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7.23KB ,
资源ID:4448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48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docx

1、最新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复习范围】第一讲 政治经济学绪论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生产研究对象生产关系(3页)生产力(物质生产)的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生产工具(21页)2.经济规律的定义、特征以及类型(8页) 定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特征: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人对经济规律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经济规律的三个层次(三种类型):第一层次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第二层次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存在几个社会的商品

2、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第三层次是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第二讲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27页) (一)关于经济制度(补充) 经济制度: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基础。 (二)关于经济体制(补充) 经济体制: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一般是指,一国经济结构和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总称。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是,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

3、关系;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 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本质特征(120页) (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割,构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雇佣劳动制度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为什么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圈地运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 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3.公有制的本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51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5、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例如,股份制。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25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一般性和特殊性(261页) 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

6、的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 1、一般性(263)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宏观调控间接化; 市场管理法制化;等等。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特殊性(263页-264页)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267页)“两大体系”“三项基本制度” 1、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7、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6、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6.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272页)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三讲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基石1.商品两因素的关系(32页) 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

8、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3页)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 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

9、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3.货币的职能(48页50页)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实实在在的货币贮藏手段:金条银块支付手段:赊购,债权、债务相抵消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五个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4.价值规律(42页-43页)(1)价值规律及其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

10、交换。(2)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第一,就个别劳动来说,价值规律要求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当时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第二,就社会劳动来说,价值规律要求每个生产部门生产的一种商品的总量的价值量要由社会总劳动分配给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决定。(3)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竞争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实现价值规律的第一个要求(个别劳动);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价值规律的第二个要求(社会劳动)。(4)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调节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作

11、用: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的价格。这不仅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分化作用: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5.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过程(123页)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1)什么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12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2、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在现实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剩余价值的流向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6.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124页-125页) 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

13、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它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M=mV(这是获得更多M的两条途径)7.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27页130页)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

14、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二是道德的界限。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但是,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产生出相对剩余价值,只能产

15、生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8.剩余价值规律(130页) 资本家依靠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使资本不断增殖的规律。 它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第四讲 资本运动和经济运行1. 资本的特点(62页-63页) (1)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2)

16、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 (3)资本的返还(预先投入)性。资本的运动和增殖,是以垫支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当然包括增殖额)。 (4)资本的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愈大,风险也可能愈大。2. 货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63页) 货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G-W-G)区别:一是流通的形式不同:二是流通的目的不同;三是流通的限度不同。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66页)二

17、者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四方面” 第一,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 第二,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 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 第三,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

18、资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第四,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集中具有资本积聚无法比拟的高效。4. 资本循环的含义、条件(70页-72页) 含义: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循环的图示及其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71页) GW(PM A)-P-WG 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惊险的跳跃”) 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商品

19、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注意: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GW(PM A)-P-W GGW(PM A)-P-WG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第二,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5. 资本周转的含义、影响因素(72页)(1)含义: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记) 联系:研究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资本的运动 区别:重点不同 研究资本循环问题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形态变化 研究资本周转问题的重点在

20、于资本的周转速度。 (2)资本周转时间及其对周转速度的影响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 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构成。 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售卖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 资本的周转速度可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一定量资本的周转次数来表示。 设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则:n=U/u 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要加快周转速度,就要设法

21、缩短周转时间。 (3)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生产资本可以根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73) 固定资本的特点: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地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价值则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而以货币形式逐渐收回。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流动资本的特点: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的周转,是采取原有价值一次转移的方式;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周转

22、则是以新价值的再创造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耗费,但形式上也是价值的一次性回收和补偿。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73页): 第一,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速度不同 第三,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不同 第四,价值回收长短不同6. 预付资本总周转(74页)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比重的大小,可以影响全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公式)总结:第一,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影响资本的周转。第三,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和核心问题(76页

23、-77页)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1)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7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称为社会总产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I)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

24、产领域; 第二部类(II)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出(市场)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这个过程是在市场上完成的,因此,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具体来说,两个方面: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包括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这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价值补偿、总量补偿) 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

25、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使用价值替换、结构性补偿)8. 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80页-82页) 1、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个公式 (1)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I(c+v+m)=Ic+IIc (2)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II(c+v+m)=I(v+m)+II(v+m) (3)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式 (v+m)=c(基本实现条件) 2、举例说明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三大交换关系 I(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资料) II(2000c+500v+500m)=3000 (消费资料) 第一部类内部交换:第一部类产

26、出中用c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第二部类内部交换:第二部类产出中用(v+m)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第一部类产出中用(v+m)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与第二部类产出中用c表示的部分相交换而实现。即:(v+m)=c 2、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外延扩大再生产)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内涵扩大再生产)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实现条件: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c+c)+(c+c) (2)

27、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v+v+m/x)+(v+v+m/x) (3)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v+v+m/x)=(c+c)第五讲 企业制度1.企业制度的含义、内容及类型(147页-148页) 1、含义: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2、内容: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企业制度内容之间的关系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资本财产的来源归属及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

28、,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表现,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类型:(1)个人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股份公司制企业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前提(280页-281页)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虽然不

29、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第二,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 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针对特殊情况,对个别行业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第三,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 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

30、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约束。 第四,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制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实行内在的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的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四自”的关系(281)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只有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其中自负盈亏是核心。 企业不能自负盈亏,就不可能自我发展,更不可能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自主经营也难实现。 形成市场经济企业基本特征的前提条件: 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284页)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的形式是股份制。第六讲 市场体系1.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的内容(补充)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最主要的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