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6.65KB ,
资源ID:44505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505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范文.docx

1、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范文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范文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1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

2、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

3、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4、84=2(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人) 114=2(人)3(个) 5、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6=5()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2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2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5、66页。 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认识。本节课教材首先呈现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数学书、黑板、三角板,用红线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通过“比一比,认一认”、“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加强对这三种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判断三种角

6、。 教学难点: 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卡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角。 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呢? 生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画角方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 师:看来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能找出它们里面藏着的角吗?(学生观察并指认。) 课件演示从图中抽离出直角。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品上描出直角

7、的过程。)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符号。 (2)肢体语言表示直角。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样子吗?你能用身体做出直角吗?请学生上台展示。 2、判断直角 方法一:直观判断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辨认。 (设计意图:教师重点示范方法,通过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这是对直接观察的一种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3、找一找直角。 师: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直角?说一说。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测量,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4、用活动角摆直角。 5、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8、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6、感受三种角的大小关系。 师:如果将这三种角按大小排队,怎么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最后集体交流。) 三、游戏延伸 游戏要求:说出老师用活动角变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断锐角。 教师用活动角做出锐角,并逐渐变大,但仍然是锐角。 得出:锐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断直角。 变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这么大。 (3)判断钝角。 教师操作,得出结论:钝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动手操作。 1、用纸折出三种角。 2、画三种角。 (教师示范,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五、总结思考

9、。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第66页第1、2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3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10、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

11、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变一变:你有什

12、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边 顶点 (尖尖的)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

13、: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再画()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

14、化? 师: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

15、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欣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4 一、分析教材,把握目标。 1、教材简析 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对厘米的已有认识并能用学生尺量一些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明确1米的实际长度,发现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认识

16、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建立米的长度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加深对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认识米。 难点:形成米的长度表象。 二、慎选教法,重视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这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7、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自由操作学具,在自然的情境中亲身体会长度单位的产生。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根据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在扶着学生认识1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认识2米、3米、4米等更多的米,并建立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组成的复名数表达测量的结果。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

18、师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三、优化流程,突出主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困难。因此我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在设计引出长度单位米时,从生活实际引入: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创设的情境

19、,选择的教具、学具等都取材于生活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数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引导探索,训练技能。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和8厘米比长短

20、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三)练习巩固,实践运用。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

21、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四、久经磨课,追求卓越。 教学的成功在于能够发现并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节。我长期在低年级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对文本还是熟悉的,但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还要下细功夫。努力做到: 1、研读

22、教本。把握内容核心,校准施教目标。 2、以学定教。反复比对教案,按班实施计划。 3、情趣高效。设计多种活动,鼓励人人参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始终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始终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2021范文5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

23、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评价设计 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

24、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

25、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归纳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