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65KB ,
资源ID:45403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40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年《园林生态学》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年《园林生态学》复习题.docx

1、整理年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园林生态学复习题第一章 个体生态学总论环境的概念按其性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生境: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的分类不可替代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依靠某一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而获得类似的生态效应。最小因子定律(木桶原理):生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 限制因子: 某一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

2、不仅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且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这一生态因子就是限制因子。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耐性定律的补充原理:任何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由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对多个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很广。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其耐性范围会发生变化,产

3、生生态型的分化。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一般来说,分布区域和分布季节越广的生物种,生态型越多

4、;生态型越单一的物种,适应性越窄。 生态型是一种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一个物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生态型。一般分布区域越广的生物种,其生态型越多。 生活型着重从外貌上进行区分,是一种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一种生活型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驯化:使生物对某一环境条件变化适应改变的过程。包括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1)改善小气候 (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净化空气(4)减弱噪声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6)净化水体(7)防风固沙 第二章 光与园林植物在北纬200500的范围太阳辐射强度是:南坡平地北坡。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光补偿

5、点以上,光合速率与光强成正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开始较快,后逐渐变慢,到一定值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阳性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荫蔽和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70%以上。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的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520%。耐阴植物(中性植物):对光照有较广的适应能力,但最适宜的是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多数)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比较植物的耐荫性一般相对固定,会因外界条件的变化发生少许变化: 耐荫性:幼苗成年树 温暖湿润干旱寒冷 土壤肥沃土壤瘠薄一般而言,一切对树种生长的生态

6、条件的改善,都有利于树种耐阴性的增强。长日照植物:只有经过大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低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开花。延长光照时间提前开花。短日照植物:只有经过低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大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开花。人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其开花。如多数深秋或早春开花的植物等。长日照植物其光期有一临界值(不小于12小时),加长光期,促进开花。闪光打断暗期(640660nm的红光最好)也促进开花。短日照植物其暗期有一临界值,加长暗期,但小于22小时,促进开花。闪光打断暗期,(相当于缩短了暗期)抑制短日照植物的花芽形成。 一般短日照促进植物休眠,长日照打破或抑制植物休眠;夏休眠的植物需长日照才能引起休眠,短日照

7、诱导解除。北方植物园引种时,可利用短日照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如对树苗进行长日照处理可大大促进树苗生长。长日照植物北移,生长会延长,树形高大,易受早霜危害。(短日照使其提前休眠,增强越冬能力);长日照植物南移,发育迟缓,有的不开花、结实。短日照植物北移,发育迟缓;南移提前开花。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冷害(又寒害):指零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冻害: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霜害:由于霜的出现而使植物受害。初霜: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影响引种南方植物终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影响引种北方植物霜期:初霜终霜;无霜期:终霜初霜。无霜期被视为植物生长的

8、重要指标之一。冻举(冻拔):气温下降和升高引起土壤结冰及解冻,导致树木上举,根系裸露或树木倒伏。冻裂:昼夜温差导致热胀冷缩产生弦向拉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生理干旱(冻旱):土壤结冰或土温过低,植物根系吸水少或不吸水,而植物蒸腾失水引起植物干枯死亡。皮烧:温度升高特别是温度的快速变化而引起植物组织的局部死亡。根茎灼烧:高温表土灼伤幼苗根茎造成伤害。植物长期适应温度的季节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现象是同周围环境条件紧密联系的。市区温度一般比郊区温度高,其物候期要早些,故园林植物的萌动、开花期比郊区早,市区植物的生长期要长些,落叶休眠较晚。积温: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

9、发育阶段内,高于某一特定温度以上的热量总量。不同植物要求不同的积温总量。有效积温:特定温度为生物学零度的积温。活动温度:特定温度为物理学零度(0 )的积温。生物学零度: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高于这一温度,植物才开始生长发育。“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第一,城市下垫面性质特殊,比郊区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城市使用的砖石、沥青、混凝土、硅酸盐建筑材料,深色的屋顶等热容量、导热率高,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但其反射率低。狭窄的街道、墙壁之间的多次反射和吸收,导致太阳辐射能增多。第二 城市大气的大量污染物覆盖层,吸收和反射长波辐射,减少了热量的散失。第三 城市

10、中有较多的人为热量来源,特别是在冬季,高纬度地区燃烧大量化石燃料采暖。第四 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热量的扩散。第五 城市特殊的地面,植物占面积相对较少,不透水面较大。 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加重城市空气污染 2、夏季,热岛效应可加强城市气温酷热程度3、影响取暖季节的能耗 4、影响城市积雪 5、影响无霜期和物候期 防治热岛效应的对策园林植物的遮荫作用(又称减光效应) :植物通过冠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使到达地面的热量有所减少。园林植物的增湿效应(凉爽效应):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同时释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8%25%),使之产生凉爽效应。绿视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第四章

11、水分与园林植物降水量与植物生长量密切相关,一般降水量大植物的生长量大。低温季节适当减少水分,增加植物的抗寒性。水生植物的生态适应(1)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对氧的需求。(2)具有发达的排水器官。(3)水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根系退化、株体柔软等。(4)生殖方式多样性:金鱼藻、苦草具有特殊的有性生殖器官,红树林的胎生现象。沉水植物:整个植物体沉没在水面以下,与大气完全隔绝。如地毯草、红柳、红蝴蝶等。浮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如王莲。挺水植物:植物的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短命植物:该类植物常以种子或孢子阶段来远离干旱。避旱植物:该类植物能较好的协调体内的水分平衡,避开干旱对其造成的影响。保水型

12、植物:多数根茎叶等组织可进行储水或减少水分消耗。仙人掌科、景天科、石蒜科等。耗水型植物:能有效地减少蒸腾,能有效地吸收水分。如骆驼刺、狐茅等。植物的抗旱性:指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生存能力和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能力。植物抗旱性的分级1、耐旱力最强的树种:经过5个月以上的干旱和高温,未采取任何抗旱措施而正常生长或稍缓慢的树种。雪松、木芙蓉、夹竹桃、垂柳、旱柳、火棘。2、耐旱力较强的树种:经过2个月以上的干旱和高温,未加抗旱措施,树木生长缓慢,有黄叶、掉落及枯稍现象。桂花、丁香、常春藤、八角枫、紫薇、广玉兰、龙柏。3、耐旱力中等:经过2个月以上的干旱高温不死,但有较重的落叶和枯梢

13、现象。杜鹃、山茶、八仙花、樱花、罗汉松、海棠、灯台树、桢楠、桦木等。4、耐旱力较弱的树种:经过一个月以内的干旱高温期不会死亡,但有严重枯梢现象,生长几乎停止。三尖杉、柳杉、腊梅、大叶黄杨、珙桐、油茶等。5、耐旱力最弱的树种:旱期一个月左右就会死亡或相对湿度较低、气温达400C以上死亡严重的树种。银杏、白兰花、棕树、珊瑚树等。植物的抗涝性1、耐水力最强的树种:能耐3个月以上深水淹浸。垂柳、旱柳、落羽杉、紫穗槐、桑树等。2、耐水力较强的树种:能耐2个月以上深水淹浸。紫藤、重阳木、栀子、棕榈、悬铃木等。3、耐水力中等的树种:能耐12个月以上深水淹浸。广玉兰、水杉、迎春、龙柏、侧柏、竹等。4、耐水力较

14、弱的树种:能耐23周水淹浸。罗汉松、南天竹、紫荆、梅、杏、三角枫、金钟花、合欢等。5、耐水力最弱的树种:不到1周。桂花、玉兰、木兰、腊梅、木芙蓉、柳杉、木槿等。富营养化:大量 N、P、K等营养物进入水域,引起不良藻类和其他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生物大量死亡。(水华、赤潮)如慈菇和水花生对氮的净化。满江红净化磷效果较好。香根草、茭白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凤眼莲净化炼油废水。城市水分状况:(1)水污染严重(2)水资源短缺(3)城市降雨量高(4)城市径流量大(5)城市的空气湿度低、云雾多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调节作用:(一) 增加空气湿度园林树木有较强的遮阳庇荫、降低风速、蒸腾作用。乔

15、灌草结构比单一的配置其降温增湿效果高(二)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林冠层、灌木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 绿地内的地表径流显著减弱。地被层吸水保土绿地土壤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水性。 (三) 净化水体植物的富集作用。植物具有代谢解毒的能力。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点源污染:指集中在一点或小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多数工业污染源。面源污染:指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居民普遍使用的炉灶,郊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农田等。园林植物的抗性:植物在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能吸收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并对其进行解毒,这即是植物的抗性。一般,常绿阔叶树 落叶阔叶树 针叶树。植物监测:

16、即利用一些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来监测大气中有毒物质,这些植物在受到毒气危害时会表现一定的伤害症状,从而推断出环境污染的范围与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A、指示植物法B、植物调查法C、地衣、苔藓监测法三、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一)城市绿地的碳氧平衡效益(二)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机理:第一、园林植被覆盖自然地表,可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出现和移动,有效地杜绝二次扬尘。第二、由于园林植物有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灰尘便下降到树木的叶片或地面而产生滞尘效应。第三、植物叶表面如有的植物叶

17、片多茸毛,有的植物叶片分泌粘性的油脂和汁液等,能吸附大量的降尘和飘尘等。第四,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气孔、皮孔等吸收一部分包含一些重金属的粉尘等。影响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因素:叶片宽大、平展、硬挺而且不易被风抖动、叶面粗糙的植物吸滞粉尘能力较强。植物叶片的刺毛、绒毛和粗糙的树皮以及树脂、粘液等是吸滞粉尘的典型特征。叶量大、生长旺盛的植物夏季滞尘能力强。 植物的滞尘效应随所滞尘量的增加有所下降。成片森林的滞尘效应与其防风效应有关:透风的稀疏森林允许较多的灰尘进入,能被植物较好的吸收,随着尘源距离加大,滞尘效应以比较稳定的比率逐渐减少。而较密森林允许进入的灰尘较少,速度较大的风可掠

18、过密林,并将携带质轻的微尘越过森林,通过密林后尘量迅速上升。 因此,就滞尘效应而言,稀疏森林较密森林。(三)吸收有害气体 (四)减菌效应 (五)减噪效应园林植物减噪原理:噪声遇到重叠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影响园林植物减噪的因素:具有重叠排列、大而健壮的坚硬叶子的植物减噪效应最好。分枝和树冠都低的树种比分枝和树冠都高的减噪效应好。提高园林植物减噪效应的途径:适当密植,特别是常绿树的密植能有效地减弱噪声。 (常绿乔灌木密植)人工整枝修剪使枝叶密集形成绿色的墙,其

19、减噪效果较好。(高篱)(六) 增加负离子效应园林植物个体防风效果:乔木灌木草本;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树。总的来说,防风林带的结构以稀疏结构为最佳。林带上下均匀,能使大部分气流穿过,使气流的能量大量消耗掉。过密和过稀时,气流受到阻力小,防风效能低。污染隔离带:紧密结构有害气体、烟尘基本不能透过林带,可翻越。稀疏结构有害烟尘多数被阻滞吸收。透风结构阻滞能力较差,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很大部分可通过。中国空间酸雨分布的特点表现为南方比北方严重。酸雨的危害及防治酸雨的对策。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温室效应:大部分热能被大气中的气体吸收,尤其是水蒸气、二氧化碳

20、、甲烷和氧化氮,由大气层的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气体主要指CO2,CH4、N2O。03、CFC(氟里昂)。温室效应的影响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第六章 土壤与园林植物城市土壤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影响。第七章 植物种群种群的概念: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并能相互交配繁殖后代的同一个生物种的一群个体。粗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内个体的数目或种群生物量。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空间(最适宜生长的空间)内的个体数或生物量。种群的空间格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均匀型:种群的个体等距分布。人工栽培植物种群多见,自然情况下很少有均匀分布型

21、。2、随机型:种群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点出现的机会均等。随机分布并不普遍,只有在生境条件对很多种的作用都差不多或某一主导因子呈随机分布时,才会引起种群的随机分布。3、集群型:常成群、成块或斑块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群内个体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常呈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分布格局。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内禀增长率( rm ):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即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最适条件:最适的温、湿度组合,充足的和高质量的食物、无限的空间,最佳种群密度并排除其他生物的有害影响。环境阻力:内禀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值为环境阻

22、力。环境容纳量: 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危害:1.损害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2.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态景观的改变。4.农业病虫害爆发。5.威胁人类健康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生长迅速,存活率低,但增殖率( r )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

23、平。K-对策:大型兽类和乔木等;提高竞争能力获胜。r-对策:杂草和小型啮齿类;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自疏现象”:在高密度下,有些植株发生死亡,即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self thinning)。化感作用(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种间关系的类型生态位的定义: 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基础(潜在)生态位:一种生物当不受其他生物竞争限制时所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 现实生态位:在有其他生物限制的情况下,即出现生态位重叠情况时,一种生物所占据的生态位。 空闲生

24、态位:环境资源中未被占据的位置。如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最终会消灭。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种具有各自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这些种群对空间、时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都趋向于互补。由多个种群组成的森林群落比单一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并且有更大的稳定性。应用到引种中:引入大量个体,以取得竞争胜利;引入适合当地 “空生态位”的物种。第八章 群落生态学群落的概念: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生物群落可简单地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三

25、大类。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一个群落只有优势层中存在建群种。单优种群落:群落中只有一个建群种。如北方森林和草原。共建种群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如热带森林。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或罕见种: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数量稀少。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从遗传

26、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去描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生境被破坏2)生境片断化3)生境的污染与退化4)引入外来种生态入侵5)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维持物种互相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能力,以及在受到扰动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包含四个含义:即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一个群落中有很多物种而且每个种的个体比较均匀地分布时,物种之间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这样群落对于环境的变化或来自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由于有一个较强大反馈系统,从而得到较大的缓冲。多样性高

27、的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群落内部的能量流动的途径更多一些,如果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堵塞不通时,就有可能有其他路线予以补偿。 总:多样性高的群落相对比较稳定。反之,若物种数目少,各个种的相对丰富度又不均匀,则群落的多样性就较低且稳定性也相对较差。一个群落的稳定程度究竟如何,一般可由三个特性去考察:扰动一个群落系统时所需施加的扰动强度,所需外力越大,表明群落愈稳定; 群落从平衡状态的位置上被扰动后产生波动的幅度,波动幅度越小,群落越稳定; 群落变动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时间越短越稳定。层片 (synusia):常把植物群落中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植物种的组合称为层片。 属

28、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成层与层片:成层强调群落外貌的垂直结构。层片强调的是植物种群的生活型(生态),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在北方可能属一个层片,但在热带森林中可能属于若干不同的层片。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如在常绿和落叶的针阔混交林中,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属同一层但不属同一层片。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特征是它的镶嵌性。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群落的交错区(又生态过渡带):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

29、过渡区域。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 热带雨林的群落特征:(1)生物多样性丰富 (2)垂直结构丰富(3)生长迅速 红树林的群落特征:“胎生现象”最为引人注目。具有呼吸根:根从淤泥里伸到空气中进行呼吸。红树林还具备支柱根,即从树干上长出根,呈拱形弯入泥中,以抵抗海风的袭击和海潮的冲击。红树具有拒盐和泌盐适应,且叶片具旱生结构。演替(succession)(生态演替):群落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一种群落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群落类型的顺序过程,即在一定区域内群落的替代过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裸地:条件

30、差,无基本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群落形成慢。次生土壤: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或存在一定的植物繁殖体,群落形成快。第九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返回稳定状态的能力同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节异种生物种群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荒漠、海洋半自然生态系统

31、:人工草场、人工林场、农田、农业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城市、人工气候室、宇宙飞船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索式单向联系。食物网(food web):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存在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食物网的意义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贮藏和停留的位置,即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称为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上某一个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多数为三、四级,一般不超过五级。数量金字塔:描述的是某一时刻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生物量金字塔:描述的是某一时刻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的重量关系。 能量金字塔: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