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5.82KB ,
资源ID:44572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572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docx

1、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公示项目名称: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完成人:赵新全,周青平,马玉寿,董全民,周华坤,徐世晓,施建军,赵亮,王文颖,汪新川,刘文辉,孙明德,魏小星,王柳英,贾志锋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青海师范大学完成时间:198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一、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瞄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针对区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薄弱和生态牧畜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植被恢复为主线,以生态-生产-生活系统集成为核心

2、内容,科学认知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系统研发和集成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创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创新模式。项目育成牧草新品种11个,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件,编制技术规程40项,发表论文451篇,完成咨询报告1份,建议1份。累计生产牧草良种36.6万吨,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草地退化治理面积达267万公顷。研发集成退化草地3大类综合恢复治理技术体系,建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区1.4万公顷,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112万公顷,退牧还草面积733万公顷。建立饲草料

3、生产示范总面积38万公顷,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近三年健康养殖牛羊75万只羊单位。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完成科技培训2000人次。通过成果推广,有效促进了三江源区生态功能恢复、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区域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了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共赢。该项研究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成果内容丰富,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为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二、项目简介【所属领域】环境科学技术三江源之生态地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科学界所瞩目和社会关注。然而,源区正在经历更为强烈的气候变化和社会变革影响,面

4、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急需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主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急需系统研发和集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急需创建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围绕上述问题,本项目系统研究了草地退化的机理与恢复途径,并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固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提升为目标,建立区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双赢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创新模式。【主要创新贡献】(1)围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在三江源区东部,过度放牧是引起高寒草地退化主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贡献率分

5、别为68%和32%;建立了高寒草地退化阶段定量评价体系和退化草地分类分级标准2套;发展了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原理及实现途径。为草地退化机理认知、恢复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2)围绕区域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重大需求,建立了第一个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库与品种资源圃,保存种质资源5000多份;选育牧草新品种6个,编制6项牧草种子加工生产技术规程,累计生产牧草良种4350万公斤;编制和发明了21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规程及专利,集成了3大类综合恢复治理模式。为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治理和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提供了可持续维持的措施与对策。(3)围绕区域草地可持续生产的战略需求,选育饲草新品种5个,累计生产良种

6、32240万公斤,编制和发明了16项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规程及专利;创建了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三区功能耦合理论”;研发并推广了“天然草地用半留半合理放牧利用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家畜两段饲养模式”;构建了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生产新范式。为解决区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优化模式。【主要知识产权】育成牧草新品种11个,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件,编制技术规程40项,发表论文451篇。完成咨询报告1份,建议1份,在三江源区生态恢复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中得到应用。【示范推广规模及效益】利用项目技术体系及模式,累计生产牧草良种36.6万吨,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草地退化治理面积达267万公顷。黑

7、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区1.4万公顷,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2万公顷,退牧还草面积733万公顷。建立饲草料生产示范总面积38万公顷,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近三年健康养殖牛羊75万只羊单位。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完成科技培训2000人次。有效促进了三江源区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提高。三、客观评价(一)针对创新点“种质资源创制与牧草新品种选育”的评价在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护及牧草新品种选育方面,“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抗逆

8、草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高寒区燕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及新品种推广”和 “同德小花碱茅新品种繁育与示范” 三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 针对创新点“退化草地恢复技术创新与集成” 的评价1.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江河源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函审中,任继周院士认为“该课题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多学科和多部门的联合科技攻关,研究和探讨了高寒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原因、机理及生态过程,建立和完善了江河源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配套技术和有效措施,通过典型地区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对促进高原地区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

9、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验收中,以李文华和郑度院士为组长的验收组认为“课题依据不同类型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利用目地进行技术集成,提出了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概念,并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区域适应性评价研究,为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规范标准。”3.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寒草地退人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和模式”现场验收中,以秦大河院士为组长的验收组认为“该项目探索出了一系列退化草地恢复治理、人工植被稳定性维持和持续利用及生态畜牧业优化管

10、理的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范例。项目组和地方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为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 针对创新点“恢复功能评价及稳定性维持” 的评价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江河源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现场验收中, 以孙鸿烈院士为组长的验收组认为“该课题以青海省果洛州为重点研究区域,依据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条件,集成相关技术,建立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模式与配套技术,建成了2000hm2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核心示范区,并在果洛州、玉树州推广5000

11、hm2,总面积达7000 hm2。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15-20%提高到85%以上,青干草产量达到4500 5000kg/hm2,改良天然草地植被盖度由20%左右提高到70%、青干草产量达到2000 2500kg/hm2,示范户人均年收入提高30%50%”。(四) 针对创新点“区域适宜耦合模式构建与应用”的评价1.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递交了以秦大河院士为组长,课题组赵新全、周华坤、赵亮、徐世晓为骨干完成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建议”院士咨询报告,建议中提出 “开创高寒草地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的新模式,将单一依赖天然草地的传统畜牧业转变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两段式新型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建议

12、国家支持建立规模化人工饲草料基地和育肥基地;将种粮直补政策延伸到生态草业发展领域;推进以牧业合作社及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的新型牧业合作组织管理模式。” 的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新范式等内容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2012年8月28日明确批示:“建议很有价值,请发改委参考、研究,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予以充实和完善”。 2.在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一书序言中,李文华院士提到“在恢复生态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将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并将加速恢复三江源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生

13、态畜牧业、促进三江源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在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业技术及应用成果鉴定中,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对三江源区不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修复和构建耦合型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以及建立区域尺度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技术理论创新体系,为确保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该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4.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三江源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机制及可持续管理试验示范”验收中,以傅伯杰院士为组长的验收组认为“提出的以120资源置换模式、324加速牲畜出栏模式和资源利用率的倍增模式为核心的农牧耦合型

14、模式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五)品种登记和标准发布本成果选育的8个草种被登记为全国牧草新品种、3个被登记为青海省农作物品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利用本成果技术发布青海省地方标准40项,指导三江源区草地退化恢复治理、草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六)与本项目有关论文收录和引用情况本项目共发表论文451篇,其中15篇被SCI收录,225篇被CSCD收录;86篇共被SCI引用406次,390篇共被CSCD引用2331次。四、推广应用情况1 科技支撑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治理应用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2万公顷、退

15、牧还草733万公顷;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实施提供技术支撑。2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立提供技术依托基于生态畜牧业技术体系集成,建立了全国唯一以生态畜牧业发展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藏区传统畜牧业经济向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示范作用。3科技驱动三江源区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和转变应用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混播技术体系,在农牧交错区建立优良牧草生产基地,结合牛羊冬季补饲技术,将单一依赖天然草地的传统畜牧业转变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两段式新型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16、,为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有效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建立饲草料生产示范总面积38万公顷,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近三年健康养殖牛羊75万只羊单位,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其它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中国ISBN:978-7-03-027059-72011.6科学出版社赵新全国审新品种同德小花碱茅(星星草)中国3432007.11.29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周青平,孙明德,韩志林,

17、颜红波,汪新川国审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中国3042005.11.27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马玉寿,王柳英,施建军,董全民,龙瑞军其它高寒草甸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中国DB63/T607-20062006.11.2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赵新全,马玉寿,董全民,王启基,施建军其它“黑土型”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中国DB63/T672-20072007.9.26青海大学董全民,马玉寿,施建军,孙小弟,王彦龙发明专利一种藏系绵羊母羊妊娠期补饲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补饲方法中国ZL 201110287090.32013.3.131149470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8、徐世晓、赵新全、赵 亮、周华坤、董全民、王基恒、邹小艳、赵 娜专利权维持发明专利一种藏系绵羊羔羊育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饲喂方法中国ZL.201110287117.92013.10.301295766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徐世晓、赵新全、赵 亮、周华坤、董全民、王基恒、邹小艳专利权维持国审新品种同德无芒披碱草中国4652014.5.30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汪新川、周华坤、李健辉、窦全文、乔安海国审新品种青引2号燕麦中国2822004.12.8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周青平,韩志林,颜红波,徐成体,刘文辉国审新品种青引3号莜麦中国4062010.6.12青海省畜牧兽

19、医科学院周青平,颜红波,贾志锋,刘文辉,梁国玲发明专利一种防风固沙绿化建植方法中国ZL 201310094762.82015.5.131663748西南民族大学周青平,王宏生,徐成体,李建保,陈 永,贾志锋,刘文辉专利权维持六、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主要贡献赵新全1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项目负责与整体设计。阐明了草地退化机制和原理,研发了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模式、天然草地合理放牧持续利用和家畜营养均衡饲养技术,提出了三江源区和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建立“天然草地用半留半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家畜两

20、段饲养模式”。周青平2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在牧草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方面做出了贡献,负责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青藏高原草种质资源圃,选育牧草新品种3个,构建了高寒地区燕麦生产“新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丰产栽培-加工利用”标准化生产成套技术体系,引种选育青藏高原适宜优质饲草新品种5个,建立了新品种国家种子基地主导品种燕麦良种繁育基地。马玉寿3副院长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负责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及模式研发,主持选育出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建立了退化草地分类恢复重建技术方案和牧草引种方案。董全民4所长研究员青海大学青海大学制定了三江源区退化草地分类分级标准,提出

21、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和模式;总结出适宜性放牧利用原则。周华坤5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定量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原因,制定了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原分类分级标准、退化草地恢复、禾本科牧草草籽生产及栽培技术规范。徐世晓6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发和集成放牧家畜营养均衡饲养技术体系,构建三江源区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范式,推广应用了区域适宜的生态畜牧业耦合模式。施建军7研究员青海大学青海大学制定了退化草地分类治理技术规程和草产品加工技术规程,以及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的示范和推广。赵 亮8副站

22、长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成果的材料与资料进行总结和汇编,主要进行生态恢复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核算和评估,对“天然草地用半留半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补饲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王文颖9教授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参与完成了草地退化机理研究,回答了不同退化阶段草地土壤养分变化过程,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改良技术、牧草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方面做出贡献。汪新川10高级工程师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在牧草新品种同德无芒披碱草和同德贫花鹅冠草的选育、种植及种子加工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刘文辉11副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在种质资源

23、创制与牧草新品种选育的技术研发和成果集成方面做出了贡献,协助建立了青藏高原草种质资源圃,研发了沙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孙明德12高级工程师青海省三江集团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在牧草新品种同德短芒披碱草的选育、种植及种子加工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魏小星13副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协助建立了青藏高原草种质资源圃,参与研发草籽生产和沙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王柳英14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在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的选育,种植及种子生产加工方面做出贡献;制定了牧草引种技术规程。贾志锋15副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参与燕麦种质资源农

24、艺性状、生产性能评价、图像资料的采集,以及青引3号、林纳、青莜3号和白燕7号新品种的选育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本项研究主持和主要完成单位 ,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积极推广应用成果,主要贡献如下:1)作为牵头单位,进行了项目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采集样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项目实施人员、分析测试仪器的保障与协调工作;2)建立放牧、全球变化、人工草地、家庭牧场管理和退化草地治理等先进的实验平台,阐明了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过程和机理,凝练集成了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模式;研发了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退化草地恢复治理、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规范12套,

25、牛羊冷季补饲专利2套。3)基于三江源区“三区功能耦合理论”,凝练出区域可持续畜牧业生产的 “天然草地用半留半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家畜两段饲养模式”。应用这些模式,缩短藏系绵羊饲养周期1.4年,缓解冬、春草场放牧压力,为缓解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时间相悖、空间相悖提供创新模式。4)创新集成“生态保护型”、“资源循环利用型”和“有机健康养殖型”3个区域适宜高原生态畜牧业组织发展模式,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共赢提供应用推广模式,被青海省“十二五”规划采纳,也为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立提供技术支撑。青海大学:紧密围绕三江源区生态治理工程中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关键技

26、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发和示范,选育了3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制定了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标准及综合治理等技术规程6项,研发出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恢复技术模式。建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区1.4万公顷,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2万公顷,退牧还草面积733万公顷。为三江源退化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提供了先进技术、优化模式和稳定维持的措施与对策。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针对三江源区草地营养的非平衡性和高寒区饲草生产上的策略问题和科技需求,以适生乡土草种驯化选育为目标,以草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鉴定和种质创新为重点,开展了青藏高原优异草种质资源的抗逆性评价鉴

27、定、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分析和资源创新等关键技术研究,收集整理优良草种质资源3791份,收集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特有种9种、地方特有种9种,摸清了青藏高原特优草种质材料的主要分布情况,制定国内首个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采集技术规范,入国家草种质资源长期库保存2152份,构建了青藏高原草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出版了三江源区草地植物图谱、三江源区饲用植物志和高原燕麦栽培与管理,选育了4种饲用型牧草品种,编制22项技术规范,凝练出3大类综合恢复治理模式,累计示范推广267万公顷。西南民族大学: 研发防风固沙绿化建植方法的专利1件,联合开展牧草品种及生态畜牧业技术在若尔盖高原和三江源腹地的

28、推广工作。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在四川阿坝州建立燕麦良种繁育基地,为川西北地区饲草生产和草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饲草基地建立和优质饲草资料的示范推广方面,为本项目做出了贡献。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针对项目选育牧草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方面问题,提供选育、示范和推广平台。主要参与完成牧草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方面的工作,共选育和推广牧草新品种8个,构建了高寒地区燕麦生产“新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丰产栽培-加工利用”标准化生产成套技术体系,建成1.1万公顷优良牧草生产基地,生产优质草种32600吨。示范推广青藏高原适宜优质饲草新品种3个,在牧草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青海师范大学:针

29、对草地退化机理研究,主要回答了不同退化阶段草地土壤养分变化过程,参与编制了高寒草甸中、轻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改良技术规程。参与完成“同德无芒披碱草栽培技术规范”、“青海中华羊茅栽培技术规范”、“同德无芒披碱草品种”、“同德无芒披碱草”4项成果。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本成果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赵新全、徐世晓、周华坤、赵亮、王文颖)、青海大学(董全民、施建军)、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马玉寿、刘文辉、魏小星、王柳英、贾志锋)、西南民族大学(周青平)和青海牧草良种繁殖场(孙明德,汪新川)联合共同完成。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各完成单位的合作经历如下: 1、与青海大学和

30、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从1996年起共同承担青海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96-N112)、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江河源区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 (2001BA606A02)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寒草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2006BAC01A02)”和“三江源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BAC61B02)”,申报成果1项,合作编著专著2部,并于2011年共同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与西南民族大学合作起于2012年,共同发起成立“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牧草品种及生态畜牧业技术在若尔盖高原的推广工作;3. 与青海

31、牧草良种繁殖场合作起于2002年,主要基于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牧草选育和种子加工技术,先后筛选培育和推广10多种优良牧草品种,已成为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的当家品种,建成1.1万公顷优良牧草生产基地,生产优质草种32600吨。共同申报国家牧草新品种5个。4. 与青海师范大学合作始于2007年合作申请及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寒植物吸收土壤氮素营养的多样化途径研究”,2011年合作申请及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高寒禾本科牧草有机营养特征及土壤氮素吸收策略”。参与编制了高寒草甸中、轻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改良技术规程。参与完成“同德无芒披碱草栽培技术规范”、“青海中华羊茅栽培技术规范”、“同德无芒披碱草品种”、“同德无芒披碱草”4项成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