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答案 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答案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 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
2、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
3、避险的区别 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 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
4、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
5、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
6、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甲欲杀其妻,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
7、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彭某因私仇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还有子弹,彭某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6、下列那种情况是没收财产? A.甲贩卖毒品,对其1000克毒品予以没收 B.甲偷越国境,被法院没收了用以偷渡的船舶 C.甲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非法牟利400万元,法院予以没收 D.甲贪污,法院没收属于甲个人所用的全部财产 7、石某欲把数额
8、巨大的假烟销售到邻省,找肖某帮助寻找买主,并把一部分假烟存放在肖某家中。石某在卖假烟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审讯时,石某交代了肖某家中还藏有假烟的事实。公安机关根据石某的交代,从肖某家中讲假烟搜出。石某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立功 C.坦白 D.报案 8、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应少于? A.4年 B.6年半 C.10年 D.7年 9、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年有期徒刑。 A.12年 B.14年 C.10年 D.20年 10、甲预谋杀乙,在甲买了杀乙用的刀之后,由于害怕作案后被抓,遂放弃了行凶。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
9、停止形态?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11、关于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最为广泛 B.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C.刑法的任务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宪法 1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何种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3、以下情况必须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外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 B.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 C.我国参加的
10、国际公约规定的犯罪 D.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未遂的犯罪分子 14、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15、王某潜入张某家中,盗窃了张某的电视机、金表、现金等财物。电视机属于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中的?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 16、下列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曹某在日记中写道:“林某太坏了!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的。”并在日记中摘抄了几种杀人的方法 B.上官某下班时遇
11、到一疯子拿着刀向她乱砍,情急之下,上官某拿起路旁的一根木棍超该疯子打去,将其打昏在地 C.朱某在酒店里当服务员时,遇到一位客人对其调戏,难以摆脱,朱某借口说给其拿白酒去,遂将一瓶硫酸故意当白酒让该客人喝下,客人喝下后整个食道被烫伤 D.秦某被他人捆绑在椅子上,无法搬动铁轨,致使两辆火车相撞,多人伤亡 17、甲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盗窃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数额应为? A.15500元 B.13500元 C.10500元 D.5000元 18、甲平时喜欢邻居
12、2岁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次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乙掉在水泥地上摔死。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19、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死了甲,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犯罪 D.防卫过当 甲蓄意谋杀同室居住的乙,一天,甲偷偷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没有吃饭。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甲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中止 21、我国刑法对甲的行为的处罚
13、原则是什么? A.从轻或减轻处罚 B.减轻或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3、关于累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又犯罪的。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刑满释放,六年后又犯
14、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24、下列属于减刑的有?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去有悔改表现,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已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有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主刑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25、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26、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应当?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 27、对于单位
15、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不以单位犯罪论 B.公司设立后,以实施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论 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D.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 甲因乙具有精良的开锁技能,通过威胁的方法迫使乙加入,二人实施了盗窃犯罪。据此回答18-20题。 28、乙为共同犯罪中的何种共犯人?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29、对于乙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30、如果对乙判处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管制
16、刑由公安机关执行 B.对乙最多判处3年管制 C.乙在管制期内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D.管制刑是对乙的人身自由的剥夺 31、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排斥习惯法 B.禁止类推解释 C.禁止溯及既往 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32、现行刑法对下列哪些情形具有溯及力? A.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相同 B.犯罪行为由现行刑法生效前继续到生效后,而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但现行刑法处罚较重的 C.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轻 D.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比行为时刑法对犯罪行为的规定重 33
17、、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法定义务 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法定义务 C.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D.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故意 34、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行为负刑事责任? A.故意伤害 B.故意杀人 C.走私毒品 D.抢劫 35、下列情形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共谋要一起盗窃某银行,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盗窃得200万 B.甲乙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的名声,甲指使其丈夫强奸乙。甲的丈夫将乙强奸 C.甲唆使一个15周岁的中学生乙从学校盗窃自行车,然后低价从乙手中收买 D.甲在将乙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将乙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 36、对我
18、国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期徒刑剥夺人身自由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数个有期徒刑并罚的不得超过20年 C.死刑缓期执行减刑为有期徒刑的,只能减为25年有期徒刑 D.数个有期徒刑并罚的不得超过25年 37、下列情形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是? A.检举、揭发甲杀人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甲与乙入户抢劫后,甲自动投案,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乙,经查乙是该案主犯 C.甲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脱逃 D.甲检举乙贪污单位100万事实,经查证属实 38、下列属于我国刑罚消灭的原因的是? A.已过追诉时效 B.经特赦赦免的 C.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
19、撤回告诉的 D.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不可抗力的灾祸确实无法缴纳的,予以免除 39、适用假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服刑达到法定期限 C.犯罪分子患有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关押 D.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 40、对立功犯的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分子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犯罪分子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犯罪分子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A.法治原则 B.数罪并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0、D.罪刑法定原则 4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不适用我国刑法的包括? A.我国外交官在日本杀死日本人 B.韩国人在日本杀死泰国人 C.我国公民在缅甸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 D.日本人在从我国飞往韩国的日航班飞机即将降落韩城时因纠纷杀死一美籍华人 43、某幼儿园教师甲带全班学生去春游,一名儿童乙不慎落入粪池,甲大声呼救,在附近玩耍的初中学生丙听到呼救跑过来,并拿着树枝量粪池的深度大约1米,但丙未施救,只是与甲一起呼救,待一名农民赶来将乙救起时,乙已经溺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构成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作为犯罪 C.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她的职务要求
21、 D.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44、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情形有? A.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B.除采取紧急避险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 C.来自精神病人的侵害 D.来自自然界力量的危害 45、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包括以下哪几种人? A.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B.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犯罪集团中其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在其他共同犯罪中其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46、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刑法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
22、员”。这种 情况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贩卖毒品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时空性 B自动性 C有效性 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23、。 A法规竞合 B吸收犯 C结合犯 D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所得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经济状况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 刑法学复习指导练习答案 刑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 犯罪、刑事责任、刑罚 2、 刑法 3、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广泛;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4、 刑罚 5、 组成、结构 6、 但书、补充、例外、限制 7、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8、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9、 立法机关 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1、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
24、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2、 明文规定、没有明文规定 13、 适用法律、超越法律 14、 所犯罪刑、承担的刑事责任 15、 地域、人、国家刑事管辖权 16、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17、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18、 领域内、航空器 19、 行为、结果 20、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22、 保护原则 23、 承担条约义务、刑事管辖权 24、 外交特权、豁免权 25、 1997、10、1 26、 从旧兼从轻原则 27、 从旧兼从轻、不认为是犯罪、认为是犯罪、应当追诉、不认为是犯罪、处刑较轻、继续有效 28、 相当严重
25、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29、 社会危害性 30、 罪、非罪 31、 社会危害性、程度、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32、 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33、 保护、危害 34、 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35、 简单客体、复杂客体 36、 整体 37、 某一部份或某一方面 38、 直接客体 39、 一种、一种 40、 两种以上 41、 客观外在表现 42、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 43、 意识、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44、 作为、不作为 45、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46、 犯罪构成要件、定罪 47、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4
26、8、 行为 49、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辩认、控制 50、 辩认能力、控制能力 51、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52、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53、 不满14周岁 54、 已满16周岁 55、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56、 从轻、减轻 57、 不能辩认、控制、造成危害结果、他的家属、监护人、医疗、强制医疗 58、 间歇性、精神正常 59、 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60、 应当 61、 又聋又哑、盲人 62、 罚金、主管人员、其他责任人员 63、
27、危害社会结果、罪过、犯罪目的 64、 明知、会、希望、放任 65、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66、 明知 必然 可能 希望 67、 明知 可能 放任 68、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69、 预见到 轻信能够避免 70、 应当预见到 行为 疏忽大意 没有预见 71、 客观上 故意 过失 不能预见 72、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73、 国家 公共利益 本人 他人 财产 不法侵害 74、 防卫挑拨 相应的 75、 不法侵害的存在 76、 不法侵害者本人 77、 防卫不适时 78、 不法侵害行为确已自动中止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不法侵害人已丧失了侵害能力 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成为发生 79
28、、 明显 重大损害 承担刑事责任 80、 减轻 免除 81、 杀人 抢劫 强奸 绑架 82、 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 另一个较小的 83、 大自然的自发力量 动物的袭击 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人的生理或疾病的原因 84、 职务上、义务上 85、 应当 86、 完成形态 未完成形态 87、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88、 行为犯 举动犯 89、 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 90、 从轻 减轻 免除 91、 着手 意志以外 得逞的 92、 能犯 不能犯 93、 从轻 减轻 94、 放弃犯罪 有效地防止犯罪的结果发生的 95、 时空性 自动性 彻底性 96、 有效性 97、 减轻处罚 98、 必要共同犯罪 99、
29、 事前有预谋的共同犯罪 事前无预谋的共同犯罪 100、 复杂共同犯罪 101、 三人 较为固定 102、 胁从犯 教唆犯 103、 主犯 104、 策划 指挥 105、 集团所犯 106、 次要 辅助 107、 从轻 减轻 免除 108、 犯罪情节 109、 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18 110、 从轻 减轻 111、 犯罪构成 112、 持续犯 不法状态 113、 想象竞合犯 114、 加重法定刑 115、 性质相同 同一 116、 方法行为 结果 117、 犯罪人 国家司法机关 犯罪人 118、 犯罪 刑罚 犯罪 刑罚 119、 刑罚 120、 非难谴责性 刑事法律性 严厉惩治性 人身专
30、属性 12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 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 122、 犯罪人 限制 剥夺 123、 犯罪人 124、 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 125、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126、个月年年 127、 执行日 128、 1个月个月 1年 129、 公安机关 130、个月 15年0年 131、 终身自由 参加劳动 132、 罪行极其严重 133、 不满18周岁 怀孕的妇女 134、年 135、 故意犯罪 136、 15年0年 137、 确定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138、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139、 犯罪情节 140、 死刑 无期徒刑 141、 1年年 142、 管制 143、年 10年 144、 个人所有 145、 犯罪的外国人 146、 训诫 赔礼道歉 147、 法定情节 酌定情节 148、 情节 危害程度 149、 以法律为准则 150、 手段 犯罪侵害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