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57.29KB ,
资源ID:451963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19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开封发展的SWOT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开封发展的SWOT分析.docx

1、开封发展的SWOT分析开封发展的“SWOT”分析发布时间: 2010-12-01 来源: 开封市统计局2010年月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开封作为三线城市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省辖市入选“未来十年最具竞争力城市”。开封入选的理由是 “乘天时地利之势,再现古都之繁华。开封地处城市群中心区,产业布局优化,成本洼地优势明显,一体化进程加速。此外,全省工业化提速,开封乘势而起”,这既是开封入选的理由,也是对开封的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给予了开封客观的定位和发展的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封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找准定位,对于开封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态势分析

2、法也即“SWOT”分析法,具体分析开封经济发展的优势、弱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开封经济发展的现状2009年,开封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78.7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8.58亿元、345.80亿元、264.3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14.3%、14.6%,三产结构为21.7:44.4:33.9;人均GDP为16571元,位居全省的第14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234元,位居全省的第1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95元,位居全省的第1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8元,位居全省的第15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开封部分人均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位次

3、。当前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快速转变,加速发展,才能实现开封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拉动中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成为郑汴一体化的重要一“翼”。二、开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根据开封的发展现状,我们不妨综合看看开封发展的“SWOT”,即: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开封历史文化悠久、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富足、产业基础稳固,这些都是开封的比较优势,这些“S”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得以彰显:1、开封发展之“天时”政策向来都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前提和推手。如今,开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从20

4、03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实施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 2004年提出“郑汴一体化”设想,到2005年10月郑汴城市通道开工启动,再到2006年,把“郑汴一体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写入河南“十一五”规划,这一系列政策举措让开封的发展获得了巨大支持,而这种良机无疑是开封改变城市面貌、发展经济的“天时”。2、开封发展之“地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原地区扮演了祖国交通心脏的角色,境内公路、铁路、航路四通八达。公路方面,开封是新亚欧大陆桥沿桥重要城市之一,横有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纵有日南高速公路和阿深高速公路。这4条交通大动脉呈不规则“井”字形贯通开封全境,又在市区东边勾勒出一个三角地带,

5、这是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理想位置,是难得的“金三角”。4条大动脉、1个“金三角”,充分体现了开封的区位优势。开封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以运输半径短、综合运营成本低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理想之地。铁路方面,陇海、京广两大干线在郑州交汇,开封与郑州铁路畅运;航路方面,从开封市区到达华北地区唯一的“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新郑机场只需一个小时。另外,随着郑开大道的畅通,郑汴融城不断深化,开封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如此“地利”可谓占尽先机,必将为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增光添彩。3、开封发展之“人和”先说“人和”之“人”: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沿海产业相继向内陆转移,更多

6、的企业愿意在开封投资建厂;另一方面开封一大部分人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意背井离乡,而愿意选择在周边地区进行短期的打工,如果开封有就业机会他们更愿意留在开封。“人和”不单说的是“人”,更体现为“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封人深刻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古城开封不再固步自封,而是逐渐敞开心胸,努力将开封这片土地打造成为开放的经济平台。开封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让无论是开封市委市政府还是老百姓,渴求开封经济腾飞的愿望愈发迫切。(二)弱势(Weakness)从18个省辖市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周口市(三产结构为29.9:44.7:25.4),其第一产业占全省第一产业的11.5%;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7、的是济源市(三产结构为5.1:74.3:20.7),其第二产业占全省第二产业的1.9%;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郑州市(三产结构为3.1:54.0 :42.9),其第三产业占全省第三产业的24.9%。那么,我们不妨选取这三个典型城市与开封市做下比较,以便更好地看清开封发展中各产业的“W”。开封与郑州、周口、济源三市的比较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值(亿元)占全省%增速%绝对值(亿元)占全省%增速%绝对值(亿元)占全省%增速%绝对值(亿元)占全省%增速%绝对值(元)增速%全 省19480.5 10.9 2769.1 4.2 11010.5 12.4 5700.

8、9 11.1 20596.8 10.2 郑州市3308.5 17.0 11.4 103.1 3.7 3.9 1786.5 16.2 11.7 1418.9 24.9 11.5 44231.4 10.2 开封市778.7 4.0 12.1 168.6 6.1 4.2 345.8 3.1 14.3 264.3 4.6 14.6 16570.6 11.8 周口市1065.4 5.5 10.8 318.2 11.5 4.3 476.5 4.3 14.3 270.6 4.7 12.0 10648.7 10.1 济源市287.6 1.5 14.1 14.5 0.5 5.1 213.6 1.9 15.5 5

9、9.5 1.0 11.5 42180.8 13.8 1、与农业大市周口市相比2009年,周口市总人口为109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9%,是全省的人口第一大市。周口市的乡村人口769.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0.5%,高于全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2.3%)8.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2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2009年,周口市实现GDP为1065.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8.2亿元、476.5亿元、270.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3%、14.3%、12.0%。周口和开封两市相比,周口市人口结构以农民为主,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比开封市

10、更为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从绝对量上来看,周口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开封(168.6亿元)的近一倍,二、三产与开封相近;从增速上来看,第一产业增速仅比开封高出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开封持平,第三产业落后开封2.6个百分点;从人均程度来看,周口市人均GDP为10648.7元,增速为10.1%;而开封人均GDP为16570.6元,增速为11.8%。开封与“粮仓”周口相比,开封一、二产业增加值“量弱速平”、三产增加值“量平但速高”。周口和开封同作为农业大市,周口比开封农业有优势,开封比周口三产较为领先。2、与工业强市济源市相比“济水之源”的济源,建有黄河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和河南省最

11、大的火力发电厂华能沁北电厂,因而电力工业是整个城市的经济支柱,机械、冶金、纺织等工业发展也具有一定规模,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济源“市虽小,工业强”, 是典型的工业化城市。一看其“优”。济源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其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目前济源已探明矿藏有40余种,煤、铁、铜、铝、磷、铝矾土 、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储量可观,这些先天的资源优势,给济源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就了其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较之济源的五大支柱产业,开封的五大支柱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医药、机械制造),主要是以加工制造为主,对资源依赖程度不高。二看其“强”

12、。 目前,济源市有济源钢铁、豫光金铅、豫港焦化、沁北电厂4家企业跻身河南省工业企业百强;济源钢铁公司、豫光集团公司更是迈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而开封虽然工业基础较好,但是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省百强,这中间的差距不言而喻。三看其“发展”。作为工业强市,济源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工业税收,近年来,一方面济源市在“三农”方面的投入连年增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济源市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三产贡献率逐年提升。济源市在始终坚持“工业强势”主战略的同时,第一、三产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曾几何时,开封一

13、直处在“旅游兴市”还是“工业强市”的矛盾中,自2002年市八次党代会把“工业强市”作为六大战略之首以来,开封工业发展逐渐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发展。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项目带动,开封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显现出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爆发力,开封工业无论总量还是增速在全省的位次都有明显提升,事实证明开封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道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同时辐射带动服务业,从而实现开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3、与省会郑州市相比先说郑州,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更被称为“火车拉过来的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郑州在全国经济

14、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其商贸、旅游、金融、文化等相关的第三产业也因此而蓬勃发展。近年来,郑州市不仅做大了郑东新区CBD商圈,还大力提升传统商圈的硬件条件,并大力招商吸引外地零售业巨头进入,发展购物、餐饮、娱乐产业,甚至还提出了“夜经济”的消费理念,种种举措都旨在将郑州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2009年,郑州市实现生产总值3308.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18.9亿元,增长了11.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1.3%。再看开封,2009年,开封第三产业增加值264.34亿元,增长14.6%,拉动生产总值5.0个百分点,对GD

15、P的贡献率为41.6%。从数据上看,开封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影响正在加大,而开封想要在“量”上赶超郑州市仍需时日。通过与三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开封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W”:一方面经济总量与其他地市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开封GDP仅占全省GDP总量的4.0%,比比重最大的郑州市(17.0%)少了2529.78亿元。另一方面开封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一产比重明显偏高,而二三产业比重略微偏低且没有明显优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深刻了解到开封的“W”之后,才能从中汲取经验、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带动开封经济的飞速发展。(三)机遇(Opportunity)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开封发展史,首先,

16、1954年河南省会西迁郑州,开封就从河南的巅峰城市位置上衰落了,郑州取代其地位,作为省会迅速发展了;其次,“一五”时期国家将对河南投资的重点放到了洛阳,洛阳崛起了;再次,河南的焦作、平顶山、濮阳、济源等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了;这以后,改革开放使漯河以“内陆特区”的身份吃了政策“小灶”,快速发展起来了;商丘凭借“大京九”的优势也迅猛“膨胀”起来了50多年过去了,开封在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O”)后,终于迎来了新时期属于自己的“O”。1、中原城市群建设河南省发改委在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将郑汴一体化定位为“优先推动”。 这“优先推动”四个字可以说“力重千钧”。因为,“优先推动”

17、就意味着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突破口,还意味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是郑汴一体化,更意味着开封今后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更多的投资将会注入开封。总之,意味着开封面临一次绝佳的、“含金量”极高的发展机遇!2、郑汴一体化建设河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发改委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汴新区。从省委、省政府对郑汴新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来看,郑汴新区的建设对于开封发展而言,势必会起到强而有力的拉动作用。而开封新区在做好郑汴新区强而有力的一“翼”的同时,对于开封崛起必将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3、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近年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新浪潮、我国东部

18、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万商西进”工程的背景下,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规模增长很快,开封市更是以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热情周到的服务、快捷简明的办事速度吸引了一批海内外客商,一系列投资项目选择落户开封,其中奇瑞汽车等大项目的落地为开封经济带来了的新发展和机遇。(四)威胁(Threat)1、谨防 “软资源”稀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硬伤所谓的资源稀缺,我们可以从“硬资源”和“软资源”两方面来解读:一方面,开封作为内陆平原地区,矿产、能源等 “硬资源” 稀缺,这种“硬资源”的稀缺从客观上造成了开封经济发展不能依附于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虽然,开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不

19、菲,但中高级技工和具备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相对较少,“软资源”实力较弱。目前,开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千人仅2.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千人10.4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千人16.4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唯有从根本上改善“软资源”的稀缺,有效阻止本地人才外流和加强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否则“软”、“硬”两方资源稀缺势必会阻碍开封经济的发展。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开封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和优势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情况下制约了开封经济的总体增长质量。对开封来说,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抓住中原崛起、郑汴一体化和承接沿海城市产

20、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把优化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主动调整,顺势调整,科学调整,抓住重点,扎实推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使经济结构更加符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3、“零条件”准入不可取在以往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封这样一个自身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城市,长期以来基本处于一种被选择状态,往往被剥夺了发言权和选择权。近年来,随着中原城市群建设、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逐步深入,更多大型、优势企业看中了开封人力资源、土地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投来了橄榄枝,打算入驻开封。这时,我们更应慎重对待: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这样的重大历史机遇,开封必须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来大项目带动经济快

21、速发展;二是要善用自己的发言权和选择权,绝不盲目引进项目,更不能“零条件”准入开封;三是要做到有计划、有规划地引进企业和项目,利用自身优势,明确自身支柱产业定位,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明确城市产业定位后,应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内部优化问题,注重本地企业的培养,巩固开封自身支柱产业的优势。4、文化品牌尚未做大做强。谈起开封,外地人看来,最有名的有龙亭、铁塔、相国寺、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等知名景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大宋汴绣等文化产品,开封菊花以及丰富多彩的开封小吃,如开封的花生糕、马豫兴的桶子鸡、第一楼的小笼包子、稻香村的锅贴、兴盛德的花生等等。近些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在这些文化

22、品牌上狠下功夫,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文化品牌距离闻名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大牌尚有差距。如果,我们能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强化开封特色,打造出一批叫响全国的知名文化品牌,势必会带动开封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对加快开封经济发展的建议在中部崛起和郑汴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开封需要把握机遇,大力发展经济。这就需要发扬长处,并且找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为以后能够更快、更好发展铺平道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优化投资结构。从投资的源头抓起,在保证对农业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对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在产业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加大向优势产业倾斜力度,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

23、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二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做大二产,加快提高三产,稳定发展一产。要努力打造开封五大支柱产业和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型服务业。三是优化布局结构。在尊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把关联度较大的企业成片布局,进而达到互补、节能、增效目的。四是优化财税结构。优化财税收入结构,调整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实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以此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五是优化招商结构。围绕开封的产业定位和优势产业,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拉长现有优势产业链条,提升开封产业层次,加大科技型、环保型、规模型项目的招商力度,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国内大公司来汴投资,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总量而引进上马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产能。六是优化人才结构。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离不开人才结构的优化。要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培育技能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和生产一线转移。进一步加大人才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打造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撰稿人:文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