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76.50KB ,
资源ID:446386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638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程序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程序汇总.docx

1、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程序汇总1 目的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2 范围适用于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识别、确认、标识及控制。3 职责设计所负责产品的特性分类。技术处负责实施并归口管理。各有关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及信息反馈。质量检验处负责监督、检查。4 工作程序 4.1关键过程控制流程 设计所 技术处 No No 技术副总经理No 5 管理要求 5.1 特性分类 设计所按GB190-86特性分类对产品特性实施分类,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1)划分特性类别的程序a)设计所在设计评审中,需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并按要求进

2、行审签;b)根据“特性分析报告”(R7.9-1)确定的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按Q/6E161.07产品图样编制规则的规定在产品图样上标注特性分类符号,并将其内容纳入“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并经顾客审签。 2)特性分类的动态管理设计所应根据产品研制情况,对产品特性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必要时重新编制“特性分析报告”(R7.9-1),其编号在原编号后增加以英文字母为序列的版本号,按要求进行审签后对产品图样上标注的特性分类符号进行调整,并对“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明细表”进行更新。5.2 关键过程的确定1)技术处根据产品图样及设计所编制的“

3、特性分析报告”,并结合产品工艺特点,将下列工序定为关键工序:a)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形成的工序;b)关键成件、重要成件的入厂验收工序;c)对产品性能有较大影响且难以直接检测的一般特性形成的工序;d)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昂贵,出废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工序。2)技术处在编制产品工艺路线(研制方案或车间分工表)后,编制“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的同时编制关键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控制卡片。试验室根据“关键工序目录”(R7.9-2)和“关键工序目录卡”(R7.9-3)编制关键工序控制卡片。a)关键工序目录由技术处主管工艺员编制,产品组组长(或指定主管工艺员)

4、校对,技术处处长审定,质量检验处会签,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并经顾客同意;b)关键工序目录的发放单位为:关键件制造的所有主制、辅助车间,生产处、外协处、生产准备处、质量管理处、质量检验处、人事劳资处、设计所、顾客;c)关键工序目录由科技信息处归档、晒蓝发放。3)关键工序目录的更改 关键工序目录的更改审批程序同编制程序。5.3 关键工序的标识 1)关键工艺规程须经顾客同意,封面应标记“关键件”或“重要件”字样,无工艺规程封面的由车间标记在工艺规程上关键件图号的旁边;2)在工艺规程、检验卡片、工艺记录卡、关键工序控制卡片上关键工序号的旁边应标记“关键”字样。5.4 工序控制1)工艺文件a)编制关键工序

5、(和特殊过程)的工艺规程或操作说明书时,要规定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过程设备、工艺装备的型号(或图号);规定具体的工艺参数及检验方法。b)编制工艺规程(或操作说明书)的同时,编制工序质量控制卡,对控制的项目、内容、方法作出具体的规定。2)机加件在关键、重要特性的加工方法确认前,技术处应对该工序能力指数(Cpk值) 进行测量,并记录“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R7.9-7),达到规定的要求时方能确定工艺方法。3)关键工序工艺规程的编制、更改审批程序比一般工艺规程高一级,需经技术副总经理批准、顾客同意。当工艺路线、工艺参数、过程设备及工艺装备、检测方法等的更改对关键、重要特性有影响时,应有“关键

6、工序更改申请报告”(R7.9-4),关键工序更改经技术副总经理批准、顾客同意后方可实施更改。4)关键工序的三定工作a)三定工作的内容定工序:明确关键工序的内容,包括工序号,工序名称等。定人员:要求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来完成对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监督。操作者应能熟练掌握关键工序的步骤和方法,了解过程设备性能及其维护保养知识,了解影响关键、重要特性的各种因素并掌握其控制方法;其操作能达到技术及质量要求,经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合格证。定设备:规定过程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型号(或图号)及名称,规定其性能指标及鉴定、使用维护要求。并要求对规定的设备挂“关键”的标识牌。操作者严格按程序

7、及方法操作并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原始记录”(R7.96),经检验员签字(盖章)。试验室的操作记录填入“试验室关键工序试验原始记录”(R7.910)。b)三定工作由车间编制关键工序三定表(R7.9-11),并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c)关键工序操作证操作者经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均合格,可取得关键工序操作合格证(R7.9-5),有效期为两年。由于人为操作问题造成关键工序控制有效率达不到者应吊销操作证。培训考核由人事劳资处组织考评。操作证由主管工艺员填写,产品组组长校对,检验组长会签,车间主任审定后交由人事劳资处发放。人事劳资处应对操作证的发放做好记录并建档管理。d) 设备的标识机动技安处统

8、一制作“关键”的标识牌,由车间根据三定表到机动技安处领取并挂在设备的明显处。5)工位器具:关键件、重要件在加工、周转中需配专用工位器具并在其上相应处做醒目标记“G”或 “Z”。标记的边框为红色、字母为黑色,字体规范、清晰。6)检验a)按QM2.0705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执行首件检验和QM2.080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做流动检验,上、下午各二次并记录实测数据;b)检验人员依据操作证、质量控制原始记录(R7.9-6)、试验室关键工序试验原始记录(R7.9-10)及对实物测试数据进行检验,若缺项或原始记录不清,则作拒收检验;c)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100检验,对破坏性检查项目则按接收准则

9、进行抽检,作实测记录,并在“零组件合格证”上注明“关键件”或“重要件”标识;对关键和重要成件的入厂应严格按Q/6E201.14基本产品用材料电子元器件入厂验收项目执行,并在“器材合格证”和“器材合格挂签”上注明“关键件”或“重要件”标识。d)检验人员和操作者要认真核对并填写工艺记录卡(R7.5-1);e)检验人员按月计算关键工序受控率、关键工序控制有效率(见QM2.080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5.5 批次管理及可追溯性控制1)关键工序必须按QM2.0706批次管理控制程序执行。生产部门按作业计划严格执行、按材料消耗定额限额发料。各工序确保数量清楚,不丢不混。2)关键件所用材料按规定的复验项目检

10、验合格后,发放时在器材合格证批号后增加按英文26个字母序列顺序使用的附加标识,如:0605-黑-12(A),同批材料再次发放时,使用同一附加标识,在填写工艺记录卡时,需将该标记一同填写在材料批号后,并按工艺文件的要求将该标记加工(打印)在关键件实物的适当位置上;对关键成件,如果没有可与同批成件相互区分的独立编号,则进行工艺编号,按QM2.0706执行批次管理控制程序进行配套产品的记录。对无法做出上述标记的关键件,可以不进行标记,但必须保证同一个批次的产品所用关键件所涉及的材料批、零件批或成件批必须为同一批次,否则,必须在产品上做出特殊标识,作为关键件追溯的依据。3)对于序号不清或序号重复、出现

11、差错而无法追溯时,作报废处理。5.6不合格品的处理1)不合格品的处理除按QM2.0806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规定执行外,应加严控制;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超差,必要时经试验证实确认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可以提交不合格品审理。2)不合格品的处理应记录并归档。不合格品审理单应随工艺记录卡归档。5.7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5.7.1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公司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5.7.2 识别需要确认的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需要确认的过程包括:1)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即特殊过程。如焊接、热处理、塑压等。2)由随后的检验或试验不能

12、验证其结果,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如:疲劳寿命、耐腐蚀性等。5.7.3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流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由技术处负责组织车间、质量检验处等有关单位按Q/6E24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准则进行确认。5.7.4 特殊过程5.7.4.1 特殊过程的批次管理执行QM2.0706批次管理控制程序。5.7.4.2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热处理的控制按如下要求进行:a)时间、温度的控制热处理件必须在附有记录纸仪表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其记录纸随热处理过程参数记录卡(R7.99)保存在检验员处,以便检查。b)设备的控制热处理设备必须进行周期鉴定并标识有效加热区。c)测

13、量装置(如:热电偶、热温仪表、硬度机、硬度块等)必须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d)热处理零组件生产时要填写“热处理过程参数记录卡”(R7.99)。 焊接质量控制a)设备的控制 焊接设备应配有检测焊接工艺参数的仪表。b)操作者根据工艺规程查验焊接的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合格证;特殊材料(如钾玻璃管)应定点供应,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c)焊工必须按技术文件进行操作,并按QM2.0705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做首件检验,首件合格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任意变动规范参数,每焊接一种接头的规范参数必须记录在“焊接参数记录卡”(R7.9-12)有详细的记录,并随工艺记录卡流转入库,归档在质量检验处。d)焊接后的

14、质量检查,检验员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或检验卡片)完成所规定的检查项目,方可判定该批零件质量。 塑压控制a)塑压工必须认真按工艺规程核对原材料、模具等,并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对塑压过程的时间、温度、压力进行控制生产,并每2小时在“塑压生产过程参数记录卡”(R7.9-8)上记录一次实际参数。 b)检验工流动检查时,重点是对塑压过程的时间、温度、压力控制,如发现不符合工艺规程规定,检验工应立即提出并有权拒收该批零件或由质量检验处会同有关单位确定处理办法。c)检验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或检验卡片)规定的方法和项目检查,不得将违反工艺规程的产品和不合格品放行。 胶接(灌封)控制a)操作者严格按工艺文件规定进

15、行程序操作并做好温湿度记录,记录在产品胶合记录卡(R7.9-13)上,并随工艺记录卡流转,并归档在质量检验处。b)专职配胶人员按工艺文件和技术说明书要求控制配比,配制胶料,不得使用超期胶料。c)根据需要,可另外规定进一步的检验要求。6 执行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程序所产生的记录由技术处、相关单位负责保存。7 相关文件GJB190-86 特性分类 QM2.070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QM2.0706 批次管理控制程序QM2.080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M2.080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M2.0806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QM2.0807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Q/6E161.07 产

16、品图样编制规则Q/6E24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准则8 记录R7.9-1 特性分析报告R7.9-2 关键工序目录R7.9-3 关键工序目录卡R7.9-4 关键工序更改申请报告R7.9-5 关键工序操作证R7.9-6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原始记录R7.9-7 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R7.9-8 塑压生产过程参数记录卡R7.9-9 热处理过程参数记录卡R7.9-10 试验室关键工序试验原始记录R7.9-11 关键工序三定表 R7.9-12 焊接参数记录卡 R7.9-13 产品胶合记录卡 附加说明:本程序文件由技术处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XXX审批书编号:2008(程)审-019 特 性 分 析

17、报 告文件编号:资料页数:编 制 校 对 审 核 审 定 工艺会签 质量会签 批 准 同 意 20 年 月 日1 目的为提高产品设计质量,便于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实物质量,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为特性分类的划定提供依据。2 产品功能3 产品失效分析4 特性分析 5 结论 R7.91关键工序目录产品型号及名称:关 键 工 序 目 录编号:共 页会签:质量检验处: 编制校对审定批准顾客发放单位: R7.92 关键工序目录卡 第 页 共 页零组件号零(组件)名称主制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车间加工内容及关键要素特性分类Cpk R7.93 关键工序更改申请报告 编号: 产品型号零组件图号工序号产品名称零组件

18、名称工序名称更改原因更改内容实施效果分析及评价(计算Cpk值):编制审核审定批准顾客 R7.94 关键工序操作证 关键工序操作证 XXXXXXX有限公司姓 名工 种日期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工序号组件名称成绩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签署:工 艺 员: 工艺组长:检验组长: 车间主任:备注:发证单位: (盖章) 有效期: R7.95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原始记录编号: 产品型号零组件图号工序号产品名称零组件名称工序名称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批号加工批号炉批号测量装置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测量装置型号过程参数 特性参数序号此栏填参数名称此栏填参数名称此栏填参数名称此栏填参数名称此栏填参数名称此栏填参数名称工

19、艺要求工艺要求工艺要求工艺要求工艺要求工艺要求自检记录检验记录自检记录检验记录自检记录检验记录自检记录检验记录自检记录检验记录自检记录检验记录 操作者: 检验员:注:过程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真空度等 特性参数包括:零件尺寸、硬度以及产品行程、动作力等 第 页 共 页 R7.96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编号: 加工车间: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操作者: 日期: 产品型号零组件名称零组件图号材料名称材料牌号工序号工序内容关键/重要特性测量方法在加工过程中测量零件数量: 件(50件及以上)。测量尺寸 ,假设下极限尺寸Y: 为零,测得尺寸Y+X : +X的X值数据如下表: (尺寸单位:um,

20、检验员: )极 差: R=XmaxXmin= 组数选: K= 组 距: h=极差 / 组数 第一组下界限为:Xmin-1/2=第一组上限限值为:下界限值+组距= 组号组界小大组中值频 数 分 布 表fAE法h= X0= N= E= 平均值:X0= X0+ h(A+B)(C+D)/ N= 尺寸加工分布中心:X=Y+X0/2=标准偏差: S= h= 工序能力指数:CP=(TUTL)-2M-X/6S= 结论及改进措施: 编制: 校对: 审定:R7.97塑压生产过程参数记录卡日期抽查时间产品型号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艺参数实际值操作者检验员/日期备注温度时间(分)压力MPa R7.9-8热处理过程参数记录

21、卡车间:班组:年 月 日产品型号零件图号零件名称批次号数量工序号工序名称炉批号生产日期进 炉到 炉保 温出 炉生产数交验数合格数报废数操作者检验员/日期备注时 间温度时 间温度时 间温度时 间温度不合格情况检验员:处理意见处理人:R7.99试验室关键工序试验原始记录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工序号工序名称送试数量批次号试验日期项目试验技术要求检查结果试验结论试验者设备仪表夹具名称设备仪表夹具编号备注 R7.9-10 关 键 工 序 三 定 表零组件图号及名称工 序设 备人 员编 制校 对审 定技术处质量检验处机动技安处人事劳资处产品型号及名称:R7.911焊接参数记录卡 焊接类型 激光焊 电阻焊产品型号产品图号产品名称批 次日 期能量 焊接电流波长 焊接时间频率 焊接压力操 作 者检 验备 注注:选择焊接类型及所对应的参数,在“”内划“”. R7.9-12产 品 胶 合 记 录 卡日期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