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2.76MB ,
资源ID:4503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503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红外热像检测细则doc.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红外热像检测细则doc.docx

1、红外热像检测细则doc前 言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xxx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xxx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1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xxx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本规定是依据xxx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1分册红外热像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变压器、电抗器、

2、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套管、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组合电器等设备。本规定由xxx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本规定起草单位:*、*。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红外热像检测细则1检测条件2环境要求一般检测要求a)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C,一般按照红外热像检测仪器的最低温度掌握;b)c)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d)e)风速: 一般不大于5m/s,若检测中风速发生明显变化,应记录风速,必要时可参照附录F;f)g)天气以阴天、多云为宜,夜间图像质量为佳;h)i)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等气象条件下进行;j)k)户外晴天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或反射进入仪器镜头,在室内或晚上检

3、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宜闭灯检测。l)精确检测要求除满足一般检测的环境要求外,还满足以下要求:a)风速一般不大于0.5m/s;b)c)检测期间天气为阴天、多云天气、夜间或晴天日落2h后;d)e)避开强电磁场,防止强电磁场影响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f)g)被检测设备周围应具有均衡的背景辐射,应尽量避开附近热辐射源的干扰,某些设备被检测时还应避开人体热源等的红外辐射。h)待测设备要求a)待测设备处于运行状态;b)c)精确测温时,待测设备连续通电时间不小于6h,最好在24h以上; d)e)待测设备上无其他外部作业;f)g)电流致热型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检测;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

4、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h)人员要求进行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的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熟悉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诊断程序;b)c)了解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d)e)掌握热像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f)g)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h)i)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j)k)应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l)安全要求a)应严格执行f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的相关要求;b)c)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

5、、雪、雾不得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5m/s时,不宜进行该项工作;d)e)检测时应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f)g)进行检测时,要防止误碰误动设备;h)i)行走中注意脚下,防止踩踏设备管道;j)k)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在检测期间应始终行使监护职责,不得擅离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l)仪器要求红外测温仪一般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及处理系统、显示和输出、存储单元等组成。红外测温仪应经具有资质的相关部门校验合格,并按规定粘贴合格标志。主要技术指标便携式红外热像仪的基本要求:a)空间分辨率:不大于1.5毫弧度(标准镜头配置);b)c)温度分辨率:不大于0.1;d)e)帧频:不低于25Hz;

6、f)g)像素:一般检测不低于160X120,精确检测不低于320X240;h)i)测温准确度应不大于2或2%(取绝对值大者);j)k)测温一致性应满足测温准确度的要求。l)手持(枪)式红外热像仪主要指标:a)空间分辨率:不大于1.9毫弧度(标准镜头配置);b)c)温度分辨率:不大于0.15;d)e)帧频:高于25Hz;f)g)像素:不低于160X120。h)功能要求a)满足有最高点温度自动跟踪。b)c)采用优质显示屏,操作简单,仪器轻便,图像比较清晰、稳定。d)e)可采用目镜取景器,分析软件功能丰富。f)g)温度单位设置可和F相互转换。h)i)可以大气透过率修正、光学透过率修正、温度非均匀性校

7、正。j)k)有测量点温、温差功能、温度曲线,显示区域的最高温度。l)m)可以修正红外热像图及各种参数,各参数应包括: 时间日期、物体的发射率、环境温度湿度、目标距离、所使用的镜头、所设定的温度范围。n)o)电源必须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一组电池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电池组应不少于两组。p)q)能够对不同的被测试设备外壳材料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r)3检测准备4a)检测前,应了解相关设备数量、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b)c)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检测的记录、标准化作业工艺卡。d)e)检查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满足检测条件。f)g)了解现场设备运行方式

8、,并记录待测设备的负荷电流。h)i)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工作许可手续。j)5检测方法6检测原理图图1 探测器成像原理示意图检测步骤3.2.1 一般检测a)仪器开机,进行内部温度校准,待图像稳定后对仪器的参数进行设置。b)c)根据被测设备的材料设置辐射率,作为一般检测,被测设备的辐射率一般取0.9左右。d)e)设置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一般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K20K左右的温升范围。f)g)开始测温,远距离对所有被测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宜选择彩色显示方式,调节图像使其具有清晰的温度层次显示,并结合数值测温手段,如热点跟踪、区域温度跟踪等手段进行检测。应充分利用仪器的有关功能,如图像平均、自动

9、跟踪等,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h)i)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j)k)发现有异常后,再有针对性地近距离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测设备进行精确检测。l)m)测温时,应确保现场实际测量距离满足设备最小安全距离及仪器有效测量距离的要求。n)3.2.2精确检测a)为了准确测温或方便跟踪,应事先设置几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确定最佳检测位置,并可做上标记,以供今后的复测用,提高互比性和工作效率。b)c)将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输入,进行必要修正,并选择适当的测温范围。d)e)正确选择被测设备的辐射率,特别要考虑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对选取辐射率的影响,辐射率选取具体可参见附录

10、G。f)g)检测温升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物体应尽可能选择与被测试设备类似的物体,且最好能在同一方向或同一视场中选择。h)i)测量设备发热点、正常相的对应点及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值时,应使用同一仪器相继测量。j)k)在安全距离允许的条件下,红外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测设备,使被测设备(或目标)尽量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提高仪器对被测设备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及测温准确度,必要时,可使用中、长焦距镜头。l)m)记录被检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额定电流、运行电压,被检物体温度及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值。n)检测验收a)检查检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b)c)恢复设备到检测前状态;d)e)发现检测数据异常及时上报相关运维管理单

11、位。f)7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8 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用相应的判断方法和判断依据,并由热像特点进一步分析设备的缺陷特征,判断出设备的缺陷类型。判断方法a)表面温度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和电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GB/T 11022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及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详细规定见附录C),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b)c)同类比较判断法:根据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及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d)e)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

12、常。注意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对图像的影响,必要时结合电气试验或化学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f)g)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发热点温升值小于15K时,不宜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h)i)档案分析判断法: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j)k)实时分析判断法: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l)判断依据a)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详细见附录D 。b)c)电压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详细见附录E 。

13、d)e)当缺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引起的,应综合判断缺陷性质。对于磁场和漏磁引起的过热可依据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据进行处理。f)缺陷类型的确定及处理方法根据过热缺陷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程度将缺陷分为以下三类:一般缺陷a)指设备存在过热,有一定温差,温度场有一定梯度,但不会引起事故的缺陷。这类缺陷一般要求记录在案,注意观察其缺陷的发展,利用停电机会检修,有计划地安排试验检修消除缺陷。b)c)当发热点温升值小于15K时,不宜采用附录D的规定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于负荷率小、温升小但相对温差大的设备,如果负荷有条件或机会改变时,可在增大负荷电流后进行复测,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当无法改变时,可暂定为

14、一般缺陷,加强监视。d)严重缺陷a)指设备存在过热,程度较重,温度场分布梯度较大,温差较大的缺陷。这类缺陷应尽快安排处理。b)c)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检测等,必要时降低负荷电流。d)e)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f)g)电压致热型设备的缺陷一般定为严重及以上的缺陷。h)危急缺陷a)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这类缺陷应立即安排处理。b)c)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或立即消缺。d)e)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行,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进一

15、步确定缺陷性质。f)9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10原始数据在检测过程中,应随时保存有缺陷的红外热像检测原始数据,存放方式如下:a)建立文件夹名称:变电站名检测日期(如:瓶窑变 20150101);b)c)文件名:按仪器自动生成编号进行命名,依次顺序定为20150101001、20150101002、20150101003,并通过附录A与相应间隔的具体设备对应(如衢城1751线CT A相、衢城1751线CT B相)。d)检测报告 检修工作结束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试验报告整理完毕并录入系统,记录格式见附录A。对于存在缺陷设备应提供检测异常报告,报告格式见附录B。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红外热像检测报告

16、附录BB.1红外热像检测报告B.2表A.1XXX变电站红外热像检测报告一、基本信息变电站委托单位试验单位试验性质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验地点报告日期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试验天气温度()湿度(%)二、检测数据序号间隔名称设备名称缺陷部位表面温度正常温度环境温度负荷电流图谱编号备注(辐射系数/风速/距离等)12345678910检测仪器结论备注附录C(规范性附录)红外热像检测异常报告附录DD.1红外热像检测异常报告D.2表B.1XXX变电站红外检测异常报告表B.2天气 温度 湿度 %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发热设备名称:检测性质:具体发热部位:三相温度():A:B:C:环境参照体温度():风速(m/S)

17、:温差(K):相对温差(%):负荷电流(A):额定电流(A)/电压(kV):测试仪器(厂家/型号):红外图像:(图像应有必要信息的描述,如测试距离、反射率、测试具体时间等)可见光图(必要时):备注:审核人 编制人: 附录E(资料性附录)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附录FF.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F.2表C.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类别(见说明1 、说明2和说明3 )最大值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 时的温升K触头(见说明4 ) ( l )裸铜或裸铜合金1)在空

18、气中2)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3)在油中( 2 )镀银或镀镍(见说明6 )l)在空气中2)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3)在油中( 3 )镀锡(见说明6 )l)在空气中2)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3)在油中751058010510590909090356540656550505050用螺栓或与其等效的联结(见说明4 )( l )裸铜、裸铜合金或裸铝合金l )在空气中2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3 )在油中( 2 )镀银或镀镍l )在空气中2 )在SF6(六氟化硫)中(见说明5 )3 )在油中( 3 )镀锡l )在空气中2 )在SF6 (六氟化硫)

19、中(见说明5 )3 )在油中90115100115115100105105100507560757560656560其他裸金属制成的或其他镀层的触头、联结见说明7见说明7用螺钉或螺栓与外部导体连接的端子(见说明8 )1 )裸的2 )镀银、镀镍或镀锡3 )其他镀层90105见说明75065见说明7油断路器装置用油(见说明9 和说明10 )9050用作弹簧的金属零件见说明11见说明11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类别(见说明1 、说明2和说明3 )最大值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 时的温升K绝缘材料以及与下列等级的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材料(见说明12 )l ) Y 2 ) A 3 ) E 4 ) B 5

20、) F 6)瓷漆:油基合成7 ) H 8 ) C 其他绝缘材料90105120130155100120180见说明13 606580901156080140见说明13除触头外,与油接触的任何金属或绝缘件10060可触及的部件l )在正常操作中可触及的2 )在正常操作中不需触及的70803040说明1: 按其功能,同一部件可以属于本表列出的几种类别。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的最高温度和温升值是相关类别中的最低值。说明2: 对真空开关装置,温度和温升的极限值不适用于处在真空中的部件。其余部件不应该超过本表给出的温度和温升值。说明3: 应注意保证周围的绝缘材料不遭到损坏。说明4: 当接合的零件具有不同的镀

21、层或一个零件是裸露的材料制成的,允许的温度和温升应该是:a )对触头,表项1 中有最低允许值的表面材料的值;b )对联结,表项2 中的最高允许值的表面材料的值。说明5: SF6是指纯SF6或SF6 与其他无氧气体的混合物。注1 :由于不存在氧气,把SF6开关设备中各种触头和连接的温度极限加以协调看来是合适的。在SF6环境下,裸铜和裸铜合金零件的允许温度极限可以等于镀银或镀镍零件的值。在镀锡零件的特殊情况下,由于摩擦腐蚀效应,即使在SF6无氧的条件下,提高其允许温度也是不合适的。因此镀锡零件仍取原来的值。注2 :裸铜和镀银触头在SF6中的温升正在考虑中。说明6: 按照设备有关的技术条件,即在关合

22、和开断试验(如果有的话)后、在短时耐受电流试验后或在机械耐受试验后,有镀层的触头在接触区应该有连续的镀层,不然触头应该被看作是“裸露”的。说明7: 当使用表C.1中没有给出的材料时,应该研究他们的性能,以便确定最高的允许温升。说明8: 即使和端子连接的是裸导体,这些温度和温升值仍是有效的。说明9 : 在油的上层。说明10 : 当采用低闪点的油时,应当特别注意油的汽化和氧化。说明11 : 温度不应该达到使材料弹性受损的数值。说明12 : 绝缘材料的分级在GB/T11021 中给出。说明13 : 仅以不损害周围的零部件为限。附录G(资料性附录)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附录HH.1电流致热型设备缺

23、陷诊断判据H.2表D.1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设备类别和部位热像特征故障特征缺陷性质处理建议备注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接头和线夹以线夹和接头为中心的热像,热点明显接触不良温差超过15K,未达到严重缺陷的要求热点温度80或80 %热点温度110或95 %相对温差,如附录K的图K.7、图K.8和图K.16所示金属导线以导线为中心的热像,热点明显松股、断股、老化或截面积不够金属部件与金属部件的连接接头和线夹以线夹和接头为中心的热像,热点明显接触不良温差超过15K,未达到严重缺陷的要求热点温度90或80 %热点温度130或95 %如附录K的图K.42所示输电导线的连接器(

24、耐张线夹、接续管、修补管、并沟线夹、跳线线夹、T型线夹、设备线夹等)如附录K的图K.41所示隔离开关转头以转头为中心的热像转头接触不良或断股如附录K的图K.43所示触头以触头压接弹簧为中心的热像弹簧压接不良测量接触电阻如附录K的图K.45所示断路器动静触头以顶帽和下法兰为中心的热像,顶帽温度大于下法兰温度压指压接不良温差超过10K,未达到严重缺陷的要求热点温度55或80 %热点温度80或95 %测量接触电阻内外部的温差约为50K70K,如附录K的图K.46和图K.48所示中间触头以下法兰和顶帽为中心的热像,下法兰温度大于顶帽温度内外部的温差为40K60K,如附录K的图K.47所示电流互感器内连

25、接以串并联出线头或大螺杆出线夹为最高温度的热像或以顶部铁帽发热为特征螺杆接触不良温差超过10K,未达到严重缺陷的要求热点温度55或80 %热点温度80或95 %测量一次回路电阻内外部的温差为30K45K , 如附录K 的图K.9所示套管柱头以套管顶部柱头为最热的热像柱头内部并线压接不良如附录K 的图K . 31 和图K . 33 所示电容器熔丝以熔丝中部靠电容侧为最热的热像熔丝容量不够检查熔丝环氧管的遮挡,如附录K 的图K . 13 所不熔丝座以熔丝座为最热的热像熔丝与熔丝座之间接触不良检查熔丝座如附录K 的图K . 13 所示相对温差计算公式:其中和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和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

26、温度;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附录I(资料性附录)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附录JJ.1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J.2表E.1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设备类别热像特征故障特征温差K处理建议备注电流互感器10kV 浇注式以本体为中心整体发热铁心短路或局部放电增大4伏安特性或局部放电量试验油浸式以瓷套整体温升增大,且瓷套上部温度偏高介质损耗偏大23介质损耗、油色谱、油中含水量检测含气体绝缘的,如附录K 的图K.6 所示电压互感器(含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互感器部分)10kV 浇注式以本体为中心整体发热铁心短路或局部放电增大4特性或局部放电量试验油浸式以整体温升偏高,且中上部温度大介质损耗偏大、匝间短

27、路或铁心损耗增大23介质损耗、空载、油色谱及油中含水量测量铁心故障特征相似,温升更明显耦合电容器油浸式以整体温升偏高或局部过热,且发热符合自上而下逐步的递减的规律介质损耗偏大,电容量变化、老化或局部放电23介质损耗测量如附录K的图K.10、图K.11、图K.12和图K.17所示移相电容器热像一般以本体上部为中心的热像图,正常热像最高温度一般在宽面垂直平分线的2/3高度左右,其表面温升略高,整体发热或局部发热介质损耗偏大,电容量变化、老化或局部放电采用相对温差判别即20%或有不均匀热像,如附录K的图K.14和图K.15所示高压套管热像特征呈现以套管整体发热热像介质损耗偏大介质损耗测量穿墙套管或电缆头套管温差更小热像为对应部位呈现局部发热区故障局部放电故障,油路或气路的堵塞充油套管瓷瓶柱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