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90.56KB ,
资源ID:4535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35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docx

1、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一、总则1、修编目的为顺应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江都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充分把握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显著增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3、规划重点(1)加强区域协调,实现

2、联合发展研究江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苏沿江开发深入发展进程中、与扬州“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体现江都特点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引导、空间组织形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集聚发展发挥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和城镇空间集聚发展;合理划定交通分区,调控交通需求增长,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培育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3)优化市域空间组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优化市域城乡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4)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巩固

3、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区域差别化策略;交通引导策略;周边协调策略。7、资源利用策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市域城镇体系1、城市化发展策略(1)集约发展遵循科学发展,择优培育重点镇和特色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居住环境,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2)城乡统筹江都未来城市化发展在加强城镇建设、突出城镇功能和发展质量的同时,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同步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发展。(3)质量提升江都未来城市化发展应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

4、质量为目的,完善城乡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美化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乡文化品味,保障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各得其所,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2、市域人口及城市化水平2009年底,江都市域户籍人口106.59万人,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8.52万人,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14.41万人,合计常住人口约100.7万人,城镇人口49.85万人,城市化水平49.5%。规划期末(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130万人(户籍人口113万人),城镇人口101万人,城市化水平约78%。3、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至2030年江都市域形成中心城区、重点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的四级等级规模结构体系,其中包括:1个65万城镇人

5、口的中心城区、2个7万城镇人口的重点中心镇、3个3.5万城镇人口的特色镇、6个城镇人口在1.5-3.0万的一般镇。邵伯镇、小纪镇为市域西北部和东北部重要的空间增长极,是市域内重点中心镇;郭村为红色旅游特色镇,丁沟为空港特色镇;吴桥、丁伙、樊川和武坚为农业型主导的城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工业以现状升级改造为主,同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成为各自镇域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真武镇突出油田服务基地和旅游观光的职能;宜陵镇和浦头镇由于临近中心城区,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规划为工贸型城镇。城镇等级规模等级城镇名称城镇人口(万人)城镇个数(个)中心城区65万人主城区501港区15重点中心镇7万

6、人小纪72邵伯7特色镇3.5万人郭村3.52丁沟3.5一般镇1.5-3.0万人宜陵3.57真武3.0樊川2武坚2丁伙2吴桥1.5浦头1.5合计101.5124、城镇空间结构采取重点开发与片区发展分类指导相结合,在江都市域构建“一心两片三极”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心:由中心城区(主城区和港区)共同组成的市域核心,是江都城市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区域,规划加强组团之间协调,尤其是主城区与港区之间在城市功能、产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衔接,形成“一主一副”的空间发展格局。两片:根据现状空间发展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启扬高速为界将市域划为南北两个片区。“南部片区”交通条件优越,城镇发展的基础较好,未

7、来在沿江开发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带动下,形成网络化的城镇密集区;“北部片区”属于里下河水网地区,发展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形成市域北部的生态开敞空间。三极:指邵伯、小纪、郭村三个重点中心镇及特色镇,是市域西部、北部和东部的三个重要增长极,规划加强城镇综合性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口向镇区集聚。5、市域交通坚持“交通引导、公交优先、设施调控”的理念,建设外畅内达、便捷快速、安全高效、多样化选择的综合交通系统。(1)轨道交通规划:铁路:规划形成“一横一纵”铁路网。规划对宁启铁路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并与沪通铁路相接,实现与国家干线铁路网联网、相融;新建淮扬镇铁路,北接新长铁路至陇海线,南接沪

8、宁城际铁路,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城际铁路:规划北沿江城际铁路由南京引出,经扬州、泰州至南通,形成南京及江北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北沿江城际铁路在江都市域内平行宁启铁路南侧走线,并于江都火车站设置站点,与江都火车站整合形成轨道综合交通枢纽。(2)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二横一纵”三条高速公路,“二横”为沪陕高速公路和启扬高速公路,“一纵”为京沪高速公路。规划共设置3处枢纽互通,8处服务互通。(3)干线公路:规划形成“五横三纵”的公路网络。“五横”由北向南依次为353省道、老328国道、新328国道和沿江高等级公路、老江平公路。“三纵”由西向东依次为新237省道、安大公路、武嘶线。(4)干

9、线航道: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市域干线航道网。“两横”为盐邵河、新通扬运河;“五纵”为京杭运河、芒稻河高水河、三阳河、野田河红旗河。(5)港口:逐步形成以件杂货转运为主导,矿建散杂货运输为辅助的综合性港区,远期适当兼顾集装箱运输的需要。(6)机场:苏中江都机场位于江都市丁沟镇,按照4C级进行建设,按照4D级机场规划控制,客货兼用,服务于扬州、泰州、镇江三市,兼顾淮安部分地区。6、市域历史文化保护确定“一带、一片、多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1)一带:根据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江都段的运河遗产保护以水利航运工程遗产的保护为核心,将水利工程遗产与因大运河而生、而兴的聚落和相关

10、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整体加以重点保护,从而完整保护大运河的整体风貌及其周边环境。(2)一片: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伯镇的保护,重点保护中大街和南大街以及大马头等沿街两侧地段的整体景观风貌,保护城镇轮廓线、“鱼骨状”的历史空间结构和肌理、传统民居建筑群体特征(建筑高度和屋顶平面)、沿街沿河传统风貌、古树名木等。保护与传统生活方式有关的青石条板街道铺装,大马头、邵伯船闸等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变迁等有关的物质载体,沿街传统商业文化氛围等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3)多点:引江水利枢纽、文物保护单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7、市域旅游规划(1)旅游总体定位:充分体现江都水乡园林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形成“

11、江、河、湖一水贯通,古、水、绿一体和谐”的城市旅游特色,不断提升“龙川文化”的品味,规划江都旅游形象定位为“水木仙旅、龙川江都”。(2)旅游空间布局:形成“一区两带” 旅游总体布局。“一区”:里下河生态农业旅游区;“两带”:沿运河旅游风光带和沿江生态风光带。“一区”为里下河生态农业旅游区:里下河水域风光和人文景观,水产品养殖资源丰富,特色农业园区较为集中,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互相交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旅游挖掘开发价值较高,旅游发展优势明显。“两带”为沿运河旅游风光带和沿江生态风光带。沿运河旅游风光带:沿古运河岸线,重点打造水域风光、水利景观,建设渌洋湖自然保护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水

12、利枢纽风景区以及运河游览线等重点旅游项目,沿运河两侧形成人文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旅游风光带;沿江生态风光带:结合江都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重点打造沿江生态绿廊,形成绵延流长的自然风光带。四、城乡统筹发展1、市域空间发展策略(1)做大做强现代主城区。围绕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拉伸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彰显特色”的建设思路,着力做大主城区,做强城区经济主板块。积极呼应扬州城市规划建设,以文昌路东延为契机,突出舜天路沿线区域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强化城市设计,注重道路的整体规划和节点的景观布局,加强沿路地块规划控制,加快启动村庄拆迁、企业搬迁、环境改造等步伐。加快打造南部滨

13、江新城,启动商贸城西片综合改造,打造宁通路南侧景观;加快拆迁安置工程建设,实施龙川路南延、纬三路工程,形成“三横三纵”道路网络。不断提升建成区规划建设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北城区、老城区、城中村等综合整治、改造建设,突出城中村、老小区的改造提升。(2)加快建设沿江开发区。依托沿江开发优势,用现代城镇综合配套的理念规划沿江开发,以沿江开发区为载体,依托大桥镇建设基础,着力打造滨江科技城,拓展沿江经济板块。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推动主导产业向沿江集聚、重大项目向沿江集中,把沿江地区打造成为特钢生产基地、船舶生产及配套件生产基地和港口物流基地。大桥镇要以挖掘古镇人文底蕴、打造旅游文化

14、、培植生态旅游、增强特色服务为重点,加快大桥古街及人文景观修复改造,着力在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建筑风格等方面全面接轨和融入滨江科技城,实现城镇互动、融合发展。(3)统筹发展各镇。各镇要根据各自产业特色、人口规模、资源优势等现有基础和条件,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城镇建设特色,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镇及特色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重点镇及特色镇为基础,区域联合,组团发展。打造里下河经济板块,抢抓小纪镇被确定为全省20个强镇扩权工作试点镇之一的政策机遇,以苏中江都机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丁沟、樊川、武坚镇的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里下河城镇组团,打

15、造空港产业园;打造沿运经济板块,突出邵伯运河古镇特色,加快邵伯镇与丁伙镇、真武镇的规划融合、产业融合,以彰显古镇文化、做强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城镇规划与建设,着力打造运河重镇、旅游名镇、商贸强镇;规划建设城市卫星镇,郭村镇、宜陵镇要主动接受泰州和城区的城市辐射,加强产业对接,提升规划水准,做大集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4)鼓励发展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按照靠近镇区、贴近园区、合理照顾耕作半径、注重保持田园风貌特色的要求,将全市行政村划分为若干组团,根据各行政村的经济水平、区位条件、人口规模、农民收入和设施建设情况,在组团范围内选择确定集中居民点,吸引周边村民向居民点集中,具备条件的可逐步向镇驻地

16、集中。对已撤并乡镇原集镇要作为重点居民点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其原有设施功能作用。对于人口密度小、分布零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庄台有计划地进行搬迁,加快推进电力、通信、数字电视、区域供水、燃气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向农村集中居民点延伸,不断提升农村集中居民点配套水平。2、城乡体系结构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村庄(农村居民点)”五级城乡体系结构。(1)中心城区:含主城区和港区,由长江、夹江、西部市界、启扬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新通扬运河、花木大道、沪陕高速公路和东部市界围合的范围,面积约250.18平方公里。(2)重点中心镇:包括邵伯、小纪2个重点中心镇。(3)特色镇:包括

17、郭村、丁沟、宜陵3个特色镇。(4)一般镇:包括宜陵、真武、樊川、武坚、丁伙、吴桥、浦头等7个镇。(5)村庄(农村集中居民点):至2030年,村庄规划整合为656个农村居民点,农村人口减少到29万人,村庄平均规模由现状每自然村125人调整为442人。3、人口与用地规模远期至2030年江都市域总人口13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78平方公里;其他镇城镇人口为3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43.2平方公里;农村人口为29人,建设用地规模约65平方公里。五、中心城区性质与规模1、城市性质国家水利枢纽,江苏省中部交通枢纽,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扬州东翼生态宜居城市。2、城市规模200

18、9年底现状城市人口为34.78万人。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44万人。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5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8平方公里以内,人口与用地在中心城区范围内进行整体平衡。其中:主城区:人口规模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1平方公里左右;港区:人口规模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平方公里左右。六、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发展方向(1)主城区规划主城区的发展方向为“东优、南进、西联、北拓”。东优:京沪高速公路以东砖桥现状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低,整体环境

19、不佳,向东发展重点是对该地区用地进行优化整合,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园区品质。南进:主城区南部空间广阔,用地条件优越,未来随着328国道的改线、沪陕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线的建设及南部、滨江沿河景观的打造,为南部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向南将是主城区用地拓展的首要方向。西联:进一步推进扬州、江都城市空间与功能整合。主城区与扬州市交通联系有龙城路、328国道改线,未来将打通舜天路,连通扬州城区的文昌路,延伸文昌路综合公共服务设施轴,为实现江都与扬州的对接提供有利条件,这也将引领江都城市建设用地向西推进。 北拓:主城区北部现状建设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拥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同时拥有一定的

20、土地存量,将成为城市用地拓展的次要方向。(2)港区规划港区工业用地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拓展,生活用地在现状大桥镇区基础上向南、向西适度拓展。2、总体布局结构(1)主城区:强化核心、分区发展,形成“两心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工农路两侧的商业中心和舜天路两侧的商务中心。“五区”:主城区范围内以道路河流划分的五个分区,包括城北分区、城中分区、城西分区、城南分区和滨江新城区。(2)港区:集聚发展,形成“一心两区” 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港区综合配套中心。“两区”:港区以道路河流划分的两个分区,包括综合配套区和产业区。3、城市中心体系按照“市级分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设置。市级中心:

21、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两特”的市级中心体系。“一主”:位于舜天路的城市主中心,打造以商务金融、总部办公、休闲商业为主导功能,以会议接待、文化娱乐、都市旅游为特色功能,以生活居住和配套服务为支撑功能的生态型城市中心区。 “一副”:位于工农路的城市副中心,以传统的商业办公、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为主要职能。“两特”:分别为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行政中心位于北区,以行政办公、商业为主要职能;文化体育中心位于滨江新城,以会展、文化、体育等为主要职能。分区中心:规划形成6处分区中心,为各分片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医疗、体育、娱乐、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其中主城区5处,港区1处。城北分区中心:位于泰山路及仙城

22、北路周边;城中分区中心:位于工农路与龙川中路交汇处;城西分区中心:位于龙城路与庄台路交汇处;城南分区中心:位于新都路与舜天路交汇处;滨江新城分区中心:位于纬三路北,龙川南路两侧;港区分区中心:位于新城路两侧。居住社区中心:居住社区中心主要结合各居住社区统一布局。基层社区中心:结合各基层社区统一布局。七、建设用地规划1、公共设施用地(1)行政办公用地保留现状金山路两侧的市级行政中心等行政办公用地,保留旧城区内的市供电局、广电局、体育局等,适当置换旧城区及城南分区部分办公用地,集中布局在仙城北路以东、江淮路以北,形成市级综合行政中心,集中办公,提高行政办公的运行效率。保留位于通泰路北侧的大桥派出所

23、,规划大桥镇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用地合并,集中布局在白沙路以北、白塔河以西处。(2)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结合中心体系的构建和公共交通的建设,完善商业金融业用地布局。城北分区:主要位于泰山路、仙城北路周边及恒山路以北,其中沿宁启铁路江都火车站周边块状布局,双树路两侧带状布局,主要包括购物、餐饮、宾馆住宿等设施。城中分区:集中于工农路沿线,带状布局,规划对两侧商业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强化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服务功能。其中工农路、仙城路引江路段定位为精品购物步行街,仙城路与工农路交叉口为大型购物中心汇集区,工农路与龙川北路交叉口为娱乐、休闲、餐饮等汇集区。城西分区:位于龙城路北侧、工农西路南侧,带状

24、与块状结合。城南分区: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沿舜天路两侧呈带状布局,以金融、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为主。滨江新城区:在新都路西,纬三路北结合文化体育中心设置商务、金融、餐饮、购物等设施。港区: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位于新城路以北、通江路以东,呈带状布局。(3)文化娱乐用地规划文化娱乐用地按照“市级分区级居住社区级”三级配置。保留市级文化用地主要有旧城区内的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少年宫以及扬剧艺术中心等,局部进行改造、立面整饰;规划配置展览馆、图书馆等大型市级文化设施,结合体育中心统一考虑,展示主城区南部滨江新城入口形象。规划分区级文化设施主要有泰山路文化中心、双沟文化中心、舜天

25、路文化中心、庄台路文化中心、港区文化中心等,其中港区文化中心位于开发北路以北、星沙路以西,设置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展览馆等,展示港区的风貌。(4)体育用地规划体育用地按照“市级分区级居住社区级”三级配置。保留江都体育场,提高内部设施标准;规划新建江都体育中心,位于滨江新城,配置标准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配套辅助设施,能够承担一定规模的市级赛事。规划新建分区级体育设施,在北区泰山路北、港区开发北路与星河路周边新建区级体育设施,其他区级体育设施结合邻里中心设置。完善居住社区级体育设施的配套,结合居住社区中心布置一定的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包括综合活动器材、羽毛球、乒乓球、小足球场等场地和相应的

26、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的需要。同时鼓励高校及中、小学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利用绿化配建健身设施。(5)医疗卫生用地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主要落实市级、区级两级医疗卫生设施,居住区、居住小区级社康中心结合邻里中心及小区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合理设置。医院床位按照5床/千人标准配置。规划形成二级甲等医院6所(洪泉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滨江新城医院、大桥医院)、专科医院2所(市脑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即第三人民医院)、急救医疗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处(双沟卫生院、新城医院、砖桥卫生院、张纲卫生院、新城东部卫生服务中心、大桥老卫生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大桥嘶马卫生院、大桥昌松卫生院、大

27、桥花荡卫生院)及若干个小区社康中心,形成等级明确、规模适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采取集中布局的原则,主要集中在2处,其中主城区1处,港区1处。城南职教园区位于纬三路北侧、新都南路东侧,同时在职教园区建设江都市成人教育中心;港区教育科研用地位于白沙路以南、通江路以东,承担港区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及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等主要职能。2、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划分为6个居住分区,16个居住社区。其中主城区5个居住分区,13个居住社区;港区1个居住分区,3个居住社区。3、工业仓储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三处,分别为主城区的城北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和港区的沿江工业园。

28、城北工业园:位于宁启铁路以北、锦宜公路以南、老淮江公路以东、仙城路以西,规划工业用地约275公顷。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以发展机电、冶金、汽配等产业为主;城南工业园:位于南苑路以南、京沪高速公路以西、建兴路以北、黄河南路以东,工业用地约492.2公顷。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328国道改线等交通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沿江工业园:位于港区沿江高等级公路以南,工业用地约1326.2公顷。充分利用沿江开发机遇,发挥港口优势,其中红旗河以东依托现状科进船业、龙和船业、海螺水泥等龙头企业发展船舶制造、建材等产业,红旗河以西依托诚德钢管、龙川钢管、中海造船等企业以机械冶金、建

29、材等为主的综合工业区。规划仓储物流用地主要包括城北物流用地、城东商贸物流用地、沿江港区物流园区。城北物流用地位于双树路以北、惊涛路以东,主要结合城北工业园设置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货物集散中心;城东商贸物流用地位于黄海南路以东、浦江路以北,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商贸物流园区,服务于城南工业园及周边五金建材装饰市场、花木市场等;港区物流园区位于港区三江大道以南,结合港口码头布局,打造集传统储运功能、信息交流功能及商贸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区,成为服务于港区及市域的现代物流中心。4、绿化用地(1)绿地系统结构规划依托江都市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城市形态格局和发展方向,通过城市生态绿地、滨水

30、绿带、交通廊道、公园等建设,形成“五河汇龙川、一轴联两区、多园缀龙城”的结构。“五河汇龙川”:以孕育江都独特龙文水脉的金湾河、高水河、芒稻河、老通扬运河及新通扬运河构筑江都滨水生态空间;“一轴联两区”:通过沿芒稻河、夹江和长江的滨水生态绿地连接主城区和港区;“多点缀龙城”:以公园、街头绿地等构成绿化节点。主城区:规划通过采用滨河绿带和交通绿廊两个系统相互组合,重点突出“一核、两廊、五带、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一核”:引江水利枢纽风景区;“两廊”:沿宁启铁路、沪陕高速公路两侧形成的横向交通绿廊;“五带”:沿金湾河、高水河、芒稻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五条水脉形成的滨河休闲带;“多点”:分布于

31、主城区内的公园和街头绿地。港区:主要以沿河、沿路带状布置为主,形成“一核、两带、多点”的布局结构。“一核”:位于滨江路与兴港路交汇处形成的滨江公园;“两带”:沿白塔河、红旗河两侧形成的绿化景观带;“多点”:港区内部的公园和街头绿地。(2)绿地布局规划绿地957.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3%,人均绿地面积14.7平方米。合理布置各级公共绿地,规划建设市级公园5处,分区级公园10处,结合现状补充建设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加强公路、铁路、水系、高压走廊、市政设施周围、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等的防护林带建设。规划中心城区市级公园一览表名称区位位置面积(公顷)备注人民生态公园主城区龙川北路以西、江淮路以南5.81现状引江公园主城区龙城路以南、长江路以北70现状新城公园主城区新都南路西,反坎河周边22.4规划龙川外滩公园主城区建都路以西、舜天路两侧32.3规划滨江公园港区滨江路两侧120.9现状规划中心城区片区级公园一览表名称区位位置面积(公顷)备注舜天公园主城区舜天路以南、广州路以东6.68规划江平公园主城区江平路以南6.86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