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2.69KB ,
资源ID:4454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54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大纲.docx

1、心理学大纲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 五年制大专班/四年级 三年制高专班/一年级授课学时:总课时:72 周课时:2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开设的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本课程既传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在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知

2、识准备。通过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正确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认识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和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2.教学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做到: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学习其它教育类课程打好基础;2.学会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3.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各种具体的方法,能用有关的方法设计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

3、到实际生活中,能适当的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心理健康。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例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普通心理学课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对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读懂教材,而且有助于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2.在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应学会正确运用知识。如果学生仅凭简单记忆,而不能透彻理解,就无法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知识。3

4、.加强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1.识记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和再认。2.理解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规律能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3.应用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心理知识、心理规律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初步认识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了解心理学的任务、研究领域、研

5、究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了解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建立科学的心理观。 2.掌握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并能澄清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包括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领域 1.心理学的任务 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

6、学2.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3.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第五节 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5.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3)、重点和难点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科学的心理观难点:心理现象的科学理解,心理学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第2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教学要求1.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了解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了解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对心理现象的影响。2.掌握神经元、突触、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弧、两种信号系统等

7、概念。3.理解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逐步建立科学的心理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2.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第二节 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和脑功能学说1.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条件反射理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两种信号系统2.脑功能学说:定位说,脑等势说,模块理论第三节 心理与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系统2.激素3.神经-体液调节(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条件反射理论难点:神经冲动传导的机制,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理论第3章 意识与注意(一)、教学

8、要求1.区分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2.了解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3.理解注意的概念、分类及规律4.在学习注意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意识1.意识:意识的三种不同水平2.无意识:无意识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3.意识状态: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第二节 注意概述1.注意的概念及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2.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4.注意的理论第三节 注意的种类和规律1.无意注意:概念、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2.有意注意:概念、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3.有意后注意第四节 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

9、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的阶段,注意的概念、分类及规律难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注意的特征第4章 感觉(1)、教学要求1.了解感觉的基本特征和种类2.理解各种感觉现象并能联系实际3.掌握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感觉概述1.感觉的定义及神经过程2.感觉的意义3.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第二节 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觉适应规律2.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3.感觉能力

10、发展的规律第三节 感觉的类别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2.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感觉的概念,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视觉的基本现象和听觉的基本现象难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和听觉的生理机制第5章 知觉(1)、教学要求1.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了解知觉的种类和现象,了解观察的概念2.理解观察的品质以及观察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观察力3.掌握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1.什么是知觉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3.知觉过

11、程的信息加工第二节 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的形式、时间知觉的依据、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3.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现象4.错觉:错觉的种类和理论第三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第四节 观察1.观察的概念2.观察的品质3.观察力的培养(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知觉的概念,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似动现象,错觉及错觉理论 难点:知觉的概念、生理机制,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 记忆(一)、教学要求1.简述记忆的概念及作用

12、2.了解记忆的种类,能描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编码方式及相互关系。3.了解记忆过程及规律,分析遗忘现象及规律4.理解记忆的品质,并能列举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1.记忆的概念、作用2.记忆的种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节 记忆过程及规律1.识记:识记的种类、影响识记的条件2.保持与遗忘:遗忘的概念和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的原因、加强保持的方法3.再认和回忆:概念及影响因素第三节 提高记忆力的有效策略1.记忆的品质2.记忆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三)、重点和难点重点:记忆的概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模式图

13、,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原因(理论),记忆的品质难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模式图,遗忘的规律及原因第7章 表象与想象(1)、教学要求1.了解表象和想象的作用、想象的过程和想象的种类2.掌握表象、想象的概念及关系3.通过想象力测验,了解自己的想象力(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表象1.什么是表象2.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表象在多种感觉道上发生3.表象的作用第二节 想象概述1.什么是想象2.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3.想象的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第三节 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三)、重点和难点重点:表象的概念,

14、表象的特征,想象的概念和功能,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 造想象,幻想难点: 表象的概念及特征,想象的概念和功能,创造想象,再造想象第8章 思维与创造(1)、教学要求1.描述思维的概念、过程与特征2.了解思维的种类,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概念的形成和掌握,创造思维及过程3.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4.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1.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征、思维和感知觉的关系2.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5.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第二节 概念1.概念的含义

15、2.概念的形成:抽象化、类化、辨别3.概念的掌握第三节 问题解决1.问题与问题类型: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的类型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3.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算法、启发式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认知因素、情绪与动机因素第四节 创造思维1.创造思维及其特征2.创造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然开朗期、验证期3.影响创造思维的因素:酝酿与创造性、社会因素与创造性(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思维的概念和特征,概念的形成与掌握,问题解决的定义、策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难点:思维的概念及特征,概念的形成与掌握,问题解决的定义、

16、策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九章 情感与意志(一)、教学要求1.了解情绪情感的性质、种类与功能,了解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了解意志的概念及意志行动过程2.理解情绪的理论以及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3.掌握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关系,情绪调节的方法,意志行动的冲突与挫折4.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在生活中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概述1.什么是情绪情感2.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3.情绪情感的机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4.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5.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类别1.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2.基本的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3.高级的社

17、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第三节 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动机-分化理论2.情绪的调节:情绪调节的类型、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第四节 意志1.什么是意志2.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3.意志的生理机制4.意志行动过程的阶段5.意志品质及其培养(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关系,心境,激情,应激,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意志行动的冲突与挫折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关系,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意志行动的冲突与挫折第10章 需要与动机(1)、教学要求1.了解需要的种类和理论,动机的性质、分类和功能

18、2.描述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阐述动机的基本理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需要1.需要的概念与特征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理论第二节 动机1.动机的概述:动机的含义、动机的功能2.动机的种类: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3.动机的理论:本能论、内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激励理论(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需要和动机的概念,需要的理论,动机的理论,动机与需要的关系难点:需要的理论,动机的理论第11章 能力(1)、教学要求1.掌握能力的概念2.简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3.了解智力理论,能力测量的方法和手段4.描述能力的个体差异及

19、影响能力的因素(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能力的概念1.什么是能力2.能力与知识、技能3.能力、才能与天才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2.能力的结构:单因素说、二因素说、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的能力三维结构理论3.智力理论:智力三元论、智力多元理论、智力的PASS模型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1.一般能力测量: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2.特殊能力测量:音乐能力测验、数学能力测验、文书能力测验3.创造力测量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

20、展早晚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遗传的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三)、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力的概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智力三元论,离差智商,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难点:能力的概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智力测验的标准化过程,智力三元论第12章 人格(1)、教学要求.1.了解人格的特点、结构、人格测验和人格成因2.掌握人格的一般概念和人格理论3.阐述导致人格差异的因素4.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不断完善自己(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人格概述1.什么是人格2.人格的基本特点: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制约性、功能性3.人格的结构第二节

21、人格理论1.人格的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第三节 人格差异1.气质:气质的概念;气质的学说:体液说、体型说、激素说、气质血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气质典型特征: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与实践2.性格: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结构与特点、性格与能力、气质第四节 人格成因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3.早期童年经验4.学校教育的影响5.社会文化的作用6.自我调控系统第五节 人格测评1.自陈问卷法2.投射法3.行为评定法(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性,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关系,人格理论,人格测评的方法,人格形成的原因分析难点:人格的概念,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关系,人格理论

22、第十五章 心理健康(1)、教学要求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压力的来源及身心反应,挫折的概念及成因2.阐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压力与挫折的应对策略,改变个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3.通过学习,使学生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更加阳光、快乐。(2)、内容要点第1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1.科学的健康观念2.什么是心理健康3.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心理异常,智力发育正常,人格健全,精力充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和谐4.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适度运动,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第2节 心理健康与压力1.压力的概念及其来源2.压力的身心反应:压

23、力下的身体反应,压力下的心理反应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第3节 心理健康与挫折1.什么是挫折2.挫折产生的原因3.挫折后的反应4.挫折的应对策略第4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心理咨询2.心理治疗3.改变个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心理健康的标准,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压力的来源及应对策略,什么是挫折,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改变个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难点:心理健康的标准,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挫折的应对策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改变个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四、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第一章绪论6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第三章意识

24、与注意4第四章感觉4第五章知觉4第六章记忆6第七章表象与想象4第八章思维与创造6 第九章情感与意志6第十章需要与动机4第十一章能力82学时智力测验第十二章人格82学时人格测验第十五章心理健康6复习 考试2总计72 注: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因与其他课程冲突,此处省略不讲。五、主要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1.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应做到基本理论讲得透彻,内容前后贯穿一致,在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课程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

25、的布置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要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在教学手段方面,应努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教学辅助手段。4.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例如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小组讨论,做心理测验和实验等,并将其作为本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六、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 本课程使用李传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第2版)一书,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2.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4年版。普通心理学:王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美)Dennis coon著,郑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七、考核本课程属考试课,成绩为百分制。最后成绩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考试,占总分的70%,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2.平时成绩,包括作业、练习和考勤(如迟到、缺勤等),占总分的30%。 制订人:焦丽英 审阅人:李向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