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73KB ,
资源ID:46039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6039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绪论小节.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绪论小节.docx

1、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绪论小节绪论小节一、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溯源 中国 西方 (二)广义与狭义(辞海) (三)本书的认识 1、界定 2、三个层面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连接相融合的精粹 (一)民族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二)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三)整体性、综合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四)民族素质的优化结构。 (五)革新的、民主的、革命的爱国主义传统。 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修养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自身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加强家庭伦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强化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推动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人

2、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影响。四、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 (一)取其精华与古为今用 (二)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 (三)宏观把握与微观阐析 (四)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上)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一、萌芽期(远古时期) 二、形成期(夏商周) 三、确立期(秦汉南北朝) 四、鼎盛期(隋唐宋元) 五、衰落期(明清时期)三皇五帝(氏族部落时期) “三皇”有六种说法:(1)天皇、地皇、人皇;(2)天皇、地皇、泰皇;(3)伏羲、神农、祝融;(4)伏羲、女娲、神农;(5)燧人、伏羲、神农;(6)伏羲、神农、黄帝。 “五

3、帝”有三种说法:(1)伏羲、神农、黄帝、尧、舜;(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3)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一、萌芽期(远古时期) (一)、炎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 (三)、东夷各部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四)、远古时期各部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与融合(一)、炎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1、制耒耜,种嘉谷。2、作陶器。3、织麻布。4、兴贸易。5、尝百草、辨水味。6、造弦琴、立祭舞。(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1、发明了铜金属的冶铸技术。2、发明了宫室。3、发明了舟车。4、发明了文字。5、发展了音乐、绘画。6、发展了天文历法 。 (三)、东夷各部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4、 从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中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直到岳石文化, 后汉书东夷传亦说:“东方曰夷,夷有九种。” 太昊创八卦,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埙(xun)等乐器。 (四)、远古时期各部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姜水、姬水流域发展起来的炎、黄部落各有一支逐渐向东迁徙,进入了中原地区。炎帝部落东迁的路线偏南,顺着渭水东下,再沿着黄河南岸向东发展。黄帝部落迁徙的路线偏北,顺着北洛水南下到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东渡黄河,再沿着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走。 炎、黄两个部落进入中原以后,与晋、冀、豫交界地区的九黎部落相遇,发生了军事冲突。先是炎帝部落被九黎部落打败。接着炎、黄两个部落结成

5、军事联盟打败了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蚩尤。 黄帝战蚩尤05:05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6年正式启动,目标就是建立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和共和以前的西周的年代学年表。工程旨在建立三代年表,对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2000年成果:夏代约为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商前期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商后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 二、形成期(夏商周)(一)、夏朝的文化概况1、农业经济2、手工业 铜器和玉器制造 夏代有奚仲造车之传说,夏代已掌握了造酒技术,世本中有“杜康

6、造酒”、“太康造秫酒”的记载。夏代的漆器业亦具相当水平,夏代遗址中还出土有麻制品, (二)、商朝的文化概况1、农业生产 工具主要有铲、斧、刀、镰等,是石、铜并用,以石器为主。 殷墟甲骨文中有黍、稷、麦、稻等各种农作物字样 2、商代的手工业 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工艺水平高。3、商代的商业尚书有商代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记 载。 (三)、周朝的文化概况1、农业生产周是一个农业部族,其先祖后稷被人们奉为农神。2、手工业仍然是以青铜铸造业为主,后出现铁器。3、商业著名的大城市发展成为交换中心。4、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 (1)、儒家 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

7、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首。 学说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修身养性 战国时儒家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主流。 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在两汉,有经学以及谶纬之学;在魏晋,有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2)、道家学派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

8、展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真”说,宋钘、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 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 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 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 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

9、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老子1 0011:44 庄子上 01:1803:18 。(3)墨家 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故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

10、、天志、明鬼。后期墨家的传承情况不详,有分为两派或三派之说。对判断 、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的主要思想汇集在墨子一书中。 百家争鸣墨家 (4)法家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以加强君权,实行法治为基本主张。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历代王朝大体上承袭了秦代的制度,而秦制又是出自法家之手。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 2、因时变法,整

11、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 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 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百家争鸣法家、再说法家 (5)名家 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时称“刑(形)名家”、“辩者”,西汉称“名家”。 对于名、实问题,惠施主张“合同异”,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过分夸大事物的同一性;公孙龙主张“离坚白”,重在分析感觉和概念,区别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过分强调事物之个性。 名家代表人物的著作,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等。

12、(6)阴阳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 “阴阳”二字,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 阴阳家代表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 汉书

13、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7)、农家 战国至西汉时注重农业生产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汉书.艺文志:“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著录其代表人物与著作,如神农二十篇、汜胜之书十八篇等,共九家百十四篇,但今多已失传。 孟子中载有许行其人,亦属农家者流。针对当时不少学派鄙视农业生产,许行提出贤者应该与民同耕而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社会政治理想

14、。 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也作了总结。管子中地员,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皆为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后世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等著作,为先秦农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8)纵横家 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战国时人,籍贯不详,以隐于鬼谷而得名。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苏秦佩六国相印,连六国逼秦废弃帝位;张仪以片言得楚六百里;

15、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纵横家代表人物其祖乃鬼谷子,其后习鬼谷纵横术者甚多,著名者十余人,如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等,事皆详于战国策。 纵横家主要著作:今仅存鬼谷子十三篇、战国策三十三篇(非其门徒著,主要是纵横谋士之言行,也可以为纵横家实战演习)、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 (9)杂家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吕不韦,吕不韦(约前290前235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他任秦相期间,招揽门客三千余人,并亲自参与其间,历时近十年,编成吕氏春秋,足可

16、为杂家代表性著作。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集合众说,兼收并蓄。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著作。(10)小说家 汉书艺文志载: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小说家著作有伊尹说二十七篇,鬻子说十九篇,周考七十六篇,青史子五十七篇,均已佚。今据存目

17、观之,小说家著作体例似外史、别传、笔及之类,其立说托诸古人者有伊尹说、鬻子说、师旷、务成子、天乙、黄帝说;杂记古事者有周考、青史子、虞初周说、百家等共十五家一千三百八十多篇。 刘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影响甚小。然而小说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却是其它九流学派都无法所能代替的。三、确立期(秦汉南北朝)1、秦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魏晋时期先秦的诸子学说的复兴 佛教的传播秦汉时期(前221前206前202220年)1.文化一统2.儒家思想定为一尊3.文学事业十分繁荣(汉赋、乐府诗) 4.史学上获得了空前成功(司马迁史记) 5.科学技术发达,艺术成就也比春秋战国时代进了一大步

18、。文化一统1.车同轨2.书同文(统一文字)3.度同制(统一度量衡,货币)4.行同伦(统一文化心理)5.地同域(分封制到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规。03:33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苦难、政治混乱的悲剧时代,但也是封建正统思想对人们禁锢较为松弛,士人精神较为自由、解放的时代,文化上开放的时代。1.儒学衰微,玄学兴起 2.文学繁荣(山水诗、骈体文)3.道家规模大成 4.文化开放(佛教) 玄 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等。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其主义中心是贵

19、无,崇尚自然无为,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竹林七贤图四、鼎盛期(隋唐宋元) 隋唐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阶段。 宋元时期文学成就主要以宋词和元曲为代表。 文化政策上,唐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唐宋书法、绘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均达到完善境地。 隋唐史学也是成就斐然。自唐太宗开始,国家专设史馆,置史官修撰前代及本朝历史,由宰相监修,确立了官修史书的古代史学传统。 理学的兴起 理学在思想文化方面,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以朱熹为代表的

20、理学的兴起。在朱熹看来,“天理”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伦理纲常。至于如何认识这一“天理”,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也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功夫。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构与实现,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人格气节和德性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 元朝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

21、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五、衰落期(明清时期)1、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文字狱盛行。 2、早期启蒙思潮。 3、传统的诗词散文走向衰落,俗文学壮 大而勃兴。4、图书典籍方面成绩突出。5、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 巨著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废除丞相 “廷杖” 重用宦官 特务机构 设置军机处 “明祖惩元季纵弛,特用重典驭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時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赵翼 针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明清时期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屠毒

22、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古典文化的大总结:文学:随着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取得巨大成就。 类书: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等。 科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 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自用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23、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传统文化门类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门类简介一、中国传统文化门类的形成与发展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将先秦学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司马迁著史记,开创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八书”就是他对于当时学术的分类。 刘向将前代及当代所知的书籍分为六类,另编提要一篇,名叫“辑略”,总称“七略”。 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对学科的分类,将“书”改名为“志”,分为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十志。 晋人首创四部分类法。至隋书经籍志,始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次序。 二

2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门类简介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二)、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三)、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四)、中国传统哲学(五)、中国传统宗教(六)、中国传统教育(七)、中国古代经学(八)、中国古代史学(九)、中国古代文学(十)、中国古代艺术 (十一)、中国古代科技(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与家族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政体和官制以及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特征。中央集权的国家,文字狱,科举制度、官僚制度、 (三)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国是一个军事文化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颇丰的国度。兵书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泛,见解之深刻,延续年代之久远,为世界所罕见。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丛书,

25、收录从先秦到唐宋间七部重要兵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北宋时确定下来被定为官书,颁之武学,并列学官,设置武经博士。武经七书是自宋代以来封建社会武举试士的基本教材。各国称孙子兵法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它已被译成日、英、法等十种文本,出版了数千种专著,是古今中外除圣经外流传最广、常盛不衰的书之一。 (四)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是独立发展而未中断的,其中以儒、道、佛为主,在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时期,形成了四次哲学思想的大融合,经学、玄学、佛学和理学是如何相继出现,融会贯通 。到了近代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哲学又出现了

26、融合中西的特征,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内容:天人之辩、动静之辩、知行之辩、名实之辩、形神之辩、人性善恶之辩、义利欲理之辩等。(五)中国传统宗教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宗教的主体是道教和佛教,还有唐朝传入而在元以后有较大发展的伊斯兰教。另外,明清时期民间还流传着秘密宗教如白莲教、摩尼教、罗教、八卦教等。 宗教要素:1.自身崇拜的偶像;2.信奉的经典;3.信徒和一定的组织形式与制度;4.一定的宗教仪式。 (六)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古代学校源远流长,早在尧舜等五帝时代就出现了学校的萌芽,夏代已开始建立正式的学校,并先后形成了官学和私学两种办学形式,在唐末五代还出现了新型学校书院。 私塾、现代教

27、育孔子是官学和私学的重要分界点,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七)中国古代经学 “经为常”,即常道,指正常不可改变的道理。“焚书坑儒”之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被设立为官学,从此发展而来。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八)中国古代史学史书: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新元史二十五史 清史稿 二十六史(九)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作品形式:诗、散文、赋、词、曲、小说。(十)中国古代艺术神秘奇崛的彩陶文化 ,商周青铜文化书法 绘画 雕塑 建筑 音乐 戏曲 舞蹈(十一)中国古代科技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齐国官书(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