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3.13KB ,
资源ID:45819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819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范本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范本模板.docx

1、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范本模板行政管理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答: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有授权留责、适度放权、量能授权、逐级授权和追踪授权等方式.2、简述行政环境的内涵。答: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和条件的总称。3、简述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答: 我国预算执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二、收支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三、预算变更的随意性仍然比较大.4、简述行政伦

2、理的功能。答:行政伦理的功能有以下四个:中介功能、规范与约束功能、教育与塑造功能、保证与激励功能、国家认同和民心凝聚功能。5、什么是行政管理?答: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及其官员,为实现国家和行政组织的目标,依据国家法律,应用法定的行政权力,对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组织的内部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6、什么是行政改革? 答: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调试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调试型

3、改革是指发达国家在原有政治、经济框架范围内的适应性改革.转轨型改革是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行政改革。发展型改革是指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改革。7、简述深化行政改革的目标。答: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8、简述评价政府绩效的价值标准。答: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目标、偏重的标准应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经济。经济指标一般指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量,经济指标关心的是“投入”,以及如何使“投入”以最经济的途径使用,要求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

4、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二、效率。效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手段问题,而这种手段经常以货币方式体现。效率可以分为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三、效能。效能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可分为社会效能和群体效能。四、公平。公平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社会照顾。但公平的价值标准在市场机制中难以界定,在现实中也比较难以测量。五、民主。政府绩效管理要考虑公众对政府的效率是否满意,考察政府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地方

5、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服务对象的公民对于政府整体单方上的绩效最具有发言权.9、简述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答: 1、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2、由封闭政府转变为透明政府;3、由权力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4、由领导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10、简述绩效管理的意义。答:1、绩效管理为行政管理新模式提供了支撑;2、绩效管理有利于政府部门间形成竞争机制;3、绩效管理为行政管理提供了一种管理工具。11、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答:1、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2、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4、广泛吸收和借鉴

6、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经验和我国的行政精华。5、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改革形势。12、简述政府社会管理要实现的三大转变.答:1、管理范围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2、管理模式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3、在管理方法上,从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以法律方法为主.13、简述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答:行政管理主要有四项运行职能:一是决策职能。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无论计划、组织、领导还是控制,都离不开决策.二是组织职能。任何管理目标和任务都要通过组织机构和指挥活动才能完成.三是协调职能。协调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每项行政管理职能的开

7、展,都要更好的促进协调。四是控制职能.按行政计划标准,来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14、简述我国公务员的含义和范围。答: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我国公务员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15、西方公务员制度主要特点有.答:(一)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二)强调政治中立;(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四)实行功绩制原则;(五)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16、行政领导的方式有哪些?答:可从不同的角度对行政

8、领导方式进行分类:(一)从行政领导工作侧重点划分为:中心式、以人为中心式、人事并重式。(二)从行政领导作用于行政人员的方式角度进行划分为: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17、简述行政组织的类型.答:1领导机构:它统筹全局,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2执行机构:是贯彻执行领导机构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方案。3监督机构:是促使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的重要保障。4咨询机构:是智囊团或参谋机构,由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组成,专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案。5信息机构:是行政组织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保障。6辅助机构:一是设置于政府内部的办公厅(室),承担参

9、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职能;二是协助首长处理专门或特别事务的办公机构。7派出机构:它是一级政府按照管辖区域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它不是一级政府机关。18、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答: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19、列举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或价值取向。

10、答: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有以下五点:1、经济 2、效率 3、效能 4、公平 5、民主 。20、简述政策制定的基本流程或过程。答: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有相对规范的程序,一般包括1、政策议程的建立 2、政策方案形成 3、政策决定 4、政策执行 5、政策评估二、辨析题1、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分流人员的安置问题。答:错。政府机构行政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建立服务型政府。2、领导决策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答: 错.领导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3、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答:对。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

11、社会问题,是人们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题。4、科学发展观对行政管理并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答:错.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没有了科学发展观,行政管理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了行政管理,科学发展观只是一张白纸。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行政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5、管理就是决策。答:对。管理就是决策市伟大的管理学大师西蒙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管理,实际上就是由一连窜的决策所构成的,通过决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最终实现了管理的目的和全过程,正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决策思想作为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所以,西蒙说,

12、管理就是决策。6、古德诺被公认为是开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威尔逊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有人称他为“行政学之父”。答:错。威尔逊被公认为是开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古德诺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有人称他为“行政学之父”.7、人事管理的职能就是招聘、调配和培训。答:错。人事管理的职能包括招聘、调配、培训、考核、薪酬、劳动关系管理。8、行政职能就是行政机关管理好自身的基本职责和功能.答:错。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能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9、首长制优于委员会制,所以,我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答:错.首长制与委员制各有利弊,我国是实行

13、的党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10、动机是导致个体产生行为的基础和根源。答:错。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础和根源.11、1978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答:错.是1994年。12、公共领导是行政领导未来的发展趋势.答:对。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同样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13、公务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答:错误。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4、行政领导应该积极向公共领导转型.答:正确.我国行政领导应该积极向公共领导转型。15、公共危机的处理并不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答:错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

14、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应对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要求把危机管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16、政策合法化指的就是政治正当性.答:对。不管是合法化还是正当性,关键是政策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所以,合法化的这个法,不仅仅是法律,更是宪法意义上的人民主权.17、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答:对。我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下来。 18、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答:正确。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

15、括的成员越多,则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它与管理幅度成反比.19、社会燃烧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著名学者库姆斯。答:错。是国内的一个学者,牛文元.20、随着公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我们并不需要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答:错。公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再完善的危机预案,再充分的资源储备,还是需要人员的启动才能发挥作用。包括举行定期的危机培训,学习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三、论述题1、论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答: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一些难点,难点主要表现在:1。绩效目标的制定存在问题。绩效目标没有把握好标

16、准的高低,绩效目标的制定偏向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远发展,绩效目标的制定缺乏广泛参与,效果不够理想。2。绩效指标的设定存在问题.指标设定过程缺乏对环境变量的思考,导致有些地区难以完成,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中存在“一票否决”指标的设置不科学。3。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问题。考核程序没有规范化,容易流于形式;考核方法多为定性,较少定量;考核结果难以兑现;考核过程封闭,缺乏外界监督。4。绩效管理重评估,轻过程.绩效考核本身的后馈性决定了完整的绩效管理计划应包括管理过程中的预警指标,而这一点是我国大部分绩效管理计划所缺失的.5。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法定依据。公共管理部门在强调提高行政效

17、率时,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性指导。优化公共管理部门绩效管理对策:1。建立完整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内外沟通协调机制、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量、适当调整一级首长的任期抑制政绩冲动.2.加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从立法上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和权威性、颁布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3。完善公民参与机制.重新定位公民的作用、由公民选择、界定绩效考核对象。4.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估机制.公共机构内部建立完善绩效管理机制,还可借鉴国外思想库发展经验,鼓励发展民间中介评估组织.5.完善绩效数据收集系统和建设信息公开的电子政府。绩效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是绩效管理必要条件、电子政府建设可作为改善政府绩效管理

18、的新载体。2、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阐述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职能模式。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改革方式。第二、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齐步走。第三、坚持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统一于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第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第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经验及我国传统的行政精华,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行政职能模式中的重点:第一、理顺政府与

19、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解决的,让市场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第二、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实现三大转变:管理范围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管理模式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在管理方法上,从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为以法律方式为主。 第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地方政府则需要增强大局意识,更好肩负起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的责任。

20、 第四、理顺政府部门之间关系,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进行科学的职能分解和分析,严格按全责一致、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3、怎样理解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答: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者领导方法的个性化、艺术化体现,是行政领导者在工作中结合普遍经验和个人体会而形成的,它属于行政领导方法中创造性、随机性、权变性较强的部分。行政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1.审时度势,多谋善断.行政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决策,这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志。因而行政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注重领导艺术的运用,即一切行政决策的制定不仅要建立在深入了解民情

21、,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基础上,而且要善于识别时机、创造时机、把握时机;在贯彻执行行政决策时要根据情况和条件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对原来的决策予以修改和补充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 2.善于用人.作为行政领导者,一是要切实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开拓创新的同志提拔到各级重要行政岗位上来。二是要具有宽广的胸襟,正确看待部属的历史表现和现实表现,注重工作实绩,不埋没人才。三是要善于用人,辩证地看待部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用其所长,不求全责备,使部属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优势。 3。

22、抓关键.行政领导者要善于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一般而言,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应抓的关键主要包括事关全局的战略决策、纲领性的行政计划、行政组织的建章立制及行政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等重要问题. 4.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做好行政领导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是做好人的工作,即最大限度地争取和调动相关人员(包括上级、同级、下级和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行政工作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环节。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在行政领导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使主次配合、协调一致,使各方面的工作有重点、有秩序地向前推进。 6。巧妙安排时间。行政领导者是否善于运筹时间,这不仅是个人领导艺术

23、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因为时间一旦与具体的工作相结合就意味着机会、时机和效率。作为行政领导者既要珍惜时间,又要善于运用时间.7.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任何行政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必要的灵活性,即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行政目标。8.适度。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把握最佳适度的领导艺术。这就要求行政领导者说话办事要注意分寸,既要防止急躁冒进,又不能落在时代和群众觉悟的后面。 9.专心务本职。各个行政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职权范围,都应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超越职权。4、如

24、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答:第一,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1、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政社分开、政事分开,从体制、法制、政策、能力、人才和信息化方面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第二,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第三,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1、优化行政层级;2、优化行政区划设置;3、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25、第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1、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2、着力建设法治政府;3、推进政务公开;4、提高科学决策水平;5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6、推进政府绩效管理;5、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答:面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复杂与频繁的公共危机,政府需要在分析公共危机的类型、分级、分期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依托危机领导体制、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机制、决策机制、应对机制和善后机制。一、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务,“凡事预则立,不预算则废,防患于未然。例如200

26、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海啸,就是因为危机预警机制的丧失,信息沟通不力,导致地震后、海啸到达前近两个小时内未向居民发出警报,导致约30万人的极大伤亡。对建立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包括要1、制定、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2、制定、健全预案体系;3、进行信息监测与分析;4、完善各项基本资源储备。5、加强公共危机应对的培训。二、公共危机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是指当组织遇到某种紧急事件或出于某种紧急态势时,为限制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在有限的时间、信息、人力资源等约束条件下,打破常规,以尽快的速度做出反应。1、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权力集中原则;结果优先原则;短期目标优先原则;强制原则;勇于承担风险原则。2、基本内容

27、。问题确认、目标排序、方案评估与选择。三、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主要包括 有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应急结束。四、公共危机的善后机制。公共危机的爆发期结束,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过程已完结,其善后管理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恢复与重建、调查与评估、学习与改进。6、请结合中央或地方某一项重大公共决策,论述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答:例如:2005年8.22煤矿“官资撤股”政策(2005. 8.22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强调要认真查处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

28、负责人,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1个月内撤出投资,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在 “撤资令” 的9月22日大限到的时候,多地没有一名公职人员主动从煤矿撤出投资, 而且“大限”日期犹如橡皮筋不止一次地宽限,直到2006年上半年,还有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在发红头文件,称“对今年6月再不从煤矿撤资的官员要严肃查处”。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限令”,都突破了国务院规定的最后期限。严肃的国家政令,在执行过程中,变成了可拉可伸的“橡皮筋。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决定因素,包括政策的合法性,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可行性。(二)政策资源因素,等同于政策执行条件.是指

29、政策执行中所具备的主观条件.政策资源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从制定到执行,都面临着如何配给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问题.(三)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以外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是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公众态度,执行机构的态度,政府的整合程度,公共管理部门的威信,都是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的主要因素.7、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答: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其影响范围广大,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对社会秩序形成巨大冲击,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从而要求政府和社会采

30、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要想进一步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强化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意识.目前,我国在社会领域和政府管理层面上,危机意识尚显薄弱。在事件开始出现苗头时,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应迟钝,对一些明显可能成为危机的问题缺少详细的预警分析,导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往往是撞击式的被动反应模式.因此,各级政府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也是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视危机为开放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复杂的现代社会系统的常态,“安而不

31、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时刻保持敏感度。其次应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与环境,加强教育与训练。提高对危机风险源的警惕性,提高处理技能以及在危机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把危机管理意识灌输到全社会,对普通民众开展危机应对教育,提高社会的成熟度,从而增进社会抵御突发公共危机的整体水平。2、健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灾害法和紧急状态法仍呈多元分散态势,针对不同的危机种类基本上都制定了各行业各部门独立的应对性法律法规,但其往往只适用于某种特定危机状态,无法应对复杂的公共危机,从而导致政府在处理不同危机事件时所根据的法律依据有所差异,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一致。为了使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

32、法制化,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必须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制定全局性危机管理法律,健全专门性危机管理法律,并建立一套成熟的危机日常管理体系及相关法律支援,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通过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对全国危机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危机管理常规化,将危机应急管理纳入法治轨道。3、建立统一的常设性的危机应急管理专门机构。中国长期以来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并没有一个独立、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对复合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显得效率较低,而且不能把危机的前期控制纳入政府长远的战略规划与日常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危机缺乏宏观性的总体考虑。相比之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