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016.22KB ,
资源ID:45281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281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docx

1、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汉代农具的发展程度及其历史意义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是标志着我们民族成熟的里程牌,无论是从疆域国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还是从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为后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农业来说,汉代的精耕细作技术和农业工具都已经相当成熟,很多一直延续使用到了近现代。而农具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精耕细作等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离不开农具的飞速发展。本文拟对汉代农具的发展程度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中国农具起源概述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国家之一。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自

2、己栽培作物、饲养家禽,从此进入了原始农业时代。他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农具的发展和演进也反映了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原始农业时代,农业生产的产量很低,采集、狩猎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先民们最初是沿用采集、狩猎的工具,后来渐渐用木棒、石块、兽骨和蚌壳等材质陆续创造出了一些最原始的农具:他们用石斧或砍斫器砍倒树木,放火烧掉;再用尖木棒松土,播种;收获时,用石刀、蚌镰来掐穗。这样的石斧、石刀、砍斫器、尖木棒、石镰等就是最早的农具。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的农具已初具形态,他们先是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制成了复合工具。如:在松土用的尖木棒下部绑上短横木,以便足踏,

3、用于翻地,称为“耒”,耒可以说是原始农业生产中较原始的成形的耕地工具;之后他们又将耒齿由单齿变成双齿,最后又变成板状刀,即为古书中所提到的耜,板状刀称为耜冠,安装其上的木棒或木柄称为耜柄,类似今天的锨。耒耜的出现,为以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耜耕农业进一步发展,当时的人们用大型的磨光石斧,劈荆斩棘,垦荒辟地;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宽延长,钻孔加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地工具;此外还改进了双齿木耒和骨耜。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它的出现更有利于深翻土地。在中耕和收获工具方面,这个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石锄、蚌锄、镰刀最早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拿镰刀来说,它是在已有的

4、半月形石刀或蚌刀的基础上,将石刃不断加长,穿孔不断加多,并装上横柄。夏商周一直到春秋前期的奴隶社会,这一阶段农具的发展十分缓慢。虽然商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的发达,但由于青铜在当时是贵重金属,人们主要用它来铸造兵器和礼器,且由于青铜本身的质地问题,很少用作农具,主要用于农具制造的还是原先的木、石、骨、贝等材质。但纵观整个奴隶社会可以发现农具构造上还是有了缓慢的改进,如: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耕地工具,原来只有由人操作的耒耜,到商代开始出现了犁,犁正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它解决了牵引力的问题,改人力为牛拉,比耒耜进步的多。但是商周时期正是奴隶制高度发展的阶段,奴隶被看作是能说话的牲口,使用

5、奴隶相对来说更方便、便宜一些,所以牛耕并不普遍,耒耜仍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到春秋中叶,牛耕才渐渐多起来,用牛耕田是耕作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由耒耜发展到犁也是农具上的一大进步。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了人工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生铁冶铸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炼钢技术的相继发明,冶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铁器农具也随之迅速推广。铁料质优价廉,尤其适合制作工具,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铁的出现,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随着铁器的推广,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铁农具本身也有了高度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农具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比以前有了发展。

6、从初耕的钁、铲、枷,中耕的锄,到收获用的镰、犁铧、耙等都已具备,形成了一套深耕细作的配套农具。同时,这个阶段的农具设计已很精巧:铁钁头多呈长条形,厚重而坚实,与现在的铁钁已很相似;五齿铁耙是当时常见的翻地、平地工具,肩部略呈半圆形,耙体高度适宜,齿疏而锐,这种形制一直为后代沿用。随着农具的改进,灌溉工具也有初步发展:桔槔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它是利用底端系石、顶端挂桶的杠杆来提水,这种提水法使“挈水若抽,速如淡汤”,与过去那种抱瓷而出灌的灌田法有天壤之别。二、汉代农具的发展概况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前代所不能及的。特别是它的冶铁业和农业发展尤其突出,这二者为整个经济发展奠定

7、了基础。汉朝初年,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冶铁业的发展是事物发展中密切相联的两个方面。汉初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冶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恢复并有较快发展。冶铁业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农具制造)的发展,农业又为手工业、商业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整个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汉代的冶铁业非常发达,西汉政府曾在全国设立49处“铁官”管理冶铁生产。由于冶铁和炼钢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既提高了铁器的质量,也降低了铁器的成本,因而汉代的铁农具就非常普及。盐铁论水早指出“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论农耕又指出“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可见铁农具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汉书 杜

8、诗传曾记载杜诗任河南南阳太守时“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利用水力鼓动冶铁风箱吹风助燃,既省劳力,又增高炉温,大大提高冶铁的效率。铁农具产量大增,使用也就更加广泛了。从考古资料看,除西南边陲个别地区还在使用青铜器外,全国绝大部地区青铜农具已被铁农具所淘汰,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还在使用青铜农具,到了汉代也已绝迹了。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成为汉代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虽然铁制农具已成为农民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但它仍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但由于木器极易腐朽,难以长久保存下来,因而很少有实物出土。在西汉的盐铁会议上,贤良就曾提出时“贫民或木耕手耨(音:nu,锄草)”

9、。贤良意在表达盐铁官营之弊,但其所言“贫民或木耕”,应该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事实上,两汉时期出土的起土农具中也确有木器。南方一些地方,木石器农具的广泛使用甚至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秦汉时期的锸,多数在木锸上套铁口,叫“锸金” 、“鐅” 、“鐅金”,犁铧也多是木犁套铧冠(多数为V形,故有人或称之为V形器)。锄头、斧头也有套铁口的。这表明当时铁的供应仍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且由于两汉的铁器官营专卖政策,虽对铁器的推广起了重大作用,但官营的铁器价格昂贵、质量较差、购买不便等弊端也影响铁农具的大规模使用,所以木制起土农具并未完全退出生产领域。汉代农具适应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具体要求,配套齐全,专业化工

10、具有了大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在全国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有犁铧(hu)、钁(ju)、锸(ch)、耙、耧(lu)车、锄、铲、镰等,另有木、石质的耕、臼、礁、磨等,云南、广西等地尚有少量铜农具出土。传统农业中所能见到的一整套农具,在汉代都已基本出现,下面依据生产的环节对汉代农具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介绍。(一)翻耕农具。用于翻耕、松动土壤和开沟起土。常见的有耒(li)、耜(s)、锸、钁、犁、等,是汉代铁农具中的大类。1耒耒是最古老的农具。最早的木耒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棍,可以用来挖松土地,后来发展为双尖,提高了工效,使用较为普遍,直到汉代仍然是重要的起土工具。汉代的著作中经常提到耒:如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蹠耒

11、而耕,不过十亩。”盐铁论刺权:“是以耕者释耒而不勤。”盐铁论未通:“民蹠耒而耕,负担而行”盐铁论国疾:“秉耒抱臿,躬耕身织者寡。”等等,说明耒到汉代仍在使用。出土文物中有许多耒的形象,使我们得知汉代木耒的具体形状。如河南省灵宝县东汉墓出土的执耒陶俑,其木耒的形制就非常清楚。陕西省勉县老道寺东汉墓也出土过执耒陶俑,所执木耒形状也与灵宝出土的相同。南方各省的汉墓中也有木耒出土,如湖南省长沙市西汉墓中曾出土过8件木质耒的模型,是木俑手中的执物,湖北省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也出过一件持耒木俑,所执的是是双尖耒。湖北江陵纪南城82号井中曾出土过一件完整木耒,耒尖上套有铁刃,时代属战国。看来汉代的木耒也会套有

12、铁刃,由此可知一些銎(音:qing,斧头上装柄的孔,现泛指农器上的孔)宽5厘米左右的汉代铁锄和铁锚,实际上就是耒的套刃。(上图分别为耒、耜和耒的套刃)2耜耜是从单尖耒来发展而来的,刃部为扁平的板状,是用整块木头砍斫而成。木耜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主要整地农具,一直延用到汉代,铁农具普及之后,还未完全绝迹。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西汉墓中就出土过两件木耜模型,1975年在长沙另一座西汉中期的墓中出土了一件实物,出于盗洞内,说明是取土用具。山东武梁祠石刻中也有木耜的图象。(上图为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木耜实物)3锸木耜挖土时刃部易于磨损,加上一个金属套刃就坚固耐用,也更加锐利,这就是锸。锸是翻土开沟的重要工具,也

13、是汉代最常用的铲土农具,凹字形弧刃或尖首铁口锸是汉代锸的主要形式。但云南等地出土的成都铁官所属的作坊生产的凹字形铁鐅,前端附有舌状突刃,形制较为独特。考古发掘中锸常与钁、锄、铲、镰等共出,出土数量居各类小型农具之首。刃端加上的金属套刃叫做“鐅”。说文:“鐅,河内谓臿头金也。”安装鐅的木板叫“木叶”(见释名)。锸是汉代最重要的起土工具,不但农业生产中使用它,在兴修水利工程中也靠它,汉代的民谣就唱道:“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汉书沟恤志)。在考古发现中几乎所有的锸都是鐅,木质部分均腐朽,不易认识全貌,只能根据陶俑中的模型来窥其全貌,持锸俑在四川、重庆多有发现,如四川牧马山发现东汉时期腰挂小刀、左手

14、持箕、右手持锸俑。但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的填土中出土了一件西汉镶嵌有凹字形弧刃的带柄木锸,整体似划船木桨,保存非常完整,是件实用的工具,锸柄和锸叶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材制成的,终于使我们得以看清汉代锸的真实面貌。该锸全长140.5厘米,木叶左肩较右肩略矮并向外突出,是为了便于踏脚踩入土中。看来汉代农民在用锸翻土时是右手握柄上方,左手执柄下部,左脚踏木叶左肩,然后用力起土。全国各地都有汉代铁锸(主要是鐅)出土,南方长江流域各省也都有出土。实际上,直到今天也还在南方一些农村中使用。另外,战国时期流行的一字形或长方形平刃铁口锸在北方地区仍有出土。以上为研究汉代锸的构造提供了具体形象的资料。(左图:江

15、西省修水县出土的西汉铁锸 右图:四川省木里县出土东汉铁锸)(上图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铁锸)4钁钁也是汉代的重要起土工具。汉代的著作中也经常提到钁。如说文:“钁,大锄也。”淮南子精神训:“今夫徭者,揭钁臿。”淮南子兵略训:“奋儋(担) 钁”等。钁的装柄方法与下面提到的凹口锄相同。但钁身狭长厚重,侧视为等腰三角形,正面为长条形,顶部中空成为方形銎,套入木叶,再横装柄,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木俑手中所执的模型,所持为木质钁,但在刃部涂黑,表示铁质农具,正是它的具体形象。钁主要用以开荒掘地,在北方各省出土较多,尤其以河南等地发现最多,1958年河南临汝夏店西汉冶铁遗址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大

16、小铁钁300余件,辽宁抚顺发现西汉初期铁钁60余件,四川广汉东汉墓还出土一件手持木柄凹字形铁口钁的残陶俑,南方只在福建、湖北有所出土。在北方还经常出土一种带孔的长条形铁钁可直接装柄使用(如河南省泥池县出土的铁镬),但南方尚未有发现。此外还有二齿、三齿的铁钁也只见于北方。此外,释名释道还说:“齐鲁间谓四齿杷为钁。”但出土物种未见汉代四齿钁。福建崇安汉城曾出土五齿铁农具,颇为厚重,似为五齿钁。它们的用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镐头、铁鎝之类。(上图为河南省泥池县出土的汉代铁镬)5犁农事始于耕田,我国以牛、犁耕田出现于春秋时期,到汉代牛耕已非常普及,这从各地出土的大量铁犁铧和牛耕图可得以到证明。即使是史称“

17、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区,远至福建、广西、四川、广东等地也有铁犁或牛耕模型出土,这是汉代农业生产力空前发达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但牛耕仍然没有完全取代耒耕,古书中凡是言及耕作时,提到的农具多是耒、锸等,很少提到犁。铁犁自西汉中期以后出土数量大增,出土地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又以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出土为多,边远的贵州、云南、福建、广西、宁夏、新疆等地也有出土。山东、安徽、河北、甘肃等地都发现东汉时期的巨形铁铧。除了铁犁铧实物,犁具模型、铸范和图像也多有发现。汉代的犁铧前端常套上“V”形铁铧冠,磨损坏了可以及时更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耕作技术需要,汉代的犁铧大小不一,小的长宽20厘米左右,大的长宽可达4

18、0厘米以上,需要几条牛才能拉得动,主要用来开沟起土。铁犁的附件犁镜是西汉新出现的农具,又称鐴土、犁耳、壁土,是安装在铁犁背上起窜垡、翻土作用的重要部件,由于长期与土磨擦,光亮鉴人,故叫作犁镜。不过犁镜的发现尚不普遍,主要出现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甘肃、宁夏等地也有发现,有的单独出土,有的套在铁犁铧上。考古发现的汉代犁镜有菱形、板瓦形、方形(或长方形)缺角和马鞍形等。前三种犁壁用于单面翻土,而马鞍形犁壁则可向两侧翻土(可能和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有关,用以开沟起垄,为代田法服务)。由于其突出的翻土功能,现在山西地方称犁镜为“翻地虎”。犁镜不但能够按照需要翻土,而且还有松土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杀

19、虫又可以把下面的土翻上夹曝晒,它的发明也是农业生产上一个很大的进步。与犁相关是耕垦动力的使用问题,有用二牛牵引的,也有用一牛牵引的,有合用牛、马的,还有单用马耕田的。汉画像材料及模型明器中较典型的是二牛抬杠式,或用一牛一马,与汉书食货志“用耦犁, 二牛三人”的说法似乎相吻合,惟于三人不知如何安排。所以,耦耕或汉书所说的耦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耕作方式。再就是两汉犁具的结构;从黄河流域出土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代的耕犁已经出现了犁底、犁辕、犁衡、犁梢、犁箭、犁评等部件,作为畜力犁的主体构件已经具备。从牛耕图的资料看,西部地区的犁床和犁梢区分明显,是典型的框形犁,对后世影响较大。东方的耕犁犁床和犁梢不

20、明显分开,而是用一根弯曲的木头制成的。从农耕画像材料分析,汉代的犁具以简单的框形结构为主。江苏睢宁双沟、山东滕县黄家岭画像石牛耕图在犁箭与犁衡交叉处刻画的活动木楔,被认为是后世犁评的萌芽。(上图为汉代铁犁的复原图)(二)整地农具。整地农具或称耙平器。整地之目的在于碎土块、平高低、除杂草、掩肥料,以便播种和作物生长。汉代整地的农器主要是铁耙和耱两种。1耙耙主要是用于碎土、起土的工具,释名对其作用解释为“播也,除以播除物也,亦言拨也,拨使聚也”。即用于犁过的田地上,以平土除草,劈碎土块,清除杂物使土地平整的工具。西汉的铁耙一般横向装柄,功用如钁,常见二齿、三齿、四齿、五齿或九齿,仍是一种用人操作的

21、手耙。这种工具的出现则是与耧车的发明相适应的。耧车出现以前的耕种方法为缦田,播种时撒播或点播种子,不分行列,土地是否平整,杂物是否除净对播种无关紧要。耧车出现后对整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只有在较为平整和无杂物的土地上才能均匀、顺利的播种,所以当耧出现后也相应地出现了耙。耙在汉代以前没有发现过,可能也是汉代出现的新农具,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福建等地有发现,也有人将其归人钁类,称多齿钁。巩县铁生沟冶铁遗址出土的小件农具中,有双齿耙(报告称双齿钁)8件,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双齿、三齿耙,福建崇安汉城出土五齿耙。耙的大量使用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反映。(上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双齿、三齿耙)2耰战国时期

22、用来击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农具是耰(yu),文献常见耕耰连言,说明耰是与耕紧密相联的工序。耰是一种带长柄的大木棰,汉代继续使用,新疆民丰尼雅曾发现耰的实物图,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了持耰俑。3耱山东省图书馆藏滕县黄家岭汉画像石与江苏泅洪重岗出土汉画像石耕作图中, 出现了耱(m)形象,这些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耱地资料。耱,齐民要术称“耢”,是破碎土块和平整土地的农具,无齿。或以为画像上牛后拖带的新式农具耱地器是一根中间安有长木辕的圆形粗木棍,用来将已翻耕的土块耱碎。耱耕地场面见于甘肃省嘉峪关、高台骆驼城魏晋墓壁画。(三)播种农具。耧车是汉代的一大发明,称为耧犁,即释名 释器之“耩”,是我国最早的条播器。

23、它由耧斗和耧足组成,由人或牲畜牵引,对提高当时的播种质量和速度,起过重要的作用。耧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抛弃缦田这种粗放的耕作方法,而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它的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用耧播种可以做到出苗均匀,行列整齐,便于除草,培土等田间管理工作,作物产量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崔寔政论中说“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所谓三犁共一牛,即三脚耧。山西平陆枣园村新莽时期墓中发现一幅耧播图,用一牛挽三脚耧车,一播三行。耧足或耧铧是耧车上的关键部件,辽宁辽阳、陕西富平、北京清河等地发现西汉铁耧足,河南、河北等地发

24、现汉代耧足范。耧足出土数量不及同时代的他种农具,可能汉代耧播尚不普及。现在虽然多有耧车的成功复制,但有关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四)中耕农具。中耕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目的在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出土的汉代中耕农具有铁锄和铁铲,多种中耕工具的出现标志着汉代的田间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虽然形制不同,但都能起着除草松土、培土助苗的作用。1锄锄同锸、铲不同,锸、铲是直装木柄,插地起土的农具,锄则是横装木柄,由上向下掘入地里,向后翻土的农具。锸、铲使用时是边起土人边往后退,用锄挖土则是边挖边向前

25、进。汉代的锄大约有三种样式:六角形和凹字形弧刃或侈刃锄,前者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样式,从西汉开始,适于垄间中耕的弧刃锄大量出土。巩县铁生沟出土12件铁锄,其中六角形锄只有1件。弧刃铁锄类锸而圆刃外侈,装木叶使用。广州汉墓出土西汉早、中期铁锄7件,形如“凹”字形,刃两边外撇口。凹口锄,如四川省成都市青杠坡出土一件东汉陶俑残片,陶俑手中所执的就是凹口锄,它是将凹口铁刃(与锸样式近似)套在“木叶”上,然后在木叶上凿孔装柄,主要是用来挖土用的。这种锄的铁套刃与锸的区别在于两侧刃角外撇,刃呈弧形,过去考古报告中有些定名为锸的器物,实际上应该是锄。六角形锄盛行于战国到西汉,北方出土的很多,南方在湖南长沙的战国

26、墓中也有出土。汉代的六角形锄,目前只在湖北、江西出土过几件,似乎在南方没有普遍使用。这类锄主要是中耕锄草农具。释名“ 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站着使用的,有较长的木柄,这种锄多用来在早地作业中除草、松土,兼作起垄工具,在南方水田中当然可以用来挖沟、修田埂或平整田地,但一般不适合于水田中耕,故南方出土的较少。全铁曲柄半圆形锄西汉时即已出现,湖北枣阳、河南洛阳等地有发现到,这种曲柄弯锄同现代传统农具基本相同,装柄方法也完全一样。曲柄锄,如湖北省枣阳县出土的铁薅锄,也是安上长柄用以除草松土,主要是在早地上使用,不是水田的中耕农具。另外,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东汉树叶形及异形铜锄。(左图为广西贵县罗泊湾

27、出土的西汉铁锄 右图为湖北枣阳出土的西汉铁薅锄)2铲汉代始有“ 铲”字,说文对铲字未加解释。与锸不同,是整个挖土部件都是金属制成,直接套在木柄上的(即没有“木叶”部份)。汉代的铲全是铁制的(云南地区例外,有铜铲出土)。铲是装有短柄,执之前推以铲地除草,汉代铲继承了战国铲的形制,同时出现了带挺短铁柄的铲。铲普遍发现于全国各地,陕西、河南两地出土汉代铁铲最多,陕西长武一次出土12件,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出土铲25件。从四川出土的执铲陶俑看,铲和耒、耜、锸等都是起土农具。根据四川的陶俑所执的铲和人身的比例测算,其高度和宽度当和今天的铁锹大小一样。但至今所有出土的汉代的铁铲中未见有这样大的,也不

28、见有这种形状的铁铲出土。四川陶俑所执的铲(挖土部件)形状是上大下小(即肩宽且平,刃尖收缩呈弧形)。但各地所出的铁铲均相反,即肩为弧形,刃端平且直,宽于肩,体积也小得多。陈文华怀疑,陶俑所执的铲可能全系木制的,也就是木耜(它在水田中仍然是很适用的)。否则为什么四川各地至今还未见有这种形制的铁铲出土呢?至于其他各地出土的铁铲,除了少数宽度在十几厘米者,可能是用来起土外,其他较小型的(宽度在几厘米以内)都是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即商周时期的“钱”(钱是商周时期除草的小铲子)。 (左图为江西省修水县出土的西汉铁铲 右图为铁铲复原图)(五)收获、加工农具。1镰铁镰是汉代的主要收割工具,呈新月形,一般呈微内

29、弧长条形,单刃有齿,基部夹装在木柄中,长度20厘米左右,宽2.5-3厘米, 厚约0.3厘米左右。新出现了带銎装柄式的镰,除少数仍为铸造外,多为熟铁锻制,尤其锻銎镰占很大比重。汉代铁镰出土的数量不如钁、锸、锄、铲,但分布地区很广,陕西、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吉林、新疆、四川等地皆有出土。南方地区除云南还在使用铜铚外,其他地区,都有汉代铁镰出土图。在四川、湖北等地还出土一种大型铁镰,双刃、无齿,基部卷成圆銎图。这种镰在汉代叫做“ ”。说文“ ,两刃,木柄,可以刈草。”可知这种农具不是割稻穗用的,而是用来砍削稻稭或野草,我们在四川出土的“渔猎、收获画象砖”和“播种画象砖”中都可以看到汉

30、代农夫挥动 镰砍削稻稭的情景。(左图为湖北博物馆藏西汉铁 镰 右图为广西平乐县银山岭出土西汉铁镰)2铚铚(zhi)的发现不如镰多。铚的使用方法不像装柄的铁镰,用时抓在手上直取禾穗,目前对于这种与所收割作物类型、耕作技术等有很大关系的工具,尚缺乏地域性的认识和研究。3铡刀铡刀也是收获用具之一,可能出现于西汉,但目前仅见东汉实物。山东营县博物馆藏东汉铡刀,刀及橔全铁制,形制同现代铡刀而小。四川成都跃进村东汉墓发现持铡刀童子俑,牧马山东汉晚期崖墓中也出现手持铡刀的陶俑。铡刀可以铡下禾穗,也可以铡碎饲料,现在我们还无法了解汉代铡刀的用途主要在哪一方面。4杵臼、碓、石磨(上图为四川省绵阳市出土东汉踏碓画

31、象砖)杵臼、碓(du)、石磨都是汉代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实物及模型皆有出土。杵臼是汉代农村中主要的粮食加工农具,山东嘉祥武梁祠画象石“杵臼画象石”和江苏泗洪出土的“东汉杵臼、砻磨画象石”中都有舂杵粮食的图象。四川、湖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江苏各省都有杵臼实物和模型出土,足见长江流域使用杵臼已十分普遍,实际上,直至今天,在南方山区也一直还在使用石臼。除了杵臼外,汉代还发明了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以提高工效的加工机械碓,碓由臼发展而来。汉代有践碓(踏碓)、畜力碓和水力碓,践碓最为普及,多见于碓房图像和模型明器中,汉代碓、磨模型常相伴出土,东汉时期的践碓俑也多有发现。桓谭桓子新论中说“及后人加巧,

32、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说明踏碓应发明于西汉,至迟在东汉时期传播到长江流域。北方的汉墓中常有陶碓模型出土,使用已很普遍。目前只在四川和湖北的东汉墓中出土有陶碓模型图及踏碓舂米画象砖。尤其是四川绵阳县等地出土的画象砖,生动地反映了踏碓的操作情况图。这种踏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南方农村中长期使用,至今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中,几乎每家都有一具踏碓。(上图为东汉杵臼、砻磨画象石)(左图为东汉杵臼画象石 右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的汉代水碓模型)桓子新论又说:“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可见汉代也出现了利用畜力做动力的畜力碓和利用流水做动力的水碓。特别是水碓,非常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至今在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广东等省山区还在使用。水碓的石臼埋在地上时呈倾斜状态,碓米时臼中的粮食会自动翻转,不用人工管理。晚上将糙米倒入臼中,开动水闸,启动水碓即可离开,第二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