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66.25KB ,
资源ID:446225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622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1.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1.docx

1、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二战后期,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的事件是A日本宣布投降 B意大利宣布投降C德国宣布投降 D第二战场开辟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

2、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 B突出特征 C严重后果 D重大影响4如图所示的战役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5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6“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7张老师上课时在屏幕上展现了下方所示地图,她这节课讲的内容最可能是A德国的统一历程 B一战爆发前的德国C二

3、战全面爆发前的德国 D二战后被分裂的德国8今天恐怖活动已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30年代笼罩着世界的恐怖力量是A反革命势力 B殖民势力 C垄断组织势力 D法西斯势力9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AA BB CC DD10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女士们,先生们。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A凡尔赛和

4、约签订 B华盛顿会议召开C慕尼黑协定签定 D杜鲁门主义提出11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对此,罗斯福总统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建立起个人独裁的法西斯专政D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12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 C垄断经济 D例行节俭13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

5、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14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国民收入(亿美元)6802201001706040国防开支所占比例(%)1.55.79.123.514.528.2A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5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

6、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6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D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18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

7、辙。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19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20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兴建公共工程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8、 D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21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2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寻剩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农业产量 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A B C D23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的歌曲这样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

9、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注:USA指的是美国,USSA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歌曲反映出当时()A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B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D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24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国家干预经济 D转向社会主义25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10、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1939年全面爆发1942年重大转折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战争结束A德国突袭波兰 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选项B符合题意;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A排除;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进行扩军备战,C排除;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标志轴心国集团成立,D排除;故选B。2B解析:B【解析】【分析】

1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故B符合题意;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故C不符合题意;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4B解

12、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德国对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发动了进攻,德国战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重要的转折点,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B项符合题意;珍珠港事件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A项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项不符合题意;德国投降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图片有足够的敏感度,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图片得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合这一战役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5B解析:B【解析】【详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

13、关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B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A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与“达到最大规模”不符,C排除;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6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

14、经济大危机打击了美国,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在工业上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有效的缓解了危机的危害,A项符合题意;金融业上采取了整顿银行的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誉,B项不符合题意;农业上,调整农业政策,缩减农产品,政府给补贴,C项不符合题意;公共工程方面,实行以工代赈,有效的解决了失业人口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判断“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内容来源于国家工业复兴法,

15、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识记能力。7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1939年德国疆域”“1939年3月德国孔子的地域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反映的是1939年二战爆发之前的德国,C符合题意;图片没有涉及德国的统一历程,A排除;1918年一战结束,B排除;地图没有涉及二战后被分裂的德国,D排除。故选择C。【点睛】注意关键词“1939年”。8D解析: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日本与意大利结合了法西斯侵略集团,对世界实行侵略扩张的恐怖主义政策。故选D。9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对应错误”,结合课本所学,法西斯国家的

16、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A项不合题意;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苏军反攻打败了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美苏冷战中的开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

17、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英国最后自食其果。故选C。1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1929年10月,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主要内容还包括: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压缩农业产量;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等。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18、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B选项符合题意;1936年,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选项不符合题意;德国、日本建立起个人独裁的法西斯专政。C选项不符合题意;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罗斯福新政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造成了生产商品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19

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是为了解决这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垄断经济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经济形式,故C不符合题意;例行节俭是一种具体行为,不是一种经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A排除;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C排除。故选D。1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独

20、裁统治在德国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从而得出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A符合题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于一战后,B不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于一战前,C不正确;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与题干无关,D不正确;故选A。15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16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跳楼”可知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1929

22、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在股市发生危机,题中正反映了股市危机的概况,由此可以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因为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选项AB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故选D。1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摆脱经济大危机,其在政治上的成功之处是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故选D。18B解析: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

23、议,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奠定了基础。A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8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19A解析:A【解析】【详解】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

24、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它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显著成效。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干预经济的具体表现,排除;C选项与加强对经济的监管相矛盾,排除;D选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

25、实质,排除。21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确立了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中的德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即破坏了凡尔赛体系。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排除C项;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D项;故选择B。22D解析:D【解析】【

26、分析】【详解】通过阅读题意可知经济大危机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为了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罗斯福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措施,不符合对人民救济采取的措施。故选B。点睛:关于罗斯福新政,需要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目的、采取的各种措施、特点、作用等知识,属于考试的高频考点。23C解析: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实施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吸取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策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这首歌曲反映出的是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故选C。24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上台后,改变了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C符合题意;坚持自由放任、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社会主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194219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D正确;1939 年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A排除;1944 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B排除;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C排除。故选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