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24.76KB ,
资源ID:4448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448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三轮冲刺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详细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三轮冲刺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详细解析版.docx

1、高考三轮冲刺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详细解析版2012年高考三轮冲刺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详细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1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4 mol B0.6 molC0.8 mol D1.2 mol解析:设原平衡体系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x、3x和4x,缩小体积时,平衡向右移动。设O2转化的物质的量为m,则:2SO2O22SO

2、3起始量2x3x4x变化量2mm2m平衡量2x2m3xm4x2m由题意得解得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n(SO2)20.3 mol20.1 mol0.4 mol。答案:A2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概率大解析: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B.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 和1.01105 Pa时,2N2O5(g)=4NO2(g)O2(g)H56.7 kJ/mol,(NH4)2CO3(s)=NH4HCO

3、3(s)NH3(g)H74.9 kJ/mol。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D.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答案:A3NO2中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A温度130 ,压强3.03105 PaB温度25 ,压强1.01105 PaC温度130 ,压强5.05104 PaD温度0 ,压强5.05104 Pa解析: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尽量减少N2O4的

4、含量,也就是应该尽量减少N2O4的含量,也就是应该尽量使上述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即应尽量采取高温、低压的条件。答案:C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2NO2(g)O2(g)2NO(g)H0,达到平衡时,当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解析:选项C是对题目所给的物质的状态都为气态,反应容器为定容容器未注意,而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密度在变化;选项D应是直线性关系。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正反应是吸

5、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向正向移动;增大压强使平衡将向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答案:AB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解析:此题应用分段假设法分析,先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现在不是50%而是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由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减少,B增多,则B的质量分数必然增加。答案:D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6、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该正反应体积增大,B是固体,故mp,而(mn)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p,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7可逆反应:3A(g) 3B(?)C(?)(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DB和C可能都是气体解析:该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变小,则B、C肯定不会都是固体;若都是气体

7、,符合题意;但若B为气体,C为固体也符合题意。答案:CD8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C9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移去生成物加入催化剂ABC D解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和既能增大活化

8、分子数,又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C10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Hv(逆)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d点解析:a点、b点均在平衡曲线上,表示a点与b点均达到平衡状态;c点时,若温度不变,NO的转化率将增大,说明反应没达到平衡,且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符合题目要求;d点时,若温度不变,NO的转化率将减小,说明反应没达到平衡,且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11对于反应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9、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A BC D解析:体积不变,增加N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比值变小,错;与类似;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比值变大;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比值变大。答案:D1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pC(g)q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a 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v(B)mol/(Lmin),C增加mol/L,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体积分数不变,则mnpq()A3122 B1322C1321 D1111答案:A13将1

10、mol X、3 mol Y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B缩小体积,Y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稀有气体,Z的浓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A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增大;B项,缩小体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虽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这只能减弱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C项,充入稀有气体,未改变容器的体积,Z的物质的量也没有发生变化,则其浓度不变;D项,相当于在相同条件下的另一

11、容器充入一定量Z形成平衡,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再将该容器中的平衡气体压入到原容器中,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减小。答案:C14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在曲线上,当温度一定时,NO的转化率也一定,故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而曲线外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未达平衡状态。在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如c点,要想达到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即由c点向上引垂直线到曲线上的一点,这样NO的转化率要增大,平衡向右移

12、动,此时v(正)v(逆);同理,在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v(正)v(逆)。答案:C15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增大B的浓度,v(正)v(逆)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 BC D解析: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而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升温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

13、(逆)都增大;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答案:B16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反应原理是:2NO(g)2CO(g)=N2(g)2CO2(g)H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高温和催化剂条件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D汽车尾气中的这两种气体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解析: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A正确;常温下,若HTS0,反应可以自发进行,高温

14、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B不正确,C正确;NO、CO都可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D正确。答案:B17对于3Fe(s)4H2O(g) 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AKBKCKDK解析:反应中Fe(s)和Fe3O4(s)的浓度是常数,平衡常数应为生成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与反应物的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之比,故应选D。答案:D18在恒温恒压下,将3 mol A和1 mol B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化学平衡。在同样条件下,3 mol A和2 mol B发生同样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现将平衡的混合气体全部压入平衡的容器中,在同

15、样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下列关于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中A的转化率等于B的转化率B平衡中A的转化率小于B的转化率Cn(C)/n(A)的值,平衡的比平衡的小Dn(A)/n(B)的值,平衡的比平衡的大解析:平衡、的起始状态可以认为是:2 AB2C310320630在平衡中,n(A)n(B)21,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所以(A)(B);而平衡中n(A)n(B)31,所以(A)(B);由于保持恒温恒压,相当于在的基础上又单独加入了B,会使n(C)/n(A)变大;也相当于在的基础上,单独减少了B,会使n(A)/n(B)变大。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9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

16、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减少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解析:由图像知产物能量比反应物高,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及平衡状态。答案:A20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

17、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吸入CO越多,平衡向右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把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则平衡向左移动,释放出CO,故可解毒,A、B、D均正确。C项,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人智力受损时:2200.02,即,故C项错误。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40分)21(12分)对于A2B(气) nC(气)Q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态。(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的状态为_;当n3

18、时,A的状态为_。(3)若A为固体,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_。(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反应。解析:(1)增加或减少A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固体。(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的状态为固态或液态,n3时A的状态为气态。(3)若A为固体,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说明平衡逆移,则n3。(4)升温平衡右移,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1)固或液(2)固或液气(3)n3(4)放热22(10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19、_,二氧化硫转化率_,化学反应速率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 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4)据上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 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解析:题给图象中曲线看起来比较杂乱,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仔细分析可发现图中所包含的化学含义。1520 min、2530 min两个时间段时三条曲线都跟横坐标平行,即三种物质

20、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处于平衡状态。在20 min这一瞬间,O2的物质的量突然增大,说明此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了O2。10 min前后反应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O2、SO2的物质的量都是逐渐减小,SO3的物质的量都是逐渐增大;只是10 min前变化较缓,10 min后变化较快。这是改变了某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快所造成的。所以,可能是加了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答案:(1)(2)增大增大减小(3)1520 min和2530 min(4)增加了O2的量ab2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

21、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H(E1E2) kJ/mol;

22、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因此反应需要加热。(2)由图可知,在反应H2(g)O2(g)=H2O(g)H241.8 kJ/mol中,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167.2 kJ/mol;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又比生成物分子的能量高214.8 kJ/mol,因此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比生成物分子的能量高(241.8167.2) kJ/mol409 kJ/mol;逆过程是吸热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高于原反应的活化能,应等于原反应中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与生成物分子的能量差,即409 kJ/mol。(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

23、了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唯一途径是使用催化剂。答案:(1)放热需要(E1E2) kJ/mol(2)409 kJ/mol(3)使用了催化剂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试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3)试猜测实验9反应前溶液的温度约为_。推测的依据是_。解析:根据实验的条件找出相同的、不同的物理量,出现不同的物理量则是要探究的条件。金属的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则探究其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硫酸的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所以考查了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温度不同,所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三者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可得出如下结论,金属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答案:(1)金属表面积、硫酸溶液浓度、反应温度(2)(3)30等量的金属和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基本相同,使等量的溶液温度升高约1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