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4.92KB ,
资源ID:46062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062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项目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项目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docx

1、项目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项目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长:刘敏(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主任 教授)项目组副组长:廖晓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副教授 副主任技师 )崔江龙(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副主任技师)项目组成员:赵佩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副主任技师)舒 文(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党总支书记 主任技师 副教授)刘 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主任 副教授 副主任技师)李寿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王玖红(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管技师)姜 东(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管技师)王江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医学检验教研室主任、讲师)一、项目背景

2、(一)行业背景医学检验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产业,其形成和发展源于两大方面:实际需求和市场规律。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府需求,政府提倡“医疗安全、服务绩效”二是临床需求,质量保证、服务到位历来视为行业生存标准。三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再就是市场规律、医学检验行业同样面临市场竞争,独立实验室、临床的POCT、医保的选择这些方面都对实验室带来较大冲击。近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国内医药水平迅速提高,医学检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医学检验在技术和管理两大方面形成更快、更高、更准发展势头。多种检测项目、检验手段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

3、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内一些医科院校相继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 目前许多大、中型医院的检验科室都已引入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但在我省及部分周边省份一些市、县级及以下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中专学历的检验技术人员仍是检验科室的主力军,由于专业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医学检验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基层医院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急需补充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这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人才需求

4、分析宜春市辖有3市6县1区、156个乡镇,总人口520余万人。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4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其余均为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450人,其中检验人员342人,仅占3%,并且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多数只有兼职检验人员或无检验技术人员。预测宜春市近五年对检验人才需求约600人。赣西地区与宜春相毗邻的萍乡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4个(未含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7689人,检验人员仅208人,占2.7%。 新余市城区内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5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49人,检验人员82人,占3.8%,以上两

5、市从事检验专业工作的人员也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还是空白,检验人才明显不足。以上分析表明,赣西地区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缺口还比较大,作为赣西地区唯一一所培养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学校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赣西地区绝大部分检验人才的培养任务。为适应新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为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要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才能适应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趋势。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高职检验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将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新思路和新

6、起点。(三)专业定位主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多方面潜质、多方面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与人际沟通素质,既能从事医学检验第一线工作,又能参与组织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临床医疗机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分工较细,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医学检验相关企业的工作,一般工作面较宽,工作任务变动较大。不同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所差异。基于这样的调查分析,本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如表3-4-1所示。表3-4-1专业定位服务方向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学检验相关行业等。就业岗位医院、其他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

7、全面发展的,具有多方面潜质、多方面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与人际沟通素质,既能从事医学检验第一线工作,又能参与组织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检验士(师)资格证 主管技师证等二、专业建设基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40多年办学经历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社会培养或培训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中专层次)近5000人,这些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活跃在省内外各级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公认和好评,部分人员已成为行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实现转型,由培养中专层次过渡到大专层次,2001-2002年我们与宜春学院合作,招收了

8、2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大专班)共计109人。2003年我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本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三年制高职学生。目前,我院已具备一支具有较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建有包括仪器设备和实训场所较为充实的实验实训条件。2008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教研室于2010年评选为“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实施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二年在学校

9、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校内实训,第三年在实习工作岗位顶岗实习),着力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显著保持专业特色,拓展专业方向。根据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从2009级开始,我们在原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学科、职业通用课程教学比重,探索实现“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先后两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课程体系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优化、更新,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专业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提升专业教学水准,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

10、检验被确立为省、院级精品建设课程。 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主编、参编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检验等共计7本教材,发表论文15篇,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三)师资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特色鲜明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职教师共1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 8人,占专职教师的61.5%,中级职称3名,占23%,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双师素质教师11人,占84.6%;兼职教师10名,专兼教师比为10.78, (见表3-4-2、图3-4-1 )。 表3-4-2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职师资结构统计表年龄结构年龄3031-4041-5051人数3352比例()23233915职称结

11、构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人数4432比例()3131231515%31%31%23%正高职称副高职称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图3-4-1专职教师结构比例图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初步建成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均为来自临床医院的技术骨干或行业能手。(四)教学设施完善、实践环境优良围绕培养学生提升专业岗位能力的目标,校院合作建立了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内实训室有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化学等基础功能实训室和虚拟实训室,总建筑面积3700余m2,仪器、设备总值580多万元。为了加强学生基础实验、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

12、上述实验实训室于2008年均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改造扩建,使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 同时学校为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教学工作,培养符合医院要求的合格人才,与医院密切合作,共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目前共与省内外20余家医院合作签约确定了实习基地。(五)“双轨并进、课岗融通”、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以职业技能梯进训练为顺序,将相关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按职业资格考核需要对课程加以整合,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核融通。见图3-4-2)双轨并进、课岗融通课程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基于价值引导的情境化人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人文素

13、质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职业综合素质课程基于检验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特殊能力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图3-4-2 “双轨并进、课岗融通”教学模式(六)校院联合共谋发展、共建共管初见成效 专业在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面向医药等卫生行业,联合宜春市多家医院或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目前已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10名医学检验一线的专家、检验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见表3-4-3) 表3-4-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 务姓 名工 作 单 位 及 职 称主任委员崔江龙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副主任

14、委员舒 文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技师、副教授委员赵佩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教授、副主任技师委员陶 萍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委员刘 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技师委员王玖红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主管技师委员姜 东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主管技师委员廖晓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副教授、副主任技师委员王四利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副主任技师委员余海根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主管技师(七)坚持双向联合、实现校院良性互动 与市、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校院联合进行医学科研和技术攻关,专业

15、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工作,为医院及各级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服务。本专业每年定期选派青年教师进入临床一线顶岗实践,并参与医院检验技术开发研究,及时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根据检验岗位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校院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办学活力不足有待提高。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进一步优化。还需加大校院共同开发项目课程的力度,进一步开发综合性实训项目。2、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如:学生实训、顶岗实习、考核办法、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需进一步拓宽加强

16、。3、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校院联动机制,尤其是医院参与教学改革等激励机制,真正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能大师”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以岗位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医学检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以常用检验项目及其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为主要任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及校本教材,并通过工学结合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

17、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强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实验实训中心和基地建设;加强与实习医院、企业的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发挥高校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三年建设,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产学合作等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起到示范性作用。(二)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改革传统的“2+1”培养模式,创立“1个中心、4个模块、4个阶段”的

18、“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按照“双线并行(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三位一体(合作-互利-共建)、四步推进(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原则,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快课程建设,三年内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2-3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强化3门专业核心课程。(3)根据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体现岗位工作过程,强化操作技能为目的,完成4门校本实训教材建设,制作6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课件,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对接、三挂靠(对接行业;挂

19、靠临床实践、挂靠科技研发、挂靠社会服务)”教师培养机制,按照“校院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思路,校院合作打造一支具有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的管理团队,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及教学、科研与服务能力兼备的技术团队。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通过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聘请4-6名行业骨干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教师3-4名以上到国内院校进修,参加“双师”培训;同时每年安排2名以上青年教师到医院检验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实现高职教育教师和管理者队伍的根本再造。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通过改扩

20、建形式建成一个与岗位环境相似、“教学做”一体的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包括微生物学检验实训室、生化检验实训室、临床检验实训室、寄生虫学实训室、免疫学检验实训室、血液学实训室、虚拟实训室等),并在中心内新建一个仿真门诊化验室,加大工学结合力度,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与建设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并成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的场所;同时重视规范管理,拓展功能,注重实效。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在专业及专业辐射领域的社会培训、继续教育、健康咨询及义诊服务等社会功能。(三)基本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

21、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中心的的课程模块;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专兼结合要求,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的教学、培训、科研功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带动本专业群所覆盖的药学专业,真正形成学院品牌专业的群体示范与辐射效应。五、建设内容与措施(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建设要求围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有效构

22、建“院校共赢、走向融合”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工学结合、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瞄准职业岗位,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2建设内容(1)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多方面潜质、多方面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与人际沟通素质,既能从事医学检验第一线工作,又能参与组织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可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学检验相关行业等从事检验工作。(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2+1”培养

23、模式,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本专业以岗位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及附属医院检验科为平台,以加强院校合作,促进就业为发展动力,以培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紧缺的检验人才为主旨,创立“梯进式144”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为中心,按“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开展教学,按照“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定岗实习”梯次推进能力提升的培养途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见图3-4-3)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块基本素质模块岗位认知 仿岗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岗位图3-4-3“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

24、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将知识、能力、素质三大体系有机地构成医学检验技术完整的教学体系。2)强调专业职业能力,在强调学好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毕业后不仅具备专门技术能力,同时具备适应性更广的综合能力。3)强调知识的交融性,在专业知识结构中包括了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4)特别强调应用能力,尤其是学生毕业后应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等级证)。“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办法: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在校内学习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到医院进行岗位认知性见习,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岗位有初步

25、的感性认识。第二学年,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专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仿岗实训,并到医院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践。第三学年,进入医院检验科顶岗实习。使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走出一条“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见图3-4-4)仿岗实训岗位实践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专业技能课岗位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到医院真实环境下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仿岗实训到医院进行岗位认知见习,对岗位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岗位认知顶岗实习进入医院检验科顶岗实习升提升力能第三学年第二学年第一

26、学年图3-4-4“梯进式144”人才培养途径(3)深化校院合作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行业、产业优势,重点选择2-3个先进医疗机构和相关医药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院合作示范基地。以校院共建专业为载体,以技能教育培养计划为基点,将技师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分之一教学任务在医院或企业完成,专业课程分别由学校和医院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见图 3-4-5校院合作运行机制)。理、实一体实训室 评价反馈从业所需技能、知识、素质提炼、分析岗位职责、典型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分析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校院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校院共同实施与监控校内理实一体实训室、实训基地校外

27、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院、社会共同评价确定专业典型工学项目和任务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规范教师学生主管员工校院合作单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职业综合素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图 3-4-5校院合作运行机制示意图校院深度合作内涵主要包括:开展人才市场和就业跟踪调研 市场调研是改革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改革工作的依据,目的在于了解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等。研究人才培养路径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和整合,制定出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确定人才培养路径,提交行业专家评审。组织医院参与专业建设、

28、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的教育核心就是医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学校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建设等,如医院的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并按行业的岗位群制定教学计划,并承担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这样学校就能适应行业需求,向医院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建立与合作相关的制度 校院合作是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教学与实践的合作,更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应有相应的制度来调节、规范和推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作为权威性纲领文件进行调控和指导性实施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课程建设(1)建设要求按照“双线并行、三位一体、四步推进”原则,紧扣“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培养两条主线,

29、大力推行“合作互利共建”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提高采用“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四步推进的方式。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中心,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组织课程模块。在课程建设中,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将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融入专业教学 。(2)建设内容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模块体系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构建为4个模块, 即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

30、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4个模块的课程涵盖了高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见图3-4-6)临床输血与检验、卫生理化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医学文献检索、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论文的撰写等专业拓展能力 思政课、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人际沟通与交流、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Visual FoxPro、军事训练、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临床医学概要,使学生具有辅助临床诊断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生物

31、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课 程 模 块 体 系图3-4-6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模块体系 2)依据行业标准、精选课程内容打破学科体系结构,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规范要求,整合课程,推行“课岗融通”改革。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就业导向,将项目课程考核评价与社会、医院(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考试接轨。(见图3-4-7)课程内容改革思路职 业 标 准模块知识选取原则:服从医学检验专业职业问题取向 支撑后续课程:应用实例、项目任务 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会应知内容 符合心理与学习动机发展规律实践技能选取原则:服从职业问题取向 检验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