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49KB ,
资源ID:4525786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25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课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课题.docx

1、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苏科版新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二、 教学目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2)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 教学对象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 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 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此之前有过探究“平面镜成 像特

3、点”的经历,知道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有着较为浓 厚的兴趣,但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概念、 名词多,如物距(u)、像距(V)、焦距、实像、虚像,特别是要找到各种像应调 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 重视加强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同时,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本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自

4、主实验 操作,并分析数据,自主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 较高的要求,因此本节的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 纳总结得出规律。五、 教学研究目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全体总结提高。教师质疑-学生发问-共同猜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分析论证- 总结提高-实际应用六、 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苏科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 物理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理解,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法 和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 课程目标的确立上:除了原有目标外,着眼与社会的需

5、求,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能力和 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在日后的活动中能积极和别人团结协作。(二) 教学内容的调整上: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中, 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实验,让学 生成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 究课题那样去进行。2、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 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

6、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 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研究有亲近热爱、 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 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 真正目的。(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1 教法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进行 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能力。主要教 法有:提问法、谈话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

7、过程探究, 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 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 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 所以 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 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境,并且引导学生 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 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 实验 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 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 分析 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

8、口头表述 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 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 科学素养。2 学法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 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 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确定本节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七、 教学软件设计:多媒体平台、透镜(焦距不同)、光屏、蜡烛、火柴及光具座若干组。八、 教学准备:1、 知识准备:折射规律及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 器材

9、准备: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火柴,刻度尺。3、 课件准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透镜成像 flash ;自制照相机。九、 课时安排:共计二课时,第一课时用于观察有关现象及收集证据(数据),第二课时用 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及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十、教学程序设计:(一)教学流程图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开始(二)详细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 复习:1、 认识透镜;2、 透镜的作用;3、 透镜的用途;4、 凸透镜的几个重要参数:主光轴、焦点、光心和焦距。5、 焦距的测量方法;6、 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二、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凸透镜能否象平面镜一样成像 ?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将

10、凸透镜紧靠书上的字,若适当增加凸透镜与字之间的距离,并调节眼睛与透镜的距离,仔细观察,看到的像有没有变化呢?2.学生讨论并交流观察到现象。三、 教学过程:1.刚才同学们针对你们观察到的各种像,你们想了解一点什么呢?提出问题学生回答:(1) 什么时候成正立放大的像?(2) 什么时候成倒立缩小的像?(3) 什么时候又成倒立放大的像?2.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有什么规律,我们还需要介绍几个知识点:(1)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2) 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3)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也 可用眼睛观察到)(4)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

11、用眼睛观察到。设计实验3.学生讨论、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1)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2) 本实验中得到各种不同像时的物距、像距分别与焦距之间有什么 关系。进行实验,收集证据4.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督促他们及时记下各种数据,给 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帮助与提示。分析与讨论:5.同学们针对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先分小组讨论一会儿,小组间互相交流;(2) 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班级交流;(3) 教师进行小结成像的规律。(4) 如何来检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6.换另一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验证得出的规律与重复实验的结 果是否相符。7.教师总

12、结本节的情况并投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布置作业:熟记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一、 复习提问:上节得出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问题二、 交流与合作教师提问:1.同学们继续针对验证实验进行交流,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1) 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2) 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3) 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 同侧?(4)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距 与焦距间有什么关系?(5) 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无变化;像的亮暗有无变化等。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2教师用动画模拟

13、凸透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结论,并在模拟过程中通过对比加 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理解。3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4利用课件让学生练习,强化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和理解 5利用投影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见下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物、像与透镜的位置像距光屏能否接收到备注u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实像还是虚像v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v2f能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能像放大与缩小 的分界 占 八、fu2f能u=f不成像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uu不能三、布置作业:完成同步学习课堂作业十一、教学体会和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1 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课堂气氛活跃。2 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 知识传授为辅。3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由课内辐射到课外。缺点之处在于:1 .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交流与评估重视不够。 2.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探究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地交流与评价,肯定学生的收获与体验。 3.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不能很好的给予指导。4.学生在教师进行凸透镜成像 的动画模拟时,学生的关注对象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准 确记忆,学会应用。今后的改进方面:积极开展学生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努力提高学 生素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