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13KB ,
资源ID:45910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910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26题汇总和知识点整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26题汇总和知识点整合.docx

1、高考历史26题汇总和知识点整合专题三:高考26题题型研究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唐宋变革)1.(2019全国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2.(2019全国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

2、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3.(2019全国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2018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3、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5.(2018全国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6.(2018全国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

4、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7.(2018全国卷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8.(2017全国卷26) 表2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

5、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9.(2017全国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

6、北方10.(2017全国卷26)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 20130 103741% 131300 1072% 300以上214% 小计139100%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1.(2016全国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12.(2016全国卷2

7、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1.(2016全国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4.(2015全国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

8、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15.(2015全国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16.(2014全国卷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17.(2014全国卷26)北宋中期,“

9、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1.(2013全国卷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9.(2013全国卷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20.(2013

10、大纲全国卷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一、近7年高考题分析项目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命题角度 2019唐代社会价值追求【拔河体现社会价值导向】(历史解释)程颢思想理论【宋明理学】(历史解释)汉到元政治制度【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历史解释)考情分析:近五年的26题对唐宋的考查比较稳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版块的分布均匀。在2014-2016对经济反复考查,16-17年对史学理论反复考。 考点分布:唐宋政治变革、宋代官制、经济重心南移、土地政策调整、宋代商业、宋明理

11、学。考查方式:以文本为载体,主要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考查趋势:宋代的经济与文化;唐宋经济带来的新变化;文化传承;教材的断层知识。2018汉到元政治制度、古代手工业发展【唐代藩镇割据、北宋民营手工业】(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唐代三省六部制【武则天削弱相权】(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汉到元政治制度【宋代科举制度】(历史解释)2017 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史学理论】(史料实证)南北习俗的变化【南方的开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唐代土地的占有【唐代的土地制度】(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016 重史传统与帝王行为【史学理论】(史料实证) 宋代的土地调整【租佃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王羲之的书

12、法【古代的文学艺术】(历史解释) 2015 民间崇拜被朝廷认可【经济重心南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经济重心的南移】(唯物史观) 2014 “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宋明理学】(历史解释) 交子的出现及功能【宋代商业】(历史解释) 唐代儒学的社会地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013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宋明理学】(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唐宋土地的政策演变【宋代农业】(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二、核心知识突破【阶段特征】唐宋时期是指从618年唐朝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时期(本专题题上延到魏晋,下延至元朝)。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君主制进一步发展,中枢权力机构由

13、三省向一省制发展;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汉、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 国家统一到民族政权并立,再到逐步走向国家统一,农牧文化逐渐融合; 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文官制度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田制崩溃;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的军费开支;文官政府的形成。 活跃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宋代“商业革命”出现;唐宋城市功能转变。 成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大思想文化:走向全面繁荣。 三教合一的理学:宋代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学地位确立; 科技创新的高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

14、传。 走向大众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多元发展,出现了文人的世界。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 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流加快;民族空间压缩;民族意识增强。对外交往: 航海技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核心概念隋唐】【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唐代:三省六部制 (1)内容: 设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 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2)特点 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3)影响 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

15、的统治力量。 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1、隋朝:郡县制。2、唐朝:(1)唐初: 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概况: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广泛用于全国。中唐以后,节度使辖区也称道,不是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区划了。 评价:部分节度使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威胁中央集权,成为唐朝后期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监察制度】1、隋朝:御史台。2、唐朝: (1)御史台:在隋朝基础上,在御史台下设三院: 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地方

16、官吏和尚书省六部。 (2)谏官制度。 沿革:先秦设立;魏晋初具规模;唐朝成熟。 权力:一是言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时也可以独立向皇帝进言; 二是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行复议,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选官依据:门等出身。 (3)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1)形成: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太宗时以进士科明经科为主 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科

17、举考试2.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3)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流动。 推动儒学发展: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的需要。 推动世界文明: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土地制度】均田制 (1)存在时间:北魏至唐朝前期。 (2)性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3)经营方式: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 (4)瓦解: 至唐朝中叶,土地兼并空前盛行,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 实行租庸调,农民负担加重,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投靠地主成为佃客

18、。【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1)内容: 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租”即田租;“庸”则是力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交纳定额的绢或布。 (2)意义: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障;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2.两税法(唐德宗)(1)背景:随着均田制的瓦解 (2)内容: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而是根据资产定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故称两税法。(3)意义: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按财产征收赋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概念宋

19、元】【中央官制】1.宋代:二府三司 (1)内容: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长官,“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 设枢密院,分军事权; 设三司总理财政。(2)特点: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元代:一省两院 (1)内容:中书一省制,由中书省掌管行政; 枢密院掌管军事;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和西藏事务。(2)特点:元朝宰相权力较大,是相权的一次反弹。 【地方行政制度】1.宋代地方行政机构:路、州、县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

20、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2.元代:省、路、府、州、县(1)内容 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是受中央节制。(2)特点: 行省的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势力,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 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3)意义: 便利

21、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央郡县,直线行政。(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监察制度】1、宋代:中央设御史台;路设提点刑狱司负责刑狱; 地方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2、元代: 御史台【选官制度】1、宋代:(科举制) (1)形式: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2)内容: 宋代前期: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 王

22、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3)创新: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2、元代: 选官制度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荐制的方式。【土地制度】1、不抑兼并(1)概况: 政府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以民事立法,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权,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 (2)影响: 也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释放了社会生产力; 失地农民转入手工业和商业领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2、租佃关系 (1)沿革:战国已经出现。历代延续,宋代最为发达。 (

23、2)内容:随着土地兼并的出现,无地农民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向地主交纳地租为生,地主和无地农民(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 (3)影响: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削弱; 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革命】1.表现: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交易不再受官府的限制;草市更加普遍。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交通为主;设市舶司)。 2.特点:

24、革新交易介质: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拓展交易时空:突破市坊界限、获得宽松环境、转变城市职能。 加快商业进程: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松动经济政策: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3.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经济发展。 租佃关系释放社会活力。 开明的经济政策。 宋代科技、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教合一与复兴儒学】1、背景: (1)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玄学出现,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方。 (3)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助长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

25、地位。2、概况: (1)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3)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 【宋明理学】1.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2.背景: (1)历史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 。唐宋以来儒学复兴运动的推动 。 (2)社会原因:政治上:两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宋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经济上:封建经济持续繁荣。思想上:唐宋以来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26、。3.内容: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的含义“理”是世界的本原“心即理也”方法论“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儒学进入“孔孟之道”。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4.特点: (1)儒学哲学化、思辨化。 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2)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3)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27、5.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世俗化、平民化。 方法论: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古代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印刷术:A.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B.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火药: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特点: 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8、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科技使用: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3)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三、微专题突破专题一:唐宋变革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变化。1.贵族政治衰落,君主专制加强。 贵族政治时代君主独裁时代天子贵族一员(君主与贵族的协议)所有阶层之上大臣贵族(士族出身)从事行政的官僚阶层(庶族出身)民众贵族全体的奴隶贵族没落,民众地位上升2.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制到一省制三省制标志着宰相权力被三省分掌,秦汉的独相制度被群相代替,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的新型治国方式。 宋承唐制,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枢密院和三司分割。 元代中书省下设六部,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3.文官制度的完善(“士人政治”) 中唐以后,士人广泛参与国家政治,武夫在政治上的权重削弱,宋太祖开始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形成以科举出生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隋唐统治者大都门阀士族,宋代大多士大夫,文人政治特点明显。 扭转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