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219.39KB ,
资源ID:45092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09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全部教案共7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全部教案共7课时.docx

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全部教案共7课时根据20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新教材制定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共7份)学校: 姓名: 日期: 8.力与运动【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力的作用。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

2、路、多样方法完 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教材分析】本课是常见的力的单元第一课,紧承上一单元学习内容 物体的运动,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运动

3、,交流物体运动的状态与哪些力有关, 从而提示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在这里实际也让让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常见的力,如摩擦力、弹力、浮力、磁力等, 这也是第一个单元的总起。第二个方面是做探究活动,包 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 的关系,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铁质玩具小汽车 的运动方向。这两个活动一个指向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另一个方面指向力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一个是定量的研究, 另一个是定性的观察。一种力是直接接触的力拉力, 一种力是不直接接触的力磁力。两者结合起来,有力 的用实践活动诠释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的学习,低年级学生主要从施力方向上认

4、识了推力和拉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中年级继续学习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如摩擦力、弹力、浮力,不仅继续关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使用简单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将力对物体的作用体现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与方向。高年级将继续学习不直接接触物体而施加影响的力,如地球引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的学习,学生对力的种类和作用效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前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科学探

5、究:1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2通过实验研究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科学态度:1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教学重点】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瓶盖、小车、秒表、钩码、细线、滑轮、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活动导入新课1平时同学们在下课期间喜欢玩“弹硬币”的游戏,今天

6、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瓶盖,你能让这个小瓶盖在桌面上动起来,用它“画”一个五角星吗?学生动手让小瓶盖动起来,“画”五角星。2你是如何画的?生:用手拨,用手弹,用嘴巴吹3这些动作有什么共同点吗?生:都对小瓶盖施加了力。(教师适当引导)4同学们都很聪明,发现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对小瓶盖施加了力,小瓶盖就能动起来,画出我们想要的形状。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看一看,力与运动间,还有怎样有趣的联系。(出示课题:力与运动)设计意图:利用一个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瓶盖画星星”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力与运动”二、操作与探究(一)认识力的作用1出示图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都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聪明

7、的你能找出是什么力使什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吗?举例:自行车刹车片与轮胎的摩擦力使轮胎停下来。生:风力使风车转动起来;手的推力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教师适时提醒)2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出示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学生的前知识,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力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两个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实验打好基础。(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1出示一辆小车。老师这里有一辆小车,有没有同学能想想办法让这辆小车

8、动起来?生:推,拉,吹感谢同学们给老师的好建议,老师想采用拉的方法让小车动起来。(教师演示拉小车2次,使两次小车速度不同)刚才老师拉了两次小车,这两次小车的运动有没有什么不同?生:速度不一样;一次快一次慢2老师拉的是同一辆小车,小车两次运动的快慢却不一样,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生:可能是老师拉小车的力不同。3拉力的大小真的与小车前进快慢有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4要让小车动起来,首先要给小车提供一个拉力。刚才老师已经亲身演示了,用手给小车拉力是不太准确的,那我们怎么给小车提供拉力呢?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利用钩码的重力作为拉力。5现在我们有了拉力,那我们要怎么保证小车

9、能够沿着拉力的方向前进,便于我们做实验呢?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利用细线和定滑轮组装实验装置。6科学家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会先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一个猜想,我们称之为假设。同学们,你认为你拉力的大小与小车前进的快慢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你想一想,把你的假设写在活动手册第7页上。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假设记录在活动手册上。7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是要保持不变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交流一下。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生:改变条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保持不变:小车、路面、路程教师指导学生将保持不变的条件及需要改变的条件填写在学生活

10、动手册上。8实验探究离不开严谨的设计、合理的分工和团结协作。你们小组要如何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呢?每个人在实验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交流,设计你们的实验过程、完成合理的分工。学生思考,讨论,在班级内汇报本小组的实验设计。组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适当指导,形成全班认可的实验设计,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9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及时、准确的在表格内记录数据。10教师出示实验过程小结,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实验过程。11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生:控制变量,分工合作,足以安全,及时记录数据教师补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11、学生领取实验器材,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完成的小组归还实验器材,小组内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生: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有关系。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教师出示实验结论)设计意图:通过“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这一问题,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这一实验,指导学生学习对比实验及控制变量法的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三)神奇小钢球1播放“小钢球在磁

12、铁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视频。2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第一次小钢球沿直线运动,第二次小钢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生:小钢球收到了磁铁施加给它的磁力,使得运动方向改变了。4小结:像磁力这样不与物体直接接触的力,也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实验视频,结合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像磁力这样不与物体直接接触的力,也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三、运用与拓展1如果保持拉力不变,往小车上加重物,小车前进的快慢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像今天课堂上一样,在课后与身边的同学一起完成这个课后小研究。设计意

13、图:结合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研究中,练习课堂上学到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及方法,巩固实验探究能力。【板书设计】9力与运动【教学反思】1弹力(第一课时)【课标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力的作用。(2)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1)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陈

14、述证据和结果。(3)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教材分析】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而当物体发

15、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小学生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在孩子们身边就有许多的弹性材料和玩具,本课就是从认识弹性开始。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什么是弹性、弹力,通过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去掉外力后物体恢复原样,从而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在此基础上玩握力器与拉力器,体验到弹力的存在。第二个活动是一个探究活动,研究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具体的数值,从而发现弹簧的伸长是随着重量的增加而作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也正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第三个活动紧承第二个活动,学习使用测力计并测量提起物品所需要的力,即物体受到的重力,达到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基本测量工作的要求。最后一个活动是一个总结应用,选

16、择合适的材料做弹性玩具,既要对物体的弹性性能有一个了解,同时也需要恰当利用物体的弹力。【学情分析】力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如:气球,沙发,蹦蹦床,海绵,皮筋可见,小学生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但学生对弹性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象,对于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任何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四年级学生显著的心理年龄特征一般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动手进行实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学习障碍: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对力、测量等知识有一定认识,但学生不容易想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学生已有的技能基础及学习障

17、碍:虽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学生缺乏计划性,对于实验的设计不够严密,观察概括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比较薄弱。【思维导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2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2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2乐于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教学重点】知道弹

18、性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教学难点】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弹簧、钩码、实验记录单、拉力器、弹簧测力计学生材料:弹簧、皮筋、海绵、尺子、橡皮、橡皮泥、活动记录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玩具,(出示实物“弹弓”。邀请同学上台操作,)说一说它怎样玩?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生:上台操作交流。(橡皮筋有弹性,用力拉会变长)2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橡皮筋、弹性、弹力,那么大家觉得什么叫做弹性呢?生:交流,自由回答。3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弹性呢?大家可能也说不清楚了,

19、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弹性和弹力。【设计意图:通过弹弓玩具引入新课内容,学生积极性很高。此活动既引发学生兴趣,又可以了解学生对弹性的一个原先认知,进而引入新课。】二、组织学习,合作探究(一)活动一:认识物体的弹性与弹力1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弹簧、钢尺、海绵、橡皮筋。(实物展示)2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前提是不损坏这些物体,玩的时候思考以下的问题:问题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变化?问题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这些物体又有什么变化?3师:发实验物品。(四人一组,分别交换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体验。)生:

20、开始探究。汇报交流,一位同学说,另一位演示。(建议表述时用下面句型,如:) 受到外力时, 。当去掉力之后, 。 橡皮筋 受到外力时, 变长 。当去掉力之后, 变成原来样子 。 钢尺 受到外力时, 弯曲 。当去掉力之后, 变成原来样子 。 弹簧 受到外力时, 变长 。当去掉力之后, 变成原来样子 。 海绵 受到外力时, 变扁 。当去掉力之后, 变成原来样子 。生:观察并分析共同点,归纳什么是“弹性”。4师:引导学生分析共同之处:弹簧、钢尺、海绵、橡皮筋这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变长,变弯,变扁等,它们的形状或体积发生了改变。 去掉外力作用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像物体具有的这样的性质叫弹

21、性。使它恢复原状的力叫弹力。5师:在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的基础上归纳:用课件揭示概念: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就叫做弹力。 【板书】(二)、活动二:感受物体的弹力生:玩拉力器,感受物体的弹力。设计意图:学生在玩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发现生活的秘密,使得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三)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师:刚才大家玩拉力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生:用力大,拉伸的长,用力小,拉伸的短。师:也就是

22、说: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越短。那如果每次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呢?生假设: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会伸长相同的长度。2设计实验方案,合作探究。 师:这是大家的猜测,到底这个想法对不对,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你打算怎么来设计实验? 提示思考:如何保证每次用力的大小相同?生:弹簧下面挂相同的重物。师:出示钩码并介绍(有挂钩,且每个钩码的重量相同)。(出示弹簧并挂在黑板上,底板有刻度)将钩码挂在弹簧上看变化。伸长了多少?如何测量?生:先标记原来的长度,在标记现在的长度,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伸长了的长度?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提示挂钩码和标记时的注意事项(等钩码静止时做

23、标记,标记时不要碰到钩码,标记时要与弹簧下端对齐)。生:标记出挂一个钩码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师:在下面继续挂钩码,弹簧会伸长多少呢?生:伸长2倍,因为每个钩码重量相同。挂2倍的重量,伸长也应该是2倍。师:是不是这样呢?实践操作。学生上台操作并标记。师:挂两个钩码伸长的长度和挂一个钩码伸长长度相同,这样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呢?生:一次实验可能是偶然的,可以多挂几个进行验证。师:如果让你做研究来验证刚才的假设,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提示想一想:实验过程中1、需要改变什么?2、需要记录什么?3、记录后需要思考什么?生:思考并交流。生1:改变重量,即改变钩码的数量。生2:记录每一次弹簧拉伸的长度。生3:观

24、察对比每次拉伸的长度,看看有什么规律,即是否增加了相同的长度。师:出示实验的器材并介绍使用方法。(注意底板0刻度要对准弹簧的下端,强调“静止”,“ 平视”,“对齐”,“记录”,) 出示活动记录表及记录要求。(实验步骤:1.组装器材,一个一个挂钩码,分别挂1到5个。2.刻度尺上,弹簧伸长处标记。3.记录表格上标点,标明数字。4.将两个点之间用尺子连起来。5.整理实验器材。)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分析,得出结论。师:展示小组记录表,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连接各点,是一条直线。生2:每增加相同的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差不多。师:通过这个规律,你能推测一下挂六个钩码会怎样?生:根据规律推测

25、。说出推测方法。师:是否可以在弹簧下挂更多的钩码,8个?9个?10个?11个?生:可以。师:师进行破坏性实验。施加更大的力。弹簧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弹簧有弹性限度的。不能给它施加无限制的力。施加的力要在它的限度范围之内。 设计意图: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培养,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意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总结归纳、激励创新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的弹性,并且知道了,物体受到外力后会产生弹力,通过实验发现了: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会伸长相同的长度。生:齐读结论。2

26、师:大家真是太厉害了。在几百年前,有一个人和你们一样厉害:胡克,它发现了弹簧的这个规律,提出了胡克定律。还有一个人同样厉害: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力的单位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用大写“N”表示。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下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做一名小科学家,研究更多关于力学的知识。应用弹力和弹性,设计一些东西,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争做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小发明家。设计意图:激励性的语言作为结束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和创造的空间。【板书设计】我们的发现: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会

27、伸长相同的长度。把弹簧上的钩码个数与相应的拉伸长度标准下图中,并用线连接各点。通过对弹簧的实验研究,我发现: 钩码个数(拉力大小)与弹簧拉伸长度标记图注意:1.底板0刻度要对准弹簧的下端。2.钩码静止时做标记。3.要平视。4.对齐”。9.弹力(第二课时)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蔡金萍【课标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3)认识力的作用。(4)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4)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5)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陈述证据

28、和结果。(6)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4)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教材分析】弹力是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29、中第二课内容,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推力和拉力”研究过“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等基础上开展的。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具有一定关于力学知识的储备以及生活经验,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在身边就有许多的弹性材料和玩具的存在,所以本课就是从认识弹性开始。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什么是弹性、弹力,通过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去掉外力后物体恢复原样,从而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在此基础上玩握力器与拉力器,体验到弹力的存在。第二个活动是一个探究活动,研究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具体

30、的数值,从而发现弹簧的伸长是随着重量的增加而作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也正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第三个活动紧承第二个活动,学习使用测力计并测量提起物品所需要的力,即物体受到的重力,达到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基本测量工作的要求。这是学生首次利用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并科学的读记。最后一个活动是一个总结应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弹性玩具,既要对物体的弹性性能有一个了解,同时也需要恰当利用物体的弹力。这些活动完成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玩有所学,学有所思,思有所悟”,让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弹力的认知。【学情分析】基于低年段的科学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认识到身边有许多的弹性材料和玩具的存在。四年级的学生不但好奇心强、乐忠动手尝试,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活动中能运用比较科学的词汇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能接受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现科学的真谛。【思维导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认识弹簧测力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