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4.35KB ,
资源ID:4474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74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3.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3.docx

1、初中语文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3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八上)八年级上册(一)陶渊明桃花源记【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2、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屋舍俨然 俨然: (2)具答之 具: (3)芳草鲜美 鲜美: (4)无论魏晋 无论: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的一项( ) 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B、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中轩敞者为舱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

3、是() A、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5、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6、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参考答案】1、(1)整齐的样子 (2)详尽(3)鲜艳美丽 (4)不要说,更不用说2、B 3、C 4、C 5、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等。6、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

4、不知道有过汉朝。 这个渔人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那些人都感叹惊讶不已。7、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8、学生回答只要能紧扣“表达作者美好理想,反映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并言之有理即可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俨然:( ) 交通(

5、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渔人甚异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在作者眼中,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4、这篇文章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的? 【参考答案】1、 顺(沿) 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2、 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之属。陌交通,鸡犬相闻。4、第一问:寄托了没有阶级、人人平等、没有战乱、和平美好的社会理想。第二问能紧扣社会现实来谈即可。【丁】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6、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魏晋( )2、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如文中括号内。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7、。3、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 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村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起“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而叹惋。5、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

8、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交错相通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2、村人 渔人 渔人 村人 渔人 村人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咸来问讯。”“先世避秦时乱” “与外人间隔” 4、C(提示:其他三项不符合文章的含义,故是错误的。) 5、【答案示例】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现实生活相对立的一个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所向往的,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

9、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点拨】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另外要谈出自己的看法。(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10、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无论魏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渔人甚异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后遂无问津者。 3、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

11、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D、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4、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5、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访问桃花源 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8、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 9、请你用自己的话

12、,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设计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交错相通 更不用说 妻子儿子 隔绝 2、渔人非常诧异 这个渔人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那些人都感叹惊讶不已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此后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3、D 4、C 5、A6、发现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7、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8、桃花源美,美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桃花源美,美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屋舍。桃花源美,美在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桃花源美,美在静谧祥的气氛9、要点: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桃花源人向渔人说

13、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己】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1、

14、翻译句子。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2、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3、“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_4、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1、略 2、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3、(1)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2)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3)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4、略(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苔痕上阶绿(长到,长上) 无案牍之劳形(形状) 往来无白丁(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有仙则名(取名) 谈笑有鸿儒(大) A、 B、 C、 D、 3、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_ ” 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_ _ ” 4、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

16、句子。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_ _ 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_ _5、说出“何陋之有!”的意思: _ _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达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7、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二词化静为动,以景色的雅致暗扣“惟吾德馨”。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家中往来人物,表示自己礼贤下士。“有”“无”构成对比。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描写室中生活,以情趣的高雅表明“陋室”不陋。D、南阳诸葛庐,西蜀

17、子云亭:引古贤名居以证“陋室”,道出“陋室”主人的高尚志趣和远大抱负。【参考答案】1、D 2、B 3、惟吾德馨 鸿儒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有什么简陋的呢? 6、A 7、B【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2、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调素琴,阅金经。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把下列一句译成

18、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中的“诸葛”是指 。“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 。 5、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参考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C 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4、诸葛亮 扬雄 5、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三)周敦颐爱莲说【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

19、丹之爱,宜乎众矣!(07年百色市中考试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蕃: 不蔓不枝 蔓: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3、翻译下列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多 长枝蔓 2、C 3、(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对于菊花的爱好

20、,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爱莲说【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孔子云:何陋之有2、下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

22、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了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强烈所爱,造成比较效果。4、用文中原句回答。 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 写莲体态的句子: 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 5、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A 2、D 3、A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花之君子者也 5、(略。说得有理有据即可。)(丙)水陆草

23、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自李唐来( ) 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可爱者甚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宜乎众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花之君子者也。 3、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24、焉 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4、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5、文中写“菊”和“牡丹”是为了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 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 句。8、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参考答案】

25、1、从 枝蔓 亲近而不庄重 多 认为 应当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沾染(污秽) 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莲,是花中的君子3、D 4、C 5、衬托莲的高贵形象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排比 骈 8、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代哲学家。 2、用原文的

26、语句回答。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3、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4、请用现代汉语,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 5、读了此文,对于平常人们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想法? 【参考答案】1、出淤泥不妖; 香远益清。2、品德高尚 。3、略。4、言之成理即可。5、略(四)魏学洢核舟记(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

27、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状。(2007年广西来宾市试题 )1、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怪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B、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中轩

28、敞者为舱(作为)D、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2、翻译下列句子。左手倚一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译文: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第二段的结构形式是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B 2、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攀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3、空间顺序 总-分 原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开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东坡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答对其中的两点即可)(乙)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2、文段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3、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参考答案】1、总分 2、描写 3、空间(丙)船头坐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