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63KB ,
资源ID:462089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208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1、楼宇设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BA系统设备安装系统设备安装条件(1)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和谐作业方案,已经取得确认;(2)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通过业主方验收;(3)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4)施工现场有阻碍施工的各类障碍物已提早清除;(5)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一起安装);(6)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爱惜方法;系统设备的安装(1)中央操纵器及网络通信设备应在中央操纵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牢固件应有防锈层;(3)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信其外

2、形完是不是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不是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不是符合设计规定;(4)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操纵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和连接方式是不是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信线;(5)检查系统电源是不是到位,电源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该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躲开那么与之距离不该小于2m。(2)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

3、差不该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该大于5mm。(3)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可能减少因接线引发的误差,关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2)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躲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址安装。(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以后。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需在工

4、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转变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址,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周围和水流流速死角和震动较大的位置。(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5)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以后。(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

5、段,那么应躲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5)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需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6)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7)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速稳固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周围、水流流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8)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9)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该小于0.5m;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

6、管保温层完成以后;风压压差开关不该阻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水流开关的安装(1)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2)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需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3)水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4)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该安装在垂直管段上。(5)水流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址。电磁流量计的安装(1)电磁流量计应幸免安装在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猛烈振动的场所。(2)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3)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剂阀的上游,流量

7、计的上游应有必然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管径),下游段应有L4-5D的直管段。(4)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动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需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DDC操纵器箱体及设备安装DDC操纵器箱体安装内容包括:箱体安装、模块安装、变压器和继电器安装及接线端子排安装。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操纵器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方法; 操纵器安装时要横平竖直,垂直度和水平误差度在误差范围内,且接地应牢固良好; 对所有需进行二次安装的插件(模块),在插拔时要轻拿轻放,切忌生拉硬拔; 变压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

8、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且通风良好; 继电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 接线端子排在箱体内应无损坏,绝缘良好,安装时固定牢固。DCC系统设备安装具体注意事项如下:系统设备安装条件 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和谐作业方案,已经取得确认; 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通过业主方验收; 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有阻碍施工的各类障碍物已提早清除; 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一起安装); 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爱惜方法;系统设备的安装 中央操纵及网络通信设备应在中央操纵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

9、 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牢固件应有防锈层; 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信其外形完是不是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不是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不是符合设计规定; 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操纵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和连接方式是不是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信线; 检查系统电源是不是到位,电源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电磁阀的安装 电磁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空调器的电磁阀旁一样应装有旁通管路。 电磁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纳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口径一样不该低于管道口径二个品级。 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

10、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 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看的位置。 电磁阀安装前应按安装利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电阻。 如条件许可,电磁阀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实验。 电磁阀一样安装在回水管口。 电磁阀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打开。电动阀的安装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空调器的电动阀旁一样应装有旁通管路。 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纳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样不该低于管道口径二个品级知足设计要求。 电动阀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手动操作机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 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

11、,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看的位置。 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适当加防晒、防雨方法。 电动阀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实验。 电动阀一样安装在回水管上。 电动阀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打开,清除污物。 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行程、压力和最大关紧力(关阀的压力)必需知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电动调剂阀安装时,应幸免给调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址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震方法。 检查电动调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 风阀操纵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 风阀

12、操纵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 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风阀操纵器安装后,风阀操纵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操纵器宜面向便于观看的位置。 风阀操纵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 垂直角度不小于85。 风阀操纵器安装前应按安装利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操纵输入等,其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风阀操纵器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风阀操纵器的输出力矩必需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 风阀操纵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那么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需保证风阀操纵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系统调试BA系统的调试通常按以下程

13、序进行:一、检查线路:检查线路敷设是不是全数到位、是不是依照标准敷设,线缆规格是不是正确,线缆编号是不是正确,线缆回路是不是通,线缆绝缘测试是不是合格,线缆对地电阻是不是符合要求。二、检查接线:检查接线是不是依照标准,是不是与图纸相符(包括操纵盘内部接线检查),正负极性是不是正确,标记是不是清楚,外观是不是整齐漂亮。3、信号单回路检测:依照信号特性,检查每1个I/O信号的输入输出是不是正确,传感器的信号是不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执行器的动作是不是正确到位,操纵信号的输出是不是有效等。4、操纵盘上电检测:检查操纵盘的电源进线是不是符合要求,电源是不是符合要求,空气开关是不是正常,变压器的输入输出是不

14、是正确,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输出是不是正常,继电器动作是不是正常,强弱电信号是不是混淆。五、DDC模块安装,检查DDC模块是不是卡接到位,模块地址是不是正确,各超驰开关是不是拨到Auto位置。六、DDC上电,观看各指示灯指示是不是正常。7、写入DDC程序。八、上位机程序安装,编辑图形化界面,连接各I/O点和软件点。九、各通信接口测试,协议提供的各项参数测试。10、系统联合调试和各I/O点功能测试。1一、系统试运行。数字量输入测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逻辑值; 脉冲或累加信号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发生脉冲数与接收脉冲数一致,并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最小频率、最

15、小峰值电压、最小脉冲宽度、最大频率、最大峰值电压、最大脉冲宽度; 电压或电流信号(有源与无源)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进行确认。 动作实验。按上述不同信号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数测点进行测试,并将测点之值记录下来。 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高保安数字量信号输入和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的检测等。数字量输出测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ON/OFF: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输出的规定的电压电流范围和许诺工作容量。 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检查:其电压或电流输出,必需符合设备利用书和设计要求。 动作实验。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测试全数数字量输出,并记

16、录其测试数值和观看受控设备的电气操纵开关工作状态是不是正常;若是受控单体受电试运行正常,那么能够在受控设备正常受电情形下观看其受控设备运行是不是正常。 特殊功能检查。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按设计要求进行三态(快、慢、停)和间歇操纵(1s、5s、10s)等的检查。模拟量输入测试 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不是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压力、压差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 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不是正确。 依照现场实际情形,按产

17、品说明书规定的输入量程范围,接人模拟输人信号后在传感器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计算确认是不是与实际值相符。 电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 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不是符合规定。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不是正确,严防电压型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端短路和电流型传感器的输出端开路。 依照现场实际情形,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输入量程范围别离在传感器的输出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计算确认是不是与实际值相符。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 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

18、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不是符合规定。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其内外部连接线正确。 静态调整:将流量传感器安装于现场后(探头部份必需完全浸没于静止的水中),在DDC侧测试其输出信号,若是此信号值与零误差较大,那么其将按产品和系统要求进行自动校零。 动态检查:模拟管道中的介质流量,然后在DDC侧测试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计算确认其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动作实验。用程序方式或手控方式对全数的AI测试点逐点进行扫描测试并记录各测点的数值,确认其值是不是与实际情形一致。 模拟量输入精度测试。利用程序和手动方式测试其每一测试点,在其量程范围内读取三个测点(

19、全量程的10、50、90),其测试精度要达到该设备利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特殊功能检查: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模拟量输出测试 按设备利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信其模拟量输出的类型、量程(容量)与设定值(设计值)是不是符合。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该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确认各类驱动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不是正确。 手动检查:第一将驱动器切换至手动档,然后转动手动摇柄,检查驱动器的行程是不是在100范围内。 在确认手动检查正确后,在现场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模拟其输入信号或从DDC输出AO信号,确认其驱动器动作是不是正常。 动作实验:用程序或手控方式对全数的AO测试点逐点进行扫描

20、测试,记录各测点的数值,同时观看受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是不是正常。 特殊功能检查:按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维持输出功能、事故平安功能等。 全数DO、DI、AO、AI点应依照监控点表或调试方案规定的监控点数量和要求,按本规定的上述要求进行。DDC功能测试 运行靠得住性测试,抽检某一受控设备设定的监控程序,测试其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 关闭中央监控主机、数据网关(包括主机至DDC之间的通信设备),确认系统全数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后,从头开机后抽检部份DDC设备中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同时确认系统框图及其他图形均能自动恢复。 关闭DDC电源后,确认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从头受电后确

21、认DDC能自动检测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状态并予以恢复。 DDC软件要紧功能及其实时性测试,按产品说明书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 DDC点对点操纵。在DDC侧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或在中央操纵机侧手控一台被控设备,测定其被控设备运行状态返回信号的时刻应知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在现场模拟一个报警信号,测定在CRT图面和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时刻必需知足系统设计要求。 在中央操纵机画面开启一台空调机,测定电动阀门的开度从0-50的时刻。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检查新风机操纵柜的全数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不是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人DDC,如24VAC应确认接线正确,无短路故障。 按

22、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新风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不是正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量程是不是和设置相一致。 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常。 确认DDC操纵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不是正确。 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看DDC操纵器和各元件状态是不是正常。 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提检测器检测按附表记录的所有模拟量输人点送风温度和风压的量值,并查对其数值是不是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不是正常。强置所有的开关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不是正常。强置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

23、确认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剂阀)的工作是不是正常及其位置调剂是不是跟从转变。 启动新风机,新风阀门应联锁打开,送风温度调剂操纵应投入运行。 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样为3左右),这时热水调剂阀应慢慢减少,开度直至全数关闭(冬季工况);或冷水阀慢慢加大,开度直至全数打开(夏天工况)。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样为3左右)时,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 进行湿度调剂,使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这时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而且到使送风湿度趋于设定值。 如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操纵时,应模拟转变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

24、测量值或稳固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固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新风机停止运转,那么新风门和冷、热水调剂阀门、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给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的要求。 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空调处置机单体设备调试 按新风机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风门、排风风门等应联锁打开,各类调剂操纵应投入工作。 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定的改变而转变,在通过一按时

25、刻后能稳固在回风温度设定值的周围。若是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能够适当提高PID调剂的比例放大作用;若是系统稳固后,回风温度和设定值的误差较大,能够适当提高PID调剂的积分作用;若是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误差超过范围,那么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固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那么是:第一保证系统稳固,第二知足其大体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度,应幸免系统振荡,并有必然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固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不是存在妨碍系统稳固的因素,作认真检查并排除如此的干扰。 若是空调机是双环操纵,那么内环以送风温度作为反馈值,外环

26、以回风温度作为反馈值,之外环的调剂操纵输出作为内环的送风温度设定值。一样内环为PI调剂,不设置微分参数。 空调机停止动转时,新风机风门、排风门、回风门、冷热水调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给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操纵的要求。 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操纵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置机的风量、风压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转变。当风压或风量稳固在设定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固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还应在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按新风机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

27、检查和确认。 若是需要,应使模拟操纵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回风风门的开度限位设置知足空调工艺所提出的百分比要求。送排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按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检查所有送排风机和相关空调设备,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其联锁、启/停操纵是不是正常。 按通风工艺要求,用软件对各送排风机风量进行组态,确认其设置参数是不是正常,以确保风性能正常运行。空调冷热机组调试 按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DDC侧或主机侧检测该设备的全数AO、AI、DO、DI点,确认其知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启动

28、自动操纵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这二种方式。 增加或减少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冷热负荷,查验系统负荷数值,确认能启动或停止的冷热机组的台数可否知足负荷需要。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和整个机组停运,查验系统是不是自动启动一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转变,确认冷却水温度旁通操纵和冷却塔高、低速操纵的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是不是正确。第三方设备通信接口的测试 确认第三方设备运行正常。 按设计和监控点表要求检查DDC与第三方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或通信线连接正确,确认其彼此之间的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格式、传输速度等知足设计

29、要求。 在主机侧按本规定的要求,检测第三方设备的全数监测点,确认其知足设计、监控点表和联动连锁的要求。大体应用软件设定与确认 确认BAS系统图与实际运行设备一致。 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BAS中主机、DDC、网络操纵器、网关等设备运行及故障状态等。 按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BAS各子系统设备的传感器、阀门、执行器等运行状态、报警、操纵方式等。 系统功能与监控点表的功能一致。 确认在主机侧对现场设备进行远距操纵操作。系统联动调试 系统的接线检查。按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主机与网络器、网关设备、DDC、系统外部设备(包括电源UPS、打印设备)、通信接口(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传输线型号规格是不是正

30、确。通信接口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度等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通信检查。主机及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本系统其他设备通信是不是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端障。 系统监控性能的测试: 在主机侧按监控点表和调试大纲的要求,对本系统的DO、DI、AO、AI进行抽样测试。 系统有热备份系统,那么应确认其中一机处于人为故障状态下,确认其备份系统运行正常并检查运行参数不变,确认现场运行参数不丢失。 在主机侧对上述单机设备进行抽样测试。 系统联动功能的测试: 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硬连接方式联动,那么按设计要求全数或分类对各监控点进行测试,并确认功能是不是知足设计要求。 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通信方式连接,那么按系统集成的要求进行测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