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50KB ,
资源ID:46124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124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docx

1、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问题翻开了另一扇窗户。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开展的方方面面。自我同一性确实立,对于青少年的安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的开展周期与开展课题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开展课题的八个开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学说。认为人一生的开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据此,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开展阶段,每个开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开展课题,他称之为心理社

2、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见下表 开展阶段年龄stage(age)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心理社会品质psycho-social virtue婴儿前期infant(0-1)信赖对不信赖rust vs. mistrust希望hope婴儿后期toddler(2-3)自律性对羞耻疑心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意志力will, determination幼儿期preschooler(3-6)主导性对罪反感initiative vs. guilt目标,勇气purpose, courage儿童期school-age chi

3、ld(7-12 or so)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能力petence青少年期adolescence(12-18 or so)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忠诚fidelity, loyalty成人前期young adult(the 20s)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 isolation爱love成人中期middle adult(late 20s-50s)繁衍对停滞generativity vs. Self-absorption关心care成人后期old adult自我整合对绝望integrity vs. des

4、pair睿智wisdom但在此,危机有着开展的意义,它并不意味着灾祸临头,它指的是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个体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或完成的开展课题。艾里克森认为根据开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样式,个体会形成两个极端品质。接近成功的一端,就会形成积极的品质,这是一种有利于人格健全完满开展所必须掌握的心理社会的根本态度。而在开展课题上的失败会导致个体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一个点上。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开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艾里克森认为,每一个开展阶段的课题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及后几个阶段开展的可能性有密切的关系。在这八个开展阶段中,青少年

5、期是艾里克森聚焦的开展阶段。正是在论及青少年期的开展课题时,艾里克森提出了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ego identity。他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石,也是他最大成就之所在。 二、青少年期的开展课题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开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1219岁左右。艾里克森正是因为对这一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表达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开展的过渡。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开展中,对自我确实认和对有关自我开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开展的时间维度。而自

6、我同一性确实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开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骤雨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憾了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答复它,并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成大人了。获得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开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如果年轻人

7、不到达同一性确实立,就有可能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开展。统一性扩散指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如果难以忍受这一过程的孤独状态,或者让别人去做我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就会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终究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没有形成清晰和结实的自我同一性。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成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在艾里克森看来,同一性扩散和消极同一性可以解释美国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许许多多骚乱和攻击现象。因此,他称之为同一性扩散、混乱的危机。他指出:如果儿童感到

8、环境对允许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在的所有表现形式进展彻底剥夺,则,儿童就会以野兽突然被迫保卫其生命般地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进展抵抗。确实,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如果没有同一性的意识就没有生存的感觉 E.H.Erikson ,1964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消极的同一性或角色混乱,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Virtue of Identity。忠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按照社会规去生活,尽管它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这并非要求青少年承受不完善,如果我们热爱我们所在的社会,我们当然希望它变得更加美好,但忠诚意味着我们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能奉献自我

9、,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性确实立关系到一个人的安康开展,关系到他能否良好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三、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自我同一性确立是青少年期的开展课题,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种种危机和失败,对于同一性形成中的危机和失败,不同心理学家都曾有关注和论述。一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极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过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艾里克森称之为狂热主义fanaticism它是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

10、方式。这些人将其他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围,将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他们的绝对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超越这种绝对主义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种情形是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 艾里克森 称之为拒偿repudiation,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认自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将自己熔于*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的群体,如:崇拜组织、黩武暴力组织、复仇组织、吸毒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中别离

11、出来,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他们有自己的fantasies热衷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这两种情形伴随着所艾里克森说的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的选择。二马西亚J.E.Marcia的研究马西亚的研究拓展了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根据他的同一性状态identity status研究,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失败:即过早地取消对同一性的寻求,即早期完成Foreclosure和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开展的重大问题进展过自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

12、仰反响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象固定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可能性的开展。了解同一性早期完成的青少年的特点,有助于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那些处于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可能具有以下的特点:他们竭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十分尊重权威;他们的自我评价还建立在他人所成认的根底上;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较易附合他人面而缺少自主;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很少会自己思考,不会沉思;他们较少焦虑,但比拟刻板和浅薄;在同性和异性中都缺少亲密的关系;他们的智商与其他人差不多。但在遇到紧的认知任务时,就难以做出灵活

13、的和适宜的反响;他们喜欢有组织的有秩序的生活;他们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父子之间,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如在高考志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异性朋友的选择时。同一性扩散,即经历了一段颇长时期仍几乎没有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常常无法发现自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他们的不良表现主要有:可能选择与他的家庭、国家完全别离的态度。并地表现出一种长久的病态的同一性。永远也无法做到一贯忠诚,无法兑现他的承诺、承当他的义务;对自我的评价较低,自尊心较低。难以承当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是冲动的,思维缺乏条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常常是外表的凌乱的;他们虽然对自己父母

14、的生活方式不满,但他们没能力按自己的方式有序地生活等等。三小柴木启吾关于同一性扩散的论述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同一性扩散主要有表现为以下6 点:1 同一性意识的过剩:片刻不离地考虑自己是什么人?、该怎么做等,本人完全被其束缚从而失去自己。2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有自我全能的感觉或梦想无限的自我,从而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选择和决断,也成为不可能的了。他只能不断地回避选择和决断,陷入一种麻痹状态。3 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或拒绝与他人交往,或被他人所孤立,或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4 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

15、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限于一种无力的状态。5 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或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6 否认的同一性的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成认的集团,承受被社会所否认、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四日升关于中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日升以中日青年为研究对象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展了跨文化的比拟研究,提醒了中日青年同一性开展的性别差,年龄差,中日差。日升的研究还涉及了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其它心理侧面包括自尊情感,独立意识,对人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认知,意识之间的关系1991-1993。这种跨文化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大影

16、响。 四、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主要原因探讨很多临床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开展课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开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关心与干预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威胁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在主观方面1 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面而真实的自我存在。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教育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青少年解决这种矛盾,帮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省、解剖他们的

17、自我观念,以便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到达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与现实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开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又可能使个体无法企及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从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安康开展。在青少学生中经常展开有关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青少年进展有关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

18、不正确的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能具有极积的人生追非常有必要的。2 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自我同一性还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附属于*一个社会、国家和集团,他承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缺乏。他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去行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这可能表现为:过高地期待社会,希望社会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不能承受正常的社会规的约束而肆意行事;对现存的*些

19、社会现象无法容忍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加以对抗或彻底逃避。这样的青少年思想上很偏激,很可能发生人际交往障碍,逃学,攻击,厌世等问题行为。关于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有时在我们的教育中会出比拟片面进展的情况,我们往往只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奉献,而忽略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去正确认识社会,帮助青少年去适应外部世界,教给他们必要的处世技能。二在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1 家庭方面1 家庭环境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根底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是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

20、一性的形成。2 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开展进展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开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展自我探索的时机。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3 父母的期望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

21、上是被剥夺了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可能,艾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开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还有一种不当期望,即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他自己的开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消极自我同一性选择的家庭教育因素。在另一些病历中,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找和保持一个的适当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艾里克森,19682 学校教育的影响1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教师以大纲为依据,

22、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面对学生统一要求和讲授,再加上课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开展的空间也非常小。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没有做到有机地统一。新的教育形式下,新的教育举措减负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而且,由如何减负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2 学校中的归属感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

23、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社会环境艾里克森非常强调社会环境对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垮掉的一代,青少年的普遍伤感也就缺乏为奇了;60分万岁打砸抢是青少年问题,更是社会病态的反响。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值得他们尊重的主流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开展的前提与背景,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所在的背景文化。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仰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现在对代表着社

24、会最新时尚的青年人有一种时髦的称呼叫新新人类,他们代表着一种追求和一种认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这种追求和认同称为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其次,社会中应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的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展模仿。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典范,就可以

25、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典范,而有的只是被炒作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呢?第三,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响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的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当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乃是指对成人

26、承当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观,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展选择,经过屡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P157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转转。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到达自我了解(C.George Boeree,1997)。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安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

27、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开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参考文献:1美 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教育,19982 日升著:青年心理学,师大学,19933 日升;自我同一性一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第2期4 日高木秀明日升:关于中日青年亲子关系、友人关系和自我同一性相关的比拟研究,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实践研究指导中心纪要,1992年第8期5 Broson,G.W. Identity diffusion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28、and Social Psychology,1959,414-4176 Waterman,A.S. & Waterman,C.K.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s in Ego Identity status during the freshman year at colle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1,5,167-1737 Waterman,A.S.,Geary,P.S. & Waterman,C.K.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 in Ego Identity status from fres

29、hman to the senior year at colle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4,10,387-3928 Waterman,A.S. & Watermam,C.K.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shman ego identity status and subsequent academic behavior: A test of the categorization system for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2,6,1799 Whitbourne,S.K.,

30、 Telsma,B.M. & Waterman,A.S. An Eriksonian Measure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tudent: A ree*amination of Constantinoples data and a partial Replic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h,1982,18,367-37110 Stegarud,Solheim,B.,Karlsen,M & Kroger,A.J. Ego identity status in cross-cultural conte*t: A repli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