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38.23KB ,
资源ID:45090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09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大数学教授我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大数学教授我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docx

1、北大数学教授我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北大数学教授:我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北大数学教授:我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 -北大教授称丘成桐想当中国数学界的霸主未遂?-中国院士选举究竟怎么进行?-矛头指向的北大为何保持沉默?丘成桐指责北大是因为有野心?指责北大“长江教授”造假;指责中国学术界打压青年学者;抢先发布庞加莱猜想破解信息丘成桐的上述种种举动,北大教授认为根源都是他的野心,且对庞加莱猜想被证明的消息的发布有违学术规范。 近日,有北大数学系教授向记者独家提供了据说能“证明丘成桐控制中国数学界的野心”的邮件。面对北大教授公开的回应,本报记者进行了核实,并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对“丘-北之争”而言

2、,谁是谁非仍无定论。从丘成桐对北大和内地学术界的指责之初,网上就有言论对丘的“动机”做出怀疑。此次北大数学系教授对丘长期以来各种指责做出公开回应,似乎在印证网上已有的猜测:丘成桐要控制中国数学界。北大数学教授: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我这里有一封邮件,足以证明丘成桐控制中国数学界的野心,还能看出他对我们不服他控制有多恼火。”丁伟岳说,“你们敢登吗?”这两封往来的邮件是丘成桐2002年写给前国际数学大会主席David Mumford(芒福德编者注)的。而第二封则是芒福德的回信。芒福德是1994-1998年度的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生说。他认为,丘成桐和北大之间的矛盾应该始于2005年双方都想建数学研

3、究中心。当时,丘成桐在替某学术机构申请建立世界级的数学研究中心,而同时北大也在申请。“上面批了北大的。北大就让田刚来领头做。丘成桐不甘心。”程乾生说。“北大这事后来被记者捅出去了。但事情慢慢在运行,北大资源大楼里给了两层楼。而且田刚表示过,等这个数学中心建完以后,他要全职回国。到时候丘成桐就应该罢休了吧?”程乾生说。丁伟岳也有类似的说法。“我和丘曾经是朋友。他对国内的抨击非常不客观。学术上他是非常有权威的数学家,但是我们争论的都是在非学术问题。比如他在美国那么多年,他对中国其实很不了解。他想要指挥一切,不只是我,其他数学家都是有看法的。”北大教授:媒体没让我们说话纵观持续已久的“丘-北之争”,

4、丘成桐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北大。北大仅有新闻发言人和校党委书记代表校方发表态度,招致网友的批评,认为这种反驳“苍白无力”。而对学术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教授们,却从来没有在公众面前发声。是北大校方有“统一口径”的要求导致教授们三缄其口?还是教授们不屑于卷入此类“口水战”?抑或不敢与丘成桐公开叫板?记者深入北大数学系进行采访时,却发现北大教授们似乎有另一番说法。作为“院士开博第一人”,丁伟岳很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采访即将结束时,他说:“有人指责中国数学界不团结,好,我们可以不说话,但问题关键在于丘成桐不管怎么在媒体上说都没人反对,我们这边有一点反对的声音,就被说不宽宏大量。我想一次宽宏大量倒是

5、可以,下回还是照样要吵要闹,因为舆论权在他那边啊!”丁伟岳说,之前并没有记者来找过他仔细核实有关事实。北京数学大会是否打压人才?今年8月底,丘成桐在接受香港亚洲周刊采访时直斥国内学术界“不是做学术,都在搞权术”,并举例称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北京的数学家压制外地数学家,上台发言的“8个人有7个是北京的,其他成就远高于演讲者的数学家都没有机会发言。朱熹平教授是中国国内最好的数学家之一,后来被哈佛大学用最礼遇的方式邀请做访问学者,但当时,竟然连年会的邀请也没有收到。”当时的发言人究竟是怎样选出来的?发言与否是不是数学家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在2002年IC

6、M上发言的数学家。当东道主有优待不止8人发言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丁伟岳是参加2002年ICM推选工作的教授之一。“我可以举出几个外地的。比如说张伟平和龙以名,他们是天津南开大学的,还有一位讲数学史的,我想他是陕西还是什么地方的。还有复旦大学的一位。”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ICM上作学术报告的华人数学家数量高达二十几人。而今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5届ICM上,作报告的中国数学家只有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志明一人。针对这个悬殊的差距,丁伟岳解释道:“当时我们东道主有一些优待,所以允许我们推荐比较多的人来做报告,大约11个人。我们推荐的名单最终是由国际数学家联盟来决定,我们没有决定权

7、。”如何选择发言人出现3种说法如果能知道ICM选择发言人的做法,也许能澄清是否有不公平的做法。但在记者调查中,北大教授们对这一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描述。文兰(北大数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专门有一个ICM指定的小组,完全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工作。比如说准备选20个方向,每个方向设定一个工作小组,都是该领域里的专家,从会议开始的两三年前就开始选择,要去各个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一个名单。 发言时间也是小组来定的,而题目是自己定。丁伟岳(北大数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ICM组委会和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在2001年开了个30多人参加的“扩大会议”,在一起推选。其

8、中北大只有四个人参加。所有推选名单和投票结果都提交给国际数学家联盟,最后选谁是完全保密的,只有组委会主席才知道。程乾生(北大数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数学所副所长):也是由单位推荐,个人也可以。有些比如学校力量比较薄弱,但个人学术实力很强,这时候他个人就可以提出来。这个还是比较宽松的。记者致电中国数学会,相关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拒绝接受采访。朱熹平没入围因为大家对他不了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丘成桐认为朱熹平没有被邀请参加2002年北京ICM是被“打压”。对此,丁伟岳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票是2001年投的。他的很多重要的工作是2002年以后做出来的。你如果拿2006年的标准来看,可能就有很多人

9、超过他们(当时发言者)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在当时我能说没有漏掉。我想当时的选择是公正的,但后来出现后起之秀,完全有可能。”丁伟岳说。北京是中国数学界的中心针对丘成桐抨击的“8个人里北京的有7个”,丁伟岳认为就算事实如此也不会说明存在“北京帮”或“北大帮”。“我举个例子,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数学方面的,也都比较集中在北京。这个你说是巧合吗?其实也有原因。北京是全国数学的中心。”在ICM上发言不是数学家优秀与否的标准在记者调查中,大多数数学家认为在ICM上发言并不是衡量一个数学家优秀与否的标准。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莫毅明认为,每一种选拔都有局限性,不只在中国,其他国家的数学家大会也可能漏掉某些优秀的

10、数学家,很难尽善尽美。对于在会上发言的其他数学家的成就,清华大学教授萧树铁不愿评价,只说作完报告就离开,不知道其他作报告的人是谁。“谁是最优秀的数学家没有评判标准,没有最优秀的。”“北大帮”把持中国大陆数学界?丘成桐不是唯一指责北大乃至中国学术界的人。8月21日的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了一名匿名教授的访谈,称北大把持了中国的数学界和院士选举。8月27日,一篇名为从院士增选看中国数学江湖(以下简称“江湖帖”)的帖子首发于“”网站,随后被广泛转贴于各大论坛,引发网友对“北大帮”的猛烈抨击。程乾生PK匿名教授:我们不回应不代表我们没看法匿名教授:“北大数学学院没一个人敢实名站出来,拍着胸脯说:你说的都是假

11、话。连一个出来说几句圆场话的都不敢。”程乾生:“你可以写出我的名字。当要攻击人的时候,还来个匿名,那是很无耻的。”这位“匿名教授”在访谈中主要观点是北大数学系掌控着整个院士选举“任何人得罪他们,那肯定就当不了院士。”程乾生曾经参与过几次院士材料的评审。他对记者解释了国内院士选举的流程:“自己申报或者单位推荐。如果自己申报要至少3个院士推荐,过了65岁,就要6个院士推荐。教育部和各个科协都可以提名,北大要通过教育部来提名。推荐上去之后是通讯评审。把个人的资料给同行的专家寄去。在材料里面,申请人是什么官职,都没有。只有10篇论文,然后附上被引用次数和评价,这都是从网上摘录下来的数据,完全客观。之后

12、要数理部全部一百多个人投票,不仅仅是数学的人,还有物理的,力学的。而且每个单位只能有一个人,北大怎么能把持院士选举?”丁伟岳PK“江湖帖”:我们本来很安定团结他一说搞得人心惶惶“江湖帖”中细数了2001年、2003年、2005年的数学院士增选情况,认为北大在其中作用巨大,如果和北大“关系不好”,就不可能成为院士。再加上丘成桐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曾指责“这些人控制了科研经费的发放、奖项的评审、新的院士的提拔”,是否有“北大帮”?“北大帮”究竟有多少权力?这成为公众关注并热议的焦点。丁伟岳说:“其实院士的权利说穿了就是选院士。而选院士也不是数学组的人可以决定的。要说有权利那就是发言权吧,但发言是否

13、有道理,要由多数院士来判断,你不可能没有道理就影响多数人。有没有人可以控制选举呢?我想是没有的。丘成桐恼火的就在这里。”当记者追问“帮派”一说时,丁伟岳表示:“我不赞成这个说法。有的人不分是非把各种争论说成是帮派之争,是混淆视听。帮派,说穿了就是聚集起来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有很强的排他性。但要说数学会,是为了全体数学家的利益,不能叫帮派吧?所以什么叫帮派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本来很安定团结,他一说就搞得人心惶惶,好像我们做什么都错了。”链接:江湖帖部分内容选录据统计,中国现有活着的数学院士24个,基本可以划分成北大、复旦和中科院三派。北大帮由张恭庆领衔,校内有姜伯驹、文兰、田刚、王诗宬等人,中科院

14、数学所的丁伟岳、刘应明、杨乐均毕业于北大,与北大数学系渊源深厚,相互呼应,基本是一伙的。复旦派谷超豪、洪家兴、胡和生、郭柏灵,加上中科院毕业于复旦的石钟慈,一共是5人。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陆启铿、马志明、万哲先、王元、严加安、吴文俊、周毓麟。杂派:陈木法(北师大)、王梓坤(北师大)、彭实戈(山东大学)、夏道行(美国)。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为毕业于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数学所的几次改革中相互算计,以至于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在院士选举过程中各怀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复旦利用。丘成桐VS北大交锋大事记-2004年,丘成桐和北大就有了第一轮交火。-2004年的3月,丘成桐两个

15、演讲和访谈中,对他以前的一个学生,而且是MIT的名教授等等,做了一些负面的批评。而这个学生就是北大的特聘教授田刚。-2005年1月17日,丘成桐在中华读书报表示,“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二流,到国内要拿高薪”。-2005年8月9日,丘成桐指责田刚抄袭其文章。 -2005年10月14日,针对丘的说法,丁伟岳和项武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兼职教授)在北大数学学院召开了反击丘成桐讲话。-新一轮唇枪舌战始于今年7月,南方人物周刊对丘成桐的专访。此次丘对于北大人才引进提出了质疑。-2006年7月底,北大新闻发言人对此进行公开回应。-8月,丘成桐再次接受专访:“北大说自己

16、没问题,为什么不公布名单呢?”-9月1日,丁伟岳庞加莱的困惑的博客正式出炉。“局外人”不想掺和“丘-北之争”作为论战当事双方,北大与丘成桐各执一词。这时,第三方的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不论是从中国数学会还是其他高校的数学教授那里,都感受到极大的阻力。所有人都在极力使自己尽量远离这场斗争,似乎很怕一不小心就卷了进去。中国数学会:丘说的是事实中国数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觉得(丘成桐的说法)不是在抨击,他说的都是一些事实。但是国内现状就是这样,我们目前没法改变。”但是当记者追问下去时,她立刻拒绝再透露详情。而在秘书长办公室一位女士在电话里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

17、我劝你还是不要采访,这对你,对我们,对丘成桐都不好。谁是谁非都说不清楚,也都不好说。大家都不提了,让这事就这么淡下去。”港大教授:庆幸香港学术界好氛围在学术上,港、澳、台与大陆并不是“一体”,都有自己的数学协会。他们是否看得清这场争论?有网上资料称香港大学教授辛卓平也参加了2002年的ICM,但当记者与辛卓平通话时,他却说很多年没有来过大陆,更没有参加过那次大会。当问到丘成桐和中国数学界的纷争,辛卓平表示并不了解丘成桐和大陆数学界,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在辛卓平的推荐下,记者与另一名据说与大陆数学界交流密切的港大教授莫毅明取得联系。莫毅明有些犹豫地告诉记者,他每次来内地都只是参加会议,和内地数学

18、家没有私交,对他们也不了解。“我很幸运,香港的学术氛围非常好,大学间相互合作,不牵扯到任何人际纠纷。”莫毅明说,在香港,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界会议,各个大学都很清楚哪些人在哪个领域有代表性。他强调,香港学术界很希望年轻学者有机会作演讲,他也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人际纠纷。清华教授:也许我是渔翁得利萧树铁教授已经离休10年。他告诉记者,他对名利没兴趣,远离了那些人际纷争。2002年的ICM,萧老在会上作了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报告。对于其他发言的数学家的成就,萧树铁只说作完报告就离开,不知道其他作报告的人是谁。萧树铁老师说自己对被选择在会上发言毫不知情,“可能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吧,如果说这就是人们所

19、说的利。”谈到“派系”,萧树铁有些激动:“中国数学界风气一直都不好,不是现在才坏的,解放前就是帮派林立,这种思想没办法杜绝。”有更多教授则拒绝对此发表意见。网络时代的学术争鸣沦为口水大战除了与争论相关的北大、丘成桐、学术界之外,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还有另外两个主角:媒体和网络。从来没有一个学术问题像“丘-北之争”一样如此引发关注。在网络的催化下,加入公共意见的学术讨论似乎越来越偏离学术争鸣的范畴,真理,也似乎愈辩愈“不明”了。媒体插手数学家家事?当记者在内地学术界试图寻求中国数学界的人际纠纷真相时,许多受访者劝记者打消念头,甚至直接攻击媒体。清华大学老教授萧树铁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去了解这些,

20、肯定是自找麻烦,找不到答案。”洪家兴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也是2002年ICM发言人之一。在网上流传的派系表中他属于唯一能跟北大叫板的“复旦派”。提到丘成桐和中国数学界的纷争,洪家兴显得很生气:“都是媒体挑的事儿!”洪家兴认为,数学界人士有什么言论,是他们内部的事情,而媒体刻意歪曲放大这些争论,干扰学术界的家务事,唯恐天下不乱。媒体该为争论澄清?但丁伟岳看来,很多媒体人现在不敢站出来说话。“我给新闻界朋友提出了个难题。其实在庞加莱这个问题上,媒体很多人是知情的,现在他们也不出来说话。到底有什么很复杂的原因,我也不清楚。我在博客上点名点到新华社头上,他也不说话。因为最开始这些违背事实的报道都是他

21、们发的,现在他们当没事一样了。”记者连续数日致电丘成桐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公室,总是无人接听;给丘成桐的电子邮件也没有回音。对北大此次的回应,丘成桐的声音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朱熹平自己是否觉得自己被打压?是否认为没受邀参加2002ICM是不公正待遇?记者曾通过数学家和媒体同行试图辗转联系朱熹平,都未能如愿。截至发稿时止,朱熹平家的电话仍然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网友激辩辩出了什么?在XX贴吧之“丘成桐吧”,最早的2篇帖子发于去年6月。之后贴吧沉寂,直到今年2月15日,一位在京网友贴出媒体对丘成桐的访问国内学术风气堪忧之后,大量有关“丘-北之争”的转帖、评论越来越多。到现在“丘成桐吧”帖子总数已达

22、到997条。在XX贴吧,丘成桐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几乎势成水火。支持者们将反对者称为“北大狗”,而反对者则将几个经常出现的支持者IP“点名”,质疑其在贴吧发帖的动机:“就是不知它(们)拿的是丘教授的美元工资还是某报社的人民币?”记者采访中,北大一位数学家说:“学术是需要清静的,不像文学艺术那样需要热闹。公众的争吵会扰乱真正在判断这件事的人,妨碍他们做出正确的结论。”但在有关部门没有调查出新的事实和给出结论以前,网友的“口水战”似乎会一直继续下去。北大丁伟岳指丘成桐误导媒体6月3日,丘成桐宣布,“曹怀东、朱熹平已经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封顶之作”,9月1日,一个叫丁伟岳的人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 “国际上

23、的普遍看法是数学家佩雷尔曼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完整证明”,“国内媒体出现这种失误和丘成桐误导有重大关系”,“现在,曹怀东、朱熹平俩人文章是否经过了正常评审的程序都有疑问。”丁伟岳如是说。为什么是丁伟岳出来说话?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刻出来说话?很快,就有人找到,一年前,网上曾流传过的丁伟岳“炮轰”丘成桐的演讲实录违反了学术规范青年周末(以下简称“青周”):你对于围绕庞加莱猜想的一系列事件提出质疑,具体质疑它哪几点?丁伟岳:(以下简称“丁”):我的看法大概有几点。首先,像庞加莱猜想这样严肃的科学问题应当在学术界内部进行讨论或辩论,而不应当求助媒体或任何外界力量来对学术界施加影响。因此,丘成桐教授6月3日

24、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实际上违反了一种学术规范。其次,这篇发表于2006年6月,由丘成桐主编的亚洲数学杂志上的文章,当时只在网上公布了题目和摘要。直到7月底,文章全文才在该杂志网页上公布。在绝大多数的数学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无法判断这一工作是否含有对庞加莱猜想的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就通过新闻发布会来宣布这篇文章是“封顶之作”,这种做法是非常反常的。青周:还有呢?你还质疑什么?丁:另外还有两组数学家,密西根大学的Kleiner和Lott,以及Morgan和田刚,他们也一直在做同样的解释证明的工作,而且早在5月下旬,Kleiner和Lott已经在网上公布了他们的文章。但在6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丘成桐却不提

25、其他数学家的工作,只宣布曹怀东和朱熹平的工作,这不是客观、公平公正的做法。需要两年以上才能确认青周:你一直在强调这个事情反常,为什么反常?一般而言,国际上,数学界宣布一个重要成果的惯例是什么?丁:通常,一尔曼理论的最高成就”。而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佩雷尔曼已经给出了完整和正确的证明。美国数学会会刊发表的文章和纽约客的文章中反映了这种看法。青周:数学会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可信度有多高?您反驳、质疑“庞加莱猜想被我国数学家破解”所依赖的证据也只是国外这些媒体报道。据我所知,纽约客上那篇关于庞加莱猜想的报道就遭到了质疑。您怎么说服我们它们足够全面?足够科学?丁:我质疑的依据并不是媒体的报道,而是国内外大

26、多数数学家的共识,即佩雷尔曼的证明是正确的和完整的,其他数学家的工作,包括朱、曹的文章是对这个证明的解释和检验。这种共识现在被马德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所进一步证实。给佩雷尔曼颁发费尔兹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在我的文章中,媒体报道只是一个切入点。我强调的是,我国媒体在想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反映了丘成桐教授的说法,而这种说法与国际数学界主流看法相矛盾。此外,随着国际上舆论压力的增强,丘成桐教授这边也开始否认原来自己的一些说法。青周:为什么国内和国外媒体在针对此事的报道会有如此大的不一致?丁:我认为这主要是被丘成桐误导了。国内媒体比较相信个别权威。如果有某个权威讲了话,就马上报道,而不去求证。据我所知

27、,对于6月份媒体对庞加莱猜想的报道,国内有许多数学家是有不同看法的,然而,没有媒体采访他们。譬如田刚,像他这样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很深的专家,当时却没有任何记者来问他的意见。澄清事实并非攻击个人青周:您刚才的评论和您的文章,会给人一种感觉,您是将有关问题的矛头直指丘成桐教授?丁:我的文章是要告诉大家,关于“我国数学家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我是要澄清事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某些人的看法不相同,但我不认为与丘成桐有不同意见,提出我的看法,就是针对他,攻击他。青周:有没有人质疑您发表文章的动机?早在2005年,就有北大教授丁伟岳、项武义炮轰丘成桐讲话的实录在网上流传,北大数学系和丘成桐的

28、纠葛大家也都知道。甚至有评论说您的这篇文章事关北大气量?丁:你所说的那件事是有背景的。2005年,丘成桐曾在我国媒体上发表过一系列的言论对北大进行过攻击,甚至诬蔑田刚学术造假,学校师生反应很大,所以我们针对此事作了一次类似于沙龙交流的活动。现在,再说我写的这篇文章,首先,它不是针对丘成桐对北大的批评和指责;其次,它也不是针对丘成桐本人,所以,我看不出来这篇文章和北大的气量有任何关系。如果说别人批评或者攻击了你,你就必须闭嘴,否则就是没气量,那我觉得这个逻辑是十分荒唐的。青周:也有人对您发表博客这种方式有质疑:一个数学界的专家,一个学者,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是不恰当、有违学术

29、道德的。丁:我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当,利用网络来讲事实、摆道理,有什么不好?首先把学术评价问题诉诸于媒体和大众的是丘成桐,现在有必要向媒体和大众说明真相,说明什么是“有违学术道德”。青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事情,从庞加莱猜想宣布解决到您提出自己的质疑,从对破解庞加莱猜想做出最关键贡献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放着奖金不要到扫尾的华裔数学家“打”成一片,面对着这些纷扰,您的感觉如何?您又如何评价丘成桐?丁:对于丘成桐,我一直对他在数学上的成就非常敬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的看法和言论往往失之过激和武断,甚至违背事实,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国数学界原有的团结局面被破坏,我想是与他的言行分不开的。对此,我与国内绝大多数数学家一样,深感痛心和忧虑。现在,许多数学家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也有一些关心我的同行让我不要讲话了,因为怕我受不了打击。所谓打击无非是“人言可畏”,但是如果你没做错什么,其实是不用怕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