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117.15KB ,
资源ID:4620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20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实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实践报告.docx

1、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名称】 关于北京市海淀区外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实践团队】 北京科技大学燕京夏梦实践团【实践时间】 2009.07.102009.07.23 【实践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北京市海淀区前八家村【实践主体】 一、实践课题背景: 由于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都市,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北京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省地农民进京务工,他们为北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使得北京成为人口流动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北京科技大学燕京夏梦实践团旨在通过调

2、查北京市清河镇进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情况,了解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以及各项实地活动,探究进京务工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的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为促进社会的和谐贡献微薄之力。二、实践的主题: 着眼现实社会,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探寻解决方案,为社会进步贡献微薄之力,尽大学生之职,实践北科大“崇尚实践”的校风,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实践的方式: 统筹实践有关的所有因素,权衡利弊以及可行性,决定采取以下实践方式: (1)调访:1.在农民工聚集地进行家庭访谈,了解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2.在农民工密集区发放填写调查问卷(含社会人士和学生两种类型)。3.

3、联系清河小营桥村、红星小学、前八家小学等相关机构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了解农民工子女在京受教育的现状以及国家政策落实的情况;(2)互动:1.举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主题宣讲活动,提高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孩子求知愿望;2活动过程中设置大量学习类竞赛,并发放奖品(学习方面),使得孩子们尝到好好学习的甜头,激发学习热情。这样在无形中也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给他们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缓解了他们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在人格上不过早受到摧残。3.联系社会慈善机构和其他单位,本希望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社会帮助,可是,由于时间关系,都一一作罢。(3)调查结果分析研究: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问题分析

4、 与农民工交流过程中现象分析农民工之子女生活学习分析四、调查对象:红星小学,东升驾校(农民工聚集地)、常住居民,村委会主任、学校领导及值班老师等;中国慈善基金会、北京市慈善协会、华图图书公司、华民慈善基金会等 【报告正文】【关 键 词句】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一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所处社会环境及其受教育现状 只有深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来龙去脉,清楚的知道实际的情况,才能按图索骥,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这一社会棘手问题。1、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及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上学的民工子女已经超过了20万人。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机会多、工作水平高以

5、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量农民纷纷进京务工就业并短时期的居住在北京。不言而喻,也给北京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尤其突出。北京市的农民工超过300万,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四川、安徽、内蒙、甘肃等地。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终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流动儿童有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荒废这人生关键的塑造期。 2、 国家和社会的采取的措施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6、和措施。中央政策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也结合各地的实际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1998年,原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制定了流动儿童就学暂行办法,打破了必须以户籍所在地政府为主接受教育的壁垒;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建立进城务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和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政策;2006年4月19日,由国务院农民工办、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在北京成立;2007年10月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

7、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然形势严峻。二、现象分析及问题探究学校方面:(一)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紧缺一是现有学校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就学的需要。我们调查了清河镇红星小学等多所民办学校,其校园占地面积狭小,而招收的学生远远超过其容纳的最大量,就红星小学而言,学前班一个班的人数在48到60之间,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限度的45人。简易建造的教室中间用隔板一分为二成两间教室,教学空间狭小。各种教学设施十分匮乏,所需的硬件

8、设施严重不足, 课本、桌椅、实验器材、体育器材等都不能满足教学所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工家庭把孩子送入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公办学校难以敞开接受全部前来报名的农民工子女。二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我们的调查中,共发放学生问卷100份,收回80份,其中65份有效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在民办学校中,一个班的各门课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老师的占21.54%,一个老师教多门课程的占32.31%,而每门课程有单独老师的仅占18.46%。按照2001年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应为1:19,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应为1:13.5的配备标准

9、。在民办学校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是1:24,初中没有明确统计数据,但比例已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工资低,教学环境差,使很多老师不愿到民办学校上课,且已有的老师也不能保证都具有专业的教师水平和能力,这也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给学校安排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二)民办学校办学步履维艰,质量无法保证这里的民办学校是指农民工子弟学校。正如专家所言,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民办学校面对办学用地困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红星小学在学校用地的使用权上与村委会存在纠纷,政府一方面要维护当地的规划建设,一方面要保证在红星小学

10、的近1000名学生有学可上,法院也很难做出抉择,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而类似的问题存在很多。在教育经费上,民办学校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筹措资金困难,使学校发展受到制约。国家现行法律中对此类民办学校的保护不够健全,很多权利处于边缘状态。收取赞助费,家长普遍反映费用偏高。调查发现学校与学校的收费标准差距甚巨,学费、杂费等从200元/学期5000元/学期不等,而这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是相违背。缺乏资金,民办学校的质量不能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三)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大,安置管理困难 在学生调查问卷中,被调查学生大多年龄为7到14岁,16.92%在北京近郊上学三年左右,12.31%学生在四年以上,而其余的

11、在家乡上学或随父母工作频繁转学。44.62%的学生能适应学校生活,但亦有约17%的学生不太适应学校生活。农民工子女居无定所,流动性大,住址核查比较困难。部分农民工为了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办理暂住证时申报的住址都比较靠近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以至造成部分地段的农民工子女生源过多,学校无法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设施,对学校而言,其管理也相当的困难。加之未成年人无需办理外来人员的暂住登记,致使难以准确掌握需要接受义务教育适龄流动儿童的数据。因此,无论是教育经费由中央拨付还是地方政府拨付都难以固定在特定的学校和地区。同时,流动性强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难以有效监控这

12、些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家庭方面:(一)农民工家庭收入微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弱势。子女教育支出占到了家庭收入的相当比例,这严重影响到农民工生活生计。农民工工作时间长、收入不高,78.5%的农民工每天超过8小时,甚至有17.3%的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到了78.5%。而农民工家庭普遍多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占了88.8%,甚至四个子女以上的家庭占6.1%。(二)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子女没有稳定的学习环境农民工是为了生计四处奔走,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随工作的迁移而不停的改变住所,孩子也随父母一起迁移。居无定所的生活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

13、,正处于适龄学习时期的孩子来说,没有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三)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孩子心理负担大在调查中先是26.04%的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家庭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有关,57.29%认为有关, 11.46%的家长表示无关,仅有6.25%的人认为完全无关。在问及家庭教育方式时,43.75%的表示是批评式和打骂式 ,22.92%的表示是惩罚式,而对孩子发展最有利的鼓励和谈心的引导方式仅占23.96%和19.79%,其他方式占 8.33%。由下表可知,65.63%的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农民工教育子女的方式部分合理部分不合理,15.63%表示合理,有16.67%的表示都不合理。多数

14、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辅导,只是简单的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在表1您怎样看待农民工教育子女的方法都合理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都不合理人数156316比例15.63%65.63%16.67%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等。家庭教育方式的简单粗鲁,导致很多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他们寄托了所有的期望,被爱成了一种负担。而其他方面,诸如辛苦务工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巨额”投资,对他们过高的期望像铅一般沉重的压在孩子们的心头,使他们感到不安、烦躁和自责。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显示,83.67%的农民工子女对父母在外务工抱有理解的态度,认为父母为了家庭,工作很

15、辛苦。这种理解的态度无形中对孩子们的学习也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农民工子女教育孩子方式 (四)家长与学校沟通较少,对学生的学校学习了解不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其对适龄儿童的教育百利而无一害。但从我们的调查中有这么一组数据:表2学校多久开一次家长会经常开有时开从不开人数122535比例12.31%26.15%36.92%(所示比例=每题每个选项所选人数/总人数)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从不开家长会的占36.92%,有时开的占26.15%,经常开的仅占12.31%,部分问卷对此问题没有给出选择。而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家长会并没有达

16、到应有的目标。在调查中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大哥说,这些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几乎很少开过家长会,我们若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就只能自己去学校问班主任老师,或者打电话问学校的主任,学校也不给家长寄成绩单,我们很想知道娃到底在学校学的咋样,但是学校那边也不冷不热的,心里没底。从学校方面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却是这样,一位红星小学的值班老师告诉我们说,每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都不来,来的也就附近的几个,我们也很为难,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要我们咋办。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为孩子学习搭造通向人生道路的两个桥墩没有和谐的联系起来,其诸多弊端可想而知。在巩固原来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开辟多渠道的沟通联系已是现实问题。学生方面:

17、纵观社会各层,农民公子女无疑处在一个畸形角落,扮演着与社会形态恪恪不入的角色。从大方向上来说,造成这一结局有两方面原因:孩子自身原因和所处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自身因素是次要的,而所处的环境是决定因素。 农民工子女所处环境主要分为社会环境和物态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是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等;物态环境主要是家境、校况和政府政策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子承父德”不论过往今昨,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经过系统的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家长大多学识浅薄,工资微薄,教育孩子方式不当。农民工子女家长收入很低但农民工子女因手续不齐而未能享受政策,增加了家庭负荷,无疑雪上加

18、霜。在被调查者当中,有表示希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都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升学公平对待”,“不要收借读费,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待遇”等意见。有一位来自湖北的大姐带着三个孩子在北京打工,每个孩子每学期的“赞助费”为600元,三个孩子一年就得交3600元,平时各种名目的收费30元、50元的有很多。还了解到在其他学校中,家长的工资一次性交够六年的借读费近万元,很多农民工感慨到学校收钱太厉害了。学费、杂费等从200元/学期3000元/学期不等,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收费标准不一样。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的父母由于生活所迫,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教育好孩子,可以大胆的说,总体上,它们的家庭教育是一片空白。这就给农民工子

19、女的成长致命一击,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优劣程度不言而喻。除孩子们父母外的亲人,一言蔽之,不是很理想,爷爷奶奶大多目不识丁,叔叔阿姨与父母无异,所以农民工子女所处的后天环境不堪目睹。孩子们在学校的同学朋友大都处境和自己大体一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己也没什么两样,获益不多,长时间如此,上进很慢,没什么大进。如此一来,市井意识愈强,小利思想渐浓。这对少年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间接摧残(这声明一下,不是农名工子女不如人,只是就题论题,教育环境而言)。你的课外活动是什么?体育活动阅读书籍兴趣小组基本没有人数2216417比例27.69%20.00%4.62%21.54%以上的结论很明了了,农民工子女所处

20、的社会环境尤其恶劣,农民工子女受到教育情况堪忧。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所处的物态环境也不理想。孩子父母多出身于农村小城,背井离乡,异地谋生,实属不易,家庭收入微薄,出去食宿,所畜不多,留给孩子就更少了。经济来源堪忧,孩子们所享有的教育投入不值一提。例如:孩子们几乎没什么课外书,更不用说电脑什么了。在孩子自身上来讲,应该就孩子品行和心理两方面而论。经过调查,社会各层对孩子的品行鉴定如下:他们要不和父母一块在打工基地上学,要不和父母身处异地,在老家上学。在老家上学,孩子自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塑造,价值观塑造大受其害。孩子们没有父母照顾,心理上变异,影响整个人生。政府一些政策是很好的,但农名工人数众

21、,难以全都照应到。这些孩子在北京等城市上学,最多只能上到初三(不能参加高考),归根结底主要是户口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解决的。(红色表示不好,白色表示一般,浅蓝色表示较好) 经过调查,社会对农名工子女平价大体如上图: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总体还行,但综合素质很低,道德素质一般。心理上,他们大多很自卑,没有很好的价值取向。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

22、样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稍有失当就可能增加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就有可能滋生出多种反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和恰当的矫正,就有可能外显为非正常的,甚至违法的社会行为, 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走上犯罪,乃至反社会道路,其结果必然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给城市生活造成威胁。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使他们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学校因此要及时制定应对策略,不断缩小民工子女与本地生的差距是当前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重视对农民工子女心里的教育. 四、我们的建议:(一)平等教育,完善教育制度

23、今年来社会国家关注民工生活子女教育状况的热情日渐好转,力度逐渐加大。国家不断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切实保证保护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但经过我们这几天的调查发现,基本上只是形式上的,落到实处的是在是太少了,我个人认为原因有:1.有些政府部门基本上只是理论学习,根本没有落实民工子女的身上,他们只注重形式,应付政策,拿国家的钱,吃百姓的饭,不管百姓的事,似乎民工子女压根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似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片面的,不论是在北京市的部分镇区还是在其他省份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很是不容乐观的,很过民工根本就不知道有这种政策。比如说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就业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等;2.民工父母的意识不够,一些

24、父母,可能是文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家里条件确实不怎么好,能让孩子上学识字就可以了。还有些父母对国家政策已经相信透了,耳朵里每天响着有着有那样的政策,利民策略,但是身边的孩子教育问题一点也没有解决,还是老样子。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政策的具体落实。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利民政策的落实和监督,真正做到人民得到好处,感受到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帮助。另外建议国家颁布并落实这样一项政策:取消城市户口农村户口两种身份,一律同等对待,现在为了户口已经有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把他们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可是因为户口问题,得交借读费,而且还很高,这对于一个以打工为生的民工家庭

25、来说是很大一大笔支出,收借读费,赞助费,建校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部分针对不是 城市户籍,这些理由确有些荒谬。应该整顿一下这种不好的现象,户口问题不能同意,但是借读费可以想象办法让学校取消了,不然这会给民工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不良的影响:一种受歧视受排挤的感觉。为了保障经费来源,新义务教育法第44 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这次重大的制度改革,改变了过去以薄弱的县级财政为主的状况,使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得到了切实保障。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政策实施过程的效果则以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因此,

26、还需要制定一个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保证农民进城以后,在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当地政府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到他们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去,使农民工子弟和当地居民职工子弟一样接受义务教育。3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正逐步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克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农民工子女比较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

27、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二)多方面巩固发展民办学校1. 以公办学校作为解决问题主力的可能性公办学校师资力量较雄厚,有舒适的校舍、完备的教学设施、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因此公办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流动儿童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分期收费的办法。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就学等。2.“两条腿走路”鼓励和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我们看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城市还没有做好安置农民工家庭的准备,还不具备让所有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接受“一

28、视同仁”的义务教育的能力,公办中小学校的全面接收还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坐等所有的措施都到位,很多农民工的孩子可能已经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要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来填补农民工子女上学需求的增长。由于政府建设新的学校在财力上有一定的困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办学校的容量又有限,而且公办学校要优先解决当地适龄学生的入学问题,因此流动子女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公办教育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仅靠公办学校解决流动子女入学问题是不可能的,应该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应该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设立条件酌情放宽,但同时应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消除安全、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隐患。例如民盟成都市委提

29、出建议:降低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鼓励大机构、大资金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定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实施严格的民办学校财务安全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措施,防止在办学硬件、课程开设、教师聘用等方面的“偷工减料”等。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同时政府应提供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学校在消除卫生、安全隐患和教师取得相应任职资格的前提下,应当放宽办学条件和审批程序,若学校符合标准,则承认其合法性;对于不合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存在严重隐患的,则要坚决取缔;二是对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办学者应要求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教师应具有

30、中师或以上的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三是要通过科学的办学成本核算,建立适度的学杂费收取标准,杜绝办学单位或个人利用教育市场供求关系的暂时失衡以牟取暴利;四是对达到标准的学校,要在教学设备设施、课程计划、教材使用、学籍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组织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帮扶,鼓励各类公办学校在图书、设备、仪器、师资等方面给予民工子弟学校帮助,以促进这类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流入地政府提供资金,向社会公开招标,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与承办单位签定合同,由政府提供学校的基本建设经费。建成后,由学校向政府提供办学计划和财政预算,政府按照当地生均教育经费水平,对学校

31、给予资金支持。作为政府采购的承办方,学校有权自主使用资金,有权招聘和解雇教师,并负担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义务。除了要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有权设置针对社会需要的其他课程,并有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自由。家长和学生有挑选学校的自由;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必须对承办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学校的日常运作在严格的法律和管理限制下进行。好处显而易见:不仅有利于学校之间的竞争,使更好的学校有更大的发展,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减少地区带来的差异化教育。(三)探索农民工子女管理模式 实施电子学籍制度,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农民工子女具有较强的流

32、动性,加之未成年人无需办理外来人员的暂住登记,致使难以准确掌握需要接受义务教育适龄流动儿童的数据。因此,无论是教育经费由中央拨付还是地方政府拨付都难以固定在特定的学校和地区。同时,流动性强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难以有效监控这些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因此,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全国电子学籍网络化管理,是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学籍动态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四)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健全的捐赠机制,使得社会捐赠的资金得到良好的利用,起到最大的效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很多有爱心的先富者,应该鼓励他们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入教育流动人口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