自身的作用6.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范围 强度 时间7.触发机制的类型:I.内在触发机制:自然灾害 经济灾难 技术突破 生态变迁 社会变迁 外在触发机制: 战争行动 地区与国际冲突 经

17、济对抗 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8政策议程与突发事件: 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 抗议活动 新闻媒介9.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1)政策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的失当11.政策规划的主体:既有单一型也有多元型。单一型通常是指规划在政府系统内部进行;多元型是指规划不仅有政府参与而且扩展到社会领域,表现为多种主体的合法介入。 【不管是单一型主体还是多元型主体,决策者与政策分析人员的互动在政策规划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12.政策规划的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客观原则智囊原则优化原则务实原则兼听原则时效原则13.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经验思维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

18、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13.政策规划程序:项目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的特征:层次性;多样性;系统 性】;【政策目标的确定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针对性 可行性 系统性 规范性 具体性】政策方案的设计政策方案的评估(前评估)政策方案的选择14.广义的政策合法性:所谓具有合法性的政策就是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逐渐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15.狭义的政策合法性: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的政策程序;合法的政策内容;第六章 政策执行1.政策执行的含义: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

19、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2.行动学派:代表人物查尔斯奥琼斯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行动学派关注政策作为行动指南的指导性作用,强调政策执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策执行机关如何采取政策行动。3.组织理论学派:代表人物J佛瑞斯特。强调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作用,认为任何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得以实施的。认为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要看能否理解和领会政策,是否具有执行的积极性;客观上要看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是否拥有足够的执行能力。4.对象执行的特征:对象的适用性执行

20、的灵活性阶段的有序性过程的动态性执行的协调性执行的时限性 5.政策执行的功能: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检验政策成效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6. 政策执行过程:a)政策宣传b)政策细化c)物质与组织准备d)组织协调e)选择政策试点f)政策推广g)政策监督7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政策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执行主体(执行人员的要素要求、队伍建设的互补效应)目标群体执行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沟通(直面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E-Mail 或书面沟通)8. 政策执行的策略: 程序优先权力制衡制度设计政策整合去“积”之弊反馈控制逆反心理阶梯效应“破窗理论”诚信为本第七章 政策

21、评估1.怎样定义政策评估?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评估看,评估的焦点集中在政策的预期效果,即人们通常说的前评估;第二种观点认为,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环节的评估,主要侧重于政策内容的阶段性分析,即人们通常说的阶段性评估;第三种观点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是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政策项目形成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功能性活动,即人们通常说的过程评估;第四种观点认为,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实际效果进行的评估,是发生在政策执行中的活动,即人们通常说的后评估。 所谓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22、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效果和政策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说得再具体一些,政策评估就是把政策视为自变量,而政策对社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就变成了因变量。2.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的影响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3.政策评估的功能:政策评估的积极影响: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政策评估

23、的消极影响:1)以“实际情况复杂,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待进行评估分析”为借口,推迟做出相关决定或采取任何行动;2)以评估为幌子,实际是想通过评估搜寻有利于自身的证据,以便推卸工作责任,为政策失误找到借口;3)利用评估炫耀政绩,把评估作为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一种手段,导致应评估的内容轻描淡写,不应评估的内容大书特书;4)“钱字当头”,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地要钱,试图通过评估达到追加预算、增拨经费的目的;5)以主观选择替代客观标准,择其表而舍其实,以枝节的成绩掩盖整体的失误,以局部的亮点掩盖全局的不足;6)抓住一点,攻击全盘,以个别环节和枝节层面的不足对政策内容作出整体的否定。5. 政策评估的类型

24、:a)从评估组织的活动形式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b)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与后评估。6. 政策评估的要素:评估主体(即政策评估者的主体构成,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以及政策的目标群体等)评估客体(是指政策评估的对象,即所要评估的具体政策,虽然在一项实际的政策评估活动中,评估对象是既定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政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且有必要进行评估)评估目标(即评估工作的出发点)7. 评估标准:效益效率充足性公正性回应性适宜性8. 评估方法:“前后”对比分析

25、“投射实施”对比分析“有无”对比分析 实验性对比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9. 政策评估步骤: 计划与准备 组织与实施 总结与报告10. 政策评估的障碍: 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影响的广泛性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主体及相关人员的抵制 第八章 政策终结1、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2、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二是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3.、政策终结的作用: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4、政策终结的对象:(主要表现在)权力与责任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组织结构5、政策终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废止替代合并分解缩减6、政策终结的障碍:心理方面的障碍组织方面的障碍社会方面的障碍法律方面的障碍资源方面的障碍7、政策终结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政策过程透明,争取更多支持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做出必要妥协,降低终结成本建立政策保质期,政策终结制度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